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留學生賣淫買LV 出國變奢侈墮落(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0-7-24 1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媒網

  

  教育部針對留學預科發布預警

  杭州留澳學生自述 爸媽這是你不知道的預科另一面

  浙江在線01月15日訊 教育部近日發布新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大家「讀預科≠讀大學」。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顯示,有學生在國外大學就讀「預科班」,最後卻被要求在該大學的遠程教育機構註冊;一些學生通過中介出國「讀預科」,實際上,該「預科班」項目早已停辦。

  陳陽(化名)曾是澳大利亞一家著名預科學校的學生,現在在悉尼大學就讀,在回杭度暑假(澳大利亞現在是夏季)之前,他在QQ上與國內的同學聯繫說,留學預科生的生活,在國內時很難想象。

  陳陽要說的,與2009年網上驚爆的一則新聞有點類似:「紐西蘭留學生賣淫買LV包」。這些真相曾經令他大為吃驚,這些真相也絕少有父母知道。但這正是某些人經歷的真實預科生活。

  多年來,在陽光勵志故事的覆蓋下,我們很少聽到這樣的「一面之辭」。

  同學里,有18歲也有28歲的

  對教育部的預警,陳陽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多數國人對「出國留學」仍有盲目崇拜之心,並且簡單地以己之國情推論他人,以為大學都是公辦的,不存在倒閉一說。把孩子送進預科=送進大學=已經成材。

  其實呢?陳陽做了一個簡單的比喻:澳洲的預科,就相當於國內的「培訓學校」。

  我讀的預科學校在悉尼很有名,學費也很貴。它針對很多大學搞了「培訓班」,可以幫助你申請你想上的大學或專業。

  澳洲大大小小的預科學校不少。一般區分預科好壞的標準,是看它能把多少人送進他們想要讀的大學和專業。當然,預科多數是私人辦的,不可能保證所有經過培訓的學生都能上大學。我們學校就有人讀了三年還上不了大學。我的同學里,有28歲的,也有18歲的。

  搞笑的是,今年我們學校預科班申請悉尼大學的通過率特別高。幾張晃悠了好幾年的老臉都進了。有傳聞說是預科班裡人太多,塞不下。那些演講課、論文什麼的,老師就給學生打高分,趕緊送出去。不過別以為他們賺便宜了,這批人進了大學就慘了,國外大學寬進嚴出,估計很難畢業,只有燒錢的份。

  據說陳陽的預科學校原來只有一層樓,後來和中國的中介關係搞好了,源源不斷送進來的學生坐滿了整整四層。現在學校里一半以上的國際學生都是中國人。還有人乾脆畢業后就留在澳洲辦預科學校了。

  走進校園,滿眼是LV包包

  在這所一半以上留學生都來自中國的學校,陳陽發現了一個壯觀的景象:走在校園裡,男的、女的,拎的、挎的,從「老花」到「棋盤格」,滿眼都是LV包包,其中不乏昂貴的限量版(特別聲明:絕大多數是正品)。

  陳陽認識「四瓣葉」的經典花紋,在國內,這是奢侈品的代表作,一般一個LV包價值萬元以上。

  在澳洲,LV包售價顯然比國內低,中檔的價值1500澳元(合計人民幣9000元)。但它依然是奢侈品的標誌。

  有一次,我們一個同學背著LV經過悉尼海關,女報關員問他的LV包多少錢,聽說是1800澳元后,立即開玩笑說,「你好有錢,我想嫁給你」。

  前一段時間,澳元的匯率大跌,從6塊5跌倒4塊多,LV的價格沒變,我陪著幾個女生去血拚,每人買了三四個。有點錢的男生還會把LV當禮物到處送。當然,也不排除沒錢的人啃鹹菜省好幾個月的錢去買包,或者,再簡單一點,找個男人讓他送。

  毫不誇張地說,LV就是我們的校包,用GUCCI的就算自降身份了!

