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山東成中國「山寨汽車」製造中心 年產超十萬輛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0-24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唯一可以分辨這些車和奇瑞還有雪弗蘭汽車區別的,就是前面掛的車號牌

  工人對兩輛外形酷似賓士smart的汽車外殼進行噴漆山東成中國「山寨汽車」製造中心,年產能可超十萬輛
  (主編:孟慶海 記者:周弈翔 攝像:白羽)
  10月20日,中國今年的2009年1000萬輛汽車在長春下線。中國進入年產千萬輛的汽車大國俱樂部,這也是中國進入汽車社會的一個里程碑。而隨著汽車大量進入中國人的家庭,山寨汽車正在悄然興起。
  只聽說過山寨手機、山寨電腦,沒想到汽車還能被山寨,那麼大個的東西,我挺感興趣的。山寨汽車是個什麼樣子呢?一起來看記者在山東聊城的調查。
  汽車也山寨?
  記者在山東聊城的市區和縣城街頭,不時能見到路上慢慢悠悠行駛的小車。這些小車有紅色的,看起來和奇瑞QQ非常酷似,而金色的小車又和雪弗蘭spark,簡直一摸一樣。然而唯一可以分辨這些車和奇瑞還有雪弗蘭汽車區別的,就是前面掛的車號牌。無論是奇瑞QQ還是雪弗蘭spark,都有正規的車牌。但這些小車卻沒有,只掛了一個廠家的廣告牌,上面寫著電動車。為什麼這麼多沒有牌照的汽車都能上路行駛,交警還熟視無睹?於是記者便向路邊的一個交警進行了詢問。
  警察:「能跑。」
  記者:「是可以上路的吧?」
  警察:「可以可以。」
  記者:「能上牌嗎?」
  警察:「電動汽車不能上牌吧。」
  記者:「要駕照嗎?」
  警察:「應該是不要。」
  記者:「你知道哪有賣的嗎?是不是只有聊城才允許電動汽車上路啊,其他地方好像不允許電動汽車上路。」
  警察:「是啊,電動汽車都是聊城造的,只有聊城才有。」
  記者:「聊城電動汽車多不多?」
  警察:「不少,路上有,可能你沒注意。」
  用玻璃鋼做的拼裝車=山寨車?
  大家看到了,這些車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主角——山寨汽車。
  我們注意到了,這種外觀很像QQ和SPARK的山寨汽車是電動車,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是現在全球各大廠商都在主攻的方向,到目前為此,國內拿到國家新車目錄能夠上路的電動車也只有比亞迪的 F3DM,這些車肯定是違法生產並上路的。
  那麼,這些車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繼續來看記者在山東聊城的調查。
  記者在山東聊城市區好不容易才在一個汽配批發市場里,找到了唯一一個賣電動汽車的經銷商。見到有客戶上門,經銷商熱情地向我們推銷這款外形酷似奇瑞QQ的電動汽車。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這個車在聊城可以開。」
  記者:「能上牌嗎?」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不可以上牌。」
  記者:「不用買保險吧。」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不用買保險,這個沒法買保險,任何地方都能開,這個東西屬於新能源,但是他列入了國家863計劃,但相應的管理國家沒有出台。」
  經銷商告訴記者,這款車的售價才2萬塊錢左右,而且汽車的很多規費都不用交,非常划算。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這個就是國家不管,就是隨便你跑,國家也不管你,國家對這方面沒法管理這一塊,什麼地方都允許,我敢跟你打包票,因為我們這個地方,我們山東,我們經常開車回來,小票什麼都不要。」
  記者:「過路過橋費都不要啊。」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都不要,他問以後,我說這是電瓶車。」
