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當局,不要再阻撓海地救災了!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1-22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雨夾雪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2010-1-22  

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了里氏7.3級強烈地震。海地國民防衛部公開聲稱,大地震已經造成至少7.5萬人喪生,傷者多達25萬人,無家可歸的人則增至100萬。參議員尤里-拉托爾蒂表示,最終死亡人數可能達到50萬。紅十字會估計,受地震影響的海地災民大約有300萬人。  

大地震發生后,美國當局的反應極為迅速。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13日發表講話稱此次地震是一個「極其殘酷的和不可思議的」悲劇,並保證將迅速和有協調地對海地實施援助,以幫助拯救生命。隨後,美國迅速派大軍佔領了海地。據BBC20日報道,美國將再次調派4000多名海軍士兵和海軍陸戰隊隊員前往海地。如此一來,美國向海地派兵總數已達1.6萬人。中國主流媒體也隨之一片歡騰,紛紛以「美國:海地救援先鋒」,「人道主義的體現」之類為題大力加以報道。  

然而,令全世界震驚的是。在玻利維亞、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阿根廷等國向受災的海地送去食品、醫生、外科器材、藥品和救災專家的時候,美國武裝佔領了海地的上萬軍人,不僅沒有做什麼支持和救援的工作,反而一再阻撓海地救災物資的發放。美國佔領軍佔領海地太子港機場后,一方面把美國富商迅速接走,另一方面源源不斷運來美軍士兵,但卻一再阻撓海地災民最需要的醫療物資的發放。投身海地地震賑災行動的國際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二十日發布公告稱,自一月十四日起,該組織賑災貨機連番被拒絕降落。有五架原定飛往太子港的飛機被要求轉飛海地鄰國多米尼加,這五架飛機運載的救災物資共計八十五噸,另有兩架運送二十六名救援人員的飛機也被要求轉往多米尼加;有一架運載十二噸醫療設備的貨機三次被拒絕降落在海地太子港機場。由於飛機運載的救災物資無法按時運抵太子港,受傷的病人急需截肢以保性命,最後救援隊只得去當地市場買來一把鋸實施截肢手術。此外,在希拉里倒訪海地時,美國佔領軍竟以安全為由關閉了太子港機場,一度徹底阻斷了救災物資的運送。  

美國佔領軍阻撓破壞醫療物資的發放造成了大量海地災民因為缺醫少葯而死亡,有人估計這一數字可能高達每天2萬人,超過了南京大屠殺(平均每天1萬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高峰期每天6000人)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速度。如果這一估計屬實,那麼美國當局及其佔領軍可以說正在犯下史無前例的反人類罪行。  

我現在健康狀況不是很好,本來想再休息兩天再開始寫文章,但是想到海地那些生命垂危的災民因為美國佔領軍的阻撓破壞正一批批在極端痛苦中逝去,我便實在歇不下去了。  

總感覺有話要說,可是說些什麼好呢?  

——「美國政府,請拿出一點大國的責任感來,做好海地的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不行。從1915年7月美國出兵佔領海地起,近百年來海地一直處在美國控制之下,連續不斷的軍事政變背後幾乎美國的影子。前些年美國強迫海地把大米進口關稅從50%降到3%,源源不斷湧入的美國垃圾食品使海地農民破產、農業崩潰,從一個糧食基本自給的國家變成了一個三分之二糧食靠進口的國家。同時,美國資本源源不斷湧入海地使海地的民族工業紛紛倒閉,失業高達75%。此外,美國還操縱海地政府大力發展「國際旅遊業」,導致海地艾滋病泛濫,人均壽命急劇下降到44歲。……可以說,正是這種美國式的「大國的責任感」造成了海地近百年的苦難。這次救災的表現恰恰是體現了這種美國式的「大國的責任感」。  

——「美國當局,請按照你們信奉的『人道主義』、『尊重人權』的『普世價值』,給予海地災民真誠援助吧!」 也不行。美國的援助向來是口惠而實不至。像蘇聯解體之初宣傳如果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將給俄羅斯240億美元援助,結果真正到位的只有120億美元,而美國從俄羅斯「市場經濟改革」中搜刮的財富估計不少於1萬億美元。「人道主義」、「尊重人權」的「普世價值」不過是美國侵略、顛覆別國的借口和工具,而自己國內始終充斥著對囚犯的虐待、對共產主義者和穆斯林的虐待、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幾時真正實行過「人道主義」、「尊重人權」的「普世價值」?或者說,這次救災的表現恰恰是體現了這種「人道主義」、「尊重人權」的「普世價值」。  

——「美國大兵,請做好你們的本職工作,維持好海地的治安就夠了。」還是不行。海地的治安的確不好,但是也沒有惡化到需要美國佔領軍來維持的地步。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MINUSTAH)高層20日在巴西軍隊基地召開記者會表示,連首都太子港因槍枝泛濫而惡名昭彰的貧民窟「太陽城」的治安,都並未在地震發生后惡化,更不要說其他地區了。何況,哪個地方伴隨著美國大兵而來的不是屠殺、姦淫和虐待,無論是過去的舊中國,還是今天的伊拉克、阿富汗?美國大兵的「本職工作」是維持海地的治安還是佔領海地的軍事要地作為侵略古巴等國的跳板,可以說是一目了然。從美國這次救災的表現來看,甚至不排除美國事先已經預測到了地震,為了佔領海地故意瞞報的可能。  

