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牛肉風雲啟示錄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1-6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中央網路報》5日發表評論文章《牛肉風雲啟示錄》,文章內容如下:

  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是台美雙方經過長期協商后的結果,只是消息一傳出,有如在池中丟下一塊大石,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到現在還是狂牛症疫區,狂牛症又是不治之症,開放與否,社會各界自然關注。韓國李明博總統在去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引起政治風暴,民調支持度大幅下滑,並導致閣員辭職,可以說是殷鑒不遠。

  因此,有不少人質疑,政府難道事先沒有預料到國內民眾的反應嗎?這是合理的質疑,但也是缺乏深思的質疑。台灣的外交處境艱困,國際經貿競爭又激烈,如何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是政府的責任。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台灣目前正準備與大陸洽談ECFA,因為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為了與東南亞國家取得公平的競爭地位,不能不積极參与這個區域經濟。同樣的,美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韓國與美國已於二00七年四月簽訂了貿由貿協定,並於今年正式啟動,屆時美韓雙方的現有工業品關稅將降低至85%左右,未來三至十五年則廢除剩餘關稅。在這種情勢下,如果台灣未與美國簽署類似協定,根據國貿局的評估,我國對美國出口直接影響的金額,可能達到10至21億美元,占我對美出口總值的2.9%至6%,如果加計從大陸間接出口的部分,影響將更為巨大。由此可知,政府必須加速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我國與美國政府的談判,必然是有取有予,雙方各自都有國家利益的考量。台灣一方面要維持台灣大陸與美國的三角平衡關係,一方面要維護民眾的利益;美國當然也希望維持三角平衡關係,但也要為美國肉農爭取權益。這種談判關係,不是一次性的談判關係,可以說是多次的賽局,因此談判的結構與過程,就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辛苦與壓力。

  政府當然知道國人會反對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從韓國的例子來看,美國政府也應該了解台灣人民會有激烈的反應。因此,從多次賽局的觀點來看,雙方政府間議定的結果,不是最後的結果。由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賽局還在進行。首先,立法部門有修法保關的提議。其次,行政部門有三管五卡的管製程序,包括源頭、邊境和市場管制,以及必須核對證明文件、明確標示產品資訊、開箱檢查、食品安全檢驗和資訊即時查明。最後,地方政府,包括台北縣市及一些速食業者,也表明不會採用美國牛肉。

  我們相信,政府不會笨到與人民的利益為敵,而目前的情況也顯示保護的機制正一步一步建立中,最終的結果將是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也希望美國政府以及美國肉農從此一事件中學到一課,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處理美國牛肉進口,有民主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是霸王硬上弓就可以達成目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