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 「希望兩岸進行一場民主、人權與法治競賽。」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6-5 0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英九關注六四:政府對武裝衝突要負責任
世界日報 2010-06-03 10:33:31

就在「六四」天安門事件21周年前夕,馬英九總統透過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專訪時,呼籲大陸政府面對此一事件,採取療傷止痛措施,撫平受難者與家屬所遭受的不平與傷痛。

馬英九認為,現在大陸跟發生「六四」當時很不一樣,比較有條件重新處理「六四」,「如果大陸能在此議題上展現全新風貌,絕對可以拉近兩岸的距離,台灣的人也在看」。

去年「六四」天安門事件20周年,馬英九在出訪中美洲返台專機上,發出紀念專文,顯示馬英九高度重視;總統府方面也證實,馬英九今年仍將比照去年模式,針對「六四」事件發表專文。據悉基調將比照去年,希望兩岸進行一場民主、人權與法治競賽。

馬英九在接受BBC專訪時也以「歷史上重大人權事件」形容「六四」,強調自己非常關心,也認為大陸應正視此一事件。

馬英九表示,台灣以往曾發生「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當初戒嚴採取手段,現在看來是很有問題」;「政府面對武裝衝突事件時,要負比較大的責任,這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他也舉台灣處理「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案例指出,當經濟發展起來,人民受到更好的教育,結果政府選擇面對,並採取一系列的手段慢慢平復。

有關兩岸互動,馬英九明確表示,兩岸領導人目前沒有會面迫切性,也不會邀請對岸領導人訪台,「過去陳前總統曾邀請江澤民來台,那不見得是最好的做法」。

他認為,兩岸應先把基礎工程做好,例如「兩韓領導人都見過面,但實際上在其它方面的進展不是很快」;兩岸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重要,高層見面不必急於一時。他強調,他任內工作就是讓兩岸在和平與繁榮氣氛下,進行深入互動,直到找出解決方案。

頂 頂 華 聞 2010-6-3
清靜無為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10-6-5 07: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0-6-5 07:49 編輯
馬英九關注六四:
世界日報 2010-06-03 10:33:31

民主、人權與法治
cenote 發表於 2010-6-5 06:39
這是中國統一的最基本的條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3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6-5 08:09 | 只看該作者
馬英九總統發表「六四」感言

總統發表「六四」感言 2010/6/4

「六四」感言

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21周年。

我們紀念這個日子,就如同我們紀念民國36年台灣發生的二二八事件與民國40年代的白色恐怖事件。我們深切期望大陸當局參考台灣的經驗,誠懇面對「六四」此一重大的人權歷史事件,不僅記取慘痛教訓,不讓悲劇重演,而且採取必要行動,撫平受難者及家屬受到的傷痛與不公。

衡諸歷史,任何政府與人民的衝突,如果以流血收場,政府身為握有公權力的一方,總要負起主要的責任。政府的存在,系於人民的信賴。當政府以武力對付人民時,受傷的不僅是人民,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賴也連帶受到傷害,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修補。是以,任何政府面臨類似問題時,必須勇敢面對,以最大的耐心與包容來謀求重建。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理應相互扶持,誠心合作。除了人權議題頗受外界批判外,大陸當局近年重新提倡中華文化,並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台灣民眾印象深刻。兩年來,兩岸關係趨於好轉,大幅降低台海緊張情勢,受到兩岸人民與國際社會普遍肯定。

在這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希望大陸當局此刻在人權方面展現全新的思維,以充分的誠意與自信,逐步化解重大人權事件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並以更寬宏的氣度,對待異議人士。這不但有助提升大陸人民對大陸當局的信賴,也必然可以大幅拉近兩岸在人權方面的距離,更使世人相信中國大陸的崛起,不僅是和平的,同時也是自由、民主與人權普世價值的顯現。

-------------------------------------------------------
98.06.04 │ 「六四事件」20周年感言

20年前的今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震驚全球的「六四事件」。今年,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都有紀念活動。我們認為,這段傷痛的歷史,必須勇敢面對,不能刻意迴避。

