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槍手留下的

[複製鏈接]

74

主題

817

帖子

105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野木耳 發表於 2009-4-18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離紐約三個半小時車程的賓漢姆頓(Binghamton)是一個約五萬人的小城,人口80%左右都是白人,近年慢慢也有一些亞裔移民湧入,其中包括一個不小的越南裔社區。這座城市也是著名的IBM公司的誕生地。即便在經濟危機籠罩的今天,賓漢姆頓的人們依舊平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但這樣的平靜卻在本月3日上午被一陣槍聲打破……



槍手留下的彈痕   本文圖片均選自美聯社




  4月3日,在距離市政府幾條街之隔的一個移民服務中心內,41歲的越南裔居民王林發(Jiverly Voong, Linh Phat Voong,音譯)向正在這裡上英語課的十幾名師生開槍射擊,導致13人當場死亡,其中包括四名華人。一名在當地大學接受合作培養的中國籍博士生也身中兩槍,好在只是右臂和右腿受傷,沒有生命危險。

  這次槍擊案的受害者來自全世界9個不同的國家,當地警方花費了兩天多的時間才逐一同受害人的家屬取得聯繫,並在隨後公布了受害者名單。

  沒有人知道案情的緣由。受害者是一群無辜的移民。調查人員花費了大量時間同槍手的前同事、鄰居和家人談話取證,初步認為是兇手出於失業和語言障礙而造成心理扭曲,最終走向極端。就在人們接受警方解釋的同時,一個更確切的答案卻在案發三天後揭曉,這個答案來自於槍手本人。






王林發信件照片



槍手的自述

  「我是向人們開槍射擊的Jiverly Wong。」

  在槍擊案發生后的第四天,即4月6日星期一,當地的News 10 Now電視台傳出消息,該台收到了一個發自「Jiverly Wong」的包裹,裡面不但有一封兩頁紙的信,還有一些槍手的照片以及駕照和持槍證的複印件。該電視台先是向FBI和當地警方打了招呼,表示他們要原樣公開槍手的信件,隨後便發布了這封信和裡面的圖片。

  這封信雖然被看作是王林發以槍手本人的角度解釋了案發原因,但信的語言本身暴露出槍手患有嚴重心理問題,而絕非是一個移民因生活所迫走向極端這麽簡單。

  王林發信中的語氣所透露的似乎是一個本性並不壞甚至有些老實誠懇的人,但問題在於他患有嚴重的妄想症,他的腦海中滿是自己多年來被警察無辜迫害的畫面。令人無法想象的是,這樣一些幻想竟導致了他最後無比殘忍地將13個人一個個射殺,一分鐘內打出了98發子彈。可以想象那些受害者最後經歷了怎樣的恐怖。

  王林發的信全篇都是用了工整的英文大寫,開頭一句便是「親愛的NEW TEN NOW(實為NEWS TEN),我是正在開槍打人的王林發」(I AM JIVERLY WONG SHOOTING THE PEOPLE)。之後便是一連串滑稽的語法錯誤和對多年來便衣警察對他迫害的回顧。

    信的大意是說,首先我要道歉,因為我知道一點英語(實際他想說我知道的英語不多),我希望你們能理解下面我要說的東西。你們當然需要知道我為什麽開槍殺人,因為便衣警察在過去18年裡給了我許多狗屎(GAVE ME A LOT OF ASS)。我有七年零八個月是在加州送雜貨,2007年8月回到紐約。讓(我們)談談我住在加州的時候,比如警察一天24小時用超現代的技術和照相機在我房子里燒化學物品,轉換頻道電視(CHANNEL Ti.Vi.),或者調節電扇,讓我不能呼吸,讓我嘔吐,把音樂連到我耳朵里。

  隨後王林發用極其混亂的語言指責警察散布針對他的不實謠言,引致許多人對他產生偏見,並認為是警察讓他失去工作,警察讓他變得貧窮。

    接著他又談起住在紐約賓漢姆頓附近的強森城(Johnson City)貝克街28號2樓的時候,警察經常半夜等到他關燈上床后,然後開鎖進入他的卧室,坐在那裡看著他睡覺。王並聲稱警察僅在1994年便這麽幹了13次,其中3次還在他熟睡的時候去碰他,另有一次從他錢包里偷了20塊錢,還有一次則是用電槍點擊他脖子的後面。

