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基督教的意義和功德(原創) [列印本頁]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12:58
標題: 基督教的意義和功德(原創)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7 12:42 編輯

對於基督教和基督徒,我發過不少苛責求全的評論,肯定是逆耳刺心的。有可能言語有過頭的時候,但是我都是憑直心說的,從來不懷有惡意也不歪曲,所以不後悔。不過今天我想說說另一面--基督教的意義和功德。特別是與佛教相比更積極入世普惠大眾的一面。

1. 好進門:佛法說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因其博大精深客觀上確實限制了不少人登堂入室。很多人覺得既玄又空,不著邊際,難窺門徑。而聖經好讀好懂,很多歷史故事。儘管要認真思考起來有許多的似是而非,前後矛盾的地方。但是至少你也很容易看出了其中的「矛盾」,你就會忍不住地去思考去琢磨。而這個過程其實已經是跟聖經「結緣」的過程,不管你是喜歡也好,讚歎也好,質疑也好,憎恨也好,只有你對它有情緒,你就乖乖地走進去了!用基督徒的話說,神開始在你心裡做工了。你在心裡會對「神」對話,不管你說什麼,對話越多感情越深。而這一點如果你讀不懂佛經的話,你很難有這種感受。不懂就是不懂。

2. 有歸屬:教會的團契組織結構很注重營造溫暖友善的大家庭氣氛。互相之間的了解增多關係密切。在很多的教會活動中感受到被群體的接受,這對於生活在冷漠的現在社會中的人們,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心靈資糧。在這個溫暖的人際關係背後,人們還更可以自覺不自覺地感受到「神」的大恩典,也就是這一切不是來自於人而是來自於「神」,這就給大家一個更加堅固純潔永恆可靠的歸宿感。這兩者一結合,教會的日常活動就不可爭辯地提供了人們一個實實在在的精神生活。與佛教社團(如果有的話)相比往往是更加輕鬆愉悅生動活潑的。而佛教社團的活動大多是努力精進不講情面的,除非你已經是鐵了心的修行人,你不會覺得很好玩很社交。我覺得這是基督教做的大功德。精神布施。給了大家一種凝聚力,而除去一些可爭議的毛病,大體上還是達到了勸人為善的主導方向的。

3. 得心安:信耶穌就是得救贖,因信稱義死後進天堂得永生。你先甭跟我反駁說這到底是可能還是不可能。我要是基督徒的話,我根本就不跟你辯論--我就看著你的眼睛對你微笑,說也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就是這麼相信的!你再跟我講道理,我就更加謙卑虔誠地聽你說,然後還是這句話。這就是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對方即使不被你說服也一定被你感動。得心安還在於將一切的軟弱跌倒犯錯統統放下(其實佛教里也有這個道理的)在神面前懺悔自新,就可以丟掉一切包袱了。怕什麼?是神所允許的!到此就是完成了」歸零「程序了--過去心不可得,放下一些憂慮妄想自責,活在當下,這是佛教的說法。但是佛教徒要自己做這些工作,雖然可能不斷地提高但是畢竟靠自力是蠻辛苦的過程。靠心裡再次確認」得救贖「要簡單快捷的多。這是基督教殊勝的地方(當然downside我今天就不講了。今天只說upside)。

4. 消顧慮:上面的三點,如果你就用你的單純心虔信心你就可以享受到了這個美好豐滿的心靈生活了。但是你千萬別去思維顧慮,別去聽別人的說法,對,他要說的話,你就對他微笑,真誠地微笑但是心裡只跟上帝交流不跟他交流。萬一萬一你起了念頭了--他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讓我想一想,這可能嗎?那你就是在咀嚼智慧果了,你的生命果樹就受到威脅了。不過基督徒還有一個拯救:管它什麼弄里冬,神是唯一的全能的全善的掌管一切的永遠愛我的。還有誰大的過它嗎?還有第二條道路嗎?沒有了耶穌告訴我他是真理道路生命,不藉著他誰也不能到天父那裡去。唯一性排他,我就不用再去思考是否他的方法更有效或者他的道路更快捷的問題了。消除一切顧慮回歸信仰。這就是去疑返信的救命葯。藥效快,立竿見影!

5. 向心力:基督徒一切信靠神仰望主耶穌,所以在茫茫人事波濤洶湧之中有一旌旗,以為指向。有了這麼一個絕對主權就可以凝聚人氣了,本來沒有底氣的,現在也不怕了;本來各存芥蒂的,看在主的大救恩上也都不計較了;幫助他人是榮耀主;受了委屈吃了啞巴虧的,想到神是明察一切的,左手做事不讓右手知道,心裡更加安心了。這樣子做的好的話,一個文化就形成了--寬容+愛,其他的人感受到了,本來吝嗇的,計較的,暴躁的,都慢慢地覺得不好意思了,慢慢地歸入這個愛的文化中了。我不管這當中的核心的核心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效果能夠達到了就是充滿聖靈的了,你還有什麼可以否認的呢?向心力的實現還要藉助於撒旦的」 威脅」,一些出軌的行為或者思想,如果是悖逆大眾主流的就會被集體的潛意識認定為撒旦的誘惑。在大家的無聲的眼神里你就覺得自己思想出軌了,這樣的意識肯定就導致了心理不安,而由不安就再次啟動下一個心理暗示「怎麼搞的?我心裡有不安。不安就是主不與我同在了,神離開我了」。心裡壓力就產生了,就非常地希望重新回到大家中去,回到心裡的平安中去。大家就來「尋找」「幫助」你,把你帶回到神那裡去。在你,這個經驗就警告他下次不要有非主流的思想,你是羊群中的一隻,千萬不要走失。在於集體,這個集體拯救的經驗就讓大家再次看到了撒旦的威脅是真真實實的。我們要團結每一個兄弟姐妹,不要丟失一個人,撒旦就在伺機作案攻擊我們呢!OK,這個撒旦到底真的有沒有關係不大,可是它的「存在」和「不斷的威脅」的作用卻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小時候媽媽要我們聽話會讓我們牢記狼外婆的故事那樣有效。任何一個集體,當樹立了一個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假想的共同敵人的時候,內部就一定會更加團結的。

