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空軍60年築「藍天長城」確立"空天一體"戰略

[複製鏈接]

1497

主題

1859

帖子

118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霹靂舞者 發表於 2009-11-11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國空軍代表團參觀中國空軍航空兵某師和孔子故里11月9日,參加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和平與發展國際論壇」的32國空軍代表團,在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許其亮上將陪同下,先後分別赴山東濟寧和曲阜參觀了空軍航空兵某師和孔子故里。(完)2009年11月10日11時20分34秒 中新社發 譚超攝

  中新網11月11日電 11月1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60周年紀念日。人民空軍走過60年光輝歷程,如今已成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藍天鋼鐵長城」。

  人民空軍在戰火中誕生 在戰鬥中成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49年11月11日成立,1950年12月26日即赴朝參戰。

  1949年10月1日,籌建中的中國空軍參加開國大典,首次飛越天安門接受檢閱;11月11日,新中國成立40天後,空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正式成立。這一天,被確定為中國空軍誕生日。

  朝鮮戰爭爆發后,未滿周歲的中國空軍奔向戰場。當時,志願軍空軍僅有不到兩百架飛機,飛行員在噴氣式戰鬥機上平均僅飛過14小時38分,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首創世界戰爭史上大規模使用噴氣式戰機空戰紀錄。當時世界輿論驚呼: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1959年10月7日,剛剛組建的空軍地空導彈兵,打下敵RB—57D高空偵察機,創造了世界防空作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戰例。

  60年來,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國土防空等作戰中,共擊落敵機1474架、擊傷2344架,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60年來,人民空軍確保了國家安全和空防穩定。在軍事鬥爭準備、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抗災救災等重大行動中,出色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人民空軍已是現代戰爭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聯合作戰中,空軍是戰爭的主角之一;在戰略戰役突襲和防空作戰中,空軍是主要的作戰力量;在信息化作戰中,航空信息作戰平台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軍事威懾中,空軍已成為首選的重要威懾力量。

  在非戰爭任務領域,空軍出色地完成了各種重大任務。2008年1月至3月,參加了雨雪冰凍災害救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空軍航空兵實施了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緊急大空運,共出動各型飛機94架,飛行1800餘架次,組織大空投、大機降行動,運送人員1.7萬餘人,投送物資4730噸,創造人民空軍航空兵單日出動飛機最多、飛行架次最多、運送人員最多的歷史紀錄。當年8月,在奧運會空中安全保障工作中,空軍在空中組織了史無前例的40天空中大巡邏……

從引進到自主研發 武器裝備呈體系跨越之勢

  60年來的創新發展,中國空軍完成了在落後的農業社會基礎上建設空軍、在不發達工業社會基礎上建設信息化空軍兩次歷史跨越,武器裝備呈體系跨越之勢。

  60年前,空軍參加開國大典受閱的飛機沒有一架是國產的。中國空軍起步時,僅有從侵華日軍手裡繳獲和國民黨留下來的美、日、英等國製造的20多個型號159架破舊飛機。

  朝鮮戰爭期間,中國空軍在前方打仗,後方也同時在加緊建設自己的航空工業。1954年7月,「初教-5」飛機在南昌被成功研製出來,是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走向製造的轉折點。之後相繼仿製出了殲-5、殲-6、運-5、直-5、轟-5、轟-6等型飛機,以及紅旗1號、2號地空導彈和霹靂1號空空導彈,自行研製出了初教-6和強-5飛機。

  20世紀80年代,以美國的F-15、F-16和俄羅斯的蘇-27為標誌的第三代作戰飛機逐步成為制空的主力,中國空軍以殲-6、殲-7為主力的機種,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國防武器裝備現代化的需要,與國際先進戰機的差距日益擴大。

  20世紀90年代以來,空軍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陸續列裝了第三代作戰飛機、第三代地空導彈以及一批較先進的信息化武器裝備。1999年國慶閱兵,三代機蘇-27首次公開展示,顯示了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成果。

  2006年底,國產新型戰機殲-10首次公開亮相,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和武器裝備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中國已具備自行研製世界一流戰機的能力。

  在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從預警機、加油機到殲-10、殲-11,中國空軍以百餘架清一色國產先進戰機的陣容,宣示了新時期跨越式發展的成就。

  60年來,中國空軍武器裝備建設實現從引進到自主研發的跨越。國產武器裝備種類急劇擴大,系統配套,而且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殲 -10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自主研發三代機的國家之一,在中國空軍60年建設發展歷史上,首次通過自主研發掌握先進武器裝備,躋身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前列。