  在滿是抱怨的第一頁之後,王林發在信紙的最下面轉而來了一行非常有禮貌的指示:「請繼續第二頁,謝謝。」

  接著,王林發又指責在1990至1995年間,紐約州的警察企圖製造車禍,讓他的車和警察的車相撞,比如突然在他前面剎車,但32次每次都被他躲過,他從來沒讓自己的車撞上去。

  如此種種「不公」,王林發最後決定切斷這種貧窮的生活,但死之前他要當一回法官,同便衣警察們扯平,要至少兩個人跟他回歸塵土。最後他還來了一句黑色幽默「AND YOU HAVE A NICE DAY」。

  這封信寫的日期是2009年3月18日。有流傳於網上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稱,王林發在此前一天同移民服務中心的人發生過爭執,有人打電話叫來了警察,最後警察將他趕了出去。但該說法同官方的說法有些出入,因為警方和中心的人均表示,槍手自3月的第一個禮拜過後,再也沒去上過課。

  王林發在行兇當天,特地穿了一件防彈背心,警方認為,他是做好了準備,要跟警察干一場,但可能在最後一刻又膽怯了,在聽到警車到來后,開槍自殺。



王林發




槍手肖像

  現年41歲的槍手王林發在90年代初從越南移民來美,是一名越南華裔。來美后沒幾年便入籍成為公民。據他的一位鄰居對媒體講,王林發的父親Henry Voong曾經在越戰中當過南越的軍官,後來一度被迫害,最終和其他一些被迫害的退役軍官獲得美國政府的幫助,得以移民來美定居。王林發本人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將自己最初登記的姓氏Voong改成後來的Wong。他們一家同許多越南的華裔一樣,更多的是講一種粵語方言,而非越南語。

  王林發來美后的最初十年是在賓漢姆頓一帶度過的。他曾經在賓漢姆頓的招牌企業IBM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在90年代末決定搬到加州,在一家食品供應公司做工做了七年。當年的僱主對他的印象是他對自己的工作很嫻熟,上班很守時,平時也從不和人爭論,與同事相處和睦,但後來有一天他突然就不見了。

  根據信中所述,王林發在加州和一名華裔女子蔣秀萍(Xiu Ping Jiang,音譯)結了婚,並生有一個女兒。但後來不知什麽原因離了婚,這使得他決定回到紐約,同時也是他突然從工作的日式食品供應公司消失的原因。

  90年代末,王林發在賓漢姆頓生活期間,一度因吸毒而企圖搶劫,但沒有成功。95、96年,他合法購買了這次作案用的兩把手槍。

  回到賓漢姆頓后,王林發在當地的主要企業——著名的真空清理器材廠Shop-Vac工作,在那裡組裝吸塵器,但去年11月因經濟下滑,他被公司解僱。此後他一直沒有工作。他曾向多年的好朋友,在賓漢姆頓開有一家雜貨店的56歲女店主Hue Huynh 抱怨自己每個禮拜的失業金只有200美元,不夠生活,再加上自己運氣不好,所以對生活很悲觀。當時Huyhn的丈夫還勸他,不要著急,你還年輕。

  王林發在Shop-Vac公司的前同事對媒體表示,每次問他周末過得怎樣,他都會說自己去了靶場練習射擊,同事們都隱約擔心,似乎說不定哪一天他會帶把槍過來把他們統統打死。有一次一位同事看他穿了一件印有紐約洋基球隊標誌的外套,所以便問他是否喜歡這個球隊,而王林發的回答則是,「我不喜歡那個球隊,我不喜歡美國,美國是個爛國家(America sucks)」。

  王林發最近幾個月經常去事發地點移民服務中心上英文課,但從三月的頭一個禮拜開始,他再也沒有出現,直到事發當天。

  王林發的父母在事發后被警方人員帶往警局接受問話。他的父親看上去象是有一定身份的生意人。據當地社區人士表示,王林發的父親在社區廣受尊重,原因是他以前主持的世界救援組織(World Relief Organization)幫助了許多初來乍到的越南移民,幫他們安家,砌房子,甚至找醫生等等,是一位大家有難便去求助的人物。

  案發前,王林發一直同他的父母和一個妹妹住在附近的強森城泰勒街的一幢房子里。那裡離案發地點大約有10分鐘的車程。



誰之過

  早在兩年前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后,人們便開始議論要如何防止有精神疾病的人獲得槍支,以及如何及早發現他們的精神問題並採取強迫性的治療措施。但當時可能誰也沒想到,兩年後,一樁極其類似的案子再次發生,而槍手可能在弗吉尼亞理工槍擊案發生時便已通過媒體「虛心」學習了趙承熙的種種作案手法。

