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澳洲華人導遊的漂流人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青春素描

  我失業了!失去了從事七年的輕鬆且收入頗豐的工作:導遊。海外華人導遊的含金量不用我解釋,從《別了,溫哥華》里的姜武和《非誠勿擾》里葛優飾演的角色大家就可以想象得到。我沒有失業后的痛苦,惶恐和苦悶,相反身心都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因為是我自己炒了自己的魷魚!

  靜下心來,回憶在澳大利亞這幾年走過來的日子,感慨萬千。

  入行做導遊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來澳洲一年後,在生活學習進入正常后,我想找份工作,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學校要好的哥們兒做導遊,原本想在他公司下的免稅店做一名導購,但見工時哥們兒的經理突然問我願不願意做導遊。在哥們兒急切的眼神暗示下,我當即表示願意。都是教師世家出身,這小子能住豪華雅柏文,渾身穿名牌,傻子都看得出來,不是傍富婆就是有貓膩。老女人好像不對他的胃口,看來和這份工作有關。

  心中竊喜,但還是不動聲色謙虛的表示,此項工作任務艱巨,想必上手一定很困難。經理(且叫D哥)當即表示欣賞:小子可造!是個當導遊的好材料。我暈!原本跋山涉水來學習先進技術,準備渾身金光閃閃的回國發光那,居然變成了這材料!

  D哥安排我跟哥們兒的團,熟悉接團程序,公司規定,並安排免稅店的妹妹們介紹公司產品。導遊賣東西,拿回扣,地球人都知道,但真輪到自己干,開始還真有點兒彆扭。

  沒有文字材料,相關資料只好百度和GOOGLE。跟哥們兒的團,除了知道接團程序,酒店餐廳,屁沒學到,這丫整個一胡編亂造,我在車上聽著都直冒冷汗。後來知道,在澳洲做導遊,知識固然重要,但並不是第一位的。我們相當多的遊客也並不在意你講的是真是假!

  數天後,哥們兒黑了我一頓泥蟹大餐后,就宣布我畢業,並自高奮勇電告D哥,我已秣馬厲兵,時刻準備上陣「殺敵」了。D哥也真夠意思,馬上給了一個30多人的大團讓我練兵。後來我成為「名導」后,公司老闆很欣賞,D哥也特得意,常以伯樂自居。靠!我那是馬啊,明明是一頭拉磨的驢啊!

  從我接過D哥給我的行程后,我人生新的一頁就開始了,這段時間的生活對我影響之深之大,是我始料未及的。

  拿著團隊行程,我確實有些發矇,這麼多人讓我真有些緊張。還是哥們兒有經驗,讓我不要緊張。新導遊練手本不應該給這麼大的團,但此團是大尾站,也就是說澳大利亞其他城市和紐西蘭已經去過,我們這兒是回國前的最後一站。公司反饋的資料顯示,此團實力還可以,前幾站已超額完成購物指標,D哥是照顧我給我帶,一是公司已經沒有購物指標壓力,另外也希望我儘快得到鍛煉,並能叫輕鬆的掙一筆錢,增加我的信心和熱心。哥們兒說領導很看好你哦!當時感動的咱是眼淚嘩嘩的。。。

  團隊是一國內大型國企下屬的一個運輸集團老總及其中層幹部,年富力強,男多女少,一色兒的公務護照,來自河北省。按現在圈內的說法,一個字:肥!!

  老總站在機場里,高大魁梧,雙手叉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身邊女下屬花團錦簇,鶯聲燕語,外圈男同志隨聲附和,點頭哈腰。咱疾步上前,邊道辛苦,邊自我介紹,見過了各位副總,書記,主任,副主任,科長,副科長。。。突然覺得自己頗像《小兵張嘎》里的鬼子翻譯官,呸!

