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在南海的投入消耗驚人 犯常識性錯誤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6-6 1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南海領土爭端上,中國存在的一個指導性的錯誤。這個錯誤幾乎是決定性地導致了當前中國在南海領土爭端上的不利現狀。這個錯誤的源頭在於和美國類似的一個本質性的認識問題。

在談到南海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會注意到美國力量的存在。可是同時也要注意到,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投入也大多局限於謀略的層面上,並沒有太多可見的實質性實力投入。這間接說明了美國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藉助一些小手段來在南海限制中國。



南海

那麼中國呢?在南海問題上,我們同樣更多的停留於謀略的層面。總在研究一些戰術層面的問題,通俗地來說,就是怎麼應對南海周邊國家的大小動作。事實證明,這麼多年來,我們並沒有通過戰術層面的你來我往佔到什麼明顯的便宜。倒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南海問題的現狀越來越和國力之間形成鮮明對比,引來民眾的不滿情緒。

中國的實力已經遠遠領先南海周邊的國家,美國的存在顯然不是不利局面的借口。首先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才是客觀的態度。

南海問題上,要說中國沒有投入實力,這個的確有點過分。一方面,中國確實投入了一定的硬實力。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謀略是軟實力,特定情況下可以加強硬實力。南海問題上,中國投入了那麼多謀略和精力,也是一種不能否認的損耗。如果把策劃那些謀略的精力用在別的方向,未必不能創造出合理的利益。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可以說南海方向,中國謀略層面的精力投入是不合算的。

謀略是實力的倍增器,從對立統一的角度而言,謀略的最大天敵又是實力。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一直基於謀略期望局勢朝著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現在看來是遙遙無期了。且不說究竟是南沙周邊各國還是美國的實力導致了當前的被動,至少可以確認,換思路的時候到了。

在合理化推測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可以認為現今中國在南海方向使用謀略是為了減少南海方向的硬實力消耗。可是如果謀略沒有使問題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那麼硬實力層面的牽制會帶來長遠的更大消耗。較少而長期的實力投入與較多而短促的實力投入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優劣對比。只是如果時間長到一定程度,那麼較少的投入同樣也能帶來一個宏觀層面的巨大消耗,以至於遠遠超越較多的短促實力投入。

無論是美國或是南海周邊國家的謀略,中國只需要以硬實力為主導去解決問題。這一方式完全能夠解決當前謀略不能解決的問題。同時呢,減少的謀略層面的精力消耗又能從其他方向來彌補硬實力的消耗。中國應該把更多的謀略層面精力拿到與大國鬥爭的舞台上去。

從中美的舞台上來說,中國是硬實力層面的弱勢方,謀略的意義不言而喻。一旦謀略發揮了其倍增器的作用,中國就可以減少在對美鬥爭中的劣勢。對於中國來說,一比十和一比五,或許無法從整體上扭轉大局勢,卻絕對可以讓中國在與美國的利益分配過程中利益分成大漲。



南海

在對南海周邊各國的鬥爭中,中國是硬實力層面的強勢方,謀略的意義就沒有那麼明顯了。十比一和二十比一和五比一之間,中國的利益分成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越南樂意在南海方向投入硬實力,中國就應該毫不猶豫的投入硬實力。畢竟,中國的硬實力在與美國鬥爭過程的可使用方向是受限制的。

因而,作為一個謀略大國,中國不應習慣性地在任何問題上都無限制地使用和相信謀略的作用。這就和美國無限制地相信實力所帶來的危害是一樣的。中美的本質性認識都是錯的,他們都忽視了軟實力的意義。美國在不顧軟實力的消耗使用硬實力,而中國則在不顧軟實力的消耗使用軟實力。其本質危害是無差別的,也就是軟實力的透支。美國沒有了親和力,中國沒有了威懾力,快成難兄難弟了。區別無非是他們在同一錯誤上處於兩個極端的位置。總之就是跑不了極端錯誤這樣一個註解。

這是中國實力使用原則中的一個嚴重常識性錯誤。一方面承認軟實力在國家崛起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呢,又過分重視硬實力的保全,而把軟實力放在可供揮霍的地位上。顯然,這種邏輯表明在決策過程中,對於軟實力的重視程度還有不小的欠缺,沒有建立足夠科學的軟實力應用和分配機制。