  經銷商給記者打開了車的引擎蓋,裡面在發動機的位置換成了6塊普通的鉛酸蓄電池。經銷商告訴記者,這個車就是靠蓄電池來驅動的,他打開汽車尾部的油門蓋,拉出一個電插頭,這就是給電池充電的插頭。這個經銷商告訴記者,沖一次電需要7到8個小時,充好之後能跑100多公里。然而記者看到,這個插頭的膠皮都已經脫落,電源線裸露在外面,非常危險。
  記者:「你的車開了多久了?」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開了一年,這個插頭如果插不實的話,就容易燒這個線頭,線細了就燒插頭。」
  這更激起了記者的疑問,這到底是款什麼車,製作如此粗糙。經銷商熱情地讓記者試開一下這款車。
  山東省聊城市電動汽車經銷商:「這個車跟自動檔的車一樣,好開。」
  記者坐進了這款車,1米8的個頭已經讓駕駛室塞的滿滿當當。跑了一圈下來,記者感覺就像開公園裡的電瓶車。經銷商告訴記者,現在聊城市區都沒有現車,要買車的話,得直接去生產廠家下訂單生產。記者只聽有高級豪華轎車才會訂單生產,這次長見識了,如此粗糙的汽車也要訂單生產。於是記者決定前往這種電動車的生產基地聊城市高唐縣一探究竟。
  在高唐縣汽車站對面,記者正好看見一家電動汽車專賣店,然而記者進入專賣店,除了掛了一副宣傳海報上畫了4輛汽車,怎麼一輛真車都沒有呢?這位姓梁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要買車得去他的廠里才能看到。
  記者:「你這兒沒有現車啊?」
  山東省高唐縣雙鑫艦電動汽車銷售經理梁經理:「有的,這個都有現車,遼寧錦州定了11輛,正在做呢,這裡擺不開,我自己開的車就在這個地方。」
  記者:「你們沒有專門賣,必須到廠里?」
  梁經理:「有車也要到廠里去,我們有那個廠,7公里。」
  專賣店裡沒有車,看車還要去廠里,這更增加了記者的懷疑。20分鐘后,梁經理帶記者來到了他們的工廠。這個所謂的汽車工廠只有簡陋的幾幢平房,根本沒有機械化的流水線。梁經理讓工作人員推開一個大鐵門,進入一個倉庫,這裡面擺了十多輛大大小小的汽車。
  梁經理:「這個車出廠價給你的是27500,零售三萬三千八。」
  記者:「這個車的外形是夏利吧。」
  梁經理:「夏利A3。」
  記者:「你們這個殼是怎麼弄的?」
  梁經理:「外面進的。」
  記者:「不會是以前夏利車的殼吧。」
  梁經理:「不是,全是新的。」
  記者:「你們自己廠有衝壓設備嗎?」
  梁經理:「沒有,他那個輪胎是汽車的輪胎,座椅也是我們自己生產的。」
  記者:「這個車好賣嗎?」
  梁經理:「好賣。」
  記者發現,這些車不僅外形和夏利車一摸一樣,甚至汽車方向盤上,都還有夏利車的標誌,難道這些車就是直接拼裝上去的?
  記者:「我看你方向盤都是夏利的。」
  梁經理:「對,多數都是夏利的件,這個也是夏利的。」
  記者:「這個車跟夏利有關係嗎?」
  梁經理:「有關係。」
  記者:「他們給你提供配件?」
  梁經理:「對。」
  而這些車和夏利汽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原來引擎蓋里放發動機的地方,已經空了出來,這裡將堆放上電瓶。記者坐進了一輛電動汽車裡,裡面的內飾和夏利車一摸一樣,這些空調是真的嗎?
  記者:「這個空調怎麼回事?」
  梁經理:「假的,沒有空調,暖風就是吹玻璃霧氣的。」
  這個梁經理還非常得意地指著一輛紅色的老爺車告訴記者,這輛車堪比勞斯萊斯,這可是純手工製作。然而我們在這輛車上卻看到奇瑞汽車的方向盤。
  梁經理:「這個也是我們自己做的,這是手工敲出來的。」
  記者:「這個車的安全性?」
  梁經理:「這個沒有問題的,經過技術監督局鑒定的。」
  記者:「有沒有經過碰撞實驗?」
  梁經理:「做過強化實驗了。」
  隨後,梁經理帶記者參觀他們的生產車間。在一個空地上,正好看見工人對兩輛外形酷似賓士smart的汽車外殼進行噴漆。梁經理告訴記者,這款名叫都市精靈的車都是有了訂單才會生產。在裡面一個屋子裡,擺了一副鋼架的底盤。非常的簡陋,上面只有4個輪子和一個電機。到時候只需要把外殼往底盤上一蓋,再裝上方向盤、座椅和蓄電池,一輛車就生產完畢了。記者用手敲了一下汽車的外殼,卻發現材質怎麼有些不對勁?
