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豎立在中國邊上的錨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9-1 0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方周末/劉斌報導

這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每年與外軍舉行的聯合軍演與訓練次數。太平洋司令部管轄2億7000萬平方公里、負有與轄區43個國家(地區)通聯之責。1500次聯合演練,都集中於此。

盟國、非盟國 並肩「作戰」


同美國士兵並肩「作戰」的不只有日本、南韓、澳洲等傳統盟國,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友好的非盟國,最近甚至還加上了曾經的宿敵——越南。


獨缺中國。迄今為止,中美兩軍僅僅在2006年舉行過一次海上通信演習。「通信演習是最低層次的演習,就是兩艘船在海上都看到時,我不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我是誰,咱們得想辦法聯絡一下。」軍事科學院趙小卓研究員說,如果只從演習層級上看,中美不僅不是親密的軍事關係,「不相互為敵就不錯了」。


明顯的對比是,在過去一年間,美國在中國周邊進行了較以往更多的聯合軍演,尤以針對北韓的美韓聯合軍演最為刺眼。南韓「天安艦」的意外沉沒,更是讓美韓頻繁在日本海、黃海演練包含著明顯的戰爭威懾。再加上美日、美印、美蒙等一系列的戰略、戰役、戰術層面的聯合演習,中國邊境線上幾乎就沒有哪個月是寧靜的。


那麼,美國在中國周邊進行的這些軍演一般是如何展開的,究竟有哪些,這些「軍演」是否都或明或暗指向中國呢?


美韓軍演 今年特別大


美韓軍演從未像今年搞得這麼大。


南韓政府5月20日宣布「天安艦」事件調查結果,確信天安艦是遭到北韓潛艇發射的魚雷攻擊。作為對北韓「挑釁」的回應,南韓第一反應就是與美國進行聯合軍演。


於是,7月底,美韓出動總共約20艘艦船、200架飛機以及8000名陸海空三軍人員,同時在日本海展開代號為「不屈意志」的聯合海上演習,此演習為34年來規模最大的美韓聯合軍演。


在第一波應對「天安艦」事件演習過後,8月16日到26日,3萬多名美軍以及5萬6000名南韓軍人,又在日本海和黃海舉行年度例行性的「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


拋開美國航母是否前往黃海引發的火爆,與往年相比,今年美韓演習數目增多,南韓國防部官員在韓美「2+2」會談上確認,美韓今年將舉行十次軍演,覆蓋面更廣,對抗味更濃。「以前美韓主要在南韓陸上軍演,且兵棋推演的分量特別重,現在等於大大增加了實兵對抗。」軍事觀察員吳健認為這是一種新的變化。


在過去,美韓陸上演習主要圍繞5027聯合作戰預案執行,該預案主要假設北韓突然越過三八線進入南韓境內,美韓該如何做出反應。在此計畫之上,美韓又發展出5026、5028、5029、5030等若干預案,皆是從陸上考慮對北韓的應對之道。圍繞這些作戰預案,美韓的例行性演習也會按時上演,比如今年3月在南韓全境舉行的「關鍵決心」演習。


然而此次「天安艦」事件,直接觸及到了南韓海上的隱憂,這也為今年大批海上軍演奠定基調。美韓一貫認為,北韓的陸上威脅主要是突然性的交火事件掩護北韓滲透人員進入南韓境內;海上滲透層面,則擔心北韓的微型潛艇以及半潛式滲透艇。


因此,9月初美韓還將繼續在黃海舉行反潛聯合演習。不過吳健注意到,黃海主要應該演練淺水反潛而不是深水反潛,在這方面更多要靠航空兵力,也就是P-3C和SH-60反潛機。「北韓只有一些微型潛艇,況且大多部署在日本海,美韓值得花那麼大功夫嗎?」依據此種邏輯分析,吳健覺得,美韓反潛的用意顯然是針對中國。


