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鬼才倫文敘>>

[複製鏈接]

16

主題

202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N MORNING 發表於 2009-8-26 1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貼: 老一輩廣東人家喻戶曉的流行故事《鬼才倫文敘》___廣東老鄉共賞
&lt;FONT color=#f00000&gt;    倫文敘簡歷:
  倫文敘(1467-1513年),字伯疇,號遷岡。廣東佛山市瀾石鎮黎涌村人。自幼家貧失學,靠父母以種菜、賣菜為生。他的父親倫顯,小時候也讀過書,只因生活貧困,未能走科舉之路,於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敘身上。倫文敘兩三歲時,父親便在勞動之餘,用心地教他寫字、讀書,背唐詩、宋詞,年把時間,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數十首詞,並練得一手好字,還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倫文敘人窮不志短,在坎坷中成長。七歲時附近何塾師見憐,免費收為學生,因性聰敏而又十分克苦勤學,兩年之後便能文能詩了,每試必列前茅,才氣橫溢,名噪一時,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稱,而且又調皮詼諧。其後,何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綴學,但仍一面賣菜操持湖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三寶佛前妙對聯語,命官梁儲贊他是個飽學之士。金鑾殿上應試,皇帝稱他是天資聰明。弘治二年(1489年)23歲時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試,中高等肄業入太學,弘治十二年(1499年)33歲時在京考試,列第一(會元),跟著參加殿試,瘵擊幾對手柳先開等,又名列第一(狀元)。遂衣錦還鄉祭祖,做了狀元,亦要招為駙馬。倫文敘沒有忘記香山縣(今中山市)小欖鎮鄉間那位純情的何小姐,真是狀元雖好,駙馬難當,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入獄。後來平反昭雪,官復翰林院編撰職。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憂沒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復翰林院原職,充經筵講學官,還有右諭德、翰林院侍講等職。曾參與修玉牒(皇帝族譜)。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順天府主考。是年卒於京師,享年47歲。


&lt;SPAN style=&quot;FONT-FAMILY: 宋體; LETTER-SPACING: 0.4pt; 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size: 10.5pt&quot;&gt;
〖小欖女婿倫文敘〗

  明朝弘治狀元倫文敘,是廣東南海縣人,他是怎樣成為香山縣(今中山市)小欖鎮的女婿呢?小欖鎮流傳著一段民間故事。倫文敘家裡很窮,靠租種小欖鎮大財主何月溪的田地為生。有一年秋收后,倫文敘父親帶著十歲左右的倫文敘撐船運穀米來小欖交租。來到小欖時天色已晚,不便起運,只好將船停在梅花洞河邊過夜。當晚月色皎潔,何月溪登上自家的小樓上賞月,遠遠望見河邊停泊的載谷船上放出耀眼的光芒。何月溪覺得很奇怪,立即下樓走近去看,當他走近那隻船時時候,光就不見了,只見一個頭大如斗的小孩睡在船頭。他便轉身返回樓上,再望那船,又見放出光芒。一連幾次都是這樣,何月溪心想這個大頭仔定是個非凡人物,日後必有大富大貴。第二天,何月溪對倫文敘的父親提出把倫文敘留下,陪他的小孫兒讀書。倫文敘在何家讀書果然記性很好,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甚得何月溪的喜愛。於是,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倫文敘。後來,倫文敘高中狀元,奉旨回鄉祭祖,來小欖迎親,從此,倫文敘做了小欖女婿。倫何兩姓成了姻親,在供奉何月溪的旌義祠堂內,祠堂的前座至今仍一直懸挂著倫文敘的次子倫以訓題的光裕堂的匾額。

〖廣州傳統坊間美食之狀元及第粥

  及第粥是用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等生滾的葷粥,外加緊新鮮的姜蔥煮成的。因為味道鮮美,故廣東珠三角一帶及港澳人都很喜歡吃。這種粥為什麼叫狀元及第粥呢?原來這裡面有段明代廣東狀元倫文敘有關的故事呢。倫文敘孩童時已表現出頗高的才氣,但由於家貧,故是不得不以種菜賣菜維持生計,因而常顧顧不了午飯。一家粥店的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於是就天天都幫倫文敘買一擔菜,並要他送到粥鋪。在倫文敘關菜到粥鋪時,老闆就會把用剩的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然後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權作午餐。幾年過去了,倫文敘天天在粥鋪吃粥,因此對老闆十分感激。後來,倫文敘的才氣在一次的偶然機會中驚動了當時的廣東巡撫,並得到了巡撫的資助,得以安心讀書。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讀下,倫文倫終於不負眾望,力壓湖北才子柳先天,得中狀元。在衣錦還鄉之時,倫文敘特別再次到了粥鋪,感謝老闆對自己幼時的幫助,並請老闆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種粥。由於此粥無名,故老闆請倫文敘作命名,倫氏略加思索后,認為自己能高中狀元都是由於這種粥的幫助,於是就為此粥取名為狀元及第粥,並親筆為粥鋪寫下牌匾,從此,粥鋪名聲大振,顧客盈門,而狀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區及港澳地區流傳開了。