我認為不管是用什麼手段,只要最終實現了大眾的利益,都是慈善事業,而我把對大眾的精神慈善事業就定義做宗教。

基督教還有很多當前實惠與遠期利益,我讓大家來補充。不過就是上面的這些也足夠我衷心讚歎耶穌基督的慈悲發心和廣大功德了。實在話,佛陀和耶穌其實配合的很好了,你難度的我來救,救不了的我能度!眾生根器不同啊,各個所在的社會因緣不同啊,各個所成長的環境不同啊,各個所生的病不同啊,要我們來多操心幹什麼呢?注意從1到4,都沒有說要基督徒給他人講道理,如果要俺來傳福音,我絕不講道理!基督教的殊勝之處在於感動而不在智慧。佛教的殊勝在於智慧而不在感動。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5 18:48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5 19:14 編輯

好文!

補充一句: 佛教和基督教比較而言,殊勝之處在於智慧. 而佛教本身是智雙運,感動(慈悲)和智慧平衡發展的.

說句實話:基督教和共產黨很相似.這也許是為什麼有"基督教共產主義"了. 一些人還認為共產主義脫胎於基督教. (安利也脫胎於基督教哈.)

下面是關於"基督教共產主義"的介紹:
"基督教共產主義是一種宗教共產主義,是一種理論、政治思想,它基於這麼一種理念:基於耶穌基督的教導,基督徒贊成共產主義是理想的社會系統。這種主義的創建時間有爭議,不過許多基督教共產主義者聲言,聖經里的證據顯示,包括十二門徒在內的首批基督徒在耶穌去世及復活后的數年建立了小型的共產主義社會。同樣地,基督教共產主義的許多鼓吹者認為,共產主義由耶穌教導,為十二門徒所實踐。在這點上,他們與其他基督徒有高度的爭論。"(見維基百科)
作者: 問?    時間: 2010-6-5 19:07
基督教是感情的宗教,注重的是屬靈的情操,而不注重屬地的思考。很多基督徒聽愛字聽多了就信了,但他們並不懂得基督教義,向罪里怎麼死?向耶穌怎麼活?怎麼結枝到基督的葡萄樹上,很多基督徒都不知道。但只要有一條,就是你對基督有足夠的「感情」,你就是基督徒了。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5 19:45
謝謝一說兄,寫得很中肯。
作者: 同行天路    時間: 2010-6-5 19:48
上面是我寫的,個人感覺基督教側重於存在,愛和公義,佛教側重於空,忍耐和消除人的慾望,不知道對不對?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5 21:03
看樣子客觀的佛基比較只能由佛教徒做了.基督徒是沒戲了.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5 21:16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5 21:25 編輯
上面是我寫的,個人感覺基督教側重於存在,愛和公義,佛教側重於空,忍耐和消除人的慾望,不知道對不對?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5 19:48



    不能泛泛地說空.應該說是空掉,存在的是他人(從世間法的角度說),是慈悲(對應基督教的愛),是因果報應(對應基督教的公義).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22:12
上面是我寫的,個人感覺基督教側重於存在,愛和公義,佛教側重於空,忍耐和消除人的慾望,不知道對不對?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5 19:48



    謝謝鼓勵。在這裡我不想談理論的比較,只想列舉基督教的大眾公益和實惠。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23:10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5 23:13 編輯
基督教是感情的宗教,注重的是屬靈的情操,而不注重屬地的思考。很多基督徒聽愛字聽多了就信了,但他們並不 ...
問? 發表於 2010-6-5 19:07


今天請允許我為基督教辯護。我聖經不熟,所以以講領會為主。

他們(這裡的他們是指有代表性的大多數--下同)也有屬地的思考只是方式不同於而已。他們強調的是寬容忍耐和愛。這一點上他們做的還是有成效的,表面上的熱忱和寬容可能是有限度的,特別是在團契活動中表現的更感人完美一點,回到生活場合就要打折扣了。但是這畢竟是好的,這就是在活動的時候所營造的慈善共業,大家互為緣起共同感染。久而久之大家都有對愛和寬容的嚮往堅定而牢固,並培養了這樣的好習慣好思維帶入到生活中去。一旦開始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我想象基督徒心中會升起大喜悅,認定這是「神」改變了我,我的新生命開始顯現了。這時候,即使生活中要為忍讓而失去一點實際利益,他們也就更自覺情願地做。因為仰望天父不看人(他人對我如何)。啊哈,試驗就開始上軌道了,效果好的話絕對可以與佛教徒的布施忍辱有一拼。至於說要對教義明白,那也是頭腦里的法執我見。他們大體上都知道「四項基本原則」:即(1)獨一真神,他創造萬物掌管一切(2)人有原罪(或者說到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就是俺本性裡面有缺陷,俺也知道,這是幾十年的掙扎經驗了,很難克服。修行么,沒有這麼容易或者乾脆就把它認定做無法用人的方法來做到更加徹底讓我放心。OK,說它們是原罪多簡單省事兒。這樣一「認罪」也就丟掉了包袱了,嗨,說到底是亞當的過錯,俺只是被株連了2389代而已!)(3)耶穌降生人世,在十字架上犧牲,用他的寶血為我們贖罪,(4)我們只要相信這個救贖有效,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我們就可以得救得到永生。其他的教義,能領會到少就領會多少,碰到事情臨時禱告查經也可以。他說是聖靈帶領你說是隨機碰巧,他說是神的啟示你說是他的自我解讀,對於基督教這麼一個法門,這都不是那麼重要。他們不要確切地知道明白道理(當然你楞要指出來的話,他也會跟你爭辯--爭辯是笨的基督徒,我前面已經分析過了。當然你也最好看在耶穌的面上留一點情面,不要這麼一針見血),他們只要感動。感動就會有效果。而效果是最終的真理!白貓明白也好,黑貓感動也好,抓住耗子才是最終效果才是真理。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23:28
看樣子客觀的佛基比較只能由佛教徒做了.基督徒是沒戲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5 21:03


