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大難題導致中國難用武力收復藏南!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30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當前中印關係成為一個熱點輿論話題,網友對中印在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和調動極為敏感,不久前一篇署名新浪軍事,標題為《五大難題導致中國難用武力收復藏南!》的帖子在各大網站間流傳,以下為全文:


  《環球時報》6越26日刊登了《印度媒體:面對中國不做好軍事準備是愚蠢的》一文。文中指出不斷壯大的中國海軍給印度帶來了極大威脅,因此「印度必須追加國防預算,尤其是海軍領域,並將部隊武裝到牙齒。不能再沉溺於『印度中國親如兄弟』的說法」。2009年 6月,印度總理辛格在國會演講時放出「狠話」:在中印邊界領土爭議問題上,印度絕不妥協,會繼續加強邊境防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威脅」。近幾年來,印度不斷增兵藏南地區,使中印關係不再和諧。

  在這裡,先給大家說說藏南問題。1913—1914年,由英國策劃、在印度西姆拉召開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參加的「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英國人亨利*麥克馬洪背著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威脅利誘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廈)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將英印單方面劃定的所謂「印藏分界線」插入到換文地圖中,私自簽訂了「西姆拉條約」,同時炮製了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 」。此線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依此線劃定後的英屬印度東北邊界,從喜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處(即傳統習慣線)向北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管理權的地區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參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對而拒絕在條約上正式簽字,會議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條約」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後中國政府又多次發表聲明,不承認「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線」。1948年,趁中國忙於內戰無暇顧及邊疆,剛獨立的印度開始派軍隊進入門隅地區,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佔領門隅的中心城市「達旺」,武力將西藏當局派到當地的行政人員驅逐。1954年,印度政府在該地區建立偽「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政官方地圖,將中國拒絕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由原來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為「 已定界」。到1960年,印軍完全控制了麥線以南屬於中國西藏的門隅-珞渝-下察隅地區。在1962年10月—11月的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速勝,收復包括達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鎮在內的藏南大部分區域,進逼至傳統習慣線附近。後出於多種原因,中國軍隊又主動後撤至麥克馬洪線以內。1964年,印軍重新佔領該地區,重新在「麥線」附近與中國軍隊形成對峙。1972年,印度將該「東北邊境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1987年2月,印度宣稱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多次嚴正聲明,不承認非法的「麥線」和「阿邦」,並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進入 21世紀以來,中印邊界局勢趨向緩和,中印邊界問題談判進入正常軌道,截止2007年4月,中印已經進行了10輪邊界問題特別代表談判。但到目前為止,藏南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成為中印關係良好發展的阻礙。

  近幾年,隨著印度不再在藏南地區擴張,有不少中國人高呼要政府出兵收復藏南。這些朋友的愛國之心值得讚揚,但他們沒有考慮中國出兵收復藏南是有很多困難的,這些困難導致中國很難用武力收復藏南。下面,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中國收復藏南的五大困難。

  一:目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使得中國不能輕易大規模出兵藏南。目前世界正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一超(美國)多強的格局暫時穩定,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虎視眈眈,如果目前中國出兵藏南,即使贏了印度,勢必減弱,當然也就無法跟西方敵對國家抗衡了。而卻,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一向主張和平,如果中國出兵藏南,敵對國家必然會指責中國,這樣,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就不好了。在西方國家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之下,中國不能大規模輕易出兵藏南。

  二:目前中國的周邊問題使得中國不敢輕易大規模出兵藏南。目前,中國東南台灣問題未解決,南邊有南海問題,這些問題相當複雜,牽涉到很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能不考慮週全而大規模出兵藏南。

  三:中國的海、空軍實力雖有明顯提高,但武器裝備還是落後,這使得中國大規模出兵藏南底氣不足。現代戰爭光靠陸軍是很難取勝的,而中國海、空軍目前並不先進。如與日本交戰,中國除導彈和潛艇略佔優勢外,中國艦艇等其他常規武器並不比日本先進,有些武器日本還比中國裝備要好。和印度比,中國在武器和軍隊素質上也無法佔絕對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當然不會輕易大規模出兵藏南了。

