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玄奘大師是「偷渡「出境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9 0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玄奘三藏,河南偃師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公元六零零),俗家姓陳名緯,有兄長捷先在洛陽凈土寺出家,師於十三歲時亦隨兄出家,就慧景聽<涅盤經>,就嚴法師受<攝大乘論>。武德元年,與兄同入長安,未幾赴成都,就道基、寶遷二師學<攝論>、<毗曇>,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長安,時有法常、僧辯二大德俱講<攝論>,師又就聽之,以諸師各異宗途,聖典亦有隱誨,不知適從,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請不許,師不為屈,乃就止蕃人學西域書語,於貞觀三年私髮長安,西行求法。

  師經蘭州出玉門關,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師誓西行一步而死,不願東退一步而生,歷經艱險,抵達高昌國,高昌國王麴文泰崇信佛法,於師禮供殊厚,派遺車馬侍從,送師西行,經阿耆尼等國,度蔥嶺,至素葉城,謁突厥葉護可汗,再度鐵門西行,於貞觀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過喬賞彌、阿瑜陀、舍衛城諸國,後來到中天竺那爛陀寺,依護法論師弟子戒賢(時已逾百歲),學<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奧義,前後為時五年,復從杖林山勝軍論師學<唯識抉擇>及瑜伽、因明之學。然後巡禮聖跡,遍歷天竺諸國,參訪各地論師,之後再返那爛陀寺。以其和會中觀、瑜伽二宗所造之<會宗論>三千頌呈戒賢論師,戒賢稱善。

  時戒日王致書戒賢,請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內外之學者,與烏荼國小乘論師辯論。奘亦受是命,以<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一破得烏荼國小乘論師之<破大乘義七百頌>,由是聲譽益著。貞觀十五年,戒日王於曲女城設大會,與會者有十八國王,大小乘僧三千餘人,婆羅門及外道亦數千人。奘師受請登寶床為論主,以有名之<真唯識量頌>論文,闡揚大乘,破斥異說。大會十八日,無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論主獲勝,與會者共尊之為[大乘天]----大乘的聖人。

  奘師於貞觀十九年初,奘師回至長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數十萬。二月謁太宗皇帝於洛洛陽,太宗迎慰甚厚。奘師由天竺請回經典六百餘部,謁於長安弘福寺從事翻譯,先後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識一宗的經論為主。如於貞觀二十二年譯出<瑜伽師地論>百卷,以後絡續譯出<解深密經>、<攝大乘論>、<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

  奘師譯<唯識三十頌>時,本欲將十家釋論各別全譯,後以弟子窺基之請,糅集十家釋論成為一部,其間異議紛紜之處,悉折中於護法之說,這就是中國唯識宗的基本典籍<成唯識論>。奘師之學,由窺基繼之而加以發揚,開創了我國法相唯識一宗。
日知而智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沙發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10-6-11 22:55 | 只看該作者
西遊記里可是給老唐發了護照的,到了各地都要加蓋出入境證明併發放簽證的。
無言的傾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