這個說的對。多數基督徒實在很難有寬闊的心懷去明白其他宗教特別是佛法的真諦和妙用。有點與他們的信仰相衝突。我嘗試了好多年,現在終於明白了這個頭腦之外的道理。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5 23:30
怎麼沒有基督徒來給我的論點添磚加瓦啊?說實話要挺起胸膛不要害羞啊。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5 23:59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6 00:00 編輯
這個說的對。多數基督徒實在很難有寬闊的心懷去明白其他宗教特別是佛法的真諦和妙用。有點與他們的信仰 ...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5 23:28


信仰問題上,原教旨主義基督徒對教外是極端自我中心,教內對教友也是極端自我中心,但對耶和華是一點自我中心也沒有,嚇得整天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謝主龍恩. 當然,解經的時候又無意識地極端自我中心了. 極端自我中心的結果就是強烈的宗教偏見和狂熱,加上(因為強調感性忽視理性而)缺乏理性的約束, 對社會危害很大.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0:27
本帖最後由 翡翠 於 2010-6-6 06:02 編輯

博大胸懷!
記得有基督徒和我說他們的聖經全球普及率第一暗示他們的神有多麼多麼的神奇偉大時我就說了一句小學生的數量總是比大學生博士生要多其普及率在每個國家都高讀的課本自然也多。。。。

基督教是給感情豐富智慧欠缺的人玩的,問號說基督教是感情的宗教不注重思考,問題不是他們不想不思考而是思考不出什麼來,大腦里沒有思考的「思考細胞」所以才沒有辦法去玩弄感情,要知道感情和智慧是對立的,這裡的感情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感性!智慧呢就是理性,理性是什麼?靠什麼實現一個人的理性?靠你準確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推證能力等等非常嚴密不漏的準確映證事物的能力。
我們看男生和女生的一個區別也在這裡能反映出來,女生多表現出感性的東西,你看他們寫文章多是拉家常說三道四什麼都能感嘆出一番天地來,男生的文章就不是這種類型的。。。。而且婆媳矛盾在全世界也是一個公認的特色,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修改為: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老岳丈就能和睦?)。婆媳矛盾就是因為女人的感性太多,感性多了說明自私的東西就多了,沒有自私的心理基礎你拿什麼去感性?理性不靠自私心理,理性靠的是公正,不偏不倚的公正,你公正了才能準確反映事物的原貌嗎!那感性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用眼淚用關係用很多很多的其他代表私慾的東西來迷惑人。。。。
宗教理應理性或說回歸理性,所以佛教徒就顯得好像沒有什麼人性化因為你沒有感性呀!你沒有感性你就不可能上大街用吃飯認識人擴大交際圈等什麼利益的東西來誘惑人,而且理性的人肯定喜歡獨處安靜不喜歡繁雜熱鬧,熱鬧的東西屬於俗世界嘛(熱鬧就是私慾在鬧)!這也是基督徒特別能搞聚會的一個原因。
感性的人還有一個特點--浮躁,因為感情太豐富呀所以看什麼都能看出一個情緒來喜怒哀樂緊緊跟著。。。。做什麼都要感嘆感嘆又感嘆,浮躁就是心不穩定,所以這種人勢必一天一個臉可能今天是青天明天就成了陰天後天來了狂風暴雨,這些統統因為人心被感情私慾所支配了,人心很容易隨著外部的環境轉,沒辦法,私心私慾的執著乃多數人共同具備的特點。==感性的人/感情太豐富的人就是私心私慾特別重的人,原罪!!
這樣推論下來,基督徒里女生占的比例肯定比佛教徒里的女生比例要高!!一句話,基督教應該是女生玩的東西,呵呵。

嗯,基督教的好處,我看就一個,給那些沒辦法靠自己的理性尋求到真理的人們一個安慰劑--阿Q。。。反正我就認定我信的那個是唯一,我就靠感性而認定嘛,宗教就靠信嗎不靠邏輯呀,基督徒們理直氣壯的如是說。

基督教還有一個歪打正著的好處(對某些幸運的基督徒來說),靠簡單取勝!大道至簡,本來呀!佛教複雜來複雜去最後也要走簡單這條路,基督教乾脆從開始就摒棄了複雜直接搞簡單比如他們不講輪迴的大道理,凡事就是禱告加上儘力二字!對比一下,佛教徒也未必就能從行為上戰勝一切啊,只要行為上無法超越自我,那你信什麼都一樣的結果,甚至還不如基督徒呢,基督徒還可以做阿Q呢。禱告加儘力,其實禱告禱好了就能事半功倍,後面的儘力之行為就可以一步到位,我是說人可以直接靠意念來修行,「捨去行為這一塊」,本來宗教也強調最後的意念是否純凈,意念純了行為才能跟著一起純,行為純了意念還有一大截空白,這可不是同等的。
話說回來,什麼樣的基督徒適合這條簡單的道路呢,那就是那種特別老實本分這種人做事情都很認真的不偷懶的,還有一點執著心的,老實人加上他的那股子倔勁!很有可能最後就能開了大智慧得著永生!!

