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沉香

[複製鏈接]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i710 發表於 2009-10-8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沉香


百年出土欲攝魂
人間那得幾回聞
誰言老木終腐朽
化作神奇艷世人



原料珍稀香品高雅 「沉香」漸成收藏市場熱點
發表時間:2008-07-18 13:24 來源:轉載文章

隨著人們收藏視野的開闊,沉香,這種文化氣息濃郁的類別成了收藏的新寵。沉香研究專家表示:沉香是自然界中極為稀少、極為珍貴的珍寶物質。其原料珍稀、功效卓實、香品高雅,十分難得。作為香料,沉香自古以來即被列為香中極品。一克沉香的拍賣價格從1000元至上萬元不等,最高價格曾超1萬美元。「但國內市場上,不少沉香涉嫌造假,收藏者要具備一定知識方可涉足此領域。」專家這樣表示。

「沉香與沉香木是不能划等號的。」沉香研究專家孫皖平這樣向《市場報》記者表示,沉香木本身並無明顯的特殊香味,且木質較為鬆軟,性質上與沉香有極大差別。沉香並不是一種原生有香味的木材,而是沉香樹在特定條件下「結」出的特殊「新物質」。

沉香樹在遭受到雷擊、風折、蟲害感染或人畜危害等各種傷害時,自身會分泌樹脂修補受傷部位。某些傷口由於在開放期感染真菌,受傷部位難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癒合,因此開啟了為治療創傷持久的、奇妙的沉香製造與累積的過程。甚至經曆數百年漫長歲月,才誕生了珍惜的優質沉香。

沉香自古以來都受到極為尊貴的禮遇。除香道中品香、焚香等所需的香品外,歷來沉香收藏家們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於可以陳置、佩帶的沉香雕刻藝術品的牧藏。自沉香融入宋人的精細生活當中之後,明、清兩代的宮廷皇室、文人士大夫階層及富裕百姓皆崇尚用沉香製成造像、文房器物、佩飾等。由於沉香生成狀態及結構的特殊性,用之雕刻,可完成的大件沉香雕刻品十分罕見,因此在市場上,可見的多是一些製作精良的小件。

即便如此,近年來沉香拍賣的成交率還是較高,且成交價格往往是估價的數倍甚至數十倍。據悉,世界上盛產沉香的越南,去年全年的高品質沉香產量只有18公斤。一克沉香的拍賣價格從1000元至上萬元,最高價格曾達到一克沉香超過1萬美元。在拍賣市場上,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均推出過沉香。而國內的瀚海、嘉德、古天—均成功推出沉香藝術品及香文化藝術品拍賣。其中北京市古天一國際拍賣公司自2006年以來,多次沉香拍賣都取得了100%的成交率。

不過,專家表示:國內市場上沉香的仿冒品也不少。例如,棋楠香可謂人間至寶,一片萬金。書載,棋楠香分為四級,簡稱一白、二綠、三黃、四黑。即使四級的黑棋楠香,自病態之日起, 也需數十至上百年光陰才可形成。黑棋楠因尚未成熟,真菌擴及部分,雖已因油脂的覆蓋而變黑,但尚未感染的部分仍然是木質的,故呈虎斑狀分佈。《粵海香話》闡明「歲月既淺,木蜜之氣未融,是為『虎斑金絲結』」。至成熟為一級白棋楠,往往要經曆數百年歲月,其質地較軟,不像沉香油脂堅硬,因此可將細屑團成丸狀。其油脈很細,肉眼看不到。用20倍的放大鏡,會看到每一條纖維中間的空隙有金色毛狀油脂腺緊細結合在一起。如果用刀削,削下來的香會捲成圈圈。

但一言以蔽之,「沉香進水首先要沉,此外味道也是不能改變的,這要上手多聞,靠經驗斷定。」孫皖平給想要入門的收藏愛好者這樣的建議。(張牧涵)


