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極地考察的最薄弱環節 [列印本頁]

作者: 新疆餅    時間: 2009-1-29 23:41
標題: 中國極地考察的最薄弱環節
南極內陸崑崙站的成功建立使中國形成了「一船四站」的極地考察新格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專家張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但目前「雪龍」號的「單兵作戰」已成為中國極地考察最薄弱的環節。


    「雪龍」號是中國唯一的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自1994年首航南極以來,已先後12次赴南極、3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2007年,「雪龍」號進行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更新改造,提高了船上自動化程度、裝備了多套科學調查設備、調整了實驗室布局,更新了通信導航設備、改造了生活設施,但與國外先進的極地考察破冰船相比,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

    這首先表現在「雪龍」號的破冰能力不足,無法滿足極地冰區關鍵海域科學考察的實際需求。雪龍船破冰能力1.2米(含20厘米雪層),而南極接岸海冰春季厚度已達1.5米以上,威德爾海、羅斯海的冰情更重;北冰洋中央區域夏季海冰厚度達到2米以上,雪龍船無法到達上述區域,極大地限制了「雪龍」號冰區航行和考察能力。

    隨著中國極地考察事業的拓展,「雪龍」號運輸任務繁重,科考時間嚴重不足。目前,中國「雪龍」號承擔了南北極考察的後勤物資運輸、人員輸運和海洋科學考察任務,在惡劣的極地自然環境中和有限的工作時段內,一艘船要同時兼顧南、北極多項任務,無奈之舉致使海洋科考時間被迫大量壓縮和擠占。據統計,中國開展南極科學考察25年來,在南大洋進行海洋調查的總共時間,還不及美國1條考察船1年的調查時間。

    張俠認為,目前中國亟待建立第二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兩艘船宜合理分工,新建的破冰船主要承擔科學考察任務,「雪龍」號則主要承擔南、北極考察站的物資和人員輸送任務。
作者: jydeng    時間: 2009-1-29 23:46
原帖由 新疆餅 於 2009-1-29 23:41 發表 [中國極地考察的最薄弱環節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南極內陸崑崙站的成功建立使中國形成了「一船四站」的極地考察新格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專家張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但目前「雪龍」號的「單兵作戰」已成為中國極地考察最薄弱的環節。


    「雪龍」號是中國唯 ...


強烈支持再造.
作者: tylz888999    時間: 2009-1-30 19:16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