基督徒不大會思考,否則他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基督徒里的女生比例那麼高?不善於觀察也不善於思考等等註定了他們的最後選擇,當然佛教徒里也有頭腦不是很清晰迷信入場的,這樣的佛教徒和那樣的基督徒其實彼此都應該無所謂的,無所謂誰的「徒號」正宗了,反正大家都是一致搞「形式」工程的一類人。

。。。。。。。。。。
。。。。。。。。。。
。。。。。。。。。。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6 00:36
基督教是感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基督教里的男性基督徒女里女氣,柔腸細膩.
而男性佛教徒則很有陽剛氣,而且理性,大度,寬容.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0:39
這個說的對。多數基督徒實在很難有寬闊的心懷去明白其他宗教特別是佛法的真諦和妙用。有點與他們的信仰 ...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5 23:28

他們多數人頭腦里就一個概念:佛教再優秀也是撒旦魔鬼假扮做出來用糖果迷惑人對抗神的,他們認為佛教徒都是沒福不幸運可憐的,哈哈。。。。那他們怎麼還會去研究你的宗教?讓他們翻一下書他們都恐怕會髒了他們的手呢,這裡的基督徒都算是奇迹了呢。

他們因為太愛他們的神了,所以看到偶像啥的就氣的骨頭都要炸了恨的咬牙切齒的:))反基也正因為此而恨死他們了就使勁不要命的反,西西,大家都是因愛生恨,繼而搞排斥,俗不知這世界的本來面目卻是無對無錯。。。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0:51
上面是我寫的,個人感覺基督教側重於存在,愛和公義,佛教側重於空,忍耐和消除人的慾望,不知道對不對?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5 19:48


基督教的愛就是佛教的空,說法不一,實質相同。
佛教的空--空我小我除我私心除我執。基督教的愛--愛人如己左臉右臉等

直白一點就是,無盡的除私心除私慾,無盡的愛別人。

二家宗教為了除私慾所以都講究忍辱,你想你把別人利益看的超過自己重要的前提下還有什麼辱要忍?一切以他人的利益為重,還有什麼是辱?沒辱了,還忍什麼?

特雷莎算這種人吧??
耶穌也算吧??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6 01:06
同行天路: "溫柔的價值"
研究: "無論男女都需要溫柔。"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1:11
笑死了。。。。
魔鬼不讓溫柔?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6 01:22
"耶穌的新娘"必須溫柔!
作者: 問?    時間: 2010-6-6 03:44
基督教的愛就是佛教的空,說法不一,實質相同。
佛教的空--空我小我除我私心除我執。基督教的愛--愛人 ...
翡翠 發表於 2010-6-6 00:51


我倒不覺得愛是空,愛跟慈悲可能比較接近,如果仔細說的話,可能是眾生緣慈悲,跟博愛比較接近。基督教很明顯也有空的教義,比如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愁,又說凡事都是虛空,這很像小乘佛教所講的分析空。

的確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是法執太重,這一點也很象小乘佛教。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6 04:18
回復 13#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老岳丈就能和睦? 兩斤貓尿灌進去就稱兄道弟了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5:57
我倒不覺得愛是空,愛跟慈悲可能比較接近,如果仔細說的話,可能是眾生緣慈悲,跟博愛比較接近。基督教很明顯也有空的教義,比如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愁,又說凡事都是虛空,這很像小乘佛教所講的分析空。

的確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是法執太重,這一點也很象小乘佛教。
問? 發表於 2010-6-6 03:44

我理解空是這樣的:1,世界本來沒有你我之分(同體大悲),要回歸最初的這種狀態就要把我相無限縮小--即去我執。
佛教說的「去我執」就是在「利他」中實現的,只要你頭腦里還有一丁點兒的「我」的概念就說明你還有「我」這個私慾私心,從這一層面上講,(基督教的)博愛大愛就是空,就是通過愛他而把小我空掉的一個過程。
2,空就是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有壽命的變化多端無法永恆的,所以沒有永遠的善惡和是非(因為可以互相轉化),學佛如果加上這個思維就更容易凡事看開了,最後的法執也會自然而然的可以除掉了。

我目前對空只有這些看法或者還有漏掉的?大乘佛教怎麼看?

--------------
談宗教吧,不管和自己信奉同樣的宗教同修談還是和其他宗教的信徒談到了最後都無法避免的要談到這個空,其實空並不難談,理解也不是什麼問題,就是看怎麼談從哪個角度去談,談好了對看破紅塵很有作用,人們的煩惱也就隨之化解了,所以佛教有空性的智慧這個說法,事實上一個修行人如果沒有空性思維那智慧等於沒開,解脫也就遙遙無期。

換句話:看都看不透怎麼能除煩惱??看破看破,這裡就是說空性的智慧呢!!

