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什麼時候才能賺夠錢退休?

[複製鏈接]

4

主題

15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感悟 發表於 2009-7-5 2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華爾街日報 2007-04-04
這可是個人理財方面最基本的幾個問題之一。沒錯,你的投資收益和薪水高低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是,還有幾項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且它們或許更重要。要想算算退休時需要多少錢,要多長時間才能攢夠這些錢,下面就是需要注意的七大因素。

1. 父母

父母能確保你接受良好的教育,為將來的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他們還會送給你一份又一份值錢的大禮,甚至豐厚的遺產。但最終,在我看來,他們言傳身教的理財觀念是比遺產更重要的一筆財富。 父母有沒有鼓勵你定期儲蓄,謹慎地投資?他們會不會算計汽車、服裝、豪華假日
的開銷?你辛辛苦苦為退休攢錢的種種努力很可能就體現著父母的理財習慣。

2. 事業

薪水越高,積累財富的能力也就越高。但是,掙得多並不意味著就能提前退休。事實可能恰好相反。 這倒並不全是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退休前的高品質生活標準,還因為你的收入越高,社會保障返回給你的退休福利占退休前收入的比例就會越低。結果就是:你要比那些習慣了掙得少花得也少的人攢下更多的錢才行。 其次,為退休不斷攢錢的時候,薪水高低倒並不是最重要的了,關鍵是工作的穩定。如果能在一家公司一干數年,積累退休金就會相對容易些。要麼是你已經有了足夠資歷領取傳統的「定額年金」,要麼就是已經有機會向僱主的401(k)或403(b)
計劃固定存錢了。 相反,如果你經常跳槽--且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很難積累出一筆可供退休后享用的財富。實際上,為追逐更高薪水而不停地換工作,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3. 住房

這是人們會做的幾項重要決策之一,甚至都沒領會到有多重要。會買大房子嗎--還是不會? 當然,房子越大,房產升值收益就越高。但是選擇豪宅其實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耗資糜費。 首先,你背上了高額月供、維修成本、公用設施費用、業主保險,還有地產稅--這些都會削弱你為退休積累財富的能力。「人們將房市繁榮作為不儲蓄的借口,」 亨利¨海波勒(Henry 'Bud' Hebeler)、經營著www.analyzenow.com 的退休工程師說。這個網站專門討論與退休有關的種種事宜。「有些文章大談特談財富迅速增值,讓我大吃一驚,他們看到的其實是眼下超高的房價。」

4. 子女

我有兩個孩子,深知身為父母的樂趣。當然,也很清楚其中的花銷。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按當前美元比值計算,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撫養一個孩子到17歲的平均花費是184,000美元。 除此以外,還有大學學費、婚禮開銷、幫忙交房款的首付天知道還有什麼名目。的確,我不時收到一些讀者來信,誇耀他們40出頭就能放心退休了。這些人的共性既非投資有道,也非薪水豐厚,而是沒孩子。記住了:養孩子會讓你晚退休。

5. 離婚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維持痛苦的婚姻,但有一點必須弄明白:離婚會破財--推遲你的退休日期。 很不幸,這一點我略有所知。我經歷過一次和平友好的離婚,之後很多年我都在艱辛努力恢復我的財力。不管怎麼說吧,我還是花了四、五年時間才覺得挽回了損失。

6. 愛好

閑暇時間你都幹什麼?如果你現在大把花錢去旅遊、外出就餐、打高爾夫、逛商場,那麼一旦退休花的可能更多。畢竟,退休以後,一年365天你隨時可以從事自己的業餘愛好。人們往往會說退休以後開銷會減少,但海波勒可不同意。 「我覺得生活費用不會降下來,」他說,「出去吃飯的次數肯定要比上班時候多,服務項目的支出也會更多,因為很多事情都不能親力親為了。」

7. 健康

如果你定期健身,看來就要準備過一個漫長的、相應也就很花錢的退休生活了。 不過,還有更複雜的。 如果家族歷史和自己的健康狀況預示你會晚年健康,那就應該多多存錢,攢上足夠你花25年、30年、或者更多年的錢。 但如果你超重、從不鍛煉、每天一包煙,還是需要存下一筆可觀的錢。 當然,退休后的時間可能並不長,但恐怕更花錢。患上各種老年病的幾率更高,可能還要支付一大筆長期護理費用--這恐怕是退休人士最大的開銷了。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生活習慣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幾率有關,」LifePlans總裁馬克¨科恩(Marc Cohen)說。LifePlans針對長期護理有關的事宜進行了大量研究。「如果退休時身體不夠健康,就更有可能喪失自理能力,需要護理服務。」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94

主題

1655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沙發
木瓜香 發表於 2009-7-9 17:12 | 只看該作者
在中國很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5

帖子

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5
3
 樓主| 感悟 發表於 2009-7-26 04:01 | 只看該作者
在中國很難。http://www.photo-collection.co.cc/img/3177/a09t0412xmng/13.gifhttp://www.photo-collection.co.cc/img/3177/a09t0412xmng/13.gif
木瓜香 發表於 2009-7-9 17:12


按照國內老人的勤儉習慣,老人們基本沒有太多的經濟危機,退休金夠用。還支援子
女(啃老族)的生活呢!...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