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國熱線 1.18.
spiegel, Google, google, 壟斷者, 封面
明鏡周刊Spiegel,我們在德華人親切的稱它為「屎比個」,因為它是德國反華媒體的急先鋒,
這個反華急先鋒這次以國家安全形度來討論google,封面文章題目叫做「wie viel darf google wissen?」--「允許google知道多少?」文章首先把google定義為一個信息壟斷者,甚至叫做信息怪獸,討論了它對其它國家造成的潛在危害,並呼籲歐洲創建自己的搜索引擎。也因為有明鏡這篇文章,讓很多德國網民認識到google對一個國家,以及對這個國家的企業,軍事,科技造成的安全隱患。從德國人針對這次google.cn退出中國市場事件的網路留言中能看出,他們沒有像以前一樣過多批評中國政府,而是把矛頭指向了google。
2005年德法就曾經想聯合創建一家搜索引擎公司,這一計劃是在2005年4月由法國總統希拉克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共同提出的,旨在說服歐洲最大的商業集團研究開發歐洲本土的搜索引擎,與美國加州矽谷的google進行對抗。在2005年的前9個月里,兩國為該研發計劃所投入的資金已達3.27億美元。
在2006年的新年致詞中,希拉克對這一項目的關注者們這樣說:「我們必須塑造一個與美國巨人google和yahoo對抗的挑戰者,這就是我們將要推出的歐洲搜索引擎:quaero。
這個名字叫做quaero的歐洲搜索引擎後來就不了了之,具體原因無從考證。
但能從這個事件中看出,當時歐洲由德法政府共同提出合作,也就是說,這個看似企業之間的對抗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很顯然,歐洲2005年就認識到了google對國家有可能造成的危害,只是他們無力趕走這個信息怪獸。
很多人在談論這個事件時都把焦點集中在討論技術,討論道德,討論自由,卻完全忽略了國家安全問題。
很多人會說,我一個小老百姓管TM什麼國家安全,我用著爽就行,國家安全不是我輩該操心的。
但別忘了,什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別忘了什麼叫做「國破家亡」。
國破家亡。。。這不是聳人聽聞。
信息不管在和平年代還是戰爭年代都關乎一個國家的存亡,當一個國家和企業的信息能夠被其它國家和企業截取到時,這個國家和他的企業恐怕就毫無安全可言了。而google就是這樣一個能夠搜索並保存信息的企業,它是雲計算的提出者和推動者,而雲計算是網路技術發展的方向,其中一個基本概念就是為客戶存儲信息,讓每個參與系統的客戶可以隨時隨地查找自己的資料。也就是說,當人們加入它這個系統時,不管是個人用戶,企業用戶還是政府,只要打開電腦,對鍵盤的每一次敲擊,發的每封郵件,連線的每一次視頻都會被保存進它的伺服器里,而這些信息只要它想要就能立馬調出來。這就是信息怪獸,不能不防。
歐洲2005年想要做卻無力完成的事情,今天的中國也許能做到。作為中國人,為什麼要反對?為了自己的一時之快而放棄國家安全,值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