——「奧巴馬,請拿出一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氣度來,立即結束對海地的佔領。」仍然是不行。第一位在任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出了「羅斯福推論」,宣稱美國有權侵略海地等拉美國家。第二位在任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於1915年7月出兵佔領海地,開創了美國公開侵略海地的先例。奧巴馬作為第三位在任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侵略和佔領海地恰恰是體現了奧巴馬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氣度」。  

……  

思來想去,最後我只想說一句:美國當局,請拾起你們當初在滅絕印第安人、販賣和奴役黑人、誘拐華工和排華運動中丟掉的那最後一絲良心和羞恥心,立即停止這一令人髮指的反人類罪行,不要再阻撓海地救災了!  

附1:美國在海地地震后的表現受到嚴厲批評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809838.html  

人民網1月20日訊 據西班牙《起義報》今天報道,就在玻利維亞、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阿根廷等國向受災的海地送去食品、醫生、外科器材、藥品和救災專家的時候,美國向海地派去上萬名全副武裝的軍人。美國在海地地震后的表現受到嚴厲批評。  

本來已經很窮的海地居民現在受到地震的無情打擊,人們在街頭要求食品和醫療救助。國際援助正在到達。美國對首都太子港的機場實行軍事控制,沒有在第一需要的時間迅速提供國際援助,美國人到海地晚了48小時。  

  委內瑞拉駐海地大使卡尼諾說,美國的軍隊原來只限於控制機場地區,現在已經全副武裝出現在街頭,當地的居民不需要軍人,而是需要援助。委內瑞拉的武裝部隊向海地人民提供援助,沒有武器和炸彈。海地政府對此表示感謝。查韋斯總統還宣布在這期間燃料免費,將運去數千噸食品,派去專業人員幫助海地重建。普雷瓦爾總統感謝委內瑞拉人民和查韋斯總統,查韋斯理解南-南合作的重要。普雷瓦爾說,委內瑞拉的援助是重要的,在災難發生以前,委內瑞拉已在海地建設住房,幫助發展農業和建設新機場。  

  玻利維亞副總統里內拉要求美國軍隊從海地撤走,因為「他們不做任何支持和救援的工作,沒有對海地人民提供更多的金融和經濟支持。海地政府提出了一項重建城市行政中心的計劃,需要100億美元,必須支持這項建議」。里內拉認為美國派1萬名士兵到達海地可能意味著將在那裡建立另一個軍事基地。(管彥忠)  

附2:賑災組織稱貨機連番被拒降海地醫生只得買鋸截肢  

http://www.chinanews.com.cn/gj/g ... 01-20/2083174.shtml  

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日電 投身海地地震賑災行動的國際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二十日發布公告稱,該組織一架運載十二噸醫療設備的貨機三次被拒絕降落在海地太子港機場,致使醫生只得買鋸給受傷災民實施截肢手術。  

  刊登在「無國界醫生」官網的公告透露,儘管該組織反覆重申貨機具備降落能力,但自十七日起,該組織一架運載藥物、外科醫療物資、洗腎儀器等十二噸救災物資的貨機三次被拒絕在海地太子港機場降落。  

  公告援引正在海地參與救助的一位負責人的話說,由於飛機運載的救災物資無法按時運抵太子港,致使一家醫院五名急需救治的病人死亡;在另一家醫院,由於十二名病人急需截肢以保性命,最後救援隊只得去當地市場買來一把鋸實施截肢手術。  

  公告表示,自一月十四日起,「無國界醫生」有五架原定飛往太子港的飛機被要求轉飛海地鄰國多米尼加,這五架飛機運載的救災物資共計八十五噸,另有兩架運送二十六名救援人員的飛機也被要求轉往多米尼加;同時,成功降落在太子港機場的飛機有五架,共運載一百三十五噸救災物資。  

  「無國界醫生」發布的公告沒有說明賑災貨機連番被拒絕降落的原因,也未說明何人拒絕貨機在太子港機場降落。但自十二日海地發生強震后,太子港機場一直由美國空軍派出的特種部隊接管,該部隊全權掌管機場空中交通指揮事宜。  

  近來兩天,圍繞美軍在太子港機場的空中交通指揮爭議不斷。早前法國負責人道主義救援的國務秘書指責美軍在機場存在偏袒行為,致使運送法國僑民撤離海地的飛機被拖延起飛時間,強調賑災人員應該「幫助海地,而不是佔領海地」。  

「我們不能接受運載著救命醫療物資和設備的飛機繼續被拒降落,而我們的病人則就此死去。必須優先讓醫療物資送到海地。「無國界醫生」公告援引一位賑災工作人員的話說。該組織表示,未來幾天他們還有共計一百九十五噸的救災物資需要獲得批准降落至太子港機場,以繼續擴展他們在海地的醫療救援工作。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5: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