林清玄散文: 沉水香
  朋友從印度回來,送給我一塊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顏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種極素樸悠遠的香,連綿不絕地從沉水香中滲出,飄流在空氣里.最特別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遠非一般的木石可比。朋友說:「這是最上等的烏沉香,由於它的心很堅實,丟到水中會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斷從內部散出來,永遠也不會消失,這一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還是和它從前在森林裡時一樣的香呀!」
  沉香能夠供佛、能夠靜心、能夠去除穢氣,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為佛法的象徵,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著堅實的心,像永遠散放木質的芬芳,像沉定的心情,謙虛如同在水底一樣。沉香最動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靜內斂的品質;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頭吧!也是一種啟示,啟示我們在浮動的、浮華的人世中,也要在內在保持著深沉的、永遠不變的芳香。浮世是水,俗木隨慾望水波流蕩,無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樣沉靜,一樣的香。一個人內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懼浮世。
  沉香的分佈:沉香主要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但在其它省區野生分佈的沉香已非常少。在雲南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州,而且野生存量也不多,主要在保護區內有零星分佈。沉香樹含樹脂的木材帶有香氣,為我國特有而珍貴的藥用植物、天然葯庫中的瑰寶,是是十大廣葯之一,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近年來由於採取沉香供藥用,損傷林木極為嚴重,分佈較為集中的林木已被砍盡,現僅有零星散生的殘存植株。`
  沉香被喻為植物中的鑽石,其與身俱來的香氣,淡雅宜人,彙集天地陰陽五行之氣,而成為唯一能通三界之香品,其香氣至今無法人工合成,因而十分珍貴。為保護土沉香,國家和廣東省林業部門將其載入《國家植物紅皮書》和《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圖譜》。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沙發
漢紳 發表於 2009-10-9 05:18 | 只看該作者
有詩有解說,真好

還有個秘密,千年瓦萬年灰 可是中醫的至寶。只是沒地去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3
 樓主| xli710 發表於 2009-10-10 13:03 | 只看該作者
powered by  
Custom Search Control
Web
     
沉香本頁面被訪問12699次。共有5條評論目錄  [隱藏]
藥名
別名
漢語拼音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歸經
藥理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功效
考證
科屬分類
主治
生態環境
各家論述
採收和儲藏
資源分佈
用藥禁忌
動植物形態
功效分類
藥用植物栽培
炮製方法
生藥材鑒定
藥物應用鑒別
性味
中藥化學鑒定
藥材基源
用法用量
出處
評論
藥名
沉香

別名
蜜香、棧香、沉水香。

漢語拼音
chen xing

英文名
Chinese Eaglewood, Wood of Chinese Eaglewoo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Aquilaria agallocha (Lour.) Roxb.
  2.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Ophispermum sinense Lour.;A.grandiflora Benth.]

