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名女賞析***――――組圖文章

[複製鏈接]

10

主題

3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剩剩 發表於 2004-8-4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第一大美人西施
  
  世入多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女子的美麗,事實上這兩句話說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魚」就是指的西施。
  
  西施是苧蘿山下著耶溪畔的一個浣紗女子,盡得山水秀靈之氣,出落得水蔥兒似的惹人憐愛,就這個人兒,由於國家多難,竟然肩負起蠱惑敵國君王的政治任務,成為歷史上最有名的美人計的主角。
  
  西施作為越國獻給吳國的美人之一,吳王對西施的美艷眷戀不已,大興本土,在靈岩山上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館娃宮,並挖空心思構築響履廊,在上面走動,發出錚琮的響聲。又修一人工湖,沿湖遍植奇花異卉,湖上布置錦帆以供遊樂。荒廢了國政,誅殺了相國伍子胥,周元王二年,吳越長久的爭端,終以吳王夫差的死而結束,勾踐在經過二十二年的辛酸歲月,才徹底地雪了當年會稽戰敗的恥辱。
  
  吳國既平,勾踐揮軍北上。在徐州大會諸侯,周元王派人賜胙,封勾踐為霸主。越人橫行長江流域,不再記得弱女子鄭旦與西施的功勞。



卓文君當壚沽酒只為情
  
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眉如遠山,面如芙蓉,通曉琴棋書畫,十七歲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過寡居生活。自然是面對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凄涼。
  
  蜀中山明水秀,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慕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的為人行事,以「相如」作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漢景帝即位不久,司馬相如來到長安,追隨梁王,梁王盛讚其才情高華,賜給他一把名叫綠綺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名貴樂器。這把琴就是後來司馬相如用來彈奏「鳳求凰」,卓文君聽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謂「綠綺傳情」使這把琴更富傳奇色彩。
  
  由於梁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裡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
  
  卓文君就是在司馬相如這樣的時候,憑著司馬相如在她家彈奏的一曲「鳳求凰」,在封建時代禮法深嚴的社會裡,不顧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馬相如,第二天索性雙雙馳歸成都司馬相如老家,可說是情有獨鍾,或者說情之為物,不可理喻。對這件事情,卓王孫當然是盛怒難消,認為司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寶貝女兒也太不爭氣,夤夜私奔,敗壞門風,使他丟盡臉面;更主要的是司馬相如是一個窮光蛋。他們回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家,卓文君,當壚沽酒,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滌器於市中,忙裡忙外擔任跑堂工作。
  
  這是臨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聞,頓時遠近轟動。卓王孫經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他們童僕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
  
  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讚賞。於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一見之下,拜司馬相如為郎官。
  
  司馬相如得意之後,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在錦衣玉食之時棄糟糠而慕少艾時,卓文君忍無可忍,作了一首《白頭吟》,說道: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並附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隨後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凄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終於打消了念頭。兩人白首偕老,又度過了十年恩愛歲月,司馬相如終因糖尿病溘然長逝,卓文君回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弔,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於九泉之下。
  


蘇若蘭為情巧作「璇璣圖」
  蘇蕙,字若蘭,前秦始平人,生長於一個當地的一個富實人家,她膚色細膩,明眸皓齒,舉止嫻雅,完全象一個江南女子一樣秀美。平時一心沉醉於詩詞歌賦之中,才華橫溢。
  后嫁給了前秦安南將軍竇滔,竇滔奉命出鎮襄陽,蘇蕙獨自守在長安空閨中,日子稍長,便感到寂寞難耐,夜以繼日地用吟詩作文來排遣孤寂的時光,滿腔的幽思和深情,費了好幾個月的工夫,作成一首詩,又把詩織在錦緞上,這副錦緞長寬都是八寸,上面織有八百四十一個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每個字縱橫對齊;這些文字五彩相間,縱橫反覆都成章句,裡面藏著無數首各種體裁的詩,詩意多為傾訴她的思念之情。蘇蕙把這副錦緞命名為「璇璣圖」,璇璣,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璣是指這副圖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樣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識,不知者望之茫然。當然,其中也暗寓她對丈夫的戀情,就象星星一樣深邃而不變。
  
  「璇璣圖」織好后,蘇蕙派人送往襄陽交給竇滔。旁邊的人見了這圖,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對詩文不甚通解的竇滔,捧著「璇璣圖」,細細體味,竟完全讀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吧!旁人詢問其故,竇滔意味深長地說:「這是我家的語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
  
  當即,竇滔派遣了一批人馬,到長安接來了蘇蕙。自此,夫妻恩愛日深,竇滔也漸漸跟著蘇蕙學習詩詞,兩人常常一同流連於詩詞的海洋中。
  
  一副「璇璣圖」使才女蘇蕙名聲大噪,千古稱奇。



花木蘭替父從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而她立了赫赫戰功,卻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迹,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裡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國時這裡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徵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年當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數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御覽。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於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德,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餘,更以為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這年匈奴內亂,分為兩支,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前來長安朝覲,提出「願為天朝之婿」的請求,和親指定為王昭君,臨行之日,王昭君戎裝打扮,嫵媚中更見英爽之氣,面向未央宮拜別了天子,帶著一種異樣的感情,看了最後一眼長安,懷抱著琵琶上馬而去。
  
  漢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轉化成對畫工毛延壽的憤怒,當即傳命有司徹底追查,才知道都是毛延壽的索賄不成,故意將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繪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於是將毛延壽以欺君之罪斬首。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於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係,著實產生了不少溝通與調和的作用!
  