  國內來的領隊也是一不常來的小夥子,人挺謙虛,簡單和他交流一下團隊的情況后,帶隊上車,開奔喧鬧的都市。心裡默想著辛苦兩晚準備的資料,時斷時續,結結巴巴的給領導們講解城市的歷史,風光,文化,心裡只覺著時間過的慢,資料準備的不夠多。後來實在不行只好把自己如何申請簽證,及自己在澳洲學習生活的情況一番狂侃,沒想到領導們到聽的津津有味兒。後來咱也帶過不少新導遊,不過現在的年輕人還真行,有些人手裡藏一個手掌大的小本子,時不時的瞄上兩眼,哪像咱還要熬夜去記,沒想到考試作弊還可以有這樣的用途!汗!

  除非特殊團隊在行程中註明不包餐,團隊都由公司安排在指定餐廳用餐,參觀過程中已從領隊口中了解到領導們已經享用過鮑魚,皇帝蟹了,但會計手中的活動費並沒花完,大家還都盯著會計的錢包哪。果然在女同胞們的連哄帶拍下,老總大手一揮,決定加餐。利用發達的通訊技術,咱已然得到哥們兒的無私指點,所以對澳洲龍蝦和大石斑魚一陣猛烈的狂捧亂誇。我把自己的哈喇子都講出來了,更別說各位被我和司機拉著轉了大半天的各位領導了。30人消滅了2000多刀的澳龍和石斑,俺也稍有不好意思的從櫃檯大姐手裡悄悄的接過了第一筆收入。

  父母從小教育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咱也比較用心,再加上北方人的憨厚樸實,頗得領導們的賞識,嘿嘿。。。會計手裡的公款不花也到不了大家腰包里,所以兩晚的自費活動輕鬆搞定。當年免稅店的東東價錢比較低,有領導們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年輕漂亮的學生妹妹的嬌聲嗲語,打情罵俏,殺過免稅店,掃過DFS后,咱還是頗有斬獲的。以後少不得請妹妹們喝茶吃飯,嘿嘿。。。嘿嘿嘿。。。

  第三天一早在機場含淚和大家話別,等到最後一個領導沖我揮手的身影消失在候機室后,立馬以光速衝到公司結賬。晚上在昏暗的車子中,哥們兒看著獃獃發愣的我一個勁兒的問我怎麼了。俺抬起激動的雙眼,眼淚嘩嘩的看著他:哥們兒,俺王老五從來沒有掙過這麼多錢啊!走,都到俺家喝酒去吧!

  兩人在佳發乾掉一隻2.5K的澳龍和兩瓶二鍋頭后,回到家激動的久久不能入睡,胡言亂語的給媽媽打了一通電話后,在咧著嘴進入了夢鄉。

  從此,在金錢的誘惑下,我依然忘記了自己出國留學的初衷,屁顛兒屁顛兒的沿著這條路奔了下去。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沙發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7:59 | 只看該作者
  這麼多年的導遊生活讓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世界里,每天接待來自國內不同地區的人們,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像生活在國內一樣。咱也真希望國內的同胞們來的越多越好,說明咱中國人有錢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沉迷於對金錢的追求中,庸俗的快樂著。但心裡卻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東西也越積越多。

  雖然我很快就進入了狀態,並短期內成為公司主要的「殺人機器」,但公司的幾個老前輩還是說我不適合干這行。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裡那種說不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苦悶,失落,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直接導致了我離開了這一行。實際上就連帶我入行的哥們兒也早於我一年多以前退出不幹了。

  正式工作時,公司的幾項規定是我心結的開始。接待中國大陸旅遊團,團員嚴禁私自離團,必須嚴格按照旅遊局批准的行程餐館;護照統一由領隊保留;如客人有事需要離團,必須報公司,由公司上報移民局備案。後來的工作中發現,如此規定好像只有中國大陸旅遊團才有。原以為是公司的特殊規定,後來拿到公司發的材料才知道,咱中國大陸人拿的簽證和別人都不一樣,澳大利亞移民局對中國大陸持有因私護照的遊客,在1999年開放對中國大陸旅遊市場后,專門設立了 China: Approved Destination Status簽證,這些都是這類簽證的必備條件。靠!我心裡就像吃了個蒼蠅一樣難受!在學校的時候就很鬱悶,為什麼澳大利亞對很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台灣的學生髮放旅遊工作簽證,而對我天朝大國學生的簽證條件卻要求極嚴?我們是來旅遊,學習的,又不是來做賊,搶你家飯碗的,為何如此不公?