歸經
腎;脾;胃;命門;肺;膽;肝經

藥理作用
1.國產沉香煎劑對人體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及福氏桿菌,亦有強烈的抗菌效能。
  2.本品揮髮油成分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
  3.尚有鎮靜、止喘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能抑制離體豚鼠迴腸的自主收縮;對抗組胺、乙醯膽鹼引起的豚鼠離體迴腸痙攣性收縮。小鼠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醇沉液0.2ml(2g生葯/ml),能使新斯的明(腹腔注射0.1ml相當2.5×10(-8)g/ml)引起的小鼠腸推進運動減慢,呈現腸平滑肌解痙作用;可使麻醉貓注射乙醯膽鹼后腸管收縮幅度減少,蠕動減慢,這些作用可能是沉香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1.沉香含揮髮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有:沉
  香螺醇(agarospirol),沉香醇(agarol),石梓呋喃(gmelo-
  furan),a-及β-沉香呋喃(agarofuran),二氫沉香呋喃(dihydroa-garofuran),去甲沉香呋喃酮(nor-ketoagarofuran),4-羥基二氧沉香呋喃(4-hydroxydihydroagarofuran),3,4-二羥基二氧沉香呋喃(3,4-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a-愈創木烯(a-guaiene),a-布藜烯(a-bulnesene),枯樹醇(kusunol),卡拉酮(karanone),二氫卡拉酮(dihydrokaranone),沉香螺醇醛(oxoagarospirol),1(10),11-愈創木二烯-15-醛[guaia-1(10),11-dien-15-al],3,11-芹子二烯-9-酮(seline-3,11-dien-9-one),3,11-芹子二烯-9-醇
  (seline-3,11-dien-9-ol),沉香雅檻藍醇(jinkoheremol)等。還含其他揮發成分: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對甲氧基苄基丙酮(P-methoxybenzylacetone),氫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 acid)等;又含沉香木質素(aquillochin),鵝掌揪鹼(liriodenine)。另含2-(2-苯乙基)色酮類[2-(2-phenylethyl)chromone]及其二聚
  體、三聚體,成分: AH1、AH1a、 AH2、AH2a、Ah2b、AH3、AH4、AH5、AH6、AH7、AH8、AH9、A10、AH11、AH12、AH13、AH14、
  AH15、AH16、AH17、AH18、AH19b、AH19b、AH20、AH23。其中AH1又稱為沉香四醇(agarotetrol),AH2又稱為異沉香四醇(isoagarotetrol)。
  2.白木香含揮髮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沉香螺醇,白木香酸(baimuxinic 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白木香醇(baimu-
  xinol),去氫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白木香呋喃醛
  (sinenofuranal),白木香呋喃醇(ainenofuranol),β-沉香呋喃,二氫
  卡拉酮,異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還含其他揮發成分:苄基丙酮,對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anisic acid)。又含2-(2-苯乙基)色酮類成分:6-羥基-2-(2-苯乙基)色酮[6-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3,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4,6,7-二甲氧基-2-(2- 苯乙基)色酮[6,7-di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5,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methoxyl-2-[2-(3』-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b1,2-(2-苯乙基)色酮[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8,6-羥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ethyl]chromone},5,8-二羥基-2-(2-對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8-dihydroxy-2-[2-(p-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7-二甲氧基-2-(2-對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7-dimethoxy-2-[2-(p-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8-二羥基-2-(2-苯乙基)色酮[5,8-di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功效
行氣止痛;溫中降逆;納氣平喘

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
  1.《南方草木狀》: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案此八物,同出於一樹也。交趾有蜜香樹,斡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欽取香,伐之經年,其根斡枝節,各有別色也。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斡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珍異之木也。
  2.《鐵圍山叢談》:香木,初一種也,膏脈貫溢,則其結沉實,此為沉水香。然沉水香其類有四:謂之熟結,自然其間凝實者也;謂之脫落,因木朽而自解者也;謂之生結,人以刀斧傷之而後膏脈聚焉,故言生結也;謂之蠱漏,因傷蠹而後膏脈亦聚焉,故言蠱漏也。自然脫落為上,而其氣和,生結、蠱漏,則其氣烈,斯為下矣。沉水香過四者外,則有半結半不結,為弄水沉、弄水香者,蕃語名婆菜者是也。因其半結則實而色黑,半不結則不大實而色褐,好事者故謂之鷓鴣斑是也。婆菜中則復有名水盤頭,水盤頭結實厚者亦近乎沉水香,但香木被伐,其根盤必有膏脈涌溢,以涌溢故亦結,但數為雨淫,其氣頗腥烈,故婆菜中水盤頭為下矣。余雖有香氣,既不大凝實。若是一品,號為箋香。大凡沉水、婆菜、箋香此三名嘗出於一種而每自有高下,其品類名號為多爾,不謂沉水、婆菜、箋香各別有種也。三者其產占城則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峒,又皆不若萬安、吉陽兩軍之間黎母山,至是為冠絕天下之香,無能及之矣。
  3.《本草衍義》:沉香,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今南恩、高、竇等州,惟產生結香。沉之良者,惟在瓊崖等州,俗謂之角沉。黃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藥用。依木皮而結者,謂之青桂,氣尤清。在土中歲久,不待刓剔而成結,謂之龍鱗。亦確創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之黃蠟沉,尤難得也。然《經》中止言療風水毒腫,去惡氣,余更無治療,今醫家用以保和衛氣,為上品葯,須極細為佳。今人故多與烏葯磨服,走散滯氣,獨行則勢弱,與他葯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損。余葯不可方也。

