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有人相信靈魂存在

[複製鏈接]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03-03    《環球科學》2009年第3期

撰文    傑西•貝林(Jesse Bering)
翻譯    馮志華

● 幾乎每個人都傾向於認為,肉體死亡之後,思維會繼續存在。
● 即使是那些篤信肉體死亡,思維隨即終止的人,在研究中也表露出了心理延續性推理。
● 「靈魂不滅」信仰並非宗教或某種情感保護傘(security blanket)的副產物,實際上它根植於我們意識的最深處。


人人都想知道,他們自何而來,他們由何而來。

人人都想了解,生命戛然而止,何處才是歸宿。

但是無人知曉,我想還是讓這個謎團隨它去吧。


     當艾麗斯·德門特(Iris Dement)唱響Let the Mystery Be這首有關逝后的歌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點頭附和——這使人頗感奇怪。實際上,當談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后,哪裡才是歸宿時,真正的謎團,其實是我們為何如此確信這是一個謎團。畢竟大腦和其他器官並無不同,都是機體的一部分。作為大腦的主要任務,與其說「思維」是個名詞,不如說這是一個動詞。我們為何想了解肉體死亡后,思維去往何處——難道思維也隨即消失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各種文化背景下的許多人都相信,靈魂是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存在。至少,不能確定人死後思維去向哪裡。心理學研究使我相信,這些非理性的信仰是自我意識不可避免的副產物,它們並非源於宗教,也並沒有減少人們因不存在感而產生的恐懼。由於我們從未有過意識缺失的經歷,因而無法想象死亡的感覺。事實上,死亡無法被感覺,這就是問題所在。



人們通常認為死亡非常神秘,也願意相信死亡並非人生之路的終點。的確,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知名學說——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辯稱,「靈魂不滅」的信仰,減緩了人們對於自我不存在感(ego's inexistence)的極度焦慮。

     管理理論者認為,我們擁有一個秘密的心理防禦武器庫,來抑制自己對死亡的焦慮。就拿我正在撰寫的這篇文章來說,恐懼管理理論可能會告訴你,我為後人撰寫了這篇文章,並使這個瞬間想法比我這個生物有機體存活得更久(如果一年後這套理論仍有人依稀記得,我就會謝天謝地了)。

     然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自我意識的進化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論點:我們的祖先被一種不可動搖的錯覺所蒙蔽,認為思維是永存不朽的。這一非理性的錯誤已被我們毫無保留地繼承下來。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沙發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9-3-4 10:17 編輯

「靈魂不滅」

即使是那些聲稱自己不相信「靈魂不滅」的人群,也需要面對這樣的問題。正如哲學家、自然主義中心(Center for Naturalism)創始人托馬斯·W·克拉克(Thomas W. Clark)在1994年為《人文主義》(Humanist)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

    有一種備受爭議的觀點認為,死亡降臨,隨之而來的就是虛無。死亡是一個深淵、一個黑洞,是經歷的終結,是永恆的虛無,是永遠的消失。這一觀點的謬誤之處,在於使虛無太過具體化,賦予它明確的狀況或特性(如「黑暗」),然後將死去的人置於其中——這樣一來,我們便以某種方式落入了虛無之中,在那裡永恆存在

     考慮一下這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吧: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已死去。或許你會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悄然逝去,但沒有人會告訴你——當一切都結束,死亡的確降臨。需要提醒你的是,為了儲存各種類型的信息,包括你已經死去這個事實,正常工作的大腦皮層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你一旦死去,大腦的工作能力就跟一個生菜頭沒什麼兩樣了。2007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哲學家肖恩·尼古拉斯(Shaun Nichols)在《綜合》(synthese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寫道:「當我試圖想象我自身的不存在時,我不得不先想象自己對這種感覺已經有了了解和認知。毫無疑問,這裡冒出了一個悖論!」

     聽起來,這個發現並沒有解開什麼謎團,但我打賭你絕對沒有想過它的真正意義。它意味著從第一人稱的視角來看,你自身的死亡是無法證偽的。正是這一悖論讓歌德感慨:「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自身不朽的證據。」

