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牌獨派嘆息:台灣已無台獨實踐空間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7-30 1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中評社報道,陳水扁案發生后,現在只剩下部分本土社團還死心塌地挺扁,前台灣社秘書長楊文嘉接受中評社專訪時痛批,本土社團已經失去理想性,幫扁圍事就圍事,不要說什麼司法人權。但他認為,深綠社團所持的台獨主張,雖已不可能實踐,但卻不能沒有,只是有關台灣「主權」必須要有新思維。

  楊文嘉1961年生,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系畢業,2007年5月民進黨總統初選由謝長廷勝出,憤而離開台灣社,近來頻上政論性節目。由於對綠營挺扁行為不假辭色,受到不少綠營支持者謾罵,他感嘆過去這段時間對他來說,是一場傷痕纍纍的拉鋸戰。

  他回憶,2006年國務機要費案正如火如荼時,扁透過同鄉會要求台灣社主辦活動挺扁,活動結束后,陳水扁在總統府小辦公室召見他,拍胸脯向他保證絕對沒有貪錢。沒想到扁案發生后對照時間,發現每次綠營辦大型活動時,都是扁家做資金大挪移的時候。他看了,很震憾,心都碎了,黏都黏不起來了。

  儘管如此,他還願意麵對扁貪腐的事實,並進而反省自己。但看到過去和他一樣堅持理想的人,不是保持緘默,就是忘了理想站出來挺扁;面對扁案,他們竟然如此的沒有原則、那麼的不理性,實在讓他感覺到相當悲哀,也讓他看清,扁的社會操控真的很厲害。
楊文嘉說,最讓他難過的是,當初為了延續本土政權,這些主張本土價值的人一忍再忍,把標準一放再放,像南社、北社的標準低到竟然比扁友會還不如。這麼多人的共同理想卻染上了污點,拿台獨來說,就像是瘟神,與扁搞在一起就等於台獨,實在很悲哀。  

  楊文嘉說,他創北社、台灣社,主要希望有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像農社、車社、客社、角社等,在政治、社會、經濟、傳播4個支柱下鞏固本土理論,但隨著社運團體成了服務民進黨的工具,過去民進黨執政時,又濫用社會力,也掏空了社會力,這些理想就不可能再繼續存在。

  而且,現在民進黨已經淪為相對弱勢、正在盤整的在野黨,不管是實質內容或是資源已經差很多,加上現在沒有很好的政治號召帶領民間,更沒有一條很清楚的路,本土社團顯然已經和廣義的社運團體,如婦運、工運等漸行漸遠,就算形式上還有這些社團的存在,但現在已經是說一套做一套,只是把自己形塑成一個假左派而已。

  至於第三勢力有無發展空間?楊文嘉認為,第三勢力現在只有想像的空間,沒有落實機會,因為綠的實在不長進,藍的也有讓百姓不放心,所以會有第三勢力可以崛起的想像。但目前來說,條件都還是不成熟,畢竟在政治上沒有人才,也沒有內容,所以無法形成社會的動員,唯有靠傳播媒體建立價值,可惜的是,就算是媒體目前還沒有能夠超越藍綠。
至於台獨,他觀察,在台灣經過全球化整合及區域化的分工后,台灣在經濟上的獨特性和優越性的條件已經沒有了。特別是台灣與中國的問題複雜,在經濟上雙方有具體的互補和依賴關係,這部分是無法切割的。也因為無法切割,使得政治上的分割可能性相對減少,也就是說。台灣社會雖然不能沒有台獨思想,但很不幸,這個社會已經不給台獨實踐的空間了。

  他說,台獨本身的戰略有問題,台灣未來能不能成為百分百「主權國家」,他打問號,不過,台灣的「國家主權」必須要有新的思維,這個思維就像是講到法國想到浪漫,講到德國想到嚴謹,日本想到品質,美國想到創新,講到台灣,想的會是什麼?當這個思維形塑出的價值放到中國大陸,台灣人民的自信心上,甚至到全世界人類的思維中時,海峽中線就能往前延伸出去。

  最後,他希望中國大陸應該尊重台灣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戰略也應該要調整,要更多的傾聽、要包容不同意見,這才是做一個老大哥應該要有的態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