佛法內容按照次序是戒定慧,戒定只能引發一般福報,只有智慧能有大功德,越接近智慧則功德會越大! 佛教所謂的最終解脫是智慧的結果,不是戒定,戒定只是開智慧之前的兩個步驟。
作者: 翡翠    時間: 2010-6-6 06:00
回復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 ...
Guest from 82.47.84.x 發表於 2010-6-6 04:18

改的好!
從男生和男生男生和女生女生和女生這幾種關係一看一比較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作者: 同行天路    時間: 2010-6-6 06:45
看樣子客觀的佛基比較只能由佛教徒做了.基督徒是沒戲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5 21:03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曾經跟一個佛弟子聊天,挺有意思。你要是說基督教怎麼好怎麼好,他就說,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說的。你要是說佛教是說看見了就等於沒看見,有等於沒有,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他就說,是這樣的,不入門理解不了。那入了門是怎麼樣呢?入了門就沒有問題了,就是空了,也就是有了佛性。我說,這是自我否定嗎?他說不是,但要說那是什麼,不入門理解不了。怎麼看人的罪?他說,人人都有罪,是因為不懂佛法,聖經也包含在佛法之內。最後,那脫離佛教信基督的人怎麼看,他有點急了,他們說的都不對,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不會信基督。話就結束了。

我想佛法隨心,每個佛弟子都有不同的理解,不會象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只要真心向佛,怎麼理解都對。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6 07:08
"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要不要測試測試他的忍辱功夫?

"那脫離佛教信基督的人怎麼看,他有點急了,他們說的都不對,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不會信基督。:

你們碰到基督徒/牧師皈依佛教或者伊斯蘭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 瘸子甲笑話瘸子乙.
作者: 同行天路    時間: 2010-6-6 07:34
回復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 ...
Guest from 82.47.84.x 發表於 2010-6-6 04:18

女婿和丈母娘有共同語言倒是真的,女婿和老丈人有共同語言也是真的,愛的對象相同,相反的話也一樣。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6 07:38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6 07:59 編輯

基督徒是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意願的.

"我想佛法隨心,每個佛弟子都有不同的理解,不會象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只要真心向佛,怎麼理解都對。"

你們基督徒說話從來不過大腦,從來不用理性檢視,全憑感性,跟著感覺走.   

佛教怎麼理解都對為什麼2500年了只有那麼幾個教派? 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為啥統一出來多如牛毛的教派?

每個教徒都對聖經有不同的理解正是天主教批評新教的話.
作者: hellman    時間: 2010-6-6 11:06
回復 9# 一說實相


    基督教向心力比較強. 信徒們在一塊除了誇讚自己多好,就是罵不信耶穌的人多壞.
對於某種性格的人實在是很好的自我陶醉環境.虛偽,自以為是,誇誇其談,虛榮,........
.許多性格在教會都可以如魚得水.理智和分析性格的人絕對受不了.
作者: 問?    時間: 2010-6-6 11:27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 ...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我想」不行啊,靠不住的啊!這個論壇上基督徒想佛教想的還少嗎?又有哪個論點是能找到事實依據的?

佛教是有一整套理論依據的,而這一套理論又是建立在一套嚴密的邏輯體繫上的。所以玄奘大師在印度無遮大會(相當於現在的學術大會)上寫了一首偈子,掛了三天沒人敢反駁,所以才被譽為天中天。你想要是都憑感覺,一個人一個理解,那還不是隨便什麼人想悟點啥就悟點啥,又怎麼會有不敢反駁一說?

實在講,要真論嚴謹,恐怕基督教不行。就說翻譯,你看看中文聖經的翻譯,不堪入目。非要去對照著英文才能讀懂。佛經是有兩個譯本的,一個是直譯,一個是意譯。這個怎麼比?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6 22:01
曾經跟一個佛弟子聊天,挺有意思。你要是說基督教怎麼好怎麼好,他就說,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說的。你要是說佛教是說看見了就等於沒看見,有等於沒有,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他就說,是這樣的,不入門理解不了。那入了門是怎麼樣呢?入了門就沒有問題了,就是空了,也就是有了佛性。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你下次再遇見這樣的佛弟子,不妨賞他一耳光(別太用力),看看他空到什麼程度。
作者: chico    時間: 2010-6-7 00:55
回復 24# 同行天路
我同意那個人觀點,真信基督的人不會改信其他宗教,反之亦然。
心裡相信不那麼容易。大多數人是露水道心。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7 01:37
你下次再遇見這樣的佛弟子,不妨賞他一耳光(別太用力),看看他空到什麼程度。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6 22:01


他要是把右臉也送過去,那就是真的空了.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01:49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我為什麼要跟你急?說佛教不是有幾種情況:
(1)沒有弄懂的前提下,對它的誤解和歪曲,然後說它不是。被歪曲了的當然不是了。你要說它是我都要說它不是的。
(2)半懂不懂的時候以為懂了。對它批評一番。當你跟他說這是誤解時候,他還說他比你更懂呢。
(3)真的懂了,可是由於不喜歡它就說它不是。
(4)真的懂了。實事求是地說出它的是與不是。
不知道你說的會屬於哪一種情況,你確信是屬於那一種情況嗎?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01:53
回復  一說實相


    基督教向心力比較強. 信徒們在一塊除了誇讚自己多好,就是罵不信耶穌的人多壞.
...
hellman 發表於 2010-6-6 11:06


謝謝補充這一點真實情況,很重要的,我卻漏了。但是也可以從正面來看這個現象的。一會兒我把它給補上。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0-6-7 08:50
佛教入門太難,搞不懂,就沒辦法比較基佛。

我讀過金剛經地藏經,但感覺距初識佛教還是太遠。

就算你明白了金剛經,但對明白佛教還是摸不著頭腦。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08:56
佛教入門太難,搞不懂,就沒辦法比較基佛。

我讀過金剛經地藏經,但感覺距初識佛教還是太遠。

就算你 ...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08:50


要人帶才行。就好像讀《羅馬書》,如果沒有加爾文等大行家引路,要明白可費事了!
作者: sousuo    時間: 2010-6-7 10:01
回復 36#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10:12
回復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10:01


把以前學的東西全忘了,盯一部經,看一本註解。

《金剛經》看不懂很正常,原因很簡單。好比老師講課,講到半中腰,你突然竄進去,自然不知所云,所以呢,你就得問隔壁同學借筆記,了解老師前面講點啥,然後才能明白!

