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時事短篇小說 : 胡錦濤和奧巴馬等領導人密談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10-7 0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06日 轉載)
   
    來源:環球網

     第64屆聯大之後,由奧巴馬安排,幾個大國的首腦在紐約的一處秘密會所單獨開了一個會,與會者有英國首相布朗、法國總統薩科奇、德國總理默克爾、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會議內容只有一個:討論一下中國的問題。
     
     奧巴馬主持會議,他首先發言:咱們關著門開會,有些話就不妨直說了。這個世界決不是平等的,西方就是領導,過去是,將來也是,這個格局不能變。但現在出現了新情況,你中國擠到領導聯盟當中來了。論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你已經超過了很多西方國家,但你又在各方面與西方格格不入,價值觀、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方方面面都不同。所以,你中國的領導資格從何而來,是個很大的問題。
   


     胡錦濤:我在發言中說過了,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要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並不謀求世界領導地位。
     
     布朗:不叫領導聯盟也行。四年前,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首次將中國稱為Stakeholder,你中國好像沒反對,Stakeholder的意思就是,我們共享一個Stake,也必須維護好這個Stake,西方各國都是Stakeholder,你中國也是。
     
     胡錦濤:中國與西方,有共同利益,但中國不太可能成為西方聯盟的一部分,像日本那樣。
     
     默克爾:德國和日本當年崛起的時候,也是你現在這種狀況,想要另立體系,但最終我們還是與老領導英法美結成了同一聯盟,實行了類似的社會制度,大家都是Stakeholder,你中國有什麼特別之處一定不能如此呢?
     
     胡錦濤:中國的道路與德日之路完全不同,中國的國情與今天在座各位所代表的國家都不同。
     
     薩科奇:所不同之處,其實就是發展階段的不同,經濟上的現代化完成之後,就要完成政治上的現代化,一旦你中國開始實行與西方一樣的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加上你目前的經濟實力,你也就和我們同屬一個聯盟了,就是真正的Stakeholder了。
     
     胡錦濤:不同意,我不認為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是現代化發展的高級階段,也不相信各國最終都會殊路同歸走上這條道路。順便說一句,薩先生,其實連你自己都不相信這一點。
     
     梅德韋傑夫:我同意胡先生的看法,俄羅斯上個世紀末自由主義激進改革的失敗,就是因為上了這個當,誤以為經過一段必要的陣痛,就會逐步建立起西方式的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成為西方的一部分。
     
     鳩山由紀夫: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實行過自由主義制度,中國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是一場自由主義革命,當時的中國,不僅在亞洲是最自由的國家,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自由主義國家,因為它直接照搬了美國的政治制度。
     
     奧巴馬:這麼說,鳩山先生,您也不認為美國的自由主義是實現現代化的制度保障,也不認為現代化發展最終會導致自由主義的實現嗎?
     
     鳩山由紀夫:日本和英國,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君主立憲制度,並沒有妨礙現代化的發展。你美國的現代化道路是一個特例,因為你在現代化起步之初,具備了獨有的優越條件。
     
     奧巴馬:我的歷史知識不太夠,那麼您認為,中國在十九世紀後期沒能像日本一樣迅速崛起,主要是什麼原因?

     鳩山由紀夫:日本的現代化,是在尊王派重建了天皇制中央集權之後迅速實現的。中國甲午戰爭敗於日本之後,開始向日本學習,戊戌變法后的「新政十年」,現代化有很大發展,當時那個模式與日本很類似,屬於保守主義現代化,但這個模式後來被美國的自由主義現代化模式取代了。
     
     梅德韋傑夫:自由主義現代化,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個嚴重的悲劇,國家四分五裂、瀕於崩潰,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自顧不暇,中國早在那時就亡國了,和近東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一樣。
     
     胡錦濤:所以中國後來選擇了共產主義道路,是共產主義讓中國獲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
     
     默克爾:我對共產主義有親身體會,共產主義的確是一種現代化模式,但這個模式只能成功一時,不能持久,你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大發展,並不是共產主義的推動。
     
     胡錦濤:按我們自己的說法,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薩科奇:在我們西方看來,應該叫「國家資本主義」,只要更少一些政府管制和干預,更多一些私有化和市場化,就是自由資本主義了。
     
     布朗:今天咱們開會不是研究歷史,當前的現實問題是:中國的成功如何理解?為什麼中國不接受西方的模式,堅持認為自己的道路更正確?如果基於自由資本主義原則的「華盛頓共識」失敗了,而「北京共識」卻越來越成功,我想問:「北京共識」所基於的世界觀、所內含的主義,到底是什麼?
     
     奧巴馬:我好像明白了,我剛才一直在記筆記,你們已經提到了四種現代化模式,即保守主義現代化、自由主義現代化、共產主義現代化和國家資本主義現代化。這麼說,中國似乎是唯一在本國現代化歷史上先後實踐過四種現代化模式的國家,是不是這樣?
     
     梅德韋傑夫:也不完全是,俄國也曾先後實踐過四種現代化模式,只是順序上與中國有所不同。但我必須承認,中國另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它目前的現代化模式,實際上是所有四種模式中各自成分的一個混合。胡先生所說的「中國特色」,其本質就是「混合」,包括西方的各種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混合。
     
     鳩山由紀夫:中國文化一向具有混合的功能,中國傳統中儒道釋三教,一直是相互融合,政治中的霸道之術和王道之術,也一直都是兩者雜糅。
     
     奧巴馬:今天這個會議,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對中國的特殊性重新進行了定義。今後我們必須用這樣一個新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它是世界現代化歷史上唯一先後實踐過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共產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四種現代化模式,並利用其國學傳統對這四種模式進行了混合的國家。請各位回去之後把這個結論交給國內的智庫認真研究一下,如果得到了學界的肯定,那麼這一點的確賦予了中國一個重要資格,使之可以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之一。
     
     布朗仰頭自言自語:而且,如果多種主義的混合將是未來的大趨勢,那麼中國甚至成了先行國家。
     
     胡錦濤合上了筆記本。他的頭腦中閃出一個景象:2040年,鴉片戰爭二百周年紀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林則徐、李鴻章、康有為、光緒帝、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畫像,並列一字排開 ……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沙發
hellman 發表於 2009-10-7 0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