  【倫文敘撰題聯】

  君恩臣必報;

  父業子當承。

  ——倫文敘妙改胡員外門聯

  廣州一帶,自古流傳神童倫文敘的許多故事,其中一個發生在西關多寶街。話說倫文敘在父親死後,生活越來越困難,沒有錢讀書。14歲那年,得到西禪寺普照和尚的幫助,把寺中所種的部分蔬菜出賣以求生計。有一天,他擔著菜沿西關多寶街叫賣,忽見一建築堂皇的古老大屋,正面橫額寫著內翰第,兩旁貼著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的對聯,不禁嘻嘻笑起來。這時,宅主胡員外的師爺包作壬竄出門來,一把捉住倫文敘,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小雜種乳臭未乾,竟敢譏笑我這幅名聯?兩人正在糾纏間,胡員外出來了,喝問緣由。倫文敘冷笑一聲,指著對聯不慌不忙地說道:你們可知道什麼叫作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先君而後臣,先父而後子,尊卑有序,這副對聯卻先子後父,先臣而後君,完全是顛倒人倫,不忠不孝,目無君父。話未說完,包師爺已被嚇得目瞪口呆,剛才的囂張氣焰一掃而光。胡員外也十分緊張,忙請倫文敘入內細談。細問之下,才知這個賣菜的小孩就是西關一帶傳誦的神童倫文敘,越發對他敬重。倫公子,既然你認為這副對聯不妥,怎麼寫才行?可否替我另寫一聯?我必重重謝你。倫文敘笑著說:不必重寫,這副對聯本來就很工整,只要把它調整一下,就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就行了。胡員外大喜連稱讚:好!隻字未改,更換上下聯,調動一個詞序,一副壞聯就變成一副好聯,真不愧為神童!隨後讓管家取出十兩銀獎賞倫文敘,並令家丁購買柚木,聘請良工重刻新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倫文敘為舅父馬老二撰寫的春聯

  除夕前的一天,11歲的倫文敘來到舅父馬老地家裡。馬老二一見小文敘,便笑著說:你來得真巧,我正愁沒人寫春聯哩。小文敘開玩笑地說:這是小事一件,包在我身上。不過,年初一的壓歲錢得賞重一點,我寫得一定合你的口味。馬老二連聲答應。小文敘心中大喜,執筆一望,見對面薛舉人門前種的數十棵觀音竹長得十分優雅,便靈機一動,揮筆寫了這副對聯。馬老二看罷,高興地說:阿敘,你真聰明!當天,馬老二便把春聯貼在大門上。剛貼不久,就被將要出門的薛舉人看到了。他知道馬老二是寫不出這樣好的春聯的,可這是誰寫的呢?就在這時,他想到了他的外甥。嗨,肯定是倫文敘寫的。他竟敢將你我家門前的竹子寫進了春聯,我可要叫他名不符實。想罷,他回家吩咐家人,將門口的觀音竹削去半截。不一會兒,觀音竹便削去了半截。薛舉人望著削短了的觀音竹,哈哈一笑說:這回我叫你無竹可對了!(轉下聯)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倫文敘為舅父馬老二改寫的春聯

  (接上聯)第二天是春節,小文敘跟母親到馬老二家拜年,無意中看到薛舉人家門前的竹被砍得七零八落,心想,這一定是因為自己把他家的竹子寫進春聯的緣故。好,你有來,我有往。於是,他立即拿出一張大紅紙,寫了一個字,又寫了一個字,分別加貼在了春聯的上下聯尾,這樣一改,便又切景切情地成了此聯。薛舉人一見,氣得直罵道:好一個大頭仔,竟敢與老夫作對!急忙命家人,務必將門外所種的觀音竹全部砍掉,還連根拔去,看他還有什麼長短之分。(轉下聯)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倫文敘再為舅父馬老二改寫的春聯

  (接上聯)小文敘見了,微微一笑,又在大紅紙上揮筆寫了兩個字,然後在上下聯的最後字下面分別又再貼上一個字。這樣,那副春聯頓時又成了這副樣子。這副對聯變來變去,只是在上下聯的最後字的下面再加字,而薛舉人家門外的千竿竹,卻連根拔了。薛舉人看了,只得自嘆不如。他一時好勝,卻反為小文敘所難,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二女同行,橫豎四張肉口;

  三僧並列,上下六個光頭。

  ——倫文敘諷題妓女、和尚

  ( 聲明:此為葷聯,兒童不宜。但確是來自民間的 ) 倫文敘是一代鬼才,年青時家貧,穿著粗布麻衣,在外常被人看不起。有一天,他經過一座青樓時,遇到兩個嘲笑他的妓女。於是他便出了上聯反唇相譏。妓女聽了一時啞口無言。倫文敘正侍轉身離開,又看見有三個和尚並排著走了過來,便又吟出了下聯,妓女、和尚聽了,頓時莫名其妙,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裡直暗罵:晦氣!

