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中國的房地產說開去

[複製鏈接]

1497

主題

1859

帖子

118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霹靂舞者 發表於 2009-12-1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得02年回上海出差,碰到馬上要結婚的朋友還在抱怨近萬元單價的房價「漲得太快了」,猶豫要不要買。嗬嗬,現在回頭看看他的房子早已過5個米,正大踏步邁向7.5米!以後每次出差回國和其他同學朋友餐敘,聽到混得人模狗樣點的手上都有3至5套房子,否則都不好意思,不禁甚為驚訝。因為他們的總資產絕對過千萬了,凈資產由於房子迅速升值的原因想必也不少吧。忘了說明一下,他們大多屬於年薪二三十萬的那種階層,我定義為中國之小富階層。個別好的可到四五十萬的。不過那也是幾年前的事了。

各位看官差不多都是文革後期入學的吧,經歷了國家由貧到富的階段,尤其是近二十年來,那真是彈指一揮間,人間滄桑巨變。單論資產,以前海外的和國內比相對數尚綽綽有餘,現在看來連絕對數也快比不上了。不過,在感慨之餘,我們在分析事物時還是要有清晰的頭腦。以下是我的觀點:

1)中國政府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變得那麼富有?這要歸功於中國世界加工廠之壟斷地位的牢固確立。如果各位是在九十年代離開大陸的,其實那時候正是外資(主要是消費性產品加工業)進入中國的時候。外資進入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加工出口業(就是目前備受西方工會詬病的加工產業外包);還有一個就是針對中國內部的消費潛力(代表是西方汽車業)。這兩個裡面只要做對一個,企業就不用愁了。事實上魚和熊掌兼得的外企很多。中國政府呢,兩個條件:一個外資必須本地設廠,二個原材料本地採購比例設下限,以此確定本地勞工市場和相關上游企業利益得到保證。當時政府能做的也就只有這麼多了。對,我們的利潤是薄,是整個利潤鏈上的百分之幾,最常被提到的就是LOGITECH例子,那又怎樣?人貴有自知之明,國家也是一樣。那中國憑什麼能獨步世界中低檔產品加工業呢?為什麼外商蜂擁而至呢?如果你看到當時外商看到報價單的神清就會明白了!那種誘惑是任何商人都無法抵抗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始終不能忘記公司律師在中國出差時告訴我當時蘇州每天流入一億美金境外投資時的驚訝表情。我告訴他,驚訝就對了,因為中國正在發生讓世界驚訝的事情。低成本高效率始終是中國的利器。雖然邊際利潤很低,由於基數實在太大,國家也通過投資,稅收等手段拿了很大的一塊,這直接促成了中國經濟上的快速崛起並解決的一大部分人吃飯的問題。我們不能否認中國存在嚴重的勞工權利和環保等等問題,但看事物要看主要矛盾。這裡插一句, 以前講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以來對付資本主義,現在是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打起來了,看來理論還得進步啊!

2)貧富差距的問題。國家是富裕了,但人民呢?顯而易見是沒有,至少是絕大多數中低層人民沒有真正享受到這場盛宴。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同學朋友由於從事中高級打工成了中國變革的既得(小)利益者,我相信還有更多既得(大)利益者,和既得(極大)利益者。他們通過股份制改革或MBO(含國有資產流失),壟斷行業,對股市及房地產市場的操控在近十幾年裡獲得了極大的財富。我們現在看的滿天飛的關於中國富人的報道就是屬於他們的,和普通老百姓無關。知道溫哥華西區的房子為什麼那麼貴嗎?來這裡的有錢人買幾個米的房子不是講還價的,是加價為把別人KICKOUT圖個爽的(人家已經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層次了,儘管在我看來是有病的)。相信謝國忠建議把國有資產分給老百姓就是基於這個事實並想讓消費代替投資拉動經濟,但這是DREAMING,儘管他的建議是柏拉圖式的,純技術性的和CUTE的。

3) 市場問題。我非常贊同索羅斯的市場自我強化論,一個市場趨勢形成後會有越來越多跟隨者,然後趨勢就會變成潮流並逐漸超出基本面形成泡沫。中國目前就是這種情況,只要外界對中國投資前景不變,外資流入是這樣,房地產市場也是這樣。所謂買漲不買跌也是這個道理。你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取決於基本供需嗎?當然不是!有需求但是炒賣的需求;分析所謂房價收入比有用嗎?這還用分析嗎?除非腦子進水了!在目前的中國房子只是投資資產,這要有足夠的現金流(不管是境外的還是境內的),房價就可以得到支撐。人們炒的不是房子,是未來。老郎說民營企業不做實業搞地產,我相信他的說法。他是MBA,看報表的,否則沒本事當時也搞不垮德隆系(他應該有受到子彈恐嚇信吧)。我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根本問題在於利益集團的各自為政,流動資金(可以稱為熱錢)助紂為虐。各地政府無限抬高土地出讓金大賺一票,熱錢到處鼠竄哄抬房價,建商只要有人炒賣豈不樂得開懷。逐利是人和資本的本性,無可厚非,但要控制在適當的範圍,我認為政府在控制方面是有責任的,即使受到利益集團的挾持。政府應該拿出擔當來。政府要關心的是平民百姓的生計,稀缺的資源可以炒但留給富人們玩,如香港和新加坡的車牌,北京上海的三環內,杭州的西湖邊等等。就大眾居住的房地產本身而言,應效仿香港和新加坡的祖屋計劃,在非中心地區由國家大片征地建造廉價祖屋,建設通往中心城區的高速公共交通,將居民數十萬計的遷出,這本身就是浩大的工程,不也能產生就業和 GDP嗎?我看共產黨要提高執政能力,不應該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把老百姓的安居工程搞好才是正事。有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僻天下寒士俱歡顏。要是有人貪得太過分,搞得哪天老百姓不高興了,再加上有人扇陰風點鬼火就麻煩了。

4)關於中國民主問題。我一直說,民主是普世價值但不是靈丹妙藥。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其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中國目前應該是「鐵血」式的發展階段(聽上去有些恐怖,是吧!)。實行民主的社會運營成本是很高的。大家知道,高價的東西是有錢有閑時才享用的,所以中國社會必須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會有民主的產生。民主不是給不給的問題(那就已經不是民主了吧!),他要有社會經濟合適的土壤才能發芽。說到根本,民主是什麼?是少數服從多數,大家按公平的遊戲規則辦事而已。所以要有勢力差不多的幾個社會形態存在才可以。實力相差太大的團體之間沒有公平的,只有憐憫和施捨。中國什麼時候有民主呢?要等到個體經濟發展到相當的程度,利益受到現行體制的威脅或損害,需要找政治代言人的時候,民主就會萌芽。而且我敢斷言,挑戰者一定出自共產黨內部。只有共產黨內部分化的勢力才有足夠的能力奠定未來兩黨制(如果是兩黨制的話)的基礎。為什麼現在沒有呢?因為新的勢力還需要舊勢力的庇護,還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敵人。這個變化可能還要幾十年的時間吧!記住: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政經世界永遠都是那麼冷酷的。我們升斗百姓還是遠觀風雲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