《金剛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間抽出來的精華,相當於老師講課講了一般,註解呢就是隔壁同學的筆記。
作者: 來往加國    時間: 2010-6-7 11:26

從人的角度來看,佛教的確接近人類思考的極限。

其實這裡面最主要的區別還是一個「信」字。如果去掉這個「信」字,大可以實現宗教大統一了。這也是反基和一些自由派一直在反對和模糊這個概念的原因。但無奈這不符合聖經。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11:29
回復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10:01


不知搜索兄的興趣和需要在哪裡?因人而異。不過我是不推薦一上來就讀佛經的。可以看看當代人寫的一些介紹佛書。比如南懷瑾的《如何修證佛法》《定慧初修》《參禪日記》,張澄基的《佛學今銓》,都是相當好的(網路上大概都可以找得到),其他還有不少好的入門介紹書,一時想不起來了。但是要會挑選,不要選修行法門的(因為你不想真去修行),不要選擇純學者的佛學介紹(只有知識不得要領),也不要選擇太宗教性的(因為與你的信仰會起衝突)。對了,還有聖嚴法師的一些入門介紹應該也適合你的。如果你覺得以上的這些還太多太難,那麼林清玄的菩提叢書,是最文藝化生活化的小夜曲。也能得到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智慧受用,但是不能得窺佛法門徑。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12:33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7 12:37 編輯

由hellman網友的提議,我在主貼中又加上了一條「向心力」如下,謝謝hellman,並請批評指正。

5. 向心力:基督徒一切信靠神仰望主耶穌,所以在茫茫人事波濤洶湧之中有一旌旗,以為指向。有了這麼一個絕對主權就可以凝聚人氣了,本來沒有底氣的,現在也不怕了;本來各存芥蒂的,看在主的大救恩上也都不計較了;幫助他人是榮耀主;受了委屈吃了啞巴虧的,想到神是明察一切的,左手做事不讓右手知道,心裡更加安心了。這樣子做的好的話,一個文化就形成了--寬容+愛,其他的人感受到了,本來吝嗇的,計較的,暴躁的,都慢慢地覺得不好意思了,慢慢地歸入這個愛的文化中了。我不管這當中的核心的核心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效果能夠達到了就是充滿聖靈的了,你還有什麼可以否認的呢?向心力的實現還要藉助於撒旦的」威脅」,一些出軌的行為或者思想,如果是悖逆大眾主流的就會被集體的潛意識認定為撒旦的誘惑。在大家的無聲的眼神里你就覺得自己思想出軌了,這樣的意識肯定就導致了心理不安,而由不安就再次啟動下一個心理暗示「怎麼搞的?我心裡有不安。不安就是主不與我同在了,神離開我了」。心裡壓力就產生了,就非常地希望重新回到大家中去,回到心裡的平安中去。大家就來「尋找」「幫助」你,把你帶回到神那裡去。在你,這個經驗就警告他下次不要有非主流的思想,你是羊群中的一隻,千萬不要走失。在於集體,這個集體拯救的經驗就讓大家再次看到了撒旦的威脅是真真實實的。我們要團結每一個兄弟姐妹,不要丟失一個人,撒旦就在伺機作案攻擊我們呢!OK,這個撒旦到底真的有沒有關係不大,可是它的「存在」和「不斷的威脅」的作用卻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小時候媽媽要我們聽話會讓我們牢記狼外婆的故事那樣有效。任何一個集體,當樹立了一個不管是真實的還是假想的共同敵人的時候,內部就一定會更加團結的。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7 17:54
我為什麼要跟你急?說佛教不是有幾種情況:
(1)沒有弄懂的前提下,對它的誤解和歪曲,然後說它不是 ...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01:49

對,我遇見的佛弟子也是這樣說的。照我的理解最好的辦法是不說它,眼神稍微接觸一下,閉上眼睛讀經就好了。
作者: 同行天路    時間: 2010-6-7 17:56
上面的是我,又忘了登錄了。
作者: 同行天路    時間: 2010-6-7 18:12
「我想」不行啊,靠不住的啊!這個論壇上基督徒想佛教想的還少嗎?又有哪個論點是能找到事實依據的?
...
問? 發表於 2010-6-6 11:27

我只代表我自己,參加討論發表個人觀點很正常啊,不必要求成為專家代表的。不成熟的觀點,正好在討論中學習嘛。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18:12
從人的角度來看,佛教的確接近人類思考的極限。

其實這裡面最主要的區別還是一個「信」字。如果去掉 ...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0-6-7 11:26


信的區別是這樣的。大體上除了佛教之外,幾乎所有的信仰都強調盲信,或者說強調一種內在見證似的信。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0:47
對,我遇見的佛弟子也是這樣說的。照我的理解最好的辦法是不說它,眼神稍微接觸一下,閉上眼睛讀經就好了 ...
Guest from 78.46.79.x 發表於 2010-6-7 17:54


佛教本身不是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你在上課的時候總要搞清楚老師在講什麼再去說他的不是吧?當然你的選擇閉眼打瞌睡也有很多同學用。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0:48
回復 1# 一說實相
謝謝一說兄的肺腑之言。 從一說兄的發言可以看到您是一個真不知道神的人,這也是一個不認識神所能看到的。謝謝!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0:51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10-6-7 22:01 編輯
回復  一說實相
謝謝一說兄的肺腑之言。 從一說兄的發言可以看到您是一個真不知道神的人,這也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0:48



