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媒體呼籲中國構建新海權觀 正面回應航母計劃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3-12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連續三四年來,航空母艦都是中國兩會的熱點話題。國外媒體很想通過中國研造航母的蛛絲馬跡,形成對當前甚至未來中國海軍的整體判斷,以及搞清楚中國是否有打破目前全球海權平衡的野心。

  《環球時報》在此前社評中曾呼籲有關方面,適時公布像建造航母這樣的「重大軍事研發項目」信息。我們重申這樣的呼籲,同時我們認為,中國應致力於打破舊的海權觀,構建新的海權觀。

  中國若隱若現的航母計劃,之所以令現有的海洋大國惴惴不安,根本原因就在於西方戰略家至今仍抱著不放的舊海權論,即所謂「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問問中國人,我們想控制全球的海洋嗎?絕大多數中國人肯定會堅定地說「沒有」。但問題是,如何讓西方相信這是我們的真心話?

  最根本的是要打破至今仍在作祟的舊海權論。出生在1840年的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集前人各種海權理論之大成,鼓吹「戰爭法則」,強調武力奪取制海權,積累國家財富,影響了世界一個多世紀。然而馬漢沒見過全球化,他的海權論雖適用於舊世界,卻與當今世界的全球化趨勢形成抵觸,遺憾的是這種海權論舊了卻沒有退場,它尤其仍在左右著西方對中國海軍發展的整體判斷。

  近年來,中國海軍的發展被無數次歪曲和誤讀。按照舊有的海權觀,一個俾斯麥德國式的中國正在侵蝕海洋權益,衝擊著當前國際體系中的海權均衡結構。這種陳舊、武斷的揣測不僅干擾著「中國走出去」的戰略,也使中國在發展海軍時,不得不盡量低調處事。

  不破不立。中國必須公開挑戰過時的西方海權觀,在各種國際場合把自己和平利用海洋的觀念說出來、講清楚。中國必須構建一套能夠服人的新海權論,必須在學術上有所創新和建樹,並有能力說服世界,讓他們理解中國追求的海權不是過去的那種海洋霸權。

  新海權觀不光是說出來的,還是做出來的。外界關注的中國航母計劃、海軍基地構想,中國應努力做出正面回答。實際上,對於中國海軍隨著中國全球利益拓寬而發展,西方是可以或多或少領悟的。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可能海上力量永遠是過時的三流貨。但中國的坦率講有助於外界相信:我們要的不是霸主的權力,我們要的是中國發展的基本權利。

  當大國的安全利益發生摩擦時,公開談論、甚至辯論遠比繞著走,能迴避就迴避要好。因為只要中國海軍確實不斷壯大,這些辯論就是最終無法躲開的。而中國主動說,比讓人亂猜效果一定會好得多。因此,中國及早公布航母計劃,對於平息國際上各種流言,很可能將會起到其他申辯所起不到的作用。

  未來擁有航母等核心裝備的中國海軍,將比今天更有效地促進世界和平,提供服務於亞太和平的國際公共產品。這一系列作法在未來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時期將使新海權論變得可信。

  今天的海洋秩序與馬漢時代已經完全不同,各國都在發展海軍,但大國都無法承受海洋衝突的惡果,通過海上衝突解決爭端的動機和意志也處在歷史的低潮。這是新海權觀誕生的曙光。中國實事求是地與世界對話,與現有海洋強國對話,該爭的爭,該妥協的妥協,堅決維護海上和平,這一切必將有助於將舊海權觀一步步埋葬。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