  為什麼都買LV?陳陽說不出特別的理由,也許是潮流,也許就是空虛、無聊。或許有兩個背景值得注意:第一,能把孩子送出國的,多數人出身「非官即富」的家庭;第二,即使是平民家庭,為怕孩子吃苦,總是竭盡所能提供經濟支持。

  財富的標誌不僅僅是LV。

  我有一個同學,第一年買賓士,第二年換了寶馬。朋友中,買好車的大有人在,悍馬很常見,開賓利的也有。一堆豪車停在校門口,大伙兒坐在車裡面說說笑笑,和大片《暮光之城》的場景差不多。

  女生上課都化妝,煙熏妝也不算誇張,素顏的基本不見。澳洲空蕩蕩的頂級大商場里,總有一群中國留學生在選化妝品,包括Lamer(海藍之謎,比蘭蔻更為高檔的一種化妝品,一瓶面霜一萬多)。許多女孩子硬著頭皮也會買,要麼提前把自己的嫁妝透支了,要麼傍上一個供吃供住的男友,用省下來的錢買東西。

  總之,在澳洲人眼裡,這群預科班的留學生是「闊佬」,穿戴光鮮,行事高調。

  賭場、妓院、同性戀、幫派,近在咫尺

  2009年,央視一編輯寫的書里抖出一個勁爆消息:紐西蘭留學生賣淫買LV包。有人質疑這是真是假,陳陽覺得很無聊。他不乏這樣的校友,當然為數不多。

  更普遍的是這些詞:賭場、妓院、幫派、同性戀,一切都是公開的,甚至是合法的。

  可以想象,在國內被父母及社會輿論管製得死死的學生,一旦跳進這個光怪陸離的圈子,將會遭遇怎樣的誘惑和衝擊。

  賭博在澳洲是合法的,我聽說預科班裡有個同學一夜豪賭輸了50萬,這是少數。不過偶爾玩一下的人不少。

  遇到事,有人會找幫派解決,黑社會也會在留學生中收個保護費招點小弟。

  色情業也是合法的,廣告就登在報紙上,明碼標價。朋友圈裡就有人招妓。女生做妓的也不誇張。不過我沒見過中國人做這個。我們學校里還有一面廣告牆,一般是學生貼租房信息或者出售二手物品的,上面同時會有廣告「5000元底薪,招陽光開放的男孩和女孩」,其實就是在發布包養信息。

  還有,在電梯里看到兩個男人接吻不用奇怪,這裡很常見。學校里無論你混哪個圈子,總會有那麼一兩對同性戀。

  讀預科,肯定得加入某個「圈子」

  圈子,圈子,說到預科學校的生活時,陳陽反覆提到這個詞。

  「因為你寂寞,你要有朋友,你認識的不可能是一個人,於是,你就進入了一個圈子。」

  成績好不好會分圈子、玩不玩名車會分圈子、用不用名牌會分圈子、是不是同性戀也分圈子。「所謂圈子,有大有小,有具體有抽象,有某種共同點,朋友的朋友也能串聯在一起,然後一起從事一些特定的事情,例如釣魚、打牌、旅遊、逛街、夜店、飆車,好壞都有。」

  因為圈子的影響,原來很樸素的女孩,買了第一個GUCCI后,下一個目標就是LV,然後再準備是CHANEL。陳陽說,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

  再誇張一點圈子就像初高中時小男生組建的所謂「幫派」,一個圈子的人看另外一個圈子的某人不爽,就會出現對立的圈子。「互相之間有了問題,可能還會找社團出馬」。社團就是黑社會。「學生想要和社團接觸很簡單,沒什麼特別距離。」陳陽自己就認識幾個社團人士。

  至於加入到哪個圈子,有很多偶然因素。「其實你想要認識怎麼樣的人都很簡單,不是說那些豪車的就多遙遠或者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關鍵是你想不想呆在那樣的圈子」。陳陽說,他堅持自己的交友原則是:不嫖不賭不毒。

  「明白了吧?這就是我們的預科生活。這樣的環境,可想而知對有些預科學校來說到底是賺錢重要還是把你送進大學重要。所以,教育部發預警,我一點也不奇怪。」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沙發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10-8-17 18:57 | 只看該作者
too many of those nuts who still think they are smar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