  記者:「這是鋼的嗎?」
  「不是,玻璃鋼。」
  在辦公室,梁經理給記者拿出了好幾份銷售合同,他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生產了上千台這樣的山寨電動汽車,並已經銷售到了全國好幾個省市。
  梁經理:「往北走有遼寧的阜新,荊州,鞍山,內幕的巴林左旗,往南是浙江的台州,諸暨,往西是山西運城。」
  梁經理還給記者拿出一疊證明材料,裡面有工商執照,稅務登記證等,但沒有發改委生產汽車的許可證。同時記者發現他們去做的質量檢驗報告里,怎麼註明的卻是「不做結論」?
  記者:「不做結論是什麼意思?」
  梁經理:「就是國家還沒有標準,質監局它就沒有權利說合格還是不合格,它只能按照實際檢測數據出具報告。」
  由於今年小排量汽車減半徵收購置稅並且取消了養路費,這種山寨「電動汽車」的銷量不是太好,但這位梁經理卻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梁經理:「去年廠家很多,今年倒閉了很多,還有三四輛吧,到明年市場會更好,就是說原油還能突破140美元,成品油突破10塊,那時候才是高潮,不過今年也可以,你看市場不好,但訂單10幾輛的,也挺多。」
  
  「山寨汽車」為什麼能夠吸引消費者?
  這些用玻璃鋼做的拼裝車都能上路,真是替開這些車的人捏著一把汗。
  我也是。那麼為什麼這樣的車能夠堂而皇之的上路?
  看到了這些山寨汽車的生產情況,這些車充其量也就是能開,至於安全性等等,恐怕根本就談不上。
  但是現在生產這種「山寨汽車」的企業在山東和江蘇等地大量湧現,僅山東一個省就有20多家。除了剛才看到的小作坊外,甚至一些大型企業也開始涉足。這其中就有中國最大的農用車生產企業——山東時風集團。
  那麼時風集團為什麼會也生產這種山寨汽車呢?
  記者在時風集團電動汽車研究所的倉庫里,見到了排列整齊的上百輛電動汽車,目前聊城街頭行駛的電動汽車絕大多數都出自這個廠,時風在廣告里把這種車叫做「人民轎車」。時風集團副總經理林連華告訴記者,他們就是看好農村和縣級市場才生產這種電動汽車,然而他們並沒有獲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轎車的許可證,為什麼還在違法生產呢?
  記者:「你們現在生產這個汽車是不是也是戰戰兢兢的?」
  時風集團副總經理林連華:「是,我們現在也是,嚴格國家的要求,按照生產使用規格的管理,在沒有完成生產規模之前,我們就是主要是做電子反光車,它的企業的准入和產品的准入基本是按照原來傳統燃油車的那個准入規則去管理的,就這種車,你只要是想生產這種車,你必須達到轎車的生產條件。」
  記者:「有沒有想到現在會進入這樣的一個尷尬地步?」
  林連華:「轎車的條件你就是投資,你至少得管理生產,你想我這個投資15個億以上,你的產品必須是完全達到M1的車的常見的所有的指標,40、50個指標全部要達到,這樣它的,無論企業的投資還是產品的成本都上去了,都上去了,那就是說這個市場可能產業化的難度就大了,老百姓就買不起了。」
  記者:「你們認為你們現在這個車是高科技嗎?」
  林連華:「與高檔的你像燃料電池的,氫電車的這些車的包括混合動力的從技術含量肯定是低,肯定是低,但是它有它的實用性有它的市場。」
  近日,時風才獲得了電動觀光車的生產許可,於是他們都將這些電動汽車改稱為「電動觀光車」。記者看到,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這款電動汽車用的是普通鉛酸電池,裡面的空調也只是一種裝飾,有的車甚至裝上了農用車裡的小電風扇。
  林連華:「肯定要犧牲舒適性。」
  對於很多人稱他的車是「山寨汽車」,林連華很坦然。他告訴記者,為了節約成本他們不可能重新設計車型,只能模仿現在市面成熟的小車外形。
  林連華:「所謂的山寨就是模仿,那就是模仿,模仿高檔產品,模仿汽車產品,因為我們中國工業發展比較晚,包括汽車工業,我說不光是我們這個車是山寨車,可能大部分的自主品牌車都是山寨車。」
  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聊城街頭跑的無牌山寨車中很多就是時風集團的產品。
  是的,其實根據國家規定,這些車都是不能上路的,但大家生產這種「山寨汽車」的熱情高漲,那就說明這些車還是很有市場的。
  那麼,「山寨汽車」為什麼能夠吸引消費者?用戶的使用情況又怎麼樣?會不會因為「山寨」的出身而遇到麻煩呢?