五大兵種建設邁新台階 具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

  經過60年的建設,中國空軍已發展成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達兵、通信兵等多兵種合成的戰略軍種,具備了較強的防空和空中進攻作戰能力,一定的遠程精確打擊和戰略投送能力。

  航空兵是中國空軍的主體,包括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轟炸航空兵、運輸航空兵、偵察航空兵和預警、加油、電子戰、搜救等各種專業航空兵部隊。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根據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中國空軍航空兵著力提升信息化條件下的空中進攻作戰能力、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具備了全疆域一體化打擊能力。

  近十年來,隨著國外新型系列防空武器系統和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引進,國產新型防空兵器的研製成功,中國空軍地空導彈兵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具有高中低空、遠中近程防空火力配系的現代化高技術兵種,信息化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具備了一定的反導能力和抗擊多目標能力,開始由防空型向空天防禦型轉變。

  中國空軍空降兵是一個合成兵種,編有步兵、炮兵、航空兵、通信兵、偵察兵、工程兵、防化兵等27個專業兵種。目前,空降兵已經發展成為一支能夠全方位快速機動、在多種複雜地形條件下成建制空降、遠距離獨立作戰的突擊力量。

  經過60年的發展建設,中國空軍雷達兵在全國範圍內構建了比較嚴密的雷達網,建立了能夠遂行多種任務的聯合空情預警探測系統,基本具備了探測全域、全頻、多維空間、多類目標的能力。

  空軍通信兵是擔負空軍通信、保障空軍指揮的一支重要兵種。無論是作戰、演習、訓練,還是處理日常工作和應對突發事件,都離不開晝夜值勤的通信兵。目前,空軍通信兵擁有超短波、短波、微波、衛星通信等多種通信手段,實現了通信網路的全疆域覆蓋,戰機飛到哪裡,語音信息和數字信息就能傳遞到哪裡。

  中國空軍除五大兵種外,主要兵種還有電子對抗兵、防化兵等。電子對抗兵裝備電子干擾飛機、無人機和反輻射導彈,以及雷達對抗裝備、通信對抗裝備和光電對抗裝備。在中國舉行的歷次核試驗任務中,中國空軍防化兵擔負了空中輻射測量、核試驗煙雲取樣和飛機洗消等任務。

 確立「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

  當前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重心從地面向空天轉移,空天一體作戰正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發動戰爭的基本手段。為搶佔這一戰略制高點,中國空軍加速推進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由航空型向空天一體發展,確立了「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要建立一支符合空天時代發展需要的空中軍事力量。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透過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硝煙,人民空軍開始重新審視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作用,並開始從單純的全面防禦到強調進攻的進攻防禦方向發展。90年代開始,人民空軍加速推進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訓練改革,從編製體制、武器裝備、人才結構到訓練指導思想,開始了向攻防兼備的全面轉型,部隊整體建設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空軍部隊攻防兼備、應對局部戰爭的能力得到全面加強。

  1994年10月,空軍首次組織高技術條件下空中進攻戰役實兵演習,參演部隊運用多種武器,採取干擾、壓制、封鎖和摧毀等各種攻擊手段,在多維領域向「敵」發動聯合攻擊,標誌著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邁出了堅實步伐。1998年10月,空軍首次在計算機組成的遠程分散式網路系統上,成功進行了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室內空中戰役對抗演習,從而實現了從「圖上談兵」到「網上演兵」的歷史性跨越。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根據戰略轉型需要,中國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戰略,積極推動訓練進一步向信息化聚焦。2001年,空軍確立 「緊貼實戰、突出對抗、從難從嚴、科技興訓」的軍事訓練指導思想,部隊訓練逐漸向基地化、模擬化和網路化發展;2006年,空軍開展「全員全裝深訓精訓」 活動,部隊訓練邁向加速轉變的新時代。

  中國空軍目前已經具備了初級的空天一體作戰能力。航空兵某部部隊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空軍戰機航程遠,數量多,空中信息變化極為迅速。 「可以說,現在我們一架戰鬥機飛行員在戰機顯示器上獲得的戰場情況,比過去一個戰區指揮員所能掌握的還要多,還要快。」有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中國空軍初步進入信息化體系作戰的門檻。而這個體系的構建,正是空軍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也是未來中國空軍需要繼續加強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