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風:應該警惕的通貨膨脹怪論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文章提交者:語不驚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南方網 秋風

  不要說貨幣主義者,即便是凱恩斯主義者,對通貨膨脹通常也持一種謹慎、警惕態度。中國的經濟學家卻似乎是個例外。這不,最近,關於通貨膨脹,兩位相當有名、經常被視為經濟學家的人士發表了有趣的看法:

  先是10月16日厲以寧先生說,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3%是警戒線,這個看法是適用於西方的。中國比較特殊,近期來看維持9%的經濟增長率是可能的。而在 9%的經濟增長率下還把3%通脹率作為一個警戒線,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問題。所以應該取半,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可以的,是社會可以承受的,從長遠來說有利於經濟發展。

  接下來,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告訴民眾,物價漲幾個點無需著急。現在的通貨膨脹是政府政策的產物,拉動內需物價就要上漲,物價上漲正是拉動內需的一個反映。劉還提出了一個理想的經濟增長規劃:每年三到五個百分點的物價上升,每年 10%左右的GDP上升,每年15%的工資上升,每年一兩個百分點的匯率上升。他說,中國要成為強國,非得是「三高」: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

  兩位人士都對人類的普遍經濟法則不以為然。儘管全世界都認為通貨膨脹率3%是警戒線,但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卻與眾不同。因此,中國特色的通貨膨脹警戒線可以高出一半。根據兩位先生的上述理論,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如果可以達到12%,那麼通貨膨脹警戒線也就可以放寬到6%——弦外之音是,中國根本不需要警戒線。人們也大可以同樣思考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大多數經濟學家和貨幣當局果真是傻子么?當然不是。

  不錯,如同劉福垣所說,通貨膨脹從根本上就是政府刻意採取的一項政策,西方也不例外。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發行過多,而在政府壟斷了貨幣發行之後,這種現象就變得相當常見。因為,如哈耶克所揭示的,超發貨幣,可以把利率壓低到自然利率之下,拉長生產結構,從而讓經濟出現某種超常規增長。西方曾經採取過這樣的政策,然後出現了非常糟糕的後果。

  經歷了這樣的教訓,上世紀80年代,經濟學界和各國貨幣當局形成共識:即便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也應該嚴格控制通貨膨脹。換言之,在諸多條件約束下,貨幣當局刻意玩通貨膨脹的遊戲,但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必須十分節制。一個人如果不得不上賭場,他必須有非常好的自制力。否則,就可能玩出大窟窿,把自己的全部家當賠進去。通貨膨脹警戒線3%就是一個自我約束的規則。它表達了一種無奈的審慎。哈耶克等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在貨幣主義的審慎之外,還提出嚴格控制通貨膨脹的另一個理由:通貨膨脹雖然可能刺激經濟的短期超常規增長,但這種經濟增長的分配結構必然是扭曲的。因為,增發的貨幣不是一次性、均勻地投入到經濟體中,而是在長時間內透過某種特定的渠道陸續進入經濟體的不同部分的。

  哈耶克講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央銀行傾倒一瓶粘稠的蜂蜜,蜂蜜從一個中心點向四周緩慢流動,最終形成的結構是中間高、四周低。多發的貨幣在人群中是不均勻地分佈的,具體地說,當一輪通貨膨脹周期結束時,那些在經濟、社會結構中佔據有利位置的人,所獲得的增發貨幣遠遠大於處於邊緣的人。結論顯而易見:通貨膨脹是一個逆向再分配過程,收入最高者從中收益最大,中等收入者收益很小,低收入者收益將被剝奪。

  過去貧富差距擴大的一個宏觀政策根源,就是長期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前央行副行長、現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說,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央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特別是2009年以來採用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僅今年前九個月,貨幣超發即達到43萬億元。

  結果可想而知——普遍的經濟法則發揮作用的產物:儘管政策不斷,房屋價格頑強地上漲;然後,食品、日用品價格輪番上漲。尤其是,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在這背後,則是經濟結構持續地扭曲。

  然而,被人冠以「經濟學家」名號的人士,卻完全不顧殘酷而可怕的經濟與社會事實,在冠蓋雲集的論壇上,發明著奇奇怪怪的通貨膨脹理論。自2004年以來,人們絕不指望號稱經濟學家的人有良心,到今天,他們連經濟學常識都棄之不顧了。這樣的人自己在裸奔,對已經緊張的社會情緒來說也是火上澆油。利益遮蔽了他們的心智,以至於他們根本看不見自己的長遠利益。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9 0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