  只要做一下大概的比較,便不難發現這次賓漢姆頓槍擊案同當年弗大槍擊案的許多相似之處。兩個槍手平時都為人孤僻,或是受人冷落,都喜歡玩槍,都在作案前周密計劃,並在開槍前將受害人可能逃生的出口給堵上,作案時都是向受害者瘋狂射擊,希望殺死的人越多越好。而作案前,都向某家電視台寄出了一個包裹,裡面除了各有一封信外,兩人都將自己平時玩槍的照片給奉上。不難看出,在這兩起案件中,王林發應該是作了趙承熙的學生,他是在如法炮製後者的作案手段。

  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人都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當然,兩人也都碰巧出自第一代移民的家庭。兩人的語言特點也頗為類似,就是語法上斷斷續續,但充滿了一種要爆發的憤怒。兩人都在美國生活多年,如果他們真想學好英文,完全有時間和有機會,但最後兩人達到的語言「境界」卻非常相似,這或許和同一種精神疾病有關。

  以上兩樁案子和兩個名詞緊緊聯繫在一起,一個是心理疾病,一個是移民。而犯罪和移民是兩個更容易被人們聯繫在一起的名詞,但所幸的是,這次王林發槍擊案發生后,眾多的網上匿名評論似乎並沒有過多指責移民群體,一方面,本案的受害者也是移民,另一方面槍手本人並非是一個新移民,而是在美國生活了近二十年。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同王林發案前後腳發生的多起槍殺案涉及了各種背景的槍手,他們並非都是外來移民。

  那麽這次賓漢姆頓槍擊案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同兩年前趙承熙案發生後人們紛紛提供各種「社會解藥」不同,這次王林發案發生后,輿論似乎並不關注錯在誰。或許因為在同一期間全美各地發生了多起槍擊案,原因和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人們一時間不知所措,任何一種單一的解釋都站不住腳——經濟衰退,移民適應,心理疾病,槍支法案……似乎都有關聯。






賓漢姆頓移民服務中心大門前



評論

    自王林發特大惡性槍擊事件后,到4月5日短短兩天之內,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州和加州又相繼發生多起槍擊案,死亡人數超過10人。如果回溯到3月10日,阿拉巴馬州一名男子因工作上的糾紛猜疑而持槍濫射殺死10人並且自殺,不到一個月內,美國東西南北各地槍擊案近10起,奪去生命逾55條,可謂腥風血雨槍聲急,濫殺無辜兼自戕,美國社會一時籠罩在血色恐怖之中。

    如果對近一個月內奪走55條人命的各個槍殺案進行初步分析,幾乎有一半的起因與失業有關,另外的因素包括家庭糾紛、夫妻口角、警民對立等,可見社會經濟惡化,移民和中產階級以下階層民眾最先遭殃,種種生活煩惱引發心理障礙和家庭、人際關係不睦,倘若缺乏合理、正確的疏導,就可能走上極端,害人害己害家庭,最終危害的也是整個社會治安。      

       也許,因裁員、次貸危機與工作壓力導致不同程度的恐懼而引起心理健康問題的「金融危機綜合症」正在悄然蔓延。但直面上述因經濟惡化導致的人倫慘劇,又無一不是與槍支這個美國社會「道具」有關。金融危機加劇社會矛盾后,泛濫無度的槍支到了任何人手裡,也就容易大開殺戒了。

       共和黨執政時期幾乎不可能達到槍支管制的最低限度,而原本就主張嚴格槍支管制立法的奧巴馬總統入主白宮,加上民主黨基本掌控了國會兩院,那麼,民眾有理由也有信心要求在奧巴馬的變革時代,「應對可怕的槍支暴力」的最佳「途徑」就是儘快推進槍支管制立法。在多起慘案和數十條生命的代價面前,全民反思並敦當局促槍支管制立法顯然已經迫在眉睫。

(記者管黎明報道)
枯木逢春 絕地攬勝 菌子有為 健康益友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沙發
遙祝 發表於 2009-4-18 05:05 | 只看該作者
1# 野木耳

坐木耳的沙發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3
遙祝 發表於 2009-4-18 05:07 | 只看該作者
1# 野木耳


木耳寫得很具體,可惜看不到圖片


謝謝木耳!!辛苦了!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主題

2078

帖子

62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8
4
藍藍的天空 發表於 2009-5-17 18:58 | 只看該作者
恩!可惜看不到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