  搞了半天,我們辛苦建設幾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衛星上了天了,人也太空漫步了,奧運也辦了。。。在你們西方人眼裡還是「窮人乍富,光棍娶妻」啊!

  人這一輩子,經歷過了,才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千姿百態。幾年導遊干下來,其經歷對我人生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我對自己在以前所受的教育中樹立起來的人生觀,道德觀,理想和責任,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

  我們不去,也不敢奢望能和我們一直鄙視的小日本,高麗棒子,台巴子(以上新詞來源於國內客人)一樣能拿到旅遊工作簽證,我們中國人已習慣於申請簽證時那一套嚴格的資歷尤其是財政狀況的要求和調查。但中國人赴澳旅遊簽證被另類處理,連我都沒有想到。

  1999年澳大利亞第一次對中國開放因私旅遊市場,也就是說,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人從此可以申請赴澳旅遊了。當年澳大利亞政府只對中國三個地區開放:北京,上海和廣東省。擁有以上三省市戶籍的中國公民才可以申請赴澳旅遊。其他省市自治區同胞,對不起,免談!幾年後增加了天津,江蘇,浙江,山東等六個地區,前兩年才對中國大陸全部地區開放。本人有幸經歷了後來兩次開放的旅遊小高潮。

  旅遊市場的全面開放,雖然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也隨之產生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偷渡!以前只是在各種宣傳媒體上接觸這個名詞,尤其是在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媒體上看的比較多,所以我並不在意。甚至在看到偷渡英國的中國人慘死集裝箱;偷渡客趕海被淹死以及國內某一著名大型旅行社長期收取高價,組織遊客大量偷渡歐洲時,雖感震驚,但還是覺得離自己挺遠的。而且我也像很多人想的一樣,以為偷渡的主要是福建人,因為他們有到海外闖蕩的歷史原因,就像當初廣東人喜歡偷渡香港一樣。

  從我們接待的公務團,考察團聽到的都是國內經濟如何高速發展,人民是如何快速致富,外匯儲備是如何飛速遞增,再加上國內各種媒體鋪天蓋地的好消息,誰會相信在如此大好形勢下還會有人斷然拋棄妻子,投奔怒海!我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愛國華僑為了建設新中國,依然捨棄國外的優越生活,義無反顧的參加祖國的建設;從來都是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團結一起,和祖國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但事實是殘酷無情的!大批中國遊客赴澳后,接踵而來的就是大批逾期不歸者。國內旅遊界的朋友告訴我,澳大利亞移民局和旅遊局給了國內數十家旅行社ADS簽證的送簽資格,同時也規定了逾期不歸者占遊客總數的百分比,超出規定的百分比,即刻取消旅行社的送簽資格一年。市場全面開放后,沒有多長時間,大批旅行社的資格被暫停。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國內旅行社毅然決定向申請赴澳旅遊的客人收取押金。

  於是,出國旅遊需要交付大額押金,又成了改革開放后的另一新生事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3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8:02 | 只看該作者
  

  入行不久,我接待的團隊就跑了兩個人,而隨後幾年我所經歷的脫團事件已使我從最初的驚慌到後來的麻木和習慣。公司只是要求我們在有人脫團后,及時報告公司,公司好儘快取消脫團人的住房,景點門票和餐費,節省費用。

  澳大利亞是聯合國難民公約的簽署國,有較為寬鬆的難民制度,但在接待團隊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刻意避免這方面的話題。領隊的責任是在入境的第一時間內收掉客人的護照,來增加有意脫團的客人的心理壓力,並減輕自己回國后的責任。但對於有人接應,並做好充分準備的脫團人來說,這些都沒有用,因為他們知道對於他們脫團后在澳大利亞的生活,那個紅色的本子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隨著脫團人數的不斷增加,大批國內旅行社的ADS簽證資格被凍結,倖存的旅行社只好不斷增加申請澳大利亞因私旅遊的國內客人的抵押金。他們根據申請者的年齡,職業,收入劃分風險等級,抵押金從50000元起,風險高的申請者押金可高達150000元,甚至需要用房產抵押。我認識一對來自湖北的夫妻,2004年持旅遊簽證來到悉尼,每人交了75000元的押金。到悉尼就跑了,現在已經拿到了澳大利亞永久居留,孩子都生了兩個了。