     即便我們願意相信肉體死亡之後,思維隨即消逝,也要經歷困難的思想鬥爭。2002年,我在《認知與文化》(Cognition and Cul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當參與實驗的大學本科生被問及一系列關於某位逝者的心理感知能力的問題時,我們發現,在他們腦海中,靈魂不朽的錯覺佔據著上風。



     我告訴學生們,當理查德(Richard)連人帶車一頭撞上電線杆上時,他立即一命嗚呼了。當受試者讀罷一段有關理查德車禍前心理狀態的描述后,我詢問他們,既然他已死亡,還能否繼續體驗這種精神狀態:「理查德還會想著他的妻子嗎?如果在死前他剛吃了一塊薄荷糖,現在他還能品嘗出薄荷的滋味嗎?他還想繼續活下去嗎?」

     你可以想象他們當時的表情。很顯然,很少有人會停下來思考一下靈魂是否有味蕾、性衝動,能否感知頭疼,因而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都含有心理延續性(psychological continuity)推理。他們想象的是,儘管理查德已經死亡,但他的思維仍舊發揮功用。這一發現並不出人意料,因為一項單獨的心理測驗量表調查顯示,大多數參與答題者都相信靈魂是以某種形式存在的。

     令人吃驚的是,那些相信人死後靈魂隨即消逝的參試者偶爾也會表現出心理延續性的認知。而在填寫調查表時,這些人都在「所謂的『靈魂』或個性意識在肉體死亡后也會隨之消逝」這句話前的方框中打鉤,表示認同。他們當中,有32%的答案暴露出了他們內心隱藏的真實推理——感情與渴望會超越死亡而繼續存在;36%的答案表明,他們對心理狀態的推理與記憶、相信、知曉等知悉過程相關。一個特別激進的學生認為通篇問卷愚蠢可笑,他似乎認為我是個傻瓜,竟提出這種問題。不過好在他接著指出:理查德當然知道他的死亡,因為並沒有什麼來世,他今世就知道他會死。   

       「不存在感」的概念化為何會如此困難?在我看來,部分原因應歸咎於「模擬約束假說」(simulation constraint hypothesis),即試圖藉助自身的意識經驗(conscious experience)來想象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死亡與我們此前的任何經歷都毫無相「像」之處,因為沒有意識,我們就無法意識到自己是死是活,再逼真地模擬真正的虛無,也無濟於事。



    如同凝望一個鑲有鏡子的走廊一樣——這並非什麼視覺小把戲,不相信肉體死亡之後靈魂仍會存在的人所面對的是主觀經驗的認知迴響(cognitive reverberation)。在西班牙哲學家米格爾·德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1913年的長篇論文《人生的悲劇意義》(The Tragic Sense of Life)中,讀者幾乎都能想象到德烏納穆諾為了苦思冥想這一確鑿事實而焦躁不安的情境。他寫道:「試圖用無意識的東西填滿你的意識,是不可能的。為了充分理解它而打破砂鍋問到底,會讓你頭痛欲裂。」

     慢著,你可能會說德烏納穆諾是不是忽略了什麼——我們都有過「虛無」(nothingness)的經歷——比如每次無夢的睡眠。但是這一假設並不正確。克拉克說:「或許我們偶爾會有這樣的印象,曾經經歷或『遭遇』過一段無意識期。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無意識的虛無不可能被真切地感知到。」

     如果說精神的不朽,表示我們是以一種本能、自然的方式思考死亡,那麼或許我們尤其期望幼兒能以這種方式進行推理。八歲時,我目睹了我家的金毛尋回犬薩姆(Sam)的遺體被埋葬在屋后的小樹林里。當時我認為,薩姆仍然知道我還愛著她,也知道我很抱歉沒能及時與她告別。沒人明確告訴過我,薩姆的靈魂依然活著,即使是我父母也沒有這樣說過。密封在潮濕的盒子里,她已經歸於塵土,但我從沒有認為「她的靈魂依舊存在」是個奇怪的想法。

        如果你問我,薩姆當時經歷了什麼,或許我的回答會類似於傑拉爾德·P·庫克爾(Gerald P. Koocher)曾提到過的答案。1973年,庫克爾在《發育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當時他是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後來成為了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他曾詢問一群6~15歲的兒童:當你死亡時會發生什麼事情?與模擬約束假說的結論一致,許多答案都是基於日常經歷來描述死亡的,比如「睡著了,感到『平和』或是簡單的『昏過去了』」。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3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9-3-4 10:18 編輯