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主要軍事力量投送站,美國已經大大收縮了駐韓軍力,日本成為其亞太唯一的軍事支柱。去年11月,美日海軍就舉行了年度聯合軍事演習,此外,美日間的情報共享訓練、聯合反潛、協同作戰訓練等也都會依例年年上演。「美韓練的主要是陸上,美日練的是海空」。在吳健看來,作為美國的盟國,日韓與美聯合作戰的共通性非常高,表現在美國向日韓開放了高級別的16號數據鏈上,「這意味著戰時日韓可以直接與美國共享情報」。


牽制中國? 美聯合軍演1年1500次


但是,軍事科學院江新鳳研究員提醒,由於日本國內憲法的限制,即便周邊有事,當下的日本也僅是在基地保障或者油料供給領域向美軍提供支持,「日本直接參與作戰行動依然不可能」。


即便如此,現實依然清晰表明,憑藉在日韓總共將近8萬的兵力,再加上盟友日韓的軍事力量,「美軍將在東北方向已經牽制住我們的瀋陽和北京軍區」。軍事觀察員吳健對本報記者分析,「美國就是把日本和南韓當作對付中國的兩個錨,如果說還要算上遙遠的澳洲,就是三根錨扔在我們家門口」。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每年與外軍舉行的聯合軍演與訓練次數,高達1500次。拋開現實戰略利益考量下與日本和南韓舉行的各類軍演不談,美國與其他國家在西太平洋地區依然有固定的演習範式。


以美國、泰國為主,包括印尼、日本、南韓和新加坡的聯合軍演,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軍演。這個1982年以後年年舉行的軍演,常常在每年2月於泰國舉行,它一般被看作美國拉攏東南亞國家的重要依託。「一方面是外交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培養軍人間的感情和默契程度。」吳健說。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專家理查德‧貝辛格曾提到,美國之所以如此拉攏泰國也有中國因素。「因為在東南亞地區,從口頭上到行動上最配合美國的是泰國,而泰國又和中國有很密切的關係,這種雙重身分使得泰國在中美博弈中地位重要。」理查德‧貝辛格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也有軍事觀察家認為,中國曾希望與泰國搞聯合演習,目的在於獲得對方兩棲作戰的經驗,但這恰恰是美國堅決不允許的,「美國持續拉泰國搞『金色眼鏡蛇』演習,客觀上阻礙了泰國和中國進行兩棲戰技術交流」。


與「金色眼鏡蛇」演習的初衷類似,出於聯絡感情及軍事互信的考量,美軍主導的例行軍演種類繁多,比如美印日馬拉巴爾演習,美印「戰爭準備」、「天空‧印度」演習,美、日、印尼檢驗海空一體戰的「對付西方」演習,在蒙古舉行的「可汗探索」演習等等。「美國跟蒙古、印度等國家搞軍演是一種政治姿態,屬於無形中給中國施加壓力。」吳健說,當然也有實際意義,俄羅斯「紐帶新聞」網站就披露過,好幾次「可汗探索」演習期間,美國秘密把電子偵察設備帶進蒙古,藉機刺探中國。而今年美國與印尼的聯合演習,規模雖然很小,但從演習科目來看,主要是校驗印尼機場,暗示了美軍重返南中國海的可能性。


在中國周邊,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邀請美軍前往演習。今年7月,柬埔寨邀請美俄法英等20國前往首都金邊舉行軍演,開創在本國舉行多國軍演先河。8月,曾經發生過戰爭的美國和越南,更在南海首度舉行軍演,這標誌兩國軍事合作發展到了新階段。


如果回顧美越關係發展歷程,就會發現軍事交往在其中相當吃重:從1995年美越建交,到本世紀初美軍艦艇開始陸續訪問越南,後來雙方在大使館互設負責情報的軍事官員,直到今年以美越關係15周年作為契機,美國借演習之名直接涉入南海,美越關係更是一步登上了新台階。「兩國關係中,經濟最容易往前走,文化也相對容易,軍事是最敏感的。」軍事科學院趙小卓研究員認為,「軍事關係搞得好,其他關係不可能差。」


