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需要海軍傳統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22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10年5月22日 轉載)
最近一段時間,外國媒體關於中國海軍的報道相當集中。5月18日,日本和美國媒體同時刊登文章,渲染"中美軍事平衡向中國傾斜";而在這之前的5月16日,另一家美國報紙發表了美國學者卡普蘭的文章,稱"中國海軍十年內無法挑戰美國海軍"。
     
     這些報道中"捧殺"與"唱衰" ,實際是外媒從不同層面看待中國海軍發展得出的結論。我們不妨再來看幾篇報道:
     從5月16開始,包括《簡氏》在內的多家外國媒體報道了"中國海軍裝備殲11戰機"的消息。很多軍事愛好者知道,殲11屬於遠程重型殲擊機,具備較大的作戰半徑和掛載能力,具備較強的遠程打擊能力。當然事實本身我們無法證實,但從這些報道中不難發現,外媒最關心的是"中國海軍正在發展遠程突擊力量"所帶來的"威脅"。(相關報道:美稱中國海軍裝備殲-11戰機)
     很多人覺得"突擊兵器"和"打擊兵力"是一支海軍的"刀鋒",但實際上海軍對於海洋的控制並不基於"突擊兵器"和"打擊兵力"。中國海軍突擊力量的建設是為了應對從海上而來的入侵和各種現實威脅,是一種防禦性的力量。
     按照傳統的海軍戰略理論,海軍的最高境界是"控制海洋",控制的基礎是在區域內建立起有效的偵察、監視等信息採集系統,而美國海軍恰恰在做這些事情。讓我們再來看一篇報道:
     香港媒體13日報道稱"美國準備用衛星追蹤中國潛艇",文章稱"美軍可能依靠衛星發覺潛艇導致的輕微海底干擾,觀測海平面上下的波浪模式,或者探測海水溫度的略微變化"從而發現潛艇。從中可以看到美國在建設的是一個大範圍的信息採集、監測網路。美國海軍已經在"控制海洋",甚至試圖把監控範圍擴展到水下的潛艇。(相關報道:美軍在南海建立探測網路追蹤中國潛艇)
     從上述報道中我們看出中美海軍在技術上的差距。搞清楚這點,我們就可以理順之前兩種矛盾的觀點:外媒渲染"中美軍事平衡向中國傾斜",是基於中國海軍抵禦海上入侵實力的不斷增強。
     但是中國海軍還遠遠沒有達到"控制海洋"的境界,海上偵察、監測等信息採集系統還不完善,甚至對國家的"藍色國土"--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還無法實現全面的監控。
     
   
     再回頭看美國學者卡普蘭的文章,其中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中國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傳統和經驗"。
     人們常說"百年海軍",海軍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備有效的突擊兵器和打擊兵力、能夠應對來自海上的威脅,只是海軍發展的初級階段。海軍發展的更高層次是"控制海洋",這是基於國家戰略、海洋技術等多方面因素。海軍的發展離不開傳統和經驗,用一句流行的話來概括就是要建立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有一位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在美國認識了一位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的學員,學員的父親也是美國海軍軍官,父子二人請他到家裡赴宴。大家乾杯的時候,我的朋友發現自己喝下去的,是一杯海水。
     後來這位學員告訴我的朋友,從他記事起,他的父親和別人乾杯時第一杯永遠是海水。這體現的恰恰是美國人所說的"海軍傳統",建立一支真正的海軍需要的是一群以海洋為生命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海軍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不僅僅是裝備和技術,更重要的是人們的海洋意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