科屬分類
瑞香科

主治
脘腹冷痛;氣逆員息;胃寒嘔吐呃逆;腰膝虛冷;大腸虛秘;小便氣淋

生態環境
1.野生或栽培於熱帶地區。
  2.生於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各家論述
1.李杲:沉香,能養諸氣,用為使,最相宜。
  2.《雷公炮製藥性解》:沉香屬陽而性沉,多功於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必下焦虛寒者宜之。若水臟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於人,輒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3.《本草經疏》:沉香,氣芬芳,《本經》療風水毒腫者,即風毒水腫也。水腫者,脾濕也,脾惡濕而喜燥,辛香入脾而臊濕,則水腫自消。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口鼻而入,口鼻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入,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沉香治冷氣、逆氣,氣鬱氣結,殊為要葯。
  4.《本草通玄》: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
  5.《藥品化義》:沉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沉,味辛走散,氣雄橫行,故有通天徹地之功,治胸背四肢諸癰及皮膚作癢。且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若寒濕滯於下部,以此佐舒經葯,善驅逐邪氣;若跌扑損傷,以此佐和血葯,能散瘀定痛;若怪異諸病,以此佐攻痰葯,能降氣安神。總之,疏通經絡,血隨氣行,痰隨氣轉,幾屬痛癢,無不悉愈。
  6.《本草述》:按諸香如木香之專調滯氣,丁香之專療寒氣,檀香之升理上焦氣,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也。木香能疏導滯氣,而沉之宜於氣鬱氣結者,則有不同;木香能升降滯氣,而沉之能升降真氣者,則有不同;丁香能祛寒開胃,而沉之調中止冷者,則有不同;檀香能開發清陽,而沉之升降水火者,則有不同。
  7.《本草新編》:沉香,溫腎而又通心,用黃連、肉桂以交心腎者,不若用沉香更為省事,一葯而兩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腎,須用之一錢為妙,不必水磨,切片為末,調入於心腎補藥中同服可也。
  8.《本經逢原》:沉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鬱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達腎,攝火歸原。主大腸虛秘,小便氣淋,及痰涎血出於脾者,為之要葯。凡心腹卒痛、霍亂中惡、氣逆喘急者,並宜酒磨服之;外命門精冷,宜入丸劑。同藿香、香附,治諸虛寒熱;同丁香、肉桂,治胃虛呃逆;同紫蘇、白豆蔻,治胃冷嘔吐;同茯苓、人蔘,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門火衰;同廣木香、香附,治強忍入房,或過忍尿,以致胞轉不通;同蓯蓉、麻仁,治大腸虛秘。昔人四磨飲、沉香化氣丸、滾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氣散用之,取其散結導氣也;黑錫丸用之,取其納氣歸元也。但多降少升,久服每致矢氣無度,面黃少食,虛證百出矣。

採收和儲藏
全年倖免可採收,種植10年以上,樹高10m、胸
  徑15cm以上者取香質量較好。結香的方法有:在樹榦上,鑿一至多個寬2cm、長5-10cm、深5-
  10cm的長方形或圓形洞,用泥土封閉,讓其結香;在樹榦的同一側,從上到下每隔40-50cm開一寬為1cm、長和深度均為樹榦徑1/2的洞,用特別的菌種塞滿小洞后,用塑料薄膜包紮封口。當上下傷口都結香而相連接時,整株砍下采香。將採下的香,用刀剔除無脂及腐爛部分,陰乾。

資源分佈
1.國外分佈於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我國熱帶地區有引種。
  2.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

用藥禁忌
1.陰虧火旺,氣虛下陷者慎服。
  2.《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心經有實邪者忌之;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
  3.《本草匯言》:陰虛氣逆上者切忌。
  4.《本經逢原》:氣虛下陷人,不可多服。
  5.《本草從新》: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

