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舍投湖與楊元元上吊

[複製鏈接]

36

主題

61

帖子

2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ws0757 發表於 2010-2-21 0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舍投湖與楊元元上吊的殊同之處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投湖喪生,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同學上吊致死,不論其背後的動機如何,二人都是因自殺而死,但是對主流輿論對他們的評價卻存在天壤之別。

老舍先生一生中雖然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但是在建國前也說過不少錯話、辦過許多錯事,他在《貓城記》中就曾經十分惡毒地對中共及其領袖進行過含沙射影地攻擊,在建國以後還繼續公開出版這部小說,而且未做任何修訂。老舍是被本單位群眾揭發的,主要和馬思聰一樣是男女作風問題,平時群眾敢怒而不敢言,遇到運動群眾終於抓住機會了。因此在文革初期,有些紅衛兵小將與老舍為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過當時的實際情況畢竟是房子照住、工資照領,但是他卻選擇了自殺。這件事情後來則被渲染為文革的罪惡,而老舍先生的自殺行為也理所當然地視作為文人的風骨。

而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同學由於從小家境貧寒,為了改變自身的處境而把求學視為惟一的出路,鑒於母親孤身一人需要照料,於是向校方申請予以適當的通融,不料卻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裡遭到了無情的拒絕。在母親或將流落街頭,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或將付諸東流的情況下,深感普天之下、普地之大、普世價值之玄竟無母女二人的立椎之地!因此楊元元同學毅然以死來捍衛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絲尊嚴,從而奏響了謳歌盛事中國的一曲最強音!

老舍先生與楊元元同學的命運可謂是殊途同歸,但是二人死後所得到的評價卻存在天壤之別。有人竟然喪心病狂地指責楊元元同學的自殺乃是反人性,同時也是對母親最大的不孝,有人甚至還含沙射影地說說什麼楊元元同學根本不應該去讀書而是應該去做小姐……。或許待到當小姐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再去共享改革開放政策的豐碩成果。這種觀點固然也可以自圓其說,但是人與人之間畢竟是不一樣的。子曰:「壯士不飲盜泉之水,志者不食嗟來之食。」葉挺將軍在身陷囹圄之際也公開表示:「為人進出的門緊閉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楊開惠烈士在只鬚髮表一個離婚聲明即可獲得自由之際毅然選擇慷慨就義,總設計師則在江西療養的時候則主動上書承諾「永不翻案」。因此,人與人的價值觀是不同的,本人並要求所有的人都能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但是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去責問楊元元為什麼選擇上學而不是去做小姐或者是他們認為應該從事的工作!

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曾子曰:「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楊元元同學雖然在武漢生活、求學期間也並不是諸事順利,但是武漢大學畢竟還是能夠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而予以了必要的通融,而上海海事大學的表現誠可謂是與豺狼無異!更加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在悲劇發生之後,竟然沒有一個體制內的人對此有過任何錶示。如此看來,老舍先生與楊元元同學之所以在死後會有諸多不同的待遇,或許仍然是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天然鴻溝在作祟吧!

在體制內看來,所謂氣節、尊嚴、風骨等東西乃是其註冊的專利產品,所以造成河南餓殍遍地的前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在死後哀榮備至,餓死數百萬人的光榮事迹也被設計師說成是不實之辭。雖然同樣都是自殺,但是在體制內看來,老舍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楊元元同學的死比鴻毛還要輕。

歷史終究還是公正的,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人民群眾一定會為楊元元同學討回一個應有的公道!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3-5 10:48
上文中所提及的"永不翻案"和總設計師.你明顯指的是鄧小平.一個人在高壓權力之下會有違心之舉.為什麼在文革中人人都手舉毛著,口喊萬歲,還手舞足蹈瘋狂般地跳起忠字舞.難道出於內心的嗎?鄧小平對於改革開放是有功的.他是個聰明人.至少現在有一部份人先富起耒了.國力也強盛了.這是無可否認的.當然在一部份富起來的人當中,有為富不仁者.這就要通過政府予以懲辦和打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