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雙英辯論ECFA 馬採攻勢蔡防守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4-25 15: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k老頭 於 2010-4-25 15:25 編輯

馬英九總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下午2時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展開辯論。辯論中,馬總統採取攻勢,不但批民進黨執政時,在兩岸開放上「什麼都不做」,還開放了936項農產品,怎麼會是「愛台灣」?蔡英文也是有備而來,說當初開放農產品是為了WTO的義務。

第一階段:申論

馬英九:

二次政黨輪替後第一次朝野辯論,到底應該選擇國民黨國際化或民進黨邊緣化,今天會給大家一個清楚的答案。沒有貿易就沒有台灣,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灣原地踏步,不能再等待,要帶領台灣找回失落的八年,領先亞洲。政府要盡可以把工廠留下,不能看訂單跑到韓國、跑到東協…

ECFA重點有三:一、減免關稅,二、投資保障,三保護台灣智慧財產權。簽ECFA,台商願意迴流,失業率會下降,對台灣有利,當然部分大陸廉價商品會進入台灣,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我們做好準備,先簽小的必要的協議,不是一步到位,本著尊嚴對等的原則,都會向立院報告,簽署之後會受立院審核,通過後才生效。

民進黨恐嚇:會有300多萬,之後說有590萬白領會失業,如果是這樣,ECFA寧可破局也在所不惜,在野懷疑ECFA會不會弱化主權,一定捍衛中華民國主權,這個立場絕不改變。台灣如果選擇遺忘世界,世界就會遺忘台灣,簽ECFA有必要性及急迫性。

蔡英文:

顯然外界對馬總統一再論述,沒有清楚的回答,我們真的很質疑外界沒有聽到關切點在哪裡,必須聽到受到影響的人的聲音,會付出什麼代價,不能只談利不談弊。

國民黨長期以來跟民進黨不一樣,民進黨走向世界,跟著世界走向中國,國民黨是跟著中國走向全世界,只能透過中國走向世界,難道台灣只有這個選擇嗎?難道沒有第二條路嗎?利用中國市場拓展台灣經貿實力,但是在與中國往來:一、要有主控權,二、要循序漸進,三、遵循WTO多邊體系,四、要維持整體外貿成果,不能太向中國傾斜。但國民黨正在背離這些原則。提前走向中國的後果,馬總統有沒有想過?

國民黨提出的ECFA是冒進的,要考慮戰略,人民期待有公共參與的機會,但馬總統讓大家失望了,我們看到只有利沒有弊的文宣,政府不願意把談判細節公諸於世,ECFA不是只是國內議題,是兩岸問題,馬總統說非簽不可,越快越好,這都是談判大忌,不知道後面談判有何可期待?國民黨這樣急迫要簽ECFA,才是不真實的。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沙發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4-25 15:24 | 只看該作者
雙英辯ECFA…六不與六要
雙英辯論ECFA問題,我們希望辯論時務必清晰辨明其中所涉的關鍵性問題,以期越辯越明。如何方能越辯越明?根本要務是辨明其中六個事理,也就是做到「六要」,同時避免蹈入六個陷阱,也就是要謹守「六不」。
一、要「關照全局」而不要「以偏蓋全」:構思重大政策必須關照全局,宏觀遠視。近十年來全球出現以自由貿易協定(FTA)構建新的貿易網路及區域性板塊的整合趨勢,特別是東協與中國大陸乃至日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如何避免台灣被排擠、被邊緣化以至喪失競爭力,乃成為台灣的重大挑戰。我們唯有關照全局,以宏觀視野擘劃對策,而不能以偏狹的意識單向思考,陷入以偏蓋全之盲。
二、要「趨吉避凶」而不要「因噎廢食」」: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伴隨區域經濟板塊的成型,任何經濟體都必須納入國際經貿網路,才能增強或保持競爭力。趨吉避凶之道,究竟是尋覓捷徑加入,還是自外於亞洲經濟新板塊之外?當然,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如同任何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在享有諸多優惠之餘,必然也要承受一些產業上乃至就業上的衝擊,要緊的是總體評估是否利大於害,而非因一點小害即誇大宣染並因噎廢食。
三、要「近悅遠來」而不要「近疏遠離」:台灣欲透過雙邊自由貿易的簽訂以維繫經濟的國際連結並確保競爭力,經驗證明在中國大陸的主權意志阻攔下,是窒礙難行的。於今之計,似乎唯有先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進而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先求近悅,才能進一步圖遠來。欲與大陸在WTO架構之下洽談個別產業關稅減免,因牽涉需普遍給予最惠國待遇之規範,根本不可行。欲以此反對兩岸簽經濟合作協議,難道不是疏了近鄰且無法遠交嗎?
四、要「政經兼顧」而不要「政治掛帥」:台灣與大陸發展更緊密經濟合作關係,當然會產生長遠的政治效應。如何客觀精確地評估其政治效應,並據以衡量簽訂經濟合作協議的必要性,確實要理性以對,但無論如何,都不可將遙遠且難以斷定的政治效應無限上綱,並將政治上的焦慮,不分青紅皂白地推衍到經濟領域中,從而扼殺一條經濟康莊大道。
五、要「攻守俱佳」而不要「死守陣地」: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簽訂後,由於關稅的減免、非關稅壁壘的減除以及服務業的開放,台灣的一些產品與服務業必然獲得更高競爭力去躍馬中原,另有一些產業則要受到衝擊,而就業市場雖喜多於憂,但也將造成新的失業。政府必須執行產業扶助與就業輔導措施,也就是要發揮強大的防守力道,以期攻守俱佳。但是,絕不能為了避免可能的衝擊而只求固守城池不求進取。
六、要「談判黑臉」而不要「政治黑心」:長期以來,台灣內部對於應否與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的論戰,顯然已讓反對者發揮了談判黑臉的作用,讓我方在談判桌上取得對方更多讓步,而大陸領導人所以要「讓利」,無疑也是因為在意反對者的理據與能量而不得不然之舉。
事實證明,反對ECFA者已成功地扮演好談判黑臉的角色;如果在立功之後,還要基圖謀政治市場區隔之利而堅決反對,甚至以不實之說、失衡之論頑抗,那就要提防有人譏評為在搞「黑心政治」了!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