    謝謝楓樹兄的誇獎。這是對我的最大褒獎---一個真不知道神的人!能夠得到基督徒這麼說,我就更加安心了!作為佛弟子,我就怕修行多年身上帶有神鬼的習氣。所以謝謝你,儘管我在這裡說基督教的社會功德,我可一點也不想沾染教會裡的氣味。

跟基督徒在一起的時候,我要提醒自己無有分別慈悲關懷,也需要提醒自己覺而不迷。不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自在多了,不需要提醒也自然平坦。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1:18
回復 48# 一說實相
一說兄不必客氣,的確,很多聲稱不信神的人,實際上他們知道有神,只是不知道哪位是真神。而通過你的發言我可以看到你是一個真不知道有神的人。

另外我想友情提示一下,佛教里也有「神」這個詞,實際上叫「天人」更合適。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1:29
回復 49# MapleTree

你說的對,佛教里通常說天人,梵天,不說神。我對「神」實在不感冒,但是卻覺得耶穌是一個大成就者。他的話里的至深偉大的意義,真正在講出「神性」本質的話,基督徒大多沒有領會,陳話燕說了。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21:30
回復  一說實相
一說兄不必客氣,的確,很多聲稱不信神的人,實際上他們知道有神,只是不知道哪位是真神。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1:18


楓樹兄所言極是,神,其實我以為叫做終極真理更合適,每個人都承認這個,但不知道它在哪裡?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法達到!

過去的人迷信,就把終極真理人格化,這在各個民族的歷史上都可以看到。不過這樣的觀點顯然是非常原始的!所以已經逐漸被人類所拋棄。只不過很多人實在找不到依靠,所以只好湊合著信。那是迫不得已沒辦法的事!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1:46
給楓樹兄:為什麼耶穌要說教會是基督的新婦?當然這是比喻。說的就是不得寵不得心意了。就是與丈夫會錯意了。泛泛是說是教會屬世界,不屬於靈性了。但是會有哪一個教會不想屬靈呢?
馬太福音:7:22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麽。
7:23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到底是怎麼不合意的呢?到底是啥「心意」呢?可惜基督徒總是在字面上琢磨「主人」的意思,卻沒有禪修練習。如果在禪定中回來再讀聖經,大概就會有心得了。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1:56
回復 50# 一說實相
你看,你們明明知道應該叫「天人」還要圖輕省叫「神」,實際上是對所有人的誤導,這也是「業」啊。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1:57
回復 51# 問?
叫終極真理我很贊同,只是問兄的「過去」理論我卻不贊成,因為佛教也屬於過去。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7 21:58
到底是怎麼不合意的呢?到底是啥「心意」呢?可惜基督徒總是在字面上琢磨「主人」的意思,卻沒有禪修練習。如果在禪定中回來再讀聖經,大概就會有心得了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21:46

這是因知識得救論,它是屬於諾斯底教派。你要基督徒學這個,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1:59
本帖最後由 MapleTree 於 2010-6-7 22:13 編輯

回復 52# 一說實相
一說兄讀過《啟示錄》嗎?如果您讀過,恐怕就不會說「不得寵」「屬世界」這樣的「外行」話了。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7 22:05
回復  一說實相
你看,你們明明知道應該叫「天人」還要圖輕省叫「神」,實際上是對所有人的誤導,這也是「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1:56

巴利文Deva,譯成『天人』或『神』,都不夠準確。英譯的heavenly beings不錯。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2:13
巴利文Deva,譯成『天人』或『神』,都不夠準確。英譯的heavenly beings不錯。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7 22:05



    英文確實譯的好。從你這兒老長知識啊!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2:13
這是因知識得救論,它是屬於諾斯底教派。你要基督徒學這個,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7 21:58



    你來介紹一點諾斯地教派的觀點吧。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2:15
回復 57# Dhammapala
英文里沒有我們的「天」的對應詞,又不能譯為「sky being」, 只能對付著翻譯了。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7 22:17
你來介紹一點諾斯地教派的觀點吧。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22:13

我所知不多,到維基去看看吧。
http://zh.wikipedia.org/zh/%E8%A ... 5%E4%B8%BB%E7%BE%A9
作者: Dhammapala    時間: 2010-6-7 22:21
基督教的『天』有榮光,沒有男婚女嫁之事,可見它屬於色界天。耶穌說有人為了天國的緣故而自閹,這話並不是無根的游談。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2:27
回復  Dhammapala
英文里沒有我們的「天」的對應詞,又不能譯為「sky being」, 只能對付著翻譯了。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2:15



    謙卑小聲地問一下,你們的天堂是什麼樣的?有沒有生命形式生命狀態的描述或者去了那裡的人的日常生活的描述,都做一些什麼事情?娛樂什麼?如何快樂?有沒有性別?有沒有家庭的概念?有沒有生育孩子?吃什麼?還需要睡覺嗎?以什麼年齡出現?是否會長大?即使聖經里沒有具體說到,有沒有去了天堂的基督徒捎一個信或者托一個夢來,有沒有小道消息?像永生兄弟追求了多年,總不會到底那裡是啥樣一點都不知道吧?好奇的問問。知道了翻譯起來也可以更加確切一些。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22:34
回復  問?
叫終極真理我很贊同,只是問兄的「過去」理論我卻不贊成,因為佛教也屬於過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1:57


