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主黨在麻州失守是大大的好事?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10-1-28 07: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新華網  2010-01-28
   
     麻薩諸塞州參議員補缺選舉結果揭曉,共和黨候選人布朗勝出。共和黨在參議院佔據四十一個席位,從而得以利用程序干擾手段,阻止民主黨通過法案。於是,美國政治格局和走向陡然改觀。
   
    民主黨在麻州失守,喪失在參議院的絕對優勢地位。這對民主黨而言,自然是一大挫敗,但對美國全國而言,則是大大的好事。
   
    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如果凡事一個人說了算,一個黨說了算,都有潛在的危險。由一個人、一個黨拍板定案,固然省事、省錢、省力、簡捷而有效,但一旦拍錯板,定錯案,尤其是拍錯大板,定錯大案,則會造成嚴重後果。比如納粹德國。德國一戰戰敗,民生凋敝,經濟瀕臨崩潰邊緣。希特勒上台後,選賢任能,大刀闊斧,幾年之內實現經濟復興。然而,一場大戰不但使德國本國戰前的一切成果化為烏有,而且整個世界慘遭浩劫。
   
    一人、一黨獨斷的好處和壞處,是芝麻和西瓜的關係 -- 好處是芝麻,壞處是西瓜。
   
    美國不是納粹德國,奧巴馬不是希特勒,民主黨不是納粹,但道理是一樣的。
   
    開國先賢們之所以創立三權分立制度,就是因為看到了權力失衡的危險性。倘若不對個人、機構、政黨的權力加以遏制,必然會出問題,這是業經歷史證明的鐵律。既要設立制衡制度,勢必帶來無休無止的辯論、扯皮、掣肘,因而費事、費錢、費力、羅嗦而低效。以開國先賢們的聰慧,自然不會看不到這一點,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最大限度的權力制衡。
   
    權力制衡制度的好處和壞處,是西瓜和芝麻的關係 -- 好處是西瓜,壞處是芝麻。
   
    依照美國國會參議院的規定,一項議案提出之後,如有議員發言,則不得打斷,而發言拖過表決期限,這項議案便告作廢。這就是所謂的「filibuster」制度。美國歷史上不乏議員利用這個制度的事例。議員走上講台,從耶穌的神聖降生,到自己的苦難童年,從莎士比亞戲劇,到大眾食譜,滔滔不絕,一路說下去,十小時,二十小時,直到把議案活活拖死。不過,假使提出議案的一方擁有六十票多數,便不再受制於filibuster,可強行將議案付諸表決。
   
    布朗當選麻州參議員之前,民主黨在參議院剛好控制六十個席位。如今,民主黨少了一席,共和黨便可利用filibuster,阻擊民主黨的議案,但上台發言的本黨議員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副鐵人三項的身板,外加一條三寸不爛之舌。
   
    乍看上去,filibuster制度跡近兒戲,其實用心良苦,可謂大智若愚。有了這個制度,權力制衡便多了一道保險。畢竟,議員要對選民負責。只要議案深得民心,就不怕莎士比亞、大眾食譜擋道。
   
    羅斯福無疑是好總統,但他的四次當選總統,讓美國人看到了潛在的危險,於是對總統任期做了法律限定。奧巴馬、民主黨的各項主張、法案即便都很不錯,但一人、一黨在行政、立法領域予取予求,打破權力制衡狀態,長此以往,絕非好事。就此而言,布朗獲勝具有積極意義。
   
    權力制衡不能確保萬無一失,但至少犯大錯的機率會低很多。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民主黨的雄心壯志遇些挫折,也還值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