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奧會對美中台的衝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22 0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4-20)

● 陳一新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10年4月12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針對下一階段中美關係的發展,胡錦濤提出五項主張:(1) 堅持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2)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3) 保持高層和各級別交往,兩國元首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推動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積極成果;(4) 深化務實合作;以及 (5) 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其中,以第二項對台灣最為重要。

  奧巴馬則「重申美方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將謹慎處理敏感問題」,作為回應。

雙方你來我往的幕後玄機為何?

  胡奧會對美中台的影響有哪些?美中台得失各為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又為何?

美方重申一中政策獲得中方回報

  從2009年11月17日雙方宣布《美中聯合聲明》以來,北京即不斷以《美中聯合聲明》的「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為由,要求美方慎重處理台灣問題。2010年1月美國宣布對台軍售,北京就以美方違反《美中聯合聲明》的「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為由,譴責美國,不僅揚言暫停部分軍事交流,並威脅要報復美國軍火公司。

  這次胡錦濤同意訪問華府參加核安會議,主要就是3月初副國務卿斯坦伯格與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貝德訪問北京時,針對「美國將重申一中政策,並在未來謹慎處理敏感問題」作出承諾。

  3月29日下午,斯坦伯格在外籍記者中心表示,美國歷任總統自尼遜(尼克松)、卡特、里根以來,「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包括不支持台獨,並樂見兩岸改善關係,也鼓勵北京和台北擴大交往。當時,斯坦伯格曾多次提到一中政策。

  當天稍後,新任中國駐美國大使張業遂赴白宮遞交到任國書。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調,美中關係與美國和世界上其他雙邊關係同樣重要,具有塑造21世紀的能力;並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改變。白宮並把這個消息放在網站上,目的自然是讓中共知道美國重申「一中」政策。

  顯然,單是美方重申「一中」政策,並不足以讓胡錦濤同意訪問華府參加核安會議。真正讓胡錦濤動心的應是,美方同意回到去年11月17日《美中聯合聲明》的文字,即承諾「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中國核心利益,將謹慎處理敏感問題」。
  奧巴馬說出這番話之後,究竟得到中方哪些回報?

  首先,中方協助美國說服朝鮮回到六方會談中。其次,北京同意討論聯合國制裁伊朗案,但並未承諾會支持美國立場。第三、中方同意會在美國不再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的情形下,考慮調整人民幣匯率與人民幣改革機制的問題。第四、中方同意中美關係暫時雨過天青。 

對美台關係的衝擊

  美中之間的互動,對美台關係有哪些衝擊呢?

  第一、美國同意未來謹慎處理敏感問題,意味著美國售台F-16C/D的計劃可能暫時受阻。第二、售台潛艦的難度將更為提高,因為大陸更擔心台灣取得具有攻擊能力的潛艦。第三、在北京不斷要求美國回到去年《美中聯合聲明》的文字以及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的壓力之下,加上中方對美國財政的影響力,美國在台海兩岸的角色是否一如既往,有待觀察。第四、台美之間互信的基礎可能在美中改善關係的過程中受到負面影響。

  此外,美中之間的互動對兩岸關係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首先、台灣認為中國大陸在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正破壞台灣的利益。

  其次,台灣認為,中國大陸在兩岸交往的過程中引進美國因素,自然也會更倚賴國際支持。2009年11月,北京從美方得到對其主權與領土的「核心利益」的尊重;台北隨即從美國在台協會 (AIT) 理事主席薄瑞光口中得到《台灣關係法》是台美關係「中心文件」的保證。可以預見的是,兩岸今後將競相爭取美國的保證與支持,而與「兩岸自行解決爭議」的目標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

  第三、台灣認為,中國大陸強烈反對美國對台軍售,顯然目的在以漸進方式瓦解台灣國防自衛能力,以及美國對台安全承諾。

  第四、這些發展不僅破壞兩岸的互信,也使台北與北京談判政治議題的信心遭到打擊。

  最後,北京一面與台北改善關係,一面卻用切香腸的方式,破壞台灣的軍購、美國對台安全承諾、台美互信,以及國家利益。這樣做只會傷害兩岸的互信,並危及兩岸簽訂「和諧協議」的機會。
  

作者是台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聯合早報網)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4-22 08:02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學者, 從台灣角度思考, 另有一番意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