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流血衝突,史不絕書,中外皆然。過去半世紀,包括美國、東歐、韓國、東南亞等都曾出現,並在社會留下了長久的傷痕。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流血衝突造成的怨恨與恐懼不會隨時間消逝,握有公權力的政府永遠有責任虛心檢討,設法癒合傷口。我們認為∶任何一個政府,面對不幸的歷史,要「就事論事」;面對沈痛的家屬,要「將心比心」。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台灣也曾經歷類似不易化解的歷史傷痛,不論民國36年(1947)二二八事件或民國40(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都製造了不少冤魂,也讓很多人失去自由與健康,許多家庭因而破碎,妻離子散,痛苦終生,人民與政府的關係蒙上怨恨與恐懼的陰影。民國76年(1987)台灣解除戒嚴之後,政府花很長的時間,拿出很大的決心與誠意,經由調查、認錯、道歉、建紀念碑、立法補償、恢複名譽、設國定紀念日並降半旗等系列作為,期能撫平歷史的傷痛,促進社會的和解。這一段努力實踐轉型正義與人權法治的歷史,對台灣、對中華民族、乃至對其他國家,都具有正面意義與參考價值。

「六四」之後20年間,海峽兩岸都發生巨大的變化。大陸經濟改革成功,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最近10年,大陸當局比過去更為注意人權議題,除了參與1966年聯合國「政治與公民權利國際公約」(簽署)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批准)外,並多次提出「人權白皮書」,今年4月也正式公布「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儘管國際社會對此褒貶不一,但是這些作為顯示,大陸當局已經願意直接面對這個議題,展現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開放與自信。

過去20年間,台灣則經歷民主化的過程∶解嚴之後,從開放組黨、國會改選、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省市長民選,到總統直選,台灣一步一步回歸民主憲政常態。人民並以選票在8年內完成兩次政黨輪替,台灣逐漸邁向成熟的民主社會。上個月,台灣也批准了這兩項聯合國人權公約,並轉化為國內法,未來將以兩年時間,徹底檢討相關國內法律,以符合國際人權的標準。

這一年來,兩岸關係開始改善,雙方敵意逐漸降低,經貿來往與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兩岸在60年的軍事衝突與政治對立之後,不約而同開始採取具體行動,關切人權議題,尤其令人感到欣慰。這種良性發展不該只是歷史的偶然幸運,而應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才能為兩岸人民造福。

我們認為,歷史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記取歷史教訓不是為了深化仇恨,而是為了策勵未來。如今兩岸關係的緩和,已為台海和平帶來曙光,我們認為∶兩岸之間,最不需要的就是軍備競賽或外交惡鬥。兩岸之間最需要的是法治與人權的競相提升,這些普世價值應該成為兩岸人民永遠共同的語言,來為中華民族下一代子孫開創一個自由、民主的未來。這是我們對「六四」20周年的感言,也是對兩岸未來和平發展的期望!

來源: 拉雷 於 10-06-03 文 學 城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6-5 11:24
馬英九做小學校長很好,大陸與台灣的競賽是誰能讓中國人在世人面前抬頭做人。恢復「大唐盛世」。
與台灣講民主,人權。那台灣是永遠不會統一的。加拿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到現在加拿大還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律。原因是13個省3個自治區各有各的小算盤。所以,民主是要集中的。
5
匿名  發表於 2010-6-5 17:22
64慘案死的是中國人他們不自力救濟台灣人不須要擔心也沒時間過問中國100年不民主自由又關台灣什麼事馬桶太無聊嗎比賽個鳥
6
匿名  發表於 2010-6-5 19:08
回復 3# cenote
六四是五四的反版,同是武力鎮壓學生運動,僅是政權不同而已,那個專制政權提到民主都害怕。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Hanxin 發表於 2010-6-5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enote
六四是五四的反版,同是武力鎮壓學生運動,僅是政權不同而已,那個專制政權提到民主都害怕。
Guest from 99.237.172.x 發表於 2010-6-5 19:08

六四是五四的版,同是武力鎮壓學生運動,僅是政權不同而已,個專制政權提到民主都害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匿名  發表於 2010-6-5 20:09
騙人騙己。
首先要進行的是綜合實力的競賽。沒有實力,什麼民主自由繁榮都會被外國的勢力輕易打垮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