  (原作附註:小時候家住農村,離倫氏公祠不遠,那時農村還沒有電。晚飯後就圍坐在榕樹下乘涼,常常纏著倫氏老大爺、老太婆講鬼才倫文敘的故事,大多數都是倫文敘的聯對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帶葷的。但那時年紀小,還沒讀書,故似懂非懂。至今,當初講故事的人早已作古,那些葷聯也讓他們帶走了。可惜呀,當初如能記錄下來該多好,可惜今天都記不起來了。暈!葷聯還是乘法技巧呢,這可能也算是一種民間文化吧 )


  杏壇七十二賢,賢賢希聖;

  雲台二十八將,將將封侯。

  倫文敘賣菜題聯西禪寺

  倫文敘少年時,因家境難支,不到十歲時就被迫停學,回家幫父母種菜、賣菜。他白天參加勞動,晚上苦讀詩書。一天,倫文敘挑菜到西禪寺去賣,寺里的兩個做飯的和尚素知倫文敘會吟詩作對,便故意說:菜我們是想要的,但有個條件,我們寺里的面賢殿尚缺一副對聯,這副對聯要恰合一百的數目。你對好了給高價,對不好這生意就不做了。倫文敘請和尚取來紙筆,沉思片刻即寫就了此聯。聯中的72+28剛好等於100,數目相符,內容妥貼。兩個和尚連聲贊好,便出高價買了倫文敘的那擔菜。


 【倫文敘應對、合撰聯】

  頑童無心讀詩書;(私塾先生)

  先生有意賞冰雹。(倫 敘)

   倫文敘對私塾先生

  倫文敘五歲時,私塾先生教他郎讀《木蘭辭》:唧唧復唧唧……」倫文敘讀一遍就記住了,所以他停口不讀了,心想:咋不快點放學,好去捉蟋蟀去。突然間天下起雨來。先生走出課堂觀賞,倫文敘也從窗口伸出頭觀看。先生回首見了責備道:頑童無心讀詩書。從文敘隨口應道:先生有意觀冰雹。


  大蝴蝶遍體錦繡;(主考官)

  小蜘蛛滿腹經綸。(倫文敘

  倫文敘對主考官

  倫文敘九歲時還未讀完蒙館便去報考縣級書院。主考官見他人小很是奇怪,決定親自面試。主考官於是出出了上聯。倫文敘繼機一動對上了下聯。主考官見他才華出眾,當場點名取他為本年的冠首童生


  映月井裡映月影;(倫文敘)

  閱江樓中閱江流。(莫宣卿)

   倫文敘屬對廣東第一狀元莫宣卿題廣東省肇慶閱江樓懸聯

9

主題

324

帖子

63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8
沙發
lianayong 發表於 2009-8-26 10:53 | 只看該作者
不看還不知道有這麼多典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324

帖子

63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38
3
lianayong 發表於 2009-8-26 10:56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什麼名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020

帖子

636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66
4
越湖 發表於 2009-8-26 11:19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故事,只是可信度不高。同一個故事可發生在許多人身上,如紀曉嵐,陳夢吉,估計還有更多。只是沒有必要細究,大家開心一笑多好。
值得指出的是,寫這篇原文的作者把一些字搞錯了。

頑童無心讀詩書;(私塾先生)
先生有意賞冰雹。(倫 文 敘)

從平仄來看,『心』和『意』肯定位置換了。

映月井裡映月影;(倫文敘)
閱江樓中閱江流。(莫宣卿)

這一對也是,『里』和『中』也必須調換,平仄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02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5
 樓主| SUN MORNING 發表於 2009-8-26 12:06 | 只看該作者
民間傳說,難恐有誤,意在拋磚引玉,活躍群組氣氛,歡迎糾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02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6
 樓主| SUN MORNING 發表於 2009-8-26 12:12 | 只看該作者
陳夢吉、荒唐鏡都是當年怪傑文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02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7
 樓主| SUN MORNING 發表於 2009-8-26 12:13 | 只看該作者
我相信六十年知道更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8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3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9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3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10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3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11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3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12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4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76

帖子

637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72
13
來美六十年 發表於 2009-8-27 02:54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還有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廣東三狀元﹕莊有恭(乾隆四年)
                      林召棠 (道光三年)
                     梁耀樞  







另外一位名人是幽默大師何淡如。
清代三位廣東狀元﹕乾隆四年莊有恭,道光三年林召棠,
同治十年梁耀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202

帖子

49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0
14
 樓主| SUN MORNING 發表於 2009-8-27 07:55 | 只看該作者
我說年兄肯定會出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020

帖子

636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66
15
越湖 發表於 2009-8-27 10:50 |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何淡如的對聯,尤其是他的無情對。
還有一個屈大均,他的《廣東新語》是非常值得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