  四: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中國出兵藏南比印度難的多。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出兵藏南顯然比中國簡單。從中國西南到藏南地勢崎嶇,交通不便,而印度就簡單多了。雖然現代戰爭依靠的是高科技,但地形地勢對戰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而卻一向依靠陸軍取勝的中國來說,大規模出兵藏南不得不考慮到西南地形地勢對戰爭的影響。

  五:落後的交通使得中國很難對藏南大規模出兵。目前中國西南的交通落後,出兵藏南出來依靠有限的航空外,最多的得靠青藏鐵路和進藏的三條公路。我們知道,青藏鐵路和進藏的三條公路的運力有限,無法滿足大規模戰爭的後勤補給。可以這樣說,落後的交通是中國出兵藏南的最大困難。

  以上五大困難使得中國很難大規模出兵藏南。但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發展是迅猛的,隨著中國各方面的發展,中國一定可以解決台灣問題、南海問題和藏南問題。

星島環球網 2009-06-30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65

主題

1392

帖子

573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3
沙發
古來萬事東流水 發表於 2009-6-30 12:05 | 只看該作者
還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6-30 12:13 | 只看該作者
akihito認為中國要收復藏南的戰爭, 並非中國大軍直逼藏南...

而是聲東擊西, 目標直取新德里, 像打蛇就要打蛇頭...

中國到新德里500公里, 印度到北京5800公里...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4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6-30 12:32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再過2000年,全世界都是一個國家了,藏南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5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7-1 10:00 | 只看該作者
1# akihito
沒困難要上,有困難克服困難也要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6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3 04:51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如此!中國已在為藏南和印度做最後攤牌

印度的如意算盤,打的批哩啪啦的響,但是印度自身存在的問題決定了,他永遠不可能在亞洲稱霸,永遠不可能成為亞洲的共主。

  最近,各種新聞消息紛至沓來,但是通過抽絲撥繭,仔細分析,逐漸理清思路,原來,中央高層已經在為藏南和印度做最後的攤牌,積極的作著重要的準備。下面,我們做一下分析。

  第一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表面上,中國現在依然把解決經濟危機放在第一位,各種各樣的會談,各種各樣的論壇,各級相關官員都在忙著解決經濟危機問題。可是總是在一些不經意間,透漏出一絲曖昧的論調,尤其是在每天的整點新聞中(人們普遍忽視的時間段),透露的都是能夠讓人怦然心動的消息,比如︰與朝鮮簽訂公用氣象衛星協議等。中國目前實行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修棧道指的就是表面上我們在忙著經濟,暗渡陳倉就是軍事貯備從來就沒有停止。

  第二 聲東擊西

  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動作,已經驚動了南海諸國,同時也使美國投鼠忌器,不敢造次,雖然南海是我們的利益所在,但是現在並不是最佳解決的時候,但是不能使南海小丑們以為,中華好欺,於是上演了千里躍進南海,戰艦雲集南海,美國受到東亞的牽制,只能放棄南海以求在東亞自保,但是中國真正的問題在藏南,藏南問題不解決,國家不穩,民族不興,民憤不平,同時達賴在印度的種種惡行,已經到了不除不快的程度了。所以藏南就是中國擊西的目的所在。由於印度在西方存在著所謂的相同的價值觀,而且都是實行的資本主義,所以中國的工作以分化印度與西方為主,現在英國,德國,美國等已經表現出了分化的徵兆。

  第三 圍點打援

  這一招在中國的戰爭歷史中,是屢試不爽的一招。由於中國周邊的國家都看準了今年中國60年的國慶,還有世博會,還會有明年的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就像去年奧運會一樣,總想在中國關鍵的時候,咬上一口,來個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中國是傻子嗎?當然不是,所以,這招圍點打援,便開始了,所謂的南海亮劍,就是圍點了,打援就是打擊這群小丑的獲取利益的援。斷絕這些小丑的想法,當然,圍點要圍的真實,打援也要打得真實。