  大部分脫團逃跑的人,是為了出國掙錢。高額的抵押金使脫逃的成本增加,再加上澳大利亞移民局加強了對中國公民因私旅遊的簽證審理,對脫逃高發地區,比如福建,浙江,河南和東北地區等,簽證的拒簽率越來越高,ADS旅遊團的脫團人數有所下降。

  隨著近幾年中澳兩國飛速發展的經貿關係,大批的商務考察團從國內來到澳大利亞尋找商業機會,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和加速兩國的商貿發展,澳大利亞政府對此類簽證的審批相對比較簡單,便捷,國內大批的商務公司從事這樣的業務,甚至連我叔叔的兒子,都來電詢問我這邊的情況,他和幾個下崗的朋友想來澳大利亞打工,被我嚴詞否定。從堂弟那裡了解到,有很多商務公司承接組織考察團,費用60000元-100000元,前期只需支付少量資金,簽證辦好后再支付餘款。這種辦法使準備脫逃的人從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

  有朋友從事社區的移民福利工作,幫助來自中國的難民申請者是其工作之一。因案子較多,人手不夠,也曾讓我在閑暇時幫忙,所以接觸了很多案子,福建的阿G兄弟兩個比較典型的案子:因為是福建人,他們來的比較複雜,有些像電視局的情節,我也是在陪阿G去領事館辦理返鄉證的時候才知道。他們持有東北某一省政府外事辦發放的因公普通護照,通過某一大型國企赴澳考察團的形式來到澳大利亞,到了悉尼后,連組團人也就是企業派出的領隊集體失蹤。得益於澳大利亞的司法制度,他們在澳大利亞的建築工地拚命打了幾年工,在最後的申請被移民部長拒絕後,黑了下來,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黑民」。

  從已經回國的老鄉那裡了解到,一旦被移民局抓獲,遭遣返回國,如果沒有返鄉證,當地政府要給與處罰,收取罰金,所以阿G想去領事館辦理返鄉證。畢竟都是流血流汗掙來的血汗錢,誰也不想被罰啊!阿G的哥哥曾經從腳手架上摔下來,斷了一條腿,整整半年沒工作,因為是「黑」的,什麼補償都沒有,還好老闆是他們的老鄉,給了些錢。因害怕,我陪阿G去的領事館。填表時,在申請原因上填寫了「護照遺失」,因護照早已過期,領事館的工作人員要求填上為什麼不及時申請的原因,阿G傻傻的填了「因工作繁忙,無暇顧及」。遞上后,被工作人員抓著給扔了回來,說「什麼工作繁忙啊,打工掙錢就是打工掙錢,重填」。倨傲的姿態和阿G卑微的笑容成了鮮明的對比,我的心一陣刺痛。

  後來聽朋友講,他們兄弟先後被移民局抓獲,遣返回國了。而在這之前,阿G的哥哥已經和國內的妻子離婚,並讓妻子和一個有身份的老鄉辦了結婚手續,想和妻子孩子在澳大利亞「團聚」。難道他們都瘋了嗎?

  我經歷的很多事情連我自己都不願意接受,但它們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我也很想像表姐一樣,埋頭掙錢,什麼都不想,但我做不到。表姐上世紀80年代來到澳大利亞,夫妻倆辛苦工作,現在生意穩定,豪車大房,父母也都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和他們的交流中,他們對我的困惑和憂慮嗤之以鼻,讓我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操那麼多閑心幹嗎?這和我在接待國內來的團隊客人中超過99%的客人的想法是一樣的。同事和朋友們也都笑我傻,放著好好的錢不掙,天天咸吃蘿蔔淡操心。但我做不到,這正是我的困惑所在!開通博客,就是想在網路這個自由的天地里把自己的鬱悶和困惑講出來,憋在心裡難受。