  十幾二十年後,她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家」。
  
  王昭君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明妃」,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后漸漸有「明妃」一說。
  
  杜甫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蔡文姬與《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它的作者就是蔡文姬。欣賞此詩,不要作一般的書面文學來閱讀,而應想到是蔡文姬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彈自唱,琴聲正隨著她的心意在流淌。隨著琴聲、歌聲,我們似見她正行走在一條由屈辱與痛苦鋪成的長路上.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漢未天下大亂,宦官、外戚、軍閥相繼把持朝政,農民起義、軍閥混戰、外族入侵,陸續不斷,文姬即是在兵荒馬亂之中被胡騎掠擄西去的。她被強留在南匈奴十二年,被迫嫁給了左賢王,生了兩個兒子,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
  
  曹操念及老師蔡邕,以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贖回了文姬,她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嫦娥應悔偷靈藥
  
  嫦娥出生在渤海灣中的漁家,自幼風裡來,浪里去,鍛煉成一幅健美的身材。后羿早聽說了嫦娥的美麗,后羿又是嫦娥心中神聖的偶像,是當時蓋世的英雄,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跟著后羿私奔。
  
  后羿推翻太康的統治,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有窮,漸漸地他志得意滿,恃力而驕,暴虐無道,嫦娥到自己的丈夫日趨墮落,甚至聲色犬馬,胡作非為,往日的英雄氣概轉換成一副暴虐作風,她失望到極點,趁后羿不在,偷偷地把他雜西王母那裡求來的長生不死的仙藥吃了。預想不到的功效發生了,嫦娥頓覺身輕如燕,平地騰空,凌雲御風,直衝宵漢,一直飛到月宮才停下來,她喂的一隻大白兔將她盛葯的碗舔乾淨后也跟她一起升天。
  嫦娥從此在廣寒宮中過著寂寞的生活。
  
  唐代李商隱寫道: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后羿在嫦娥走後更加暴虐不道,原來被他推翻的太康皇后逃回娘家重做國后,生下兒子少康,少康勵精圖治,居然以十里的土地,五百人的部眾為基礎完成了他的復國大業,后羿被寒浞所殺。





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中國古代的繪畫名作,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並與洛神無奈離去的情景。
  
  《洛神賦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畫的,曹植的《洛神賦》原名就是《感甄賦》。文中曹植這樣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雲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望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從抽象到具體,從神韻、風儀、情態、姿貌,到明眸、朱唇、細腰、滑膚,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如聞其聲,如睹其形。
  
  據《文昭甄皇後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擁有冀、並、幽、青四州而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得慘敗的袁紹病死。甄逸女成了曹軍的俘虜,成為曹丕的妻子,卻和文才風流的曹植相愛。
  曹丕登極后,對於甄妃和曹植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釋懷,甄妃逐漸色衰而失寵,在曹丕當上皇帝之後的第二年便鬱郁而死。
  
  曹丕即帝位后的第二年,曹植由封地甄城入京陛見,曹丕大概對這位小兄弟有一些歉意,竟將甄妃經常使用的一個盤金鑲玉枕頭賜給了他作為紀念;這是一項十分奇特的賜贈,簡直有些不倫不類,但是曹植卻如獲至寶,歡天喜地的接受了賞賜,抱著甄妃的盤金鑲玉枕,滿懷凄楚而又充實的情債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並說出「我本有心相托」等語,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便就著蓬窗微弱的燈光,寫出了一篇傳頌不衰,即我們前面提到的《感甄妃》。
  
  四年以後她的兒子曹睿繼位為魏明帝時,下令改《感甄妃》為《洛神賦》,欲借溺死於洛水的寵妃,以轉移讀者的思路,然而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斑竹點點湘妃淚
  
  天子堯帝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娥皇,年二十;小的叫女英,年十八,兩位女兒秉承庭訓,熏陶涵育,性質純良。更兼婀娜靈秀,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般。一齊嫁給了舜為妻。堯死後,舜即位為天子,定都於蒲阪。
  
  舜勤政愛民,每五年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國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隨扈以外,蛾皇與女英都隨行照顧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愛非常,這年盛夏來到洞庭湖,因天氣太熱,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繼續南巡。
  