  第四 路在何方

  藏南肯定是要收回來的,但是時機在那裡呢?雖然目前的目的明確了,但是時機在那裡呢?從2010年到2011年將是最佳的時機,一方面中央的換屆選舉,另一方面經濟危機基本結束,美國的作用將非常的微弱,還有就是,中國的大部分的軍事準備已經完成。

  我們期待著,中國作為一個強大的、完整的、已經洗刷了恥辱的國家立於世界之林。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7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3 04:52 | 只看該作者
印度媒體︰中國越來越有「侵略性」

  印度最近在中印邊境動作頻頻,引起中國輿論的不滿。作為率先發難的一方,印度本應好好反思一下,但印度媒體卻並不這麼認為,不僅如此,他們還變本加厲地對中國進行指責。29日,《印度時報》就公然刊登社論,細數中國自去年印度孟買恐怖襲擊後實行的種種「抹黑印度」的政策,並稱中國越來越有「侵略性」。不僅如此,該報還將中國媒體的報道稱為「反印攻勢」。

  這篇名為「鄰國游戲」的社論由印度前駐巴基斯坦高級官員帕塔薩拉席撰寫。文章首先從印中合作說起,稱兩國領導人最近在金磚四國峰會期間曾強調合作,兩國目前在應對全球變暖等問題上也有合作。但接著文章筆鋒一轉,開始指責中國,稱兩國合作「被中國最近採取的破壞平靜的政策罩上陰影」。

  文章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評論非常說明問題,她說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而且美國需要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復甦經濟。中國最近在亞太和印度洋地區,通過「展示肌肉」,表現得越來越果斷。中國無視鄰國擔憂,宣示對南海擁有主權。這其中「還摻雜著持續不斷的對印度的干擾」,不單是貶低印度的經濟發展,詆毀印度與巴基斯坦等鄰國的交往,還包括對「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宣示主權。讓新德里擔心的是,中國不僅公然展示軍事力量,「呼籲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認可印度洋是中國的影響範圍」,還在宣示對「阿魯納恰爾邦」擁有主權的行為中表現出日益增長的「侵略性」。

  文章還把中國媒體的相關報道視為對印度的「抹黑」,稱「抹黑印度的政策在去年孟買恐怖襲擊後實施得更起勁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由政府掌控的媒體發起了一場反印攻勢」。另外,文章還對中國要求亞洲開發銀行拒絕向印度一項涉及「阿魯納恰爾邦」的開發援助計劃提供20億美元貸款一事進行抨擊。文章最後稱,印度應採取積極外交策略,以應對中國「在我們鄰國發起的戰略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胡仕勝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曾有調查顯示,印度老百姓對中國沒什麼好感,這與印度媒體的誤導有很大關係。印度媒體大肆炒作與中國的矛盾首先是為吸引眼球,刊登這種內容有市場。胡仕勝說,即便存在中印媒體之爭,也多是印度媒體率先挑起來的。印度媒體的報道誤導讀者,使受眾對中國的負面印象越來越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胡仕勝說,印度的一些精英分子骨子裡就有一種「中國威脅」觀念,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比如印度的教科書從小學就開始渲染中印邊界問題,而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打擊海盜維護安全,更令印度對中國格外敏感。胡仕勝說,印度媒體不斷炒作中國威脅印度,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印度不自信,而更深層的原因是,反覆炒作與中國的沖突是一種製造聲勢的做法,是在為印度的強軍路線做鋪墊。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8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3 05: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ihito 於 2009-7-3 05:05 編輯

印度時報 中國印度之間的攻防遊戲

註: 中印藏南紛爭幾乎是中方觀點, 這次刊載印度方面的看法...