  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把我塑造成了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者。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勤勞勇敢的人民,豐富的物產,一直使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改革開放后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財富的迅速積累,也曾使我熱血沸騰。所以大學畢業后,當身為教師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力勸我出國時,我也曾百般推脫,試圖說服他們,讓我在國內發展。但不知為何,從小溺愛我的母親在出國的問題上前所未有的堅決。看著母親滿頭花白的頭髮,我答應了她。現在我在很大的程度上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在後來父母也移民到了美國,和舅舅他們團聚后。但我現在這種矛盾的心態,大概是母親當初沒有想到的。

  旅遊團的脫逃事件和難民問題是我來澳大利亞后遇到的第一個困惑,它們嚴重地傷害了我那顆曾經高傲的中國心。我的團隊已經被移民局和旅遊局的官員多次的跟蹤和突擊臨檢,每個導遊都或多或少的有這種經歷。有誰能相信,我們努力奮鬥了60年,卻連一個平等的旅遊簽證都拿不到,而且還要被別人防賊一樣的看著。每次被臨檢時,看著旅遊車上那一張張麻木的臉,我的心情都是無比的沮喪。

  澳大利亞移民局和旅遊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自從1999年對中國大陸實行ADS旅遊簽證后,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一共有超過480000的中國公民在此項目下來澳大利亞旅遊。2006-2007,有81495人;2007-2008,有94503人;2008-2009,有85482人。而 2008-2009年度,從中國大陸入境澳大利亞的總人數是358200人,和ADS簽證持有者之間有270000人的差距。

  ADS項目下的赴澳中國公民的逾期不歸的比率是0.16%,遠低於1.27%的全球平均值。顯然,澳大利亞移民局和旅遊局想讓澳大利亞人民知道,對中國實行的旅遊簽證項目是成功的。很明顯,這是在忽悠澳洲人民,因為他們在玩數字遊戲,沒有把多出的270000人裡面的脫逃人數算在裡面。

  悉尼有多種語言的報紙,尤其以中文報紙為多,在這些不同語言報紙的廣告裡面,中文報紙里承接難民事務的廣告最多,大多數華人律師行和移民中介都熱衷於從事難民事務。而按照澳大利亞官方統計,2008-2009一共才有100多中國人滯留,夠這些律師行和中介所分嗎?我一位住在Campsie的朋友告訴我,Campsie近年的繁榮相當程度上得益於中國難民申請者和非法打工者。這是經濟學上沒有的新名詞:難民(黑民)經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4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8:03 | 只看該作者
  前幾年,在國內的旅遊市場上,赴澳旅遊應屬於高端市場,價格比較貴,5晚的澳大利亞游,在我的記憶里,市場最淡的時候也在8500元-9000 元人民幣;澳大利亞-紐西蘭游的價格好像一直在11000元和14000元之間。就是和澳大利亞本土旅行社推出的旅遊項目比,價格也不便宜。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這也是為什麼澳大利亞對中國開放私人旅遊市場10年後,國內因私來澳旅遊的人數才80000多人,相對日本的赴澳旅遊,雖經過近十年的大幅下降,目前每年還在40萬人次以上,仍超過我們。

  但國內上一年度赴澳人數超過35萬人,超過27萬人的差額裡面除去少數的探親人士外,剩下的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公務考察和商務考察。旅遊業是一個油水很大的行業,中文導遊在澳大利亞華人從事的行業里,收入是很高的!如果讓我們靠幾萬因私旅遊的國人掙錢,估計大家都喝西北風了。

  圈內把國內來的旅遊團分成兩大類:公務團和散拼團。散拼團按國內的出發地簡單劃分;公務團按圈內的規則,分的比較多,以後再慢慢解釋。導遊也分三六九等,也就是圈內說的一線導遊,二線導遊和三線導遊。導遊的劃分不是按照年齡,學歷,年限分的,而是按「殺傷力」分的。一線導遊的殺傷力最強,往往能手起刀落,血濺五步;公務團主要由他們帶,只有在淡季的時候他們才接手散拼團;二線導遊次之;三線導遊只有在公司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才有可能接觸到公務團,平時都是公司拿散拼團來打發的。每次在機場接機的時候,從導遊的表情上就能看出他接的什麼團,接公務團的興高采烈,滿面紅光;接散拼團的垂頭喪氣,灰頭土臉。

