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稱未行賄的中海油敢不敢告美司法部誹謗?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21 0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司法部披露,美國控制組件公司在全球行賄,行賄名單中有6家中國公司,包括中石油和中海油。中海油近日發表聲明否認員工收受賄賂。而中石油及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尚未就此做出回應。

    
眾所周知,在中國,不行賄就幾乎無法做成生意。在國外屬於犯罪行為的商業賄賂,到了中國就不算回事,原因正如有的外商感嘆的——「不行賄就不可能在中國做生意」。

  如果這6家超大型國企自以為清白,完全應該狀告美國司法部誹謗啊。美國是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政府部門無法干預司法,所以只要美國司法部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行賄,就一定能告倒美國司法部。

  可是,除了賊喊捉賊的叫囂一下,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據昨日(8月16日)《新京報》報道,美國司法部日前公布的文件顯示,美國控制組件公司(CCI)從2003年到2007年在30多個國家行賄約236 次,由此獲利約4650萬美元。有6家中國公司也在CCI賄賂名單中。分別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江蘇核電有限公司、國華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石油材料設備有限公司、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全是超大型的國企。截至目前,只有中海油發表聲明,稱公司的內部調查已結束,「結果顯示沒有員工收受賄賂」。而中石油及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尚未就此做出回應。

  眾所周知,在中國,不行賄就幾乎無法做成生意,王石就說過:「現在不行賄成了過街的老鼠,行賄反而成了英雄了。」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后,很快入鄉隨俗,甚至有過之而無不極。在國外屬於犯罪行為的商業賄賂,到了中國就不算回事,原因正如有的外商感嘆的——「不行賄就不可能在中國做生意」。

  2003年,朗訊賄賂事件爆發后,朗訊中國公司的幾位高管被美國公司總部解職,並面臨美國司法部門的追責。但在國內,到目前為止,卻沒有相關部門調查朗訊中國數百萬美元賄賂金的去向,更不要說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了。這就是中國的現實。

  另一個例證是,據昨日(8月16日報道)《華夏時報》報道,土地拍賣過程中,灰色交易普遍存在。而地王現象背後更是存在弄虛作假、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利益分成的真相。業內人士稱,企業為了拿地,「沒有一個不行賄」。

  當然,我們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無商不奸」,而是官員在「逼良為奸」。從傳統時代,中國就是官家控制一切,商人再有錢,也必須和官家勾結,因為生殺予奪之權都控制在官家。今天縱有萬貫家財,明天可能就是階下囚。政府的權力太大,直到今天,商人階層還是無法充分發育,因為過大過多的審批權控制在政府。這些審批權就給官員提供了尋租的空間。政府應該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提供各種公共服務的部門,而不應該去承擔具體的經濟任務。

  中海油在聲明中稱,在美國司法部通報此事後,中海油由黨組紀檢組牽頭,組成5個調查組對中海油全系統自2002年至2009年8年間與該公司及其代理商發生業務往來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核實。調查顯示,在此期間,中海油共有11個單位(項目)與CCI及其代理商發生業務往來。截至目前,尚未發現公司內部人員收受這家美國公司及其代理商的商業賄賂。

  中海油還稱,中海油還與美國控制項有限公司進行了多次溝通,共同展開調查核實。該公司母公司中國總裁正式向中海油複信稱,這些收款人並不是中海油的員工,而是前CCI員工或他們的親屬及朋友。「極可能是這些CCI前員工及其同夥私吞了這筆錢」。IMI公司重申,「並無證據證明這些錢真正到了中海油員工的手中。」

  按照這個聲明的說法,並非中海油接受了賄賂,而是美國公司以要行賄的名義,從美國公司領了錢之後,放進了自己腰包。那麼,美國司法部公布文件中海油公司接收美國公司的賄賂,嚴重損害了中海油公司的聲譽,如果中海油自以為清白,完全應該狀告美國司法部誹謗啊。美國是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政府部門無法干預司法,所以只要美國司法部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中海油行賄了,中海油就一定能告倒美國司法部。

  可是,中海油敢嗎?

  對於行賄事件,中石油尚未對此事做出聲明。據媒體報道,記者向中石油有關人士求證,對方稱剛從媒體報道中得知此事,尚不了解消息具體內容,無法置評。

  竟然美國的律師費非常昂貴,但反正這6家企業都是超大型的國企,錢有的是,不管什麼名律師都請得起。此前中石化裝個吊燈,就要花156萬,儘管比此  前網上傳說的1200萬便宜多了,對於我輩這類升斗小民,還是無法想象的。

  我建議,這6家企業,應該聯合控告美國司法部誹謗,只要你們夠膽。可是,除了賊喊捉賊的叫囂一下,他們有這個膽子嗎?2003年的朗訊賄賂事件,同樣也是叫囂了一陣,涉嫌受賄的國企都安然無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