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相: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何不進攻河內?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2 1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劍破天/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的邊境戰爭,也就是中方所稱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的起因究竟是什麼,戰爭進程及勝負如何,戰爭對交戰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和軍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香港軍事專家楊達對德國之聲記者談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況。
1979 年的世界還是個冷戰的世界,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兩大超級大國對立,形成東西方陣營。中國自命為第三世界弱小國家的代言人,但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力還遠不足以與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匹敵。相反,由於中蘇交惡,蘇聯又拚命拉攏中南半島小國越南,從戰略上對中國形成了一種合圍的態勢。
   
    70 年代的乒乓外交為中美恢復正常邦交拉開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攏無疑令蘇聯和越南感到擔憂和恐懼。越戰結束后,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在中南半島擴張勢力,推翻柬普寨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政權,試圖建立印-度支-那聯邦。這當然為中國所不能容忍,並且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北京-政府當時是支持紅色-高- 棉政權的。中國領導人認為,是到了該制止蘇聯的"亞洲古巴"、教訓教訓這個越南"小霸王"的時候了。
   
    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越南越來越瘋狂的排-華活動,以及雙方的領土爭端。香港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軍事問題專家楊達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1975年越南統一后開始排-華,這是中國擔心的一個問題。剛開始時越南在剛剛統一的南方將比較富有的華人排走,後來連北方的華僑也被排走,中越關係開始惡化。此外,在南中國海上中越之間也有領土糾紛,涉及到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這也是中越敵對的原因。"
   
    據頗具影響的澳大利亞"時代報"在當時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批華僑被迫逃離越南。該報在對為數眾多的難民進行採訪后得出結論,河內要對爭端負主要責任。越南北部的難民潮早在1977年就開始了,1978年達到高潮。在排華浪潮中,華裔政府官員被解職、獨立開業的商人被迫停業,華人學校被關閉。在所謂的戰略要地,華人要接受"忠誠測試",直至被驅逐。而在南部,大約3萬家華人商店被迫關閉。在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華人被迫繳納多達數百萬美元的出境稅,並被趕上破舊的漁船駛向怒海。
   
    此外,越軍在中越邊境不斷騷擾。因此,中國在闡述戰爭理由時將這場戰爭定義為"自衛反擊戰"。但是,看一看當時出版的"新德意志報"就會了解到當時的國際輿論對這場戰爭的反應: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指責中國入侵越南,為數眾多的西方國家也持同樣觀點,亞洲國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蘇聯則更不用說。當然,中國在打這場戰爭時對蘇聯並非全無顧忌,但軍事問題專家楊達認為,中國之所以敢對越南動手,而不怕中蘇邊境出現戰事,部分原因是由於蘇聯把注意力轉向阿富汗問題。
   
    1979年2月17日,中國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雖然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里。2月20日,西線大軍攻克老街,經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東線大軍同日攻克諒山,越北各重鎮為解放軍控制。而諒山以南皆為平原地帶,適合中國裝甲部隊作戰,越軍再也無險可守。但中國軍隊沒有將初期戰果保持下去,與其說是出於限制衝突擴大的政治考慮,不如說是裝備不足所致。
   
    楊達對兩軍裝備情況進行了對比:"那時候解放軍剛剛從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中走出來,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不強,在攻打諒山、老街等其它邊境城市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很大。比如說解放軍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軍打垮了,坦克質量很差,有的炮彈不會爆炸,有的炮兵部隊在戰爭頭一天所發的炮彈的數量比過去20年所發的都要多。而越軍方面1975年越戰剛剛結束,作戰經驗豐富,手中握著繳獲美軍的裝備、蘇聯援助的大量軍火、以及過去中國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諒山之後進一步行動,對解放軍是很不利的。"
     
   
    從武器裝備上來說,越軍士兵當時普遍裝備AK衝鋒槍,而中國士兵還在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空軍方面,蘇聯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殲擊機已是越軍制式裝備,而同時期中國還在使用殲6,即米格19。
   
    楊達也談到了中國軍隊暴露的問題:"技術上來說,1979年時中國軍隊作戰的方法還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沒有出動空軍,因為那時候的飛機,特別是殲擊機沒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白天可以作戰,其它時候作戰能力不強。現代化的戰爭是不可能這樣的,所以解放軍不可能在越南有什麼做為。
   
    對中國人來說,1979年中越戰爭其慘烈程度直逼朝鮮戰爭。昆明軍區在對對越自衛反擊戰進行總結時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犧牲 6900餘人,傷14800餘人。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人,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許多中國人至今都還記得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描述的浴血場景,電影所宣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背後是無數士兵生命的代價。時至今日,昔日媒體稱頌的影響已無人再提起。1984年的老山戰役中,中國軍隊犧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頭被炮火削平幾公尺,地表陣地一片焦土。
   