  公務團主要是國內各級政府官員或各大企業中層以上領導,這些人手握實權,腰纏萬貫,消費自然不成問題;散拼團主要是新婚夫妻,小生意者,或成功人士的家庭成員組成,因種種原因,他們消費起來還是非常謹慎小心的。所以,團隊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導遊收入的多少。帶公務團的收入一般都有保證,帶散拼團的收入就差了很多,除非運氣好,碰到特殊團,比如「富婆團」「二奶團」或「怨婦團」。所以,如果沒有公務團的支撐,澳大利亞的大陸旅遊市場早就誇了。公務團的發展非常快,從早期一定級別以上,到現在鄉鎮幹部;從最初的沿海開放地區,到現在的西北內陸,老少邊窮地區。。。人們如過江之鯽,游向世界各地。而我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加入了這個行業,也經歷了人生的又一次震蕩。

  不關我事兒

  博文發出后,本人也收到了一些回復。前面講過,發博文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苦悶講出來,對朋友們的關心,無任歡迎。但有人勸我多把心思放在學習和工作上,少關心國家大事。對此不敢苟同,我只對自己,一個普通的海外中國人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發表議論,對國家大事,我確實沒想那麼多,不敢想,也輪不到我想。自從上大學后,一次選舉沒參加,也沒人讓我參加,我關心國家大事的能力早就退化了。我只關心自己,我只想做一個能讓人尊敬,看得起的中國人。

  再說本人從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研究生,接受了近20年的正統文化和思想教育,好像已經夠了。我現在所接受的社會大學的教育,成果儼然比以前接受的教育大,短短几年,已將我以前所受到的教育樹立起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徹底改變,我自己都感到鬱悶,以前學那些東西幹嘛?

  我不想操什麼閑心,我只關心我自己的事!

  前幾天在Woolworth超市買東西,看到一個一身骯髒工裝,滿臉滄桑和卑微的中國人在買Ham,因不懂英語,尷尬的和營業員用手勢在交流,後面排隊的當地人和營業員看他的眼光讓我很不舒服。但關我什麼事啊!他可能是打黑工的中國人,我是有澳洲身份的中國人,不關我事!

  某一聖誕節,早起送團隊去機場,在酒店門口等待時,一客人笑著和一個宿醉后經過的澳洲人說聖誕好。回答是:F------ Chinese! Get out of my country. 不關我事兒,他罵的是國內來的中國人,我是有澳洲身份的中國人!

  有了錢,我也世界各地到處玩,在美麗的城市迪拜,大哥兩口陪我逛街,市場里來自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的搬運工沖著大嫂喊:How much! How much! 大嫂一臉的憤怒和無奈。大哥陪我去土耳其,在迪拜機場,看到移民局的阿拉伯白袍官員用手銬拷這一串四個中國婦女執行遣返。不關我事兒!她們是女人,我是男人,而且是有澳洲永居的中國男人。

  在羅馬尼亞海關,大哥持英國護照,順利過關,我被海關官員強行索要小費,理由是你們中國人都給!不管我事兒!我是有澳洲永居的中國人啊!

  在布加勒斯特索菲特酒店的賭場,周四派發價值25美金的代用籌碼,看著蜂擁而至,哄搶籌碼的中國人,賭場工作的土耳其人用英語嘲笑他們像一群乞丐。不管我事兒!他們是他們,我和他們不一樣。。。。。。

  中國人用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犧牲應有的勞動保障,醫療健康福利;犧牲環境;犧牲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資源,把自己變成了為全球提供物美價廉商品的大工廠;亞洲金融風暴,為了穩定亞洲經濟,咬牙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為此所損失的市場和以後付出的代價不計其數;這次金融危機,我們承受著巨大損失,堅持增持美國國債。。。。難道不應受到他們的尊敬和公正的對待嗎?

