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ZT博士移居國外"躲媽媽"事件調查 並不是個案

[複製鏈接]

22

主題

88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注入靈魂 發表於 2009-5-19 1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

  今年5月12日,正在人們歡慶母親節時,一個「攻讀到博士學位卻十年不與父母聯繫」的帖子在網上迅速傳播,「躲媽媽」迅速成為網路熱詞。網友們在譴責的同時,還展開了大規模的人肉搜索,這名拋棄母親10餘年的博士身份很快被弄清,被網友戲稱為「最牛博士」的竹學葉出生於河南省固始縣,自從 2000年出國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沒有給家裏打過一次電話,沒有郵過一封家書。其實「躲媽媽」事件並不是個案,最近幾年時不時曝出「怕父母丟人或拖累自己,不承認父母」的新聞。為何會頻頻出現這樣的事件?又該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繼續發生?     

    最「牛」博士

  移居國外,對父母不管不問,沒有一個電話,一封家書

  4月24日下午3時28分,在大河論壇「河南媒體」板塊中,出現了一個《最「牛」博士「躲媽媽」》的帖子。

  帖子是網友「aaabbbcccddd」發上去的,帖子首先對「躲媽媽」一詞進行了定義:「躲媽媽」是指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種現象: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含辛茹苦地拚命掙錢供孩子讀書,孩子長大了,有出息了,卻無情地拋棄了年邁的父母,不盡贍養義務。

  帖子說,網路名詞「躲媽媽」創造者「牛」博士,原名竹學葉,在加拿大獲取了博士學位,現已移居國外。父母含辛茹苦將他培養成材,他卻多年對父母不管不問,沒有一個電話,一封家書。長期的壓抑和對兒子的思念使得這位可憐的母親先後罹患癌症和糖尿病,爾後又遭博士兒子無情拋棄。這名竹博士卻躲得遠遠的,沒有盡任何贍養義務,跟媽媽玩起了一場道德淪喪的「躲媽媽」遊戲!

  在帖子最後,他還向網友「求助」:為讓這位年邁身患重病的老母親找到自己的博士兒子,請網友們見到本消息後轉發給自己的10位好友。

  經過多方努力,記者終於與發帖人「aaabbbcccddd」在網上取得了聯繫,他稱,當時發帖是因為不忍心看到這位母親的可憐處境。當時他也沒想到那個帖子的影響會那麼大,目前許多記者和網友在網上都想見他,但他現在有些害怕了,感覺壓力很大,害怕自己的身份被暴露後,在固始就不好處關係了。

  據關注此事的另一位網友「孫曉陽」介紹,在母親節前,這個帖子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在5月12日那天這個帖子突然火了,許多網友都參與到了對這名博士的「人肉搜索」行動中,一些網友還組成了「躲媽媽」事件民間調查團。

  「人肉搜索」

  「躲媽媽」博士身份很快被查清,出生於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

  在網友的「人肉搜索」下,「躲媽媽」博士的身份很快被查清,他名叫竹學葉,出生於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

  竹學葉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大妹在鄭州工作,小妹在固始,竹學葉的父母目前就住在小妹家裏。

  竹學葉小妹家在固始縣香樟苑小區,房子面積約有100平方米。竹學葉的父親介紹,他是固始縣某鄉中學的一位教師,在學校管後勤,也兼教政治課,現在退休了,生活上還沒什麼大問題,有退休金。「但老伴兒是農民,又有癌症和糖尿病,所以家裏的經濟就有些緊張了。」

  「我們也不是一直住在小女兒家裏,學葉的外婆已經90多歲了,患有老年癡呆,現在是我老伴的幾個兄弟姐妹輪流照看她老人家,輪到我們時,我們就要去學葉外婆的住處住上一個月。」竹學葉的父親說。

  竹學葉的父親現在心裡很矛盾,不想在老伴面前提「博士兒子」的事情。信陽市浉河區148律師援助中心的鄒萬泓律師在本月初曾去固始找過竹學葉的父親,說想在法律上給予援助,或者勸勸竹學葉,讓他回來看看父母。

  「看樣子,竹學葉的父親心裡很矛盾,沒有答應我們對他的幫助,首先竹學葉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如果把這個事情鬧得太大,對竹學葉的影響不好。 」鄒萬泓說,竹學葉的父親還不想讓竹學葉的母親知道這個事情。原來一提起兒子,竹學葉的母親就哭得不行,「因此我上次去竹學葉的家裏時,他的父親就沒敢讓我見他的母親,怕再勾起她的傷心事。」

  人間蒸發

  老母親生病後,曾經的孝子連一個電話都沒有,電話號碼也換了

  竹學葉小時候的聰明在他的老家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是出了名的,1965年出生的他,6歲時進入小學,13歲修完了初中的全部課程,15歲就高中畢業了。