    舉個簡單、但卻令人無言以對的例子:中國軍隊的軍服沒有軍銜識別符號,指揮官都是從本單位挑選出來的,士兵籍此來辨認自己的指揮官。作戰中指揮官陣亡后,作戰單位也隨之解體,士兵不承認新來的陌生人是他們的長官,由此產生的混亂狀態也是中國軍隊遭受傷亡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中越邊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衝突不斷,沒有哪一方成為戰爭真正的贏家。但是在這段時間裡,中國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參戰,中越邊境成了練兵場。
   
    楊達在談到戰爭對中國軍隊的影響時說:"戰爭對中國軍隊最重要的影響是,強調了軍事現代化的重要。戰爭給解放軍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軍隊要正規化,不能像過去打游擊那樣,過去的經驗一定要放棄。"
   
    歷史進入80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越南自1986年起也開始他們的改革-開放。到80年代後期,中越雙方認識到,軍事-對抗沒有意義。楊達介紹說, 19-90年前後中-越邊境還有放-冷-槍的,但此後就回到和平、幾乎沒有控-制的開放的邊境。兩-國-國內-政治-經濟的改變-使戰爭成了落-后的代- 名詞。這場-戰爭除了給-交戰雙方造成損失外,對東南亞地區政治也產生很大影響。
   
    楊達分析道:"這場戰爭對東南亞是很重要的。 1978年越南-推翻-柬普寨波-爾布-特政權后,東南亞成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反-越陣營,一個是親越陣營。中國當時是支持反越陣營的,在中國的支持下,東盟一直支持波爾-布特政權的所謂合法地位,包括在聯合國的席位。所以從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紅-色-高-棉雖然沒有控制領土,但仍佔據聯合國席位,所以說東南亞也有它的冷戰。"
   
    中越之戰也對亞太地緣政治產生影響。美國80年代與中國關係越來越好,在新疆建立監聽系統,中美軍事合作越來越多。而蘇聯則與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蘇聯在金蘭灣擁有海軍和空軍基地。中越戰爭也反映了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
   
    中越戰爭極大鍛煉了中國軍隊。79年戰爭,中國軍隊其實無論各方面都是不如越南。素質上,越軍歷抗法,抗美,數十年戰爭中度過,軍隊戰鬥力極強。中國大米,蘇聯援助大量軍火及繳獲美軍的軍火可以供它再打一場越戰。武器裝備上,士兵普遍裝備AK衝鋒槍,而同期中國士兵還用56式半自動步槍。越軍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說,單口徑就比中國軍隊使用得大,且射程遠,威力大。79年中國軍隊就吃了越軍遠程炮火的大虧。空軍方面,米格21 和23--蘇聯援助--已是制式裝備,而中國同期還是使用殲6,即米格19。後勤方面,中國軍隊是深入敵國,補給不便,越軍則是守株待兔,毫無後顧之擾。另外中國軍隊的指揮,通訊系統極其落後,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造成 79年戰鬥中許多無謂的傷亡。經過79年一戰的教訓,中國軍隊痛下決心,改革軍隊作戰體系,更新裝備,改善後勤,恢復軍銜制,強化通訊和指揮。到 84年廣西法卡山之戰,中國軍隊已是煥然一新了,走上了現代化軍隊之列。
     
     
   
    第二,中越之戰拖垮了越南。越軍於78年入侵柬埔寨,精銳盡出,卻深陷泥潭。中越之戰又從北方拉開,令越軍兩面受敵,疲於奔命。國家經濟建設無法搞起,軍費不繼,民生凋敝,只好不斷向蘇聯伸手。多年積累的家底最終耗盡。而中國是個大國,資源豐富,又加上實行改革開放,國力迅速上升,從84到88年期間,基本上是將越南當做練兵場,各大軍區輪流派兵作戰,鍛煉軍隊戰鬥力,測試新式裝備,培養了一代軍人。同時也是直接支援了柬埔寨的抵抗力量,令越南無法喘息。當世界進入九十年代,回頭一看,亞洲各國早已紛紛崛起,經濟迅速發展,而越南卻還在喝稀米粥。大好十年發展機會,就這麼白白浪費在無謂的戰爭之中了。
   
    另外,中越之戰,對亞太地區地緣政治的影響還包括,蘇聯也被拖入越南這個無底洞,其亞洲擴張野心受到遏制。每年數十億美元軍費投入越南,變成的僅僅是一堆堆白骨,其餘一無所獲。中國和美日歐更加靠近,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已不攻自破,再無意義。反而在中美聯手壓制下,特別是美國利用星球大戰計劃等軍備競賽手段以及歐洲的鐵幕圍堵,和平演變,亞洲中美合作,蘇聯經濟日益衰弱,最終被拖垮,國家四分五裂,一代梟雄灰飛煙滅!越南從此失去大靠山。雖說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衣缽,繼續使用金蘭灣,同時提供援助,但也不在是免費黑麵包加土豆牛肉了。一切以硬通貨為準。柬埔寨也從此再次擺脫越南,其扶持的傀儡政權洪森轉而向中國示好,寮國也開始更多轉向北京。中國憑藉其強大經濟,政治及軍事影響力,再次稱雄亞洲。正可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09-8-13 05:41
1、1979年中國打越南主要是毛澤東、林彪等人根本沒死,勢不兩立、爭搶中國的軍權!可又不能在中國國內打,倆人沒死,公開打起來了,結果將是什麼?毛澤東和林彪都會完蛋。
2、當時中國的處境相當危險,國際上幾乎沒有國家支持中國,中國在聯合國受到很大壓力,更重要的是:蘇聯有可能下手,一旦蘇聯下手了,難以很快住手,問題就大了。