  沒有!中國人依然連一個平等的澳大利亞旅遊簽證都拿不到。在媒體不停地宣傳中國人對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我看到的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從沒停止過的排華現象,從印尼,到紐西蘭,澳大利亞,從歐洲的匈牙利,俄羅斯到非洲的南非,今年就連彈丸之地巴布亞紐幾內亞都發生了排華事件。這些都不關我事兒!

  在改革開放進行了30年,經濟高速發展,對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這些都是我們贏得的嗎?看著這些,我自己都不禁懷疑我自己:你還是個中國人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5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8:06 | 只看該作者
  我在超市幫中國兄弟解了圍;對於辱罵我團員的醉鬼,我衝上去,一把攥著他的衣領,惡狠狠地說:*你媽!敢再說一遍?看著我憤怒的眼神,他灰溜溜地跑了;在迪拜,我一步竄到耍流氓的苦力面前,盯著他的眼,喊道:F--- off! You mother-F---er!他楞了一下,然後轉身抓起身邊的工具,飛快地竄進了小衚衕;在布加勒斯特機場,我堅持不給海關人員小費,被他涼在一邊,在全部乘客過境后,我和他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直到當班的女上司跑來,問明情況后,痛斥了他一頓,親手在我護照上蓋章放行。但行李被外邊的傢伙翻得一塌糊塗。

  我也親眼看到其他的中國人在護照里加進5美金或10美金的鈔票,被順利放行;在索菲特酒店賭場,我厲聲要求工作人員道歉,賭場的英國籍主管知道后,馬上要求對方道歉,並跟我解釋他們把我和大哥當成日本人了。Kao! 當著日本人的面就可以侮辱中國人嗎?我覺得這是我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應該做的,但每次發生后,我心裡都有說不出的沮喪和痛苦!

  我以前每月接待10個以上的團隊,最多的一個月接待了16個,其中絕大部分是商人和政府官員,從省部級到鄉鎮級。按照某省政協秘書長的說法,這些人都是現行制度和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我不了解他們的生活,也不可能知道,因為我出身普通教師世家,在海外親屬沒有和我們取的聯繫前,家裡的清貧狀態我還有印象。截止今日,在國內我仍然有依靠國外親戚生活的退休的姨姨,姨夫,叔叔,嬸嬸及他們下崗,失業的孩子們。

  在網站看到一個帖子,講據中國福布斯統計,中國目前有85萬真正意義的富翁。國內統計,我國已有3%-5%的居民進入了小康生活。雖然我曾經依靠這些人來維持我在澳大利亞舒適的生活,但我仍然惦念我那些在國內默默生活著的親人。我們不應以特殊來掩蓋普遍,我的經歷和國外的遭遇不代表所有中國人的經歷和遭遇;既得利益者們也不應以特殊群體來代表普通中國人。

  可能你在國外沒有遭到不公平待遇,但你改變不了澳大利亞政府給中國人特殊旅遊簽證的事實。連中國人自己都要求你在申請出國旅遊時交付押金,你還指望外國人對你怎麼樣?

  我也曾經是一個驕傲自信的中國青年,深受多年的正統教育。來到澳大利亞后,對於國外開放的媒體和互聯網上披露的那些國內的現象,我也曾義憤填膺;課堂討論上,我也曾激烈反駁其他國家同學對中國問題的看法;團隊客人脫逃,我也曾和團隊其他客人一起,對他們的行為感到不齒和丟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對這個國家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心中的困惑就越來越大。

  工作和生活中面對截然不同的兩種中國人,使我在劇烈的思想矛盾中痛苦的思考。但輕鬆的工作,唾手可得的金錢,豐富多彩的生活麻痹了我的思想,我一度和朋友們一樣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在聲色犬馬中迷失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父母對我的教育很嚴格,要我做一個堂堂正正自尊自愛的人,而我卻在物慾面前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教誨。為了金錢,我整日生活在自己編造的謊言中;我迷戀紙醉金迷的生活,使我放棄自尊,對遊客溜須拍馬,不管他是奸商,貪官還是二奶,三奶;我也曾昧著良心,在享受澳大利亞良好福利的同時,在客人面前以苦大仇深的形象,歌頌祖國的強盛,痛罵西方國家的虛偽。。。