動植物形態
1.沉香 常綠喬木,高達30m。幼枝被絹狀毛。葉互生,稍帶革質;具短柄,長約3m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
  5.5-9cm,先端漸尖,全緣,下面葉脈有時被絹狀毛。傘形花序,無梗,或有短的總花梗,被絹狀毛;花白色,與小花便等長或較短;花被鐘形,5裂,裂片卵形,長0.7-1cm,喉部密被白色絨毛的鱗片10枚,外被絹狀毛,內密被長柔毛,花冠管與花被裂片略等長;雄蕊10,著生於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較長;子房上位,長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極短,柱頭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4.6-5.2cm,密被灰白色絨毛,基部有略為木
  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通常1顆,卵圓形,基部具有角狀附屬物,長約為種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白木香 常綠喬木,植株高達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葉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夾白色絨毛。葉互生;葉柄長約5mm;葉片革質,長卵
  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6-12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疏毛,后漸脫落,光滑而亮。傘形花序頂生和
  腋生;小花梗長0.5-1.2cm;花黃綠色,被絨毛;花被鐘形,5裂,矩圓形,長約7mm,寬約4mm,先端鈍圓,花被管喉部有鱗片10枚,密被白色絨毛,長約5mm,基部連合成一環;雄蕊10,花絲粗壯;子房卵形,密被絨毛。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2.5-3cm,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帶木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黑棕色,卵形,長約1cm,先端漸尖,種子基部延長為角狀附屬物,紅棕色,長達2cm,上部擴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

功效分類
理氣葯;溫里葯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短期霜凍,耐旱。幼齡樹耐陰,成齡樹喜光,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可在紅
  壤或山地黃壤上生長,在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的壤土上生長較快,但結香不多。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長緩慢,長勢差,但利於結香。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在秋季果熟期,採摘1hm2用種量75kg。幼苗經培育1年,苗高50-80cm,按行株距2m×1.5m挖穴移栽定植。
  田間管理 幼齡樹期每年除草鬆土4-5次,並於2-3月
  和10-11月各追肥1次,以追施人畜糞水和複合肥為主。成齡樹施肥量適當增加。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卷葉蛾,每年夏、秋間幼蟲吐絲將葉片捲起,在內蛀食葉肉。卷葉前用25%殺蟲眯水劑500倍液噴霧。

炮製方法
刷凈,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沉香本品呈不規則的棒狀、片狀或盔帽狀。表面褐色,常有黑色、黃色交錯的紋理,稍具光澤。入水下沉、半沉水或浮水。質堅實,難折斷,破開麵灰褐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香氣較白木香濃烈。
  (2)白木香本品呈不規則塊狀、片狀及小碎塊狀,有的呈盔帽狀,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淡黃白色,有黑褐色與黃色相間的斑紋,並有加工刀痕,偶見孔洞,孔洞及凹窩表面多呈朽木狀。質較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呈刺狀,棕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發濃煙,香氣濃烈。以色黑、質重、油足、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白木香橫切面:導管近多角形,有的含棕色樹脂。木纖維壁稍厚,木化。木間韌皮部常與射線相交,呈扁長橢圓形或帶狀,細胞壁薄,非木化,腔內充滿棕色樹
  脂,其間散有少數纖維,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射線寬1-2列細胞,內含樹脂。

藥物應用鑒別
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為辛香溫通,調中止痛之品。但沉香專納真氣,偏治腎陽虛寒之疾;木香專調滯氣,偏治脾胃氣滯之疾;丁香專療寒氣,偏治脾胃虛實寒之疾;檀香專升理上焦氣,偏治胸膈凝氣滯之疾。

性味
辛;苦;溫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 取本品10g,加乙醇迴流提取,濾過,濃縮至干,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褐色油狀物,香氣濃郁;於油狀物上加鹽酸1滴與香草醛顆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漸顯櫻紅色,放置后顏色加深。(檢查揮髮油)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5.0%。

藥材基源
為瑞香科植物沉香、白木香含樹脂的木材。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後下;研末,0.5-1g;或磨汁服。

出處
《中華本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