許世友等人很想拿下越南首都河內,毛澤東、林彪等最高決策者派人跑我我上學高中(河南省淮陽中學)問我,其實我上學的高中從學校領導、老師到我的同學有不少間諜,為毛林等人直接賣命。我說別打河內,只是個虛名,顯得中國挺了不得,但會結下仇恨,打人家首都。當年我還不明白唐山大地震是核試驗呢,我也沒明白毛澤東、林彪都沒死。我判斷他們感覺我的話有道理,就沒拿下河內。唐山核試驗所造成的仇恨已經成了他們的一大心病。
3
匿名  發表於 2009-8-13 10:52
靠,又跑出來了。可知於先生尚未千古!
4
匿名  發表於 2009-8-13 12:03
當時胡志明決定死守河內。斯大林說蘇聯會盡力幫助越南抗拒中國的進一步擴大站爭。一方面斯大林還得防範希特勒的崛起。所以聯合羅斯福和邱吉爾逼迫中國徹軍。79年的中越戰爭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5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8-13 12:05 | 只看該作者
1# 流水線
達到了戰略目的就行了,又不想滅掉越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匿名  發表於 2009-8-13 12:38
孤忠大哥回來啦!
真想死我了

32

主題

527

帖子

28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7
7
NikonForFun 發表於 2009-8-15 05:29 | 只看該作者
2# Guest from 70.50.203.x
Ha ha ha ha... Are you insane or just kidd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8
snortbsd 發表於 2009-8-15 06:43 | 只看該作者
孤忠大哥回來啦!
真想死我了
Guest from 208.77.45.x 發表於 2009-8-13 12:38


hahaha, lol, this 孤忠大哥 is really someth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9
DaHL 發表於 2009-8-15 07:42 | 只看該作者
孤忠和李大師比就差了一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08:36
1、1979年中國打越南主要是毛澤東、林彪等人根本沒死,勢不兩立、爭搶中國的軍權!可又不能在中國國內打,倆人沒死,公開打起來了,結果將是什麼?毛澤東和林彪都會完蛋。
2、當時中國的處境相當危險,國際上幾乎沒 ...
Guest from 70.50.203.x 發表於 2009-8-13 05:41

這貨該不是神經病院偷跑出來的吧?完全是胡言亂語
11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08:58
海外有孤忠同志,沒有了你,這裡好安靜啊.你是不是偷跑出來的?精神病院的管理也太差了.
12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12:28
1# 流水線
13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12:53
林彪是1971年死的,毛澤東是1976年死的。
2樓的是否是神經錯亂?
14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13:00
狗屁軍事家,二半掉子而已. 不共河內是戰前就已計劃好了的,主要是吸取了美軍越戰的教訓--在別人的國家打,戰爭將永遠不可能結束. 我在部隊戰前動員時,親耳聽到團政委宣讀中央文件時提到打下涼山就達到了戰略目標,部隊就馬上撤回國. 以致於在3月出日打下涼上后我們部隊還在原地待命,而有些部隊甚至還往河內方向推進,我們都還不明白,以為要改變計劃,要打河內了. 後來才搞清楚, 可能是越南得到了中國軍隊的戰略計劃, 在涼山失守后他們不沒有象我們所預計的那樣從柬蒲寨撤軍. 結果老鄧一聲令下,部隊拉過北倫河,做出向河內進攻的態勢,這才嚇的越南從柬蒲寨緊急空運了三個王牌軍回來. 我軍見戰略目標已經達到,才比預期晚了幾天撤軍.
15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13:02
1# 流水線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16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5 13:06 | 只看該作者
有理、有利、有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45

帖子

19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1
17
伊笑大方 發表於 2009-8-15 14:22 | 只看該作者
二樓的瘋格始終如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1113

帖子

89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2
18
dangerous 發表於 2009-8-15 15:08 | 只看該作者
"戰爭對中國軍隊最重要的影響是,強調了軍事現代化的重要。戰爭給解放軍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軍隊要正規化,不能像過去打游擊那樣,過去的經驗一定要放棄。"


就憑這句話,這個所謂的磚家就可以去死了~
There's no point to living
If you can't feel the lif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匿名  發表於 2009-8-15 15:31
狗屁不通。你打過仗嗎!什麼都不懂,
什麼屁文章,我們是不想打,我們在,朝鮮,還是小米,加步槍呢!!!
老子,在越南打仗時,你都不知道在哪!!!

51

主題

784

帖子

88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864
20
trunkzhao 發表於 2009-8-15 20:05 | 只看該作者
於先生的IP老換,是於先生自我保護意識強呢,還是老在流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