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國家如何箝制思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8-27 0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8-27]     文匯網

周全浩 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兼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歐美利用對傳媒和學術上的操控,限制他人可接觸的資訊,久而久之令受眾對很多重要事物的看法亦變得偏頗。在傳媒上的操控,手法很簡單,在報道事件時作選擇性的引述及評論,對於一些不符合他們的立場與觀點的資訊及文章,盡量不發放和刊登。

 現今香港的學術界及傳媒普遍對於英美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領域的觀點,不經思索便全盤接受。

 世界各國對於一些國際大事,均有其本身的觀點與立場,對同樣事件,亦有不同的演繹方式。無可否認,強國的觀點對世界更具影響力,可是,當我們要對國際大事作更透徹的了解和客觀的評論時,除顧及英美—安格魯撒克遜民族(Anglo-saxon)—的觀點外,了解俄羅斯、歐盟以及日本等國的看法亦十分重要。

英美輿論的觀點並不代表全世界

 筆者在六月底至七月的歐洲之行,在英國的酒店中,曾一連幾晚收看俄羅斯電視台的節目,發現俄羅斯人對零八年金融海嘯及海嘯後世界經濟局面的看法,與安格魯撒克遜民族及歐盟的觀點截然不同。俄國電視節目對金融海嘯的評論甚具諷刺意味,笑指這是西方國家自作自受的結果。

 除了俄羅斯,歐盟亦有很多事件的看法與安格魯撒克遜民族的觀點不同。就歐羅前景而言,英美幾乎一面倒唱淡歐羅,只有歐盟指歐羅是不會解體的。

 在朝鮮半島的統一問題上,香港主流傳媒受安格魯撒克遜的觀點影響,他們的報道大多偏重於韓國人反對統一的激進行動,如上街示威譴責朝鮮生事及燒毀朝鮮國旗等。事實上,亦有相當數量的韓國人是主張繼續執行金大中當年推行的陽光政策,透過和談達致統一。可是,英美的傳媒往往只會「如實地」反映部分思想的觀點,忽略全面地報道事實。

質疑西方價值的文章鮮見刊登

 歐美大國利用對傳媒和學術上的操控,限制他人可接觸的資訊,久而久之令受眾對很多重要事物的看法亦變得偏頗。在傳媒上的操控,手法很簡單,一如上文所述,在報道事件時作選擇性的引述及評論,對於一些不符合他們的立場與觀點的資訊及文章,盡量不發放和刊登。

 或許很多人也不知道,在學術上發表文章亦非完全「自由」。歐美大國透過控制學報選稿以箝制他人思想。因為在大學制度裡,要求教授除了授課外,還得在學報上發表相當數量的文章,否則對其升職加薪、續約或由合約制轉為實任制有負面的影響。很多學報其實各有既定的觀點與立場,投刊的文章亦需跟隨其觀點取向,獲刊登的機會才較高,玆以一些例子說明之:

 有關政治和國際關係的學報,如投刊文章質疑西方鼓吹的普世價值如民主、人權、自由等的主流思想,則鮮有被學報刊登。被刊登的文章均有相同的取向,一同宣揚民主、人權和自由等的理念。一些研究中國的期刊,投稿的文章須對中國政策有多少負面的評論,選用的機會才較高。

 在一些能源學報,亦出現此一現象。自八十年代始,很多西方國家都鼓吹開放天然氣、石油及電力市場,引入競爭。部分能源學報抱持的觀點壁壘分明,如某學報支持開放能源市場,所採納的文章都必須持此一觀點,任何質疑此觀點的文章,亦難以被接納。

 國際炒家利用傳煤對油價升跌「煽風點火」的例子更為明顯,大肆吹噓油產已到達頂峰的消息,令市場氣氛緊張,藉以炒高油價。如有投刊文章觀點與其唱反調的話,通常亦不被採用。

 由此可見,歐美大國對學術思想上的控制影響既深且廣,學報選稿受制於西方主流思想,大學教授為免自毀前途,都不敢質疑及挑戰。大學教授思想被箝制,與此同時,亦會影響其所教的學生;倘若這些學生將來為人師表,這些偏頗的思想亦會傳至各中、小學生,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更根深蒂固。

西方傳媒刻意散播「中國崩潰論」

 九十年代後,西方有不少對中國經濟的評論都較為負面,指其銀行體系千瘡百孔,呆壞帳多,隨時有崩潰的風險。但過去十多年,中國銀行體系一直運作正常,眾多內銀股更於零三至零四年間紛紛來港上市。相反在零八年,西方國家爆發雷曼事件,掀起金融海嘯,歐洲多國亦出現信貸危機。怪不得零九年溫家寶總理訪英時,曾語帶譏諷說英國的銀行門厚窗小,像很穩固,想不到也會出現金融危機。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是西方傳媒或學術界均指中國的統計數字不可靠,不能反映實際情況。這些統計數字若是真的如此不濟,中國經濟應該早就崩潰,相反在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經歷了一段人類歷史上最高速的增長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積存世界最龐大的外匯儲備,西方世界對中國某些評論的質素可想而知,然而本港部分傳媒卻扮演忠實的傳聲筒,令人啼笑皆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8-27 08:49 | 只看該作者
這應和西方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比中國做得好有關, 以美國而言. 從受教育第一天起. 就天天要模著良心, 向國家宣誓愛國, 因此媒體人物必然會模著良心發表消息, 只發表符合於國家政策的消息. 過濾掉不利於國家的消息, 中國的媒體在發表消息時更要比老百姓更多模模良心, 別忘了你是個中國人. 你要熱愛這個國家, 忠於這個國家. 所以鄧小平先生說, 中國最失敗的是教育, 是愛國主義教育. 真是一語中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8-27 12:35
這篇文章的作者如果不是沒在西方國家生活過就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95

主題

1376

帖子

86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3
4
zhjtwc 發表於 2010-8-27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新鮮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