靈魂能脫離肉體嗎

     我們天生就相信靈魂不滅這一說法,這可能與我們此前討論的幾種認知悖論相關。然而,儘管模擬約束假說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相信諸如「靈魂永不消逝」這樣不合邏輯的事情,但它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何人們會設想靈魂能擺脫肉身的桎梏,像無形的氦氣球一樣飄入永生的國度。畢竟,就算我們相信靈魂會附體骷髏,也不會有人阻止我們——當然,很少有人相信靈魂是在骷髏里永生的。


我們知道,人們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到他們,就不存在於世間。發育心理學家甚至用了一個奇妙的術語來形容這一基本概念——人的永恆(person permanence):我們默認某位熟識的人正在某個地方做某件事情。此時我正在貝爾法斯特撰寫這篇文章,但我可以想象出我的朋友金格(Ginger)正在美國新奧爾良遛狗或愉悅地與丈夫鬥嘴,因為我知道她每天都做這些事情。

     2006年,我在《行為與大腦科學》(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上發表過一篇題為《人的靈魂心理學》(The Folk Psychology of Souls)的文章。當身邊某個特別的人突然逝去,人類的認知能力不足以迅速適應這一情況,並及時更新我們錯綜複雜的社交網路。我們不可能因為某人的突然逝去而關閉「人的永恆」這一想法。尤其是那些交往密切或者雖不常見但心中仍時時想念的人一旦逝去,這種及時適應的能力則表現得更差。

     既然如此,「人的永恆」恐怕就成了橫亘在有效認識死亡——永遠靜止的一堆碳元素殘渣——之路上的最後一個障礙了。對於人們來說,想象著逝去的生命正在一些混混沌沌、難以察覺的地方繼續生活,這再自然不過了。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4
4
sousuo 發表於 2009-3-4 23:16 | 只看該作者
看了半天,也不知他說了什麼新東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5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27 | 只看該作者
4# sousuo
相信靈魂的存在,不只是宗教人士的情結。遺憾的是,那也是種錯覺罷了!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61

帖子

7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7
6
心夢. 發表於 2009-3-4 23:40 | 只看該作者
5# 自由之靈

錯覺也是覺,理工科的理解起來有點難度。夢是虛的,也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人"字本就是一撇一捺,世間原本簡單,做人亦是如此,純情平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44 | 只看該作者
理工科的也愛做夢!只不過,做完夢后還要分析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61

帖子

7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7
8
心夢. 發表於 2009-3-4 23:51 | 只看該作者
想用邏輯來否定夢的存在,用科學來分析靈魂都是自找麻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9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4 23:56 | 只看該作者
8# 心夢.
哈哈哈。。。別說是夢了,科學還可以讀心呢!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61

帖子

7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7
10
心夢. 發表於 2009-3-5 00:08 | 只看該作者
9# 自由之靈
怎麼讀?心電圖還是腦電波?心只能用心去讀,夢只能靠夢去夢。
"人"字本就是一撇一捺,世間原本簡單,做人亦是如此,純情平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1
 樓主|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9-3-5 00: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9-3-4 16:06 編輯

10# 心夢.
啥也不用啦。girl 或者 boy 還分不清哪,心和夢就更談不上啦。
放你去飛 我給你翅膀 放你去飛 尋你的天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2
kickbird 發表於 2009-3-7 21:10 | 只看該作者
為何有人相信靈魂存在?因為有個自由之靈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主題

1965

帖子

681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1
13
大熊貓 發表於 2009-3-7 21:48 | 只看該作者
靈魂有還是沒有,科學目前還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還沒法拿出直接證據。根本原因是沒有觀察、探測、量化「靈魂「的工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4
618o382 發表於 2009-3-7 22:01 | 只看該作者
12# kickbird

自由之靈?  只在理想中存在!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15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3-7 22:04 | 只看該作者
13# 大熊貓
更根本的原因是:靈魂是不是人類理解(給予)的定義
魚中魚,吃魚?護魚?O(∩_∩)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6
kickbird 發表於 2009-3-7 22:20 | 只看該作者
13# 大熊貓
科學在我們的罈子里顯得很幼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