  記者在山東聊城調查時發現,這些開著山寨電動汽車在機動車道上行駛的司機們居然都沒有駕駛執照。
  記者:「你今年多大年紀?」
  司機:「我今年59了。」
  記者:「已經退休了?」
  司機:「退休了。」
  記者:「以前開過車嗎?」
  司機:「以前沒有買過,買了之後很快就學會了。就是方便操作,感覺也挺安全的,最大的好處啊。」
  記者:「就不用駕照?」
  司機:「現在說是不用駕照。」
  記者:「像你這兒以前是沒開過車的?」
  司機:「以前我沒開過車,沒有駕駛證,這種車以後,時風出了以後,它不需要駕駛證。」
  記者:「不需要。」
  司機:「也不需要。」
  記者:「沒有證你也敢上路?」
  司機:「沒證,因為它這個,就在城鄉開,上下接送孩子,上下班接送孩子,回個老家看個老人,路途又挺近的,又挺方便的。」
  記者去詢問當地交警,難道在聊城開電動車真的不需要駕照嗎?
  記者:「在我們這裡開電動汽車需要駕照嗎?」
  聊城交警:「不需要吧。」
  記者:「在你們這裡上路是沒有問題的?」
  聊城交警:「在本地好像好沒有什麼限制,在縣城是隨便開。」
  對於開電動汽車不需要駕照的政策,在當地機動車司機裡面也產生了爭議。
  司機:「沒有駕駛證肯定不行吧。」
  司機:「沒有駕照的話還是不合適,速度比較快,沒有駕照駕駛水平要差一些,駕駛水平不行。」
  司機:「危險,安全隱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沒什麼駕駛技術,交通規則不懂,是個人就上來開,就走。」
  作為山寨電動汽車的生產廠家,時風集團副總經理林連華自己也很清楚,他們的車如果上路行駛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更別說無照行駛了。
  記者:「其實按照目前規定的話,除了你們山東省之外,這種車是不允許上路?」
  林連華:「應該說哪裡也不能上路,不是說除了山東,山東省也不能上路。」
  記者:「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是允許上路的?」
  林連華:「允許上路只是,當地的管理部門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記者找到了一份《聊城市電動車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允許電動汽車在1級以下公路行駛,走機動車道,同時要求電動車的駕駛人員應對取得C2及以上駕駛證。那當地政府為什麼會違反國家法律,堅持讓這種電動汽車上路行駛呢?
  山東省高唐縣常務副縣長劉萍:「我們縣委縣政府重視這個項目,作為一個企業發展,你必須得給它一個好的環境,你像電動車屬於新興的一個產業,剛剛起步,特別是剛剛運行,可能有些,上面有些規定一些政策還不認可,我們現在積極爭取,我們縣裡面已經拿出政策,給它和我們的其他的車輛一樣,鼓勵農民,我們現在就是說,允許,給他們,我剛才談到了就是說上路叫警察不查,還有免收一些其他的費用。」
  「山寨汽車」違規違法了嗎?