  1980年9月剛滿15歲的竹學葉就跨進了令人嚮往的大學校門,在河南省鄭州工學院土建係攻讀民建專業學士學位(現在已合併入鄭州大學),1989年底他又取得了碩士學位。在那個時代考上大學已經很了不起了,更何況年僅24歲的他就已攻下了碩士學位。他驕人的學業讓父母、親人們都引以為豪,一度成為村裏、縣裏眾多學子的學習榜樣。

  1990年初,剛取得碩士學位的竹學葉留校工作。幾年後,勤奮刻苦的他成了鄭州工學院(現更名為鄭州大學工學院)的一名副教授。

  知情人介紹:「竹學葉在鄭州工學院工作那段時間,為家庭還是做了許多事情的。」竹學葉的大妹在鄭州工學院上學的費用基本都是「學葉」一個人承擔,小妹上學他也給了很大的支援。大妹畢業後沒單位沒住房,又是竹學葉給予了幫助,把自己的房子給了妹妹住。

  「在上世紀90年代,他在學術上也取得了很多成績,發表一批論文,展現出了他的才華。」

  固始縣香樟苑小區一位知情者說,這一切的變化是從1997年開始的,竹學葉的妻子先期去了加拿大,那年年底,他以探親出國的名義也去了加拿大,但探親期滿後就非法滯留到了加拿大,還在那裏讀上了博士。

  「去了加拿大後,他就和家裏很少聯繫了,2000年曾回過一次國,回家裏住了幾天,再往後就沒有了他的任何資訊。」洪埠鄉馬埠村一位知情人士說,那次走時,他還以旅費不夠為由,向父母要600元錢。「當時他的母親覺得孩子在國外創業不容易,就又向親朋好友借了借,最後給了竹學葉1000元錢。 」

  網友「aaabbbcccddd」說,2001年至2003年期間,竹的老母親生病先後做了乳腺癌切除和子宮卵巢切除手術,這個曾經的孝子連一個安慰的電話都沒有,更不用提為父母承擔醫藥費了。他大搞「人間蒸發」,電話號碼也換了,徹底從父母的視界中消失了。而自從2000年後,年邁的父母雖然多次通過熟人打聽兒子的下落,都沒有得到確切消息,只知道他在加拿大獲得了博士學位。

  「躲媽媽」事件在網上傳開後,加拿大的網友也展開了調查,一位網友透露,目前竹學葉在加拿大過得很好,是一家名叫「天梯書店」的經理,記者試圖與這位網友聯繫,但這位網友稱,他也沒有竹學葉的聯繫方式,只是在一個視頻上看到過他。

  不是個例

  一起起「躲媽媽躲爸爸」事件浮出水面,發人深省

  「躲媽媽」事件其實在文學作品中已經屢見不鮮,最近在各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我的醜娘》中的劇情,就是一起典型的「躲媽媽」事件,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成人,兒子進城後嫌母親醜,不認母親,而母親卻為了照看孫子,以保姆的身份進入兒子家,並與兒媳簽訂了一份「保姆協議」,這個電視劇的熱播賺取了很多人的眼淚,但同時一起起現實中的「躲媽媽」事件也浮出水面。

  在母親節這天,一名重慶女孩向1000名網友發郵件表達自己的懺悔之情,說自己曾是一名「躲媽媽」的女學生,「媽媽在一家快餐店做清潔工。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去吃快餐,要吃完的時候,突然看到媽媽過來了,我呆了一下,當時的想法居然是媽媽千萬別認她。媽媽在離她近1米的時候,趕緊掉頭去收拾別的桌子了。」

  最近,重慶九龍坡區一位47歲的母親秦宏玉也很苦惱。下崗三年來,她一直靠擦皮鞋為生,不料,這份工作卻讓讀高二的女兒小麗(化名)感到蒙羞,多次當眾不認她。

  鄭州市民李先生也講了一個身邊同事「躲爸爸」的真實事件,他在某金融單位參加工作不久,單位分來了一個家在農村的大學生。某日,此人正在信貸科辦理業務,樓下門崗給他打了個電話,稱他爸爸從百公里之外的老家來看他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探出窗外看了看,竟然回電話說不認識。等到中午,看到土裏土氣的老爸還沒走,他就抽空領人來到偏僻之處,把老爸給訓斥了一番,碰巧讓別的同事無意間聽到了,大致是「誰叫你來了,你這樣子多影響我,讓我今後咋見人,咋找女朋友,以後千萬別再來了……」

  這樣的事情也在中國藥科大學鎮江小區上演過,因為擔心自己衣著破舊的母親被外人看到後笑話,一名大學生竟將從河北來探望自己的母親攔在校門口,對母親帶來的一籃粽子也讓她原封不動地帶回去,最後,這位母親不得不含淚離開。

  鄭州市民王愛珍認為,避免出現「躲媽媽」發生在自己身上,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給予正確的教育培養。她說,從她兒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兒子強化了「分享」的觀念,有好東西吃家人都要一起分享,孩子的爸爸經常出差,但現在家裏有什麼,孩子都會想著要給爸爸留一份。
The prosperous times rascal becomes the her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