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策動國際力量施壓人民幣,美國恐難如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0-12 2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0月12日         僑報

方焰

  ■紐約 方焰

  美中雙方都在推動兩國關係回暖,但需要一個過程。就匯率爭執而言,博弈仍在進行中。奧巴馬政府同美國國會在如何對中國施壓上,主張有所不同。國會方面主張施行高額懲罰性關稅,迫使人民幣升值。眾議院9月底通過針對中國的《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該法案在參議院能否過關,有待觀察。奧巴馬政府對該法案拒絕直接表態,表明其對此有所保留,擔心高額懲罰性關稅招致中方「報復性反制」,得不償失。於是美國政府推行另一種手段——動員國際力量對中國進行「圍攻式」施壓。

  美財長蓋特納6日發表演講,稱「若幣值被低估的大經濟體,阻止自己國家貨幣升值,會鼓動其它國家效仿,勢必給全球帶來危險」。他呼籲各國一起建立一個「有效的多國機制」,以解決人民幣被低估問題。他還強烈要求IFM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預告本月召開的G20財長會議,將把人民幣匯率列為主要議題,並為11月將召開的G20峰會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做準備。

  策動國際力量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的策略能否奏效?很快見了端倪。8日至9日,IFM和世界銀行舉行年會,各國財長對如何解決貨幣政策紛爭,沒有達成共識。會議公報措辭溫和,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隻字未提。這說明策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國際圍攻」很難成勢。筆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國際貿易失衡的原因不在人民幣匯率,而是因為國際間產業結構的變化。美歐等發達國家,長期實行高工資、高福利、高消費,使工資和福利水平高升,勞動密集型以及能耗高、污染嚴重的產業紛紛向中國、印度、東南亞、墨西哥、中南美等地區轉移。這些地區勞動力低廉,加上其它優勢,製造業、加工業發展迅速,成為新興經濟體,許多中低檔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在與發達國家交易時產生貿易順差。貿易失衡不僅是在美中兩國間,而是普遍存在於美歐發達國家與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之間。因此討伐人民幣匯率是弄錯攻擊目標,應當在有關國家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戰略與經濟政策中尋找原因。

  其次,目前國際貨幣市場的動蕩與混亂,不是人民幣匯率引起的,美元貶值才是起因。中國對人民幣匯率長期採取基本穩定、漸進式改革的政策,這不僅基於本國利益,也是對國際社會負責。上世紀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堅守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僅使中國免受一劫,也幫助亞洲鄰國渡過難關。2008年金融風暴,中國採取人民幣匯率緊盯美元的對策,對美元地位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6月,中國宣布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趨勢明顯,世人並無疑慮。近來,歐元、日元、加元、澳元、巴西里亞爾、韓元、東南亞各國貨幣紛紛承受升值的強大壓力,是因為美聯儲實行「弱美元」政策,並且放風11月將實行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面臨此種形勢,世界各國最關心的是美元匯率而非人民幣匯率。

  再者,中國是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如果中國經濟受挫,受害的不僅是中國,也包括所有與中國經濟聯繫緊密的國家。中國總理溫家寶6日在歐洲直言:「如果人民幣不穩定,將對中國與世界帶來災難。」現在美中兩國經濟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對人民幣一味討伐,終會傷害到美國自己。

  (作者系旅美華人評論家)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