  時間飛逝,我已從青年步入中年,虛偽的生活使我感到痛苦。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理還能承受多長時間。5.12 地震,徹底摧毀了我用物慾建立起來的脆弱的平台。下班后,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對著電腦痛哭流涕。一瞬間,上萬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去了,上萬個家庭痛失最愛,我不知道他們的親人如何面對這樣的事實。記得母親對我講,我小時候曾經中過一次煤氣。媽媽把我從房間抱出來去院子對面外婆的房間,我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媽媽說那一刻,她真真的體會了什麼叫頭皮發麻和四肢冰涼的感覺。看著電腦里那一張張慘死在廢墟里的孩子們的照片,他們的親人將是怎樣的哀痛和絕望啊!

  我懷著一種負罪感為災區捐款,而我一位高幹家庭出身的大哥問我:現在的捐款對這些死去的孩子有用嗎?我們海外華人對祖國的熱愛和責任盡限於眼淚和捐款嗎?流幾滴眼淚,捐幾百元錢就能讓你坦然面對那些慘死的孩子們嗎?我無言以對。因為我知道這場慘劇本該可以避免,但它依然無情的發生在我們面前。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以前看到遊客的臉,就像看到一疊疊澳幣一樣,令我心曠神怡;現在看著他們,就像看著驅蟲一樣,令我噁心欲嘔。

  我知道以前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雖然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會是什麼樣,但浴血重生的感覺讓我期待它的到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6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11-23 08: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9-11-23 13:23 編輯

  後記

  文章寫的比較亂,就像我現在的思想一樣亂,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雖然亂,但都是我的親身經歷和真實的心路歷程,還請大家理解。

  其實我不適合在國外生活。雖然現在明白母親讓我出國的原因,只是不想讓我像他們那樣活得那麼累,只是想讓我和我的後代們能過上簡單,輕鬆的生活,不要像他們那樣為了家庭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發愁。平民出身的我們,一無資金,二無後台,出國成了我們改變生活的捷徑。這也是我現在能夠理解黑民的原因,人人都有爭取幸福的權利。但我骨子裡仍期望能在自己的國家過上我們期待的生活。這也是我一直感覺自己飄在外邊的原因。

  中國人從來不缺少愛國熱情,從支持孫中山革命,到抗戰期間大批愛國華僑回國從軍,血灑疆場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無數海外華僑拋家舍業,回國參加建設,無不說明了這個事實。因為他們明白,不管走到哪裡,也改變不了自己的黑頭髮和黃皮膚;只有祖國能夠真正的繁榮強大,同胞們能夠真正的富裕自由,海外華人才能真正挺起腰桿做人。而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具教育部統計,上世紀80年代后,我國因公因私出國的學者和留學生達一百多萬,但學成回國的不足5%。而其他以各種方法出國的人更是不計其數,這難道不讓我們深思嗎?

  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一切都很新鮮,我經常在居住的社區里散步,很享受那種寧靜安逸的感覺。一天走到了兒童活動區的附近,看到一個中國父親帶著兩個小男孩在我前面走。從他們的衣服上看出不是什麼富裕人家。兩個孩子年齡不大,穿著樸素但活潑可愛,邊走便用標準的普通話說笑。我開心的看著他們。孩子父親突然地一句話使我愣在了那裡,他叫著孩子們的英文名字,說:speak English! 兩個孩子愣了一下,停止了說笑,低頭跑進了遊戲區,默默地玩起了滑梯。我很痛苦,周圍除了我沒有其他任何人,是什麼讓這位年輕的父親這麼害怕孩子們講自己的母語?十年過去了,當時的情景依然深深的留在記憶里。

  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能以自己是中國人為驕傲,讓中國人不管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都不在有飄的感覺!

  非常感謝各位網友對我的文章的關注,同時感謝你們對我的提出的意見。文章只代表我個人的經歷和想法,有任何的唐突和片面,還請大家包涵!

  對於朋友們提出的意見,原諒我沒有單獨回復,我會在以後的獨立文章中逐一回答。

  再次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