  在葉卡捷琳堡金磚四國首腦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印度總理辛格會晤,稱雙方應該穩步推動對話和合作。在全球經濟復甦、國際金融機構調整等至關重要的經濟問題上,中印這兩個亞洲鄰邦緊密合作。在氣候變化這樣的重要議題上,印度和中國也同聲同氣,表明自己儘管和發達國家一樣有意於抑制全球變暖,但不會屈服於外界限制其經濟發展的壓力。

  然而,中國近日採取的政策令人擔憂,令中印在上述問題上的合作也相形失色。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稱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而且美國需要中國合作以復興經濟,這明顯壯了中國的膽子。中國近日變得越來越自信,在亞太地區和印度洋地區炫耀實力。它無視鄰國對南海主權問題的關切,單方面拓展與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汶萊和菲律賓的海上邊界。

  與此同時中國繼續攻擊印度,不僅詆毀印度的經濟發展以及印度對待巴基斯坦等鄰國的辦法,而且不太含蓄地提醒它對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之為藏南)的領土主張。

  在去年11月26日孟買襲擊後,詆毀印度的政策就加速推進。中國大陸和香港媒體發動反印度抨擊,宣稱「印度政府熱心於宣佈這是外國勢力發動的襲擊,企圖掩蓋內部矛盾。」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在12月2日宣稱這些襲擊對印度的大國雄心而言是重大的打擊。在最近的6月19日,它宣稱印度人對中國的心態是「敬畏、惱怒、羨慕和嫉妒(awe, vexation, envy and jealousy)」。

  中國如今公開展示軍事勢力,要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承認印度洋是中國的勢力範圍(這個提議遭到美國人的回絕),令新德里擔心的是,中國對整個阿魯納恰爾邦領土的主張中日益明顯的侵略性。這和中國2005年的立場大相庭徑,當時它含蓄地同意為了解決邊界問題,控制線兩側移民地區保持現狀。孟買襲擊剛發生後,甚至在巴基斯坦宣稱印度表露侵略性意圖之前,跟中國政府相關的智庫就指出,「若然發生戰爭,中國可以支援巴基斯坦。」在孟買襲擊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阻撓對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頭目阿茲哈爾(Maulana Masood Azhar)的制裁。

  當中國正式阻撓亞洲開發銀行29億美元的援印方案時(僅僅因為它包含援助「藏南」發展項目的條款),問題到達了高潮。新德里強烈回應,由於其他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亞洲開發銀行成員拒絕中國的反對,支援援助印度,中國陷於孤立。美國人似乎表明他們並不喜歡中國在阿魯納恰爾邦主張上的侵略性。巴基斯坦意識到支援中國的路線可能導致國際上對巴控克什米爾項目的援助終結。現在看來,儘管美國及其歐洲夥伴在處理國際問題上尋求中國的支援及參與,但他們並不支援中國的侵略性展示。

  印度決定加強防務準備,以此補足在亞洲開發銀行阿魯納恰爾邦問題上的外交成功。印度決定增加兩個山地師和支援大炮,以加強軍事部署。新德里還把SU 30戰機部署到東北。

  但我們的服役人員和國防科學家要好好記住,成熟的國家不會強烈地或者公開地大談在爭議邊界上的軍事部署。關於阿魯納恰爾的軍隊和空軍部署的聲明以及透露給媒體的相關消息,或者是跟中國特別相關的烈火3 及烈火 5型導彈的發展的消息,是不應當發生的,他們似乎忘記了行動勝於言談的老格言。在全球舞臺上,有些領域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和中國合作。與此同時,積極的外交可以化解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構成的戰略挑戰。(作者:G PARTHASARATHY;原題:鄰居們玩的遊戲;譯者:星島環球網/驢家的帶魚)

Games Neighbours Play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Opinion/Editorial/TOP-ARTICLE--Games-Neighbours-Play/articleshow/4712987.cms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