楓樹兄誤解了,我的理論不是「過去」理論,真理超越時間,跟過去現在未來沒關係。我的理論是人格神理論,就是說人格化的神都是人造的,比如宙斯、太陽神、盤古、雪山女神之類的,都屬人造神,這是古人知識局限造成的。好比雷公電母之類。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2:35
回復 63# 一說實相
建議一說兄先讀一讀《佛說阿彌陀經》,那個是佛教的「天堂版」。
作者: 匿名    時間: 2010-6-7 22:37
回復 63# 一說實相

佛教認為,人如果能夠行十善業,死後將生天界享受快樂。天人(梵文及巴利文:देव)壽命很長且有大能,一動念萬般華衣美食隨處湧出。佛教認為:眾生六道十界輪迴,不會永恆存在於一界一成不變,天人壽命雖然很長但也有盡頭,之後還要進入輪迴,墮回人間乃至地獄。

天人死前會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稱為「天人五衰」。此外佛教亦認中國傳統神仙、其他宗教大能者如帝釋天等為天人。

佛教的天界由低到高包含三個大層次,二十八個小層:

欲界天
कामधातु Kāmadhātu :生於此界均有色身(物質身),亦有男女飲食之欲:

四天王天 चातुर्महाराजिककायिक Cāturmahārājikakāyika
忉利天 त्रायसत्रिंश Trāyastriṃśa
焰摩天 याम Yāma
兜率天 तुषित Tuṣita
化樂天 निर्माणरति Nirmāṇarati
他化自在天 परिनिर्मित वशवर्तिन् Parinirmita-vaśavartin

色界天:生於此界仍有色身,但無男女飲食之欲
初禪 ब्रह्मा Brahmā
梵眾天 Brahmapāriṣadya
梵輔天 Brahmapurohita
大梵天 Mahābrahmā
二禪 आभास्वर Ābhāsvara
少光天 Parīttābha
無量光天 Apramāṇābha
光音天 Ābhāsvara
三禪 शुभकृत्स्न Śubhakṛtsna
少凈天 Parīttaśubha
無量凈天 Apramāṇaśubha
遍凈天 Śubhakṛtsna
四禪 बृहत्फल Bṛhatphala
福生天 Anabhraka
福愛天 Puṇyaprasava
廣果天 Bṛhatphala
無想天 Asaññasatta
無煩天 Avṛha
無熱天 Atapa
善見天 Sudṛśa
善現天 Sudarśana
色究竟天 Akaniṣṭha
四禪天中最末五者亦有稱為五凈天 Śuddhāvāsa。

無色界天:生於此界已無色身,只存神識
空無邊處天 Ākāśānantyāyatana
識無邊處天 Vijñānānantyāyatana
無所有處天 Ākiṃcanyāyatana
非想非非想處天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

zh.wikipedia.org/zh-cn/%E5%A4%A9%E7%95%8C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22:43
回復  一說實相
建議一說兄先讀一讀《佛說阿彌陀經》,那個是佛教的「天堂版」。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2:35


一說兄不可能沒讀過《阿彌陀經》!不知楓樹兄是否注意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佛教描述的天「也不娶也不嫁」,跟耶穌說的一樣。
作者: 一說實相    時間: 2010-6-7 22:48
回復  一說實相
建議一說兄先讀一讀《佛說阿彌陀經》,那個是佛教的「天堂版」。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2:35



    楓樹兄,《佛說阿彌陀經》我能全部背誦的。可是我問你的是基督教的天堂啊?你知道的就講一點,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罷了。阿彌陀經里講到「。。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你知道什麼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八聖道嗎?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2:59
回復 67# 問?
看來問兄讀經不夠努力啊,連楓樹都知道天人是怎樣行淫的,問兄竟然不知?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3:01
回復 68# 一說實相
楓樹的確不知道一說兄所問為何物。但是楓樹知道,如果釋迦摩尼提前讀到這本經,恐怕就不會死於食物中毒了。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23:08
回復  問?
看來問兄讀經不夠努力啊,連楓樹都知道天人是怎樣行淫的,問兄竟然不知?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2:59


楓樹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欲界天人還有男女之欲,色界就要沒有了,到了無色界是連身體都沒有了拿什麼銀?

老兄,提個建議,還是先謙卑著好,真的!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3:25
回復 71# 問?
你呀,就想唬唬不知真相的網友罷了,勸你以後不要這樣哈,造業啊。
作者: 問?    時間: 2010-6-7 23:39
回復  問?
你呀,就想唬唬不知真相的網友罷了,勸你以後不要這樣哈,造業啊。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3:25


這種口舌之爭沒什麼意思,你要覺得你自己什麼都知道,算我白說!
作者: MapleTree    時間: 2010-6-7 23:49
回復 73# 問?
那我問你,你67樓說那些話啥意思?是不是有誤導的嫌疑?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8 03:46
回復  問?
看來問兄讀經不夠努力啊,連楓樹都知道天人是怎樣行淫的,問兄竟然不知?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2:59



    天人是聖靈感孕啊!
作者: 信仰平等    時間: 2010-6-8 03:49
回復  一說實相
楓樹的確不知道一說兄所問為何物。但是楓樹知道,如果釋迦摩尼提前讀到這本經,恐怕就不會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7 23:01


如果耶穌提前讀到保羅的東西,非得活活氣死,用不著上十字架了.
作者: jiandao    時間: 2011-6-21 15:5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6 09:01
你下次再遇見這樣的佛弟子,不妨賞他一耳光(別太用力),看看他空到什麼程度。


作者: 拎不清    時間: 2011-6-23 12:06
回復 問? 3樓 的帖子

只要抗著基督的牌子就是基督徒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