不說打你! 卻在你家門前操兵


很多人都會忽視,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太平洋上,還有一個美國海外屬地——關島。這個美軍在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它還有一個名字:「寂靜的山谷」。


然而與名稱蘊含的沉靜相悖,美軍在此地常駐的各型戰略轟炸機和輪換部署的F-22猛禽戰鬥機、戰略核潛艇,早已將此地變成美軍軍事大演練的熱土。一兩年來,美軍常常演練B2轟炸機從關島長途奔襲回美國本土,測試這種轟炸機的遠程投送能力。2006年,美軍更調動F-22、三艘航母戰鬥群、「全球鷹」無人機和「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在關島附近水域舉行「勇敢之盾」軍演,稱其為越南戰爭後美軍在太平洋舉行的最大規模軍演。


從純軍事角度看,身為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美軍必須保持持久的戰鬥力,類似於這種多航母戰鬥群的集結,恰能考驗美國海軍海運司令部和作戰部隊的協同能力,同時更能考驗美軍在短時間內,向熱點地區快速投送力量的能力。


今年6月底開始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也是美國聯合澳洲、加拿大、智利等國進行的戰略演習,其目的亦是檢驗美軍實際戰力。「以往美軍在這個區域的演習都很小,但在2006年之後,像這種戰略性的大演習愈發頻繁出現。」軍事專家戴旭認為,大密度的演習,再配合在西太平洋進行反導系統部署等軍事調配,「這種有意無意的示威,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對中國的全面戰略壓力」。


去年底,五角大樓的戰略研究人員提出了全新的「空海一體戰」理論,該理論明確說明,要聯合亞太地區盟友,共同遏制或擊敗潛在的區域性對手——中國。


在美軍看來,過去一旦地區發生衝突把航母派過去的做法,已經不再在西太平洋適用。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出足以擊沉美軍航母的導彈,新近就有消息爆出中國試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這迫使美軍不得不想辦法,從作戰手段上開始構築海空軍聯合作戰體系,將中國帶來的威脅瓦解,方式之一便是軍演。


雖然美軍大多數演習並未聲言針對中國,但在軍事專家戴旭看來,「在你家門口演習還能說打你嗎?不用說也知道啊!」軍事專家趙小卓覺得,在中國對海洋的依賴日益增多的當下,美國在南海、黃海等海域頻繁的軍事演習,意在向中國強調,「中國不要那麼牛氣,第一島鍊是美國的防線,你們突破不了。」冷戰時期,美國憑藉歐洲的北約以及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建立起圍堵歐亞大陸社會主義陣營的兩條線,在其後的超級大國心理影響下,維護西太平洋利益的想法依舊未變。「超級大國最主要的標誌就是利益遍布全球,他們覺得維護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和平與安全美國都有責任。」趙小卓說,美國的手段就是在全球跟各個國家搞關係、搞軍演,不僅維護這個地方的利益,更是維護美國自己的利益。


與中美唯一進行的低層次通信演習不同,美軍與其盟國的軍演會設置具體的作戰預案,比如一個大國將一個小島吞沒了,美國要聯合其他國家將其收復,這就牽扯如何進行雙方兵力調動的更緊密軍事合作。


雖然美軍也一再表明希望中國加入其中,「但中國一旦加入相當於默認了美國主導的地位,你要按照它的套路來。」趙小卓認為,演習應該怎麼弄,中國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說美國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所以,作為兩國關係中最敏感的領域,軍演的層級決定了中美軍事關係的現狀,而軍事交往的深淺也恰能反映出中美整體關係的好壞。


在美國思想庫裡有一句名言,印度再發展50年,華盛頓也知道它是什麼樣,「中國剛剛發展五年,美國就不知道它會發展成什麼樣,這就是戰略上的模糊和不確定性。」吳健說。


這種不確定性讓美國對中國必須有兩手準備,一種是交流,另一種是遏制。


(大陸新聞組整理)


August 29, 2010 世界新聞網
清靜無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4: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