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施壓不斷升級 日本只能一「拖」到底

[複製鏈接]

476

主題

880

帖子

48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一處靠近懸崖的湍急水流中,一艘漁船上的兩名男子,正在奮力拉拽著一條上鉤的超級大魚。眼看著,這條大魚就要把漁船拉下深淵……


    以上是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刊登的一幅時事漫畫,畫中的大魚身上寫著「釣魚島問題」,而漁船身上則寫著「中日關係」。漫畫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釣魚島問題可能會危及中日關係大局。

    在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與一艘中國漁船9月7日上午在釣魚島水域附近發生碰撞后,中日關係目前日趨緊張。儘管中國外交部一再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中國高官更是連續4 次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但日方迄今仍扣押著中國漁船和船長詹其雄。與此同時,來自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兩岸四地等的保釣人士正在醞釀前往釣魚島水域宣示主權。面對中國政府的強硬表態和民間的憤怒情緒,如何妥善處理撞船事件,使中日關係不致於真的墜入深淵,正在考驗著日本政府。

    連日來,中國外交部已多次就中日撞船事件以及日方扣押中國漁民表示抗議,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的立場很連貫,也很明確,那就是日方應該立即無條件放人、放船,以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日前在記者招待會上警告日方說:「領土主權爭議高度敏感,處理不當,將對中日關係大局造成嚴重衝擊。」

    引人關注的是,9月12日凌晨,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緊急召見了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敦促日方「不要誤判形勢」,作出明智的政治決斷,立即送還中國漁民和漁船。丹羽大使表示將把中方上述立場立即如實報告本國政府。輿論注意到,戴秉國是撞船事件發生以來召見日本大使的第四位,也是級別最高的中國官員。而且,這次緊急召見發生在凌晨,比較罕見。

    不僅言辭強硬,中國政府迄今已採取了一些實質性的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9 日宣布,中國已派遣漁政執法船前往釣魚島海域,保護中國漁民。

    在日本一家地方法院10日批准那霸地方檢察廳石垣支部拘留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10 天後,中國方面決定推遲原定於9月中旬舉行的第二次東海問題原則共識政府間談判。此外,據報道,中國一艘代號為「海監51號」的海監船11日清晨駛入沖繩島西北以西約280公里的海域,對正在那裡活動的日本勘探船進行追蹤。當時,中國海監船通過無線電用英語向兩艘日本勘探船之一的 「昭洋號」發出警告:「這裡是中國的管轄海域,請根據國際條約及中國法律立即停止調查」。

    在中國官方對日本採取強硬回應措施的同時,撞船事件在中國民間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中國不少網民希望政府對日本採取比較強硬的舉措,切實維護中國在釣魚島的主權。據鳳凰衛視報道,來自兩岸四地的保釣人士將於13日公布其赴釣魚島宣示主權的計劃。目前一些保釣人士已前往台北聚集。

    面對中方要求日本儘快無條件放人放船的合理要求,日本政府的態度目前仍然比較強硬。

    日本國土交通相前原誠司 10 日在眾院國土交通委員會的會議上表示:「在東海,我國不存在任何領土問題,今後將繼續堅決加以應對。」

    日本外相岡田克也當天在記者會上則表示,他對中國媒體有關日本海上巡邏船衝撞中國漁船的報道感到不滿,認為中國媒體的報道有違事實。不過,正如中國一位媒體人士指出的,一艘普通的漁船去撞一艘相當於中型軍艦的巡邏船,常識上說不通。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就像兩個人打架,誰出第一拳,實際上很難分清,關鍵是為何會發生這場衝突。

    雖然日本政府繼續對外展示強硬的姿態,但輿論也注意到,日本政府內部同時存在著呼籲冷靜對待撞船事件的聲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8 日表示,應避免中國漁船事件進一步升級,日本國內也要冷靜對待這一事件。日本時事通訊社在11 日的報道中援引外務省一名官員的話說,日本政府認為,雖然現在日中兩國間存在一些摩擦,但是絕不能使之對日中關係產生根本上的影響,今後日方將注視中方的舉措,採取冷靜的應對措施。

    相比於日本政府的表態,日本媒體顯然更加強硬,迄今仍在嫌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不夠強硬。日本《產經新聞》11 日的一篇報道稱,中國國力不斷壯大,已經不輸於日本,在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的領土問題上會毫不退讓。對於中方在本次事件中顯示出的強硬立場,日方似乎顯得有些被動。如果按照中方的要求將漁船船長無罪釋放的話,那麼就會招來外界質疑,因此日本政府也有必要採取強硬態度來應對。

    日本目前扣押著中國漁船和船長,表面上看來似乎在撞船風波中佔據優勢。但實際上,如何處理好這次撞船事件,對日本政府來說非常棘手。一方面,由於釣魚島問題涉及領土主權,中國不可能在現有立場上後退;而要無條件釋放中國船長,又難以向日本民眾和媒體交待,會被外界視為向中方「示弱」。

    當前比較普遍的一種觀點認為,雖然此前有日本巡邏艦撞沉台灣漁船的先例,但日本海上保安廳人員登上大陸漁船,並扣人扣船,還是過去幾十年來的首次。而日本政府之所以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日本9月14日將舉行民主黨黨首選舉。就在選舉前夕的本月5 日,日本民主黨大佬小澤一郎和現任日本首相菅直人都拿釣魚島問題說事,宣稱「在歷史上釣魚島從來不是中國領土」。

    此外,日本國內目前對日元升值現象比較敏感。日本政府官員近日指責中國大幅購買日本國債加速了日元升值,而這將會影響日本經濟的復甦。

    正是在上述政治經濟大環境下,不少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這起撞船事件可能是日本有關方面有意為之。在日本民主黨黨首選舉結束后,日方在撞船事件上的態度才有可能變得更靈活。

    還有一種分析認為,在撞船事件中,日本政府可能是被迫卷進去的。《世界新聞報》駐日本記者認為,日本民主黨上台後,曾被輿論指責為「親中疏美」,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就是因為在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一度與美國談不攏而引咎辭職,而菅直人政府顯然想汲取前車之鑒。

    旅華日本專欄作家加藤嘉一日前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現在的日本已經進入「無政府狀態」,國民對政治家缺乏信心,首相的任期越短,處理外交問題就越困難。撞船事件后,日本政府實際是被國內輿論推著走。政府現在能選擇的恐怕只有拖,拖上幾天再放人,這樣便好向國民交待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北京一位分析人士的話報道說,中國目前對撞船事件的反應還比較溫和。但問題是,如果日本在撞船事件上毫不讓步,激起兩岸四地保釣民間團體或中國漁船再到釣魚島示威,可能會引發更多衝突,中日關係也可能迅速惡化。

    雖然目前還很難預測這起撞船事件會如何收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日雙方都不希望因此交惡。

    中日是亞洲兩個大國,並且是一衣帶水的鄰居,雙方關係波動勢必會影響各自的穩定和發展。不僅經濟上彼此依賴程度高,兩國在戰略層面上也有相互需求。由於近來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的圍堵之勢,中國顯然不希望此時再與日本發生衝突。而對日本來說,與中國疏遠可能意味著對美國更加亦變亦趨,其成為「正常國家」的願望就更難實現。
雄獅聞驚雷不驚
清風遇羅網不滯
青蓮出淤泥不染
笑罵由人 我自為之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沙發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9-16 19:47 | 只看該作者
別忘了,日本早就脫亞入歐了,與美國走的近很正常
外交抗議就是施壓,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