美國一貫的戰略方針就是在實力能夠解決的問題上直接投入實力,不來軟的來硬的。實力解決不了或者實力解決的風險太大的情況下,美國才會把謀略作為主導力量。這樣,就避免了謀略精力被牽制在一些次要方向的,反而主要方向的謀略精力不夠的尷尬局面。當然,這裡需要排除過猶不及的情況。

和美國比不了,美國能夠把自己的硬實力直接投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中國並不具備這個能力。能夠體現中國硬實力使用價值的地方並不多。南海,恰恰是一個可以投入的方向。即便中國把自己的可使用力量從南海方向節餘下來,也沒有更多合適的方向可以投放。

即便真從整體謀略的角度上而言,基本的方針也是以己長擊敵短。在南海方向,周邊各國和美國都缺少足夠的實力投入,那麼中國的長處當然就是實力,而非謀略。謀略或者可以學,實力卻是不可複製的。當實力擊破所有的謀略之後,成果便唾手可得。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包括強硬的態度本身都僅僅是一種謀略。舉一個不恰當了例子,一條漁船表達出來的強硬與一支艦隊表達出來的強硬所帶來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些年來,謀略在南海方向已經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勉力維持了幾十年的「現狀」之後,謀略已經不堪重負。繼續以謀略來主導南海方向的政策必然導致未來中國為此付出更為嚴重的代價。

要知道,軟實力的積累可是相當不易,不能因為消耗起來不顯眼就不珍惜。無論是威懾力、凝聚力、公信力、親和力,可都是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才能實現量變到質變的積累。美國這樣一個軟實力嚴重透支的榜樣力量值得高度重視!最後受傷的還是硬實力。

只不過,就眼前的局面來看,中國顯然還沒有在這一問題上有足夠的方針性轉變。特別是對於時代背景改變的適應不夠。看上去,中國似乎只是投入了極少的實力就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南海方向的「現狀」。事實上呢?

中國的謀略精力越來越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效果之差,只要明眼人都能夠看到。這說明,上一波硬實力投入所帶來的謀略效應已經基本到了盡頭了。不客氣地說,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已經透支了謀略,以至於讓謀略既無法實現對外威懾的作用,也無法實現對內安撫的作用。

再不投入硬實力,中國在南海方向所背負的謀略上的壓力只會讓中國的整個軟實力體系徹底崩潰。被動的硬實力投入帶有極大的不可控性,隨時可能破壞整體戰略的有序執行。中國壓根沒有意識到軟實力透支的巨大危害啊。可是危害卻是客觀的,威懾力現在下降多明顯啊!今年初南海問題一輪升溫,中國也因此受了不小的內傷……

可見,以謀略為指導的南海方針已經隨著時代的改變而被局限了。如此巨大的軟實力層面的消耗已經到了必須通過硬實力投入來解決的時候了。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長期硬實力投入過少的結果,到最後無非是更大規模的硬實力投入。

正如美國認識到了長期硬實力單方面投入危害后決定實施巧實力的外交策略。中國也應該認識到長期軟實力單方面投入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加大硬實力的投入,達到根本上扭轉南海不利局面的目的。否則,威懾力、凝聚力、公信力、親和力上的持續消耗將讓中國陷入一個更為尷尬的境地。(封立鶴/四代重殲)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沙發
yoda 發表於 2009-6-7 03:47 | 只看該作者
亡羊補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6-7 0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

主題

4021

帖子

348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80
4
sam333 發表於 2009-6-7 10:45 | 只看該作者
對只認實力的國家談謀略是對牛彈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51

帖子

65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2
5
DaHL 發表於 2009-6-8 08:48 | 只看該作者
金胖點個二踢腳,啥事都沒了:南海、伊朗都泰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7
6
維民所止 發表於 2009-6-9 00:12 | 只看該作者
6# DaH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7
7
維民所止 發表於 2009-6-9 00:16 | 只看該作者
金胖點個二踢腳,啥事都沒了

下面輪到小日本、越南、印尼點二踢腳了, 南沙永遠屬於越南人民!

以後想打南沙要搭上香港吃越南的原子彈!

烏拉!胡錦濤的縮頭烏龜戰術戰果驚人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