  現在我明白為什麼連時風集團這樣的大企業也要生產「山寨汽車」了。
  我算了一筆帳,一輛10來萬元的經濟型汽車,一年下來,養路費、保險費、車船使用稅加上油費等等需要一萬五千元到兩萬元,而買上一輛這樣的「山寨汽車」,除了車價的兩萬多塊錢,成本幾乎為零,連考駕照的費用都省掉了。
  但是聊城的說法是新能源汽車是個新興產業,要為這些企業的成長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先上車再買票。這種說法到底成不成立?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記者在濟南找到了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魏學勤。這位和汽車打了近40年交道的專家,最近得知山東突然湧現出近30家生產電動汽車的企業時,也感到非常吃驚。但當他親自開始這種電動車之後,他非常失望。
  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魏學勤:「要是嚴格的說按汽車的標準衡量這些電動車沒有一家是一種質量完全合格的產品。」
  面對各地政府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讓山寨電動汽車違法上路,作為行業組織的領導人,魏學勤對裡面的安全隱患非常擔憂。
  魏學勤:「作為我們行業協會的觀點,在你沒取得公告之內是不能上路的,為什麼?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責任難以認定,你這個產品沒有國家的公告,沒有通過三C認證,上路以後就是不合法。」
  記者:「就包括您剛才說制止,制止是從哪方面說?」
  魏學勤:「山東省你比如時風給省政府打報告要求省政府搞過去所謂的地方糧票,你比如山東省境內你可以行駛,但是我最後了解的結果省政府是不同意的。」
  在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記者見到了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林程教授。林教授告訴記者,最近很多之前根本沒有做過汽車的企業都想來做低速電動汽車,很多人連汽車最基本的原理都不清楚。但他認為這樣的電動汽車僅僅只是電瓶車的升級版,不能代表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如果中國一旦開了口子允許這種電動汽車生產銷售,不僅會使很多地方打著新能源汽車的名義蜂擁上馬,造成低水平浪費和安全隱患,更會影響先進的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實施。
  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林程:「絕對是有害的,這個是有教訓的,就是說,一哄而上,最後就是一刀切,因為很難再去判定誰好誰壞了,亂了就一刀切了,切開了之後,這個行業好多發展趨勢就被抹殺掉了,我非常不願意這種局面的產生。」
  而中國政法大學行政訴訟法學研究所所長高家偉認為,地方政府這種為了地方利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實際也侵犯公民交通安全的權益。地方政府的做法也是違法的。
  中國政法大學行政訴訟法學研究所所長高家偉:「法律既然是規定得很明確了,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得很明確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出台一個與《道路交通安全法》明顯不一致甚至衝突的規章或者規範,這是不允許的,源頭還是在產業管理這一塊,在產業管理當中,國家應該及時出台有關的電動車的生產銷售,研發的專門的產業政策,及時地規範引導產業行為,是根本的措施。」
  半小時觀察:像聊城支持「山寨」車一樣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
  記者了解到,山東時風集團規劃產能是每年5萬輛,而山東整個省上規模的山寨汽車廠就有20多家,每年總共生產多少,沒人知道。
  好一個汽車大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想佔得先機,當然是富有遠見的行動,但是這種行動如果建立在「山寨」的基礎上,恐怕就跟建在沙堆上一樣。
  前兩天,日本的豐田和日產分別推出了新能源新車型「SAI」和「葉子」,跨國巨頭已經吹響了搶佔新能源汽車高地的衝鋒號,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並不算晚,但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像比亞迪的產品始終難以打開市場,這和「山寨」電動汽車的熱熱鬧鬧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也許,我們應該像聊城支持「山寨」車一樣支持真正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
  這兩天,我們感受到了1000萬輛汽車下線的號角聲,也看到了當今新能源汽車的尷尬處境。汽車大省沒法兒拼裝出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5

主題

1900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沙發
lyazh 發表於 2009-10-25 17:23 | 只看該作者
中共的治下什麼事情都有,不足為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