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 奧巴馬同里根一樣打錯算盤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2-2 1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1月30日,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和人大等部門先後對美國政府宣布向台灣出售總額近64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表示強烈憤慨,並提出嚴正抗議。考慮到美售台武器的嚴重危害性及對中美兩軍關係帶來的惡劣影響,中方決定暫停兩軍計劃內的有關互訪安排並保留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利;推遲兩國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磋商,並宣布制裁參與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明確表示,中美國際與地區合作也將受到影響。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嵎生在中國日報網發表文章指出,這是中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安全的嚴正立場,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要體現和明確無誤的政策行為,也是對美國的一次重要警告。文章內容如下:

將近30年前,美國領導人打錯了算盤,認為中國無法不吞下美國售台武器的「苦果」。但鄧小平同志擲地有聲地告訴美國:要中國吞下這顆苦果,沒門!後來(1982年)美國不得不同中國簽訂8﹒17公報,承諾「逐年減少」售台武器,「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但美國背信棄義,又在國內搞了一個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所謂「對台灣關係法」,實際上繼續售台武器,不斷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核心利益。

現在奧巴馬表面上承諾尊重中國核心利益,但在售台武器問題上並沒有改弦更張。可是,奧巴馬也打錯了算盤,認定中國對美關係是「鬥而不破」,最後還是不得不吞下美國拿出的「苦果」。

誠然,中國十分重視中美關係,不願看到中美關係的大局被破壞。但中國有自己的核心利益要維護,不可能任人擺布。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特別是在牽涉到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中國是「不怕鬼」、也「不信邪」的。新中國60多年來的歷史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奉勸奧巴馬好好看看當今世界的潮流和形勢,好好看看新中國的歷史和現在地位,重新去打美國的國際關係「算盤」,不要再執迷不悟了!

為了讓讀者了解當時鄧小平發話的前前後後,以及「8﹒17公報」簽訂前的中美關係,筆者把去年寫的一篇文章附後,供參考。

附文:

要中國吞下這顆「苦果」,沒門!(60年親歷外交之一)

中美1979年建交後,雙方在美國售台武器問題上仍然存在著分歧。里根上台後,分歧進一步發展,1982年兩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矛盾和鬥爭達到相當尖銳的程度。美國政界的各路諸侯和專家學者,紛紛發表意見和評論,獻計獻策。我國政府十分關注這方面的動向。當時,美國一家有影響的周刊發表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題目是「中國無法不吞下這顆苦果」,說中國現在主要敵人是蘇聯,擔心蘇聯威脅,有求於美國;美國繼續賣武器給台灣並不存在風險;中國政府可能大嚷大叫,進行抗議,但到頭來還是沒辦法,不得不吞下這顆「苦果」。

我當時正在新聞司工作,負責國際形勢動向的分析研究。憑著職業的敏感性,一看便知這篇文章的分量及其代表性,立即組織力量,翻譯編寫了一期《新情況簡報》,迅速報送外交部領導和中央參考,並且用了一個醒目的標題:「中國果真不得不吞下這顆苦果嗎?」

鄧小平同志當天即批示:要中國吞下這顆「苦果」,沒門!並指示章文晉副部長,次日在北京機場為美國國務卿羅傑斯送行時,一定要把這一點明確告訴他。

我們聽到這一指示後,都十分興奮。一是感到極大鼓舞,覺得我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及時向中央領導送去了他們當時最關心、最擔心、做決策時需要查明的參考材料。二是感到痛快:鄧小平同志真有氣魄,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他毫不含糊,堅決果斷,絕不吞下美國人給的「苦果」。

鄧小平同志做這樣的指示,並不是隨意性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有充分思想準備的,也就是說,中國希望建立良好的中美關係,但也不怕中美關係逆轉,準備兩國關係倒退,即使退到尼克松訪華以前也不怕。

鄧小平主觀上是很重視中美關係的,一直把中美關係放在很突出的地位,希望穩固和發展兩國關係。中美建交三原則(美必須與台灣當局斷交,廢約和撤軍)就是他指示提出的;對美關係十六字方針(增加共識,減少麻煩,發展合作,不搞對抗),也是他提出的。但他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戰略家和思想家,他深知兩國關係、特別是同美國這樣超級大國的關係,不能一廂情願,更不能一味遷就。

中美建交才一年,美國政府就換屆了。里根總統在競選期間,說了不少「親台灣」的話,甚至揚言要恢復同台灣當局的官方關係。他上台後,兩國關係中的麻煩不會少,不可避免地將有一番帶有原則性的鬥爭。事實上,從一開始鄧小平就同他進行了幾個回合的「隔洋較量」。第一個回合就是里根就職典禮。里根當選後,美方很快便發出請帖,邀請台灣方面的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出席。根據鄧小平的指示,我國政府明確告訴美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使決不出席典禮。後來美國方面解釋並保證不邀請台灣官方代表。我們說,那也不行,屆時如發現官方席位上有台灣方面代表,中國大使將要退席;要求美方確保不出問題。里根就職典禮,從任何意義上說,或從任何角度考慮,如果沒有中國大使出席,他將大失面子。里根權衡利弊,最後不得不同意中國要求。蔣彥士先生忽然「臨時因病住院」,不能出席就職典禮。

接著就是當年的坎昆會議和聯合國選舉新的秘書長。這時中國實際上已開始調整政策,認為反霸要看實際情況,坎昆會議是「南北對話」,主要對手不是蘇聯,而是美國。在選舉秘書長時,中國一連九次否決了美國堅決支持的候選人,美國也九次否決了中國支持的候選人。最後雙方都投票支持了秘魯的德奎利亞爾。

里根原以為,中國「以蘇聯為主要敵人」,有求於美國,在對台關係方面,無論美國怎樣做,中國都無可奈何。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里根似乎開始感到,同中國打交道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中國不吃他那一套。實際上,當時真正最擔心和害怕蘇聯的,並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里根政府最後才不得不同意簽訂有關售台武器的「8•17公報」。美國承擔義務,「逐年減少」售台武器,「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當然,中國也作一點讓步,暫時沒有明確把美國停止售台武器的時間限定死。但鄧小平當時明確告訴美國大使,「逐年減少」,不能一年只減少一個美元;「一段時間」,是有限的,不應推向遙遠的未來;「最後的解決」,只能是停售。

以上幾個「小故事」充分表明,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特別是在牽涉到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怕鬼」,也「不信邪」。

中評社北京2月2日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5

主題

1086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沙發
白雲黑土 發表於 2010-2-2 1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