  這晚,女英忽然夢到了舜帝,不久,傳來了舜死在蒼梧山的消息,聽到噩耗,聽到噩耗,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傷,健康也受了損害,眼淚漸漸地哭幹了,一滴一滴的鮮血從眼中流出來。這晚濃霧漸漸地把整個君山罩住,天空中閃電一道急過一道,雲越積越厚,天空好象要倒扣下來,突然間狂風卷著暴雨呼嘯而來,洞庭湖掀起層層巨浪,都似乎要把岳陽城撼倒。娥皇、女英一片至誠的思念、悲痛終於感動了上天,天神將她們流出的
  眼淚,流出的血淚都一點點收集起來,現在都把它們灑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
  
  兩人都好好地修飾打扮了一番,就象是迎接遠行歸來的舜一樣,攜手投入洞庭湖中。頓
  時風停雨住,波瀾不驚,君山上那叢叢翠竹都浸染上斑斑點點的淚跡,成了二妃對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徵。半個月之後,娥皇、女英的屍體浮出水面,當地人懷著敬畏的心情將她們葬在君山,並立湘夫人廟來紀念她們。
  
  已經是四千二百多年的事了,蛾皇、女英賢淑、英慧、痴情的形象,仍然活在炎黃子孫的心中。湘女美艷、多情、貞烈與聰慧,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地受到了蛾皇、女英的影響。
  
  帝子降今北進,目渺渺兮愁予。
  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名將美人江東二喬
  
  名將美人,用在三國東吳二喬兩姐妹身上是十分恰當的。
  
  二喬的丈夫都是英雄,大喬的丈夫是孫策,小喬的丈夫是周瑜。孫策在十八歲就繼承父親的遺志,三數年間使闖蕩出一個輝煌的局面,曹操不得不表奏漢獻帝封他為吳侯。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這位被曹操稱為「虎兒」的英雄,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這就是大喬今後的生活。
  
  小喬比大喬要好一些,她與周瑜過了八年的夫妻生活。周瑜是孫策的好朋友,結婚那年他二十四歲,小喬十六歲。周瑜也是當世英雄,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的結合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可惜「羽康綸巾」的周瑜也是英年早逝,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
  
  唐代詩人杜牧寫道:
  折戟沉沙鐵未銷,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班昭的文采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
  
  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漢書》,這部書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正史中寫的較好的一部,人們稱讚它言賅事備,與《史記》齊名,全書分紀、傳、表、志幾類。還在班昭的父親班彪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部書的寫作工作,她的父親死後,她的哥哥班固繼續完成這一工作。班固快要完成《前漢書》時,因竇憲一案的牽連,死在獄中,班昭痛定思痛,接過亡兄的工作繼續前進。
  
  《前漢書》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學問十分精深,當時的大學者馬融,為了請求班昭的指導,還跪在東觀藏書閣外,聆聽班昭的講解呢!
  
  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
  
  《 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
  
  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後為她素服舉哀。
  


雀屏中選
  本典故源自《舊唐書.竇皇後傳》。隋朝末年,定州總管竇毅有個女兒才貌雙全,於是對人說:「我這個女兒才貌出眾,不可輕易地嫁給別人,應當給她找個賢明的丈夫。」於是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有來求婚的人,命連射兩箭,能射中雀目的人,才能答應婚事。前後有幾十個人來都不能射中雀目。後來李淵(後來唐朝高祖)前來,連發兩箭都射中雀目。竇毅大喜,把女兒許給了李淵。 
                           


                          ________古時的就先這麼多了_________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laodai 發表於 2004-8-4 22:01 | 只看該作者
好帖,文字介紹雖偏於傳說和小說,但後人的表述只能利用僅有的史料稍加「潤筆」了。可惜「木蘭」的插圖與整文風格背離,遺憾!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3
 樓主| 剩剩 發表於 2004-8-5 12:12 | 只看該作者

何何~~~謝謝 是呀 木蘭的圖片是不太合適,可一時又沒找到適合的!就先別的

何何~~~謝謝     是呀   木蘭的圖片是不太合適,可一時又沒找到適合的!就先別的代替了~!遺憾
時間之下 沒有永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laodai 發表於 2004-8-5 20:02 | 只看該作者

試試這一幅。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5
 樓主| 剩剩 發表於 2004-8-16 20:0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laodai朋友   圖片我已收藏

準備修改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813

帖子

39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潛水員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6
江頭故人 發表於 2004-8-16 20:17 | 只看該作者
這些都是哪位畫家的人物畫作品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385

帖子

30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1
7
2008llm 發表於 2004-8-17 00:05 | 只看該作者
對上述美女算是一種新的認識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8
 樓主| 剩剩 發表於 2004-8-17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江頭故人」朋友:

呵呵~~~真是不好意思~ 是那些畫家的作品,俺也不太清楚呢
有的看過了,也沒太留意呢~~ 呵呵~~~慚愧~~
時間之下 沒有永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0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