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來監督監督者?

[複製鏈接]

44

主題

120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鳳梨 發表於 2009-1-3 1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十年砍柴

任何一個政權建立后,必然面臨一個繞不過的問題:如何監督那些官吏守法?中國歷代統治者,政治是否清明、國祚能否延續,關鍵不在於治民而是治官。即使皇帝明白做官的大多是為了富貴,總要撈些油水,但皇帝總希望官員盤剝老百姓有所節制,掌握好度———因為江山是皇帝的,百姓就是皇家的牧地,他不希望竭澤而漁,引起民變。於是,監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尤為重要。

  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朝廷設丞相、御史、太尉三巨頭,分別管民政、監察和軍政。作為監察部門首長的御史地位非常高。一直到清末,監察部門和監察官的名稱、權威雖有因時而變,但大體格局是穩定的。但緊接著就出了一個問題:誰來監督這些監督官員?當然,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監督他,但帝國幅員遼闊、官民眾多,皇帝根本看不過來。所以,在歷史上,許多監督其他官員清廉勤政、維護皇家利益的監察官自己成了大貪官,或者制度蛻變,一反設立時的初衷。比如漢代設刺史,本是監察官,巡察各州、縣地方官的政績,可後來這樣臨時性的差使變成常設官,監察官的權力擴大為民政、軍政無所不管的地方首長。到了東漢末年,刺史成了朝廷難以控制、權力父子相繼的土皇帝。


  朱元璋這位起於貧賤的皇帝,知道官吏害民對統治的影響,因此十分重視監察,其監察制度的設計,在當時也是十分完備的。朝廷最高監察機關是都察院,首長左都御史雅稱「總憲」,為大九卿之一,和其他六部尚書互不隸屬,直接向皇上負責。設六科給事中分駐在六部,類似現在的駐部紀檢組和監察局,但其獨立性還勝當下。一個七品的給事中根本不需要看正二品的尚書臉色,部里重要公文必須經其副署,方能生效。設御史巡察地方,御史的權威,今人在反映明清的戲曲里就有所領略。


  可是,任何一種權力,包括監察權,自身若得不到有效的監督,絕對會腐化。明朝設計嚴密的監察制度到了王朝末年就是這樣。給事中、御史成了政治鬥爭的工具,黨爭時一派攻另一派,首先收買監察官員當槍手,彈劾對方某大員,對方亦用另一撥監察官回應。給事中、御史紛紛利用手中的監察權為自己謀私。「你不關心我,我就關心你」,如果官員不給科道官送禮,他就會找茬彈糾你的毛病。


  崇禎御極后,想有所作為,從澄清吏治開始,鼓勵屬下揭發舉報。剛當上戶科給事中(監察財政部門的官員)的韓一良積極響應,上疏大肆批評官員貪墨。他特別指出:縣官為行賄之首,給事中為受賄之魁。他替州縣官說了幾句公平話:州縣官無法廉潔,俸祿不多,還要應付上司。上司不是借口「無礙官銀」,就是借口「未完抵贖」敲詐;官員過境要支付「書儀」;巡按「薦謝」動輒五十兩一百兩;碰到考滿(外官六年一考核)進京述職,沒三四千兩根本過不了關。這樣的態勢下,州縣官不貪污怎麼可能?說到給事中御史這類監察官員,人們稱之為「抹布」。即「只管他人乾淨,不管自己污名」———用現在的話來說,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為了顯示自己公正,他舉例剛任戶科給事中兩月,就推辭「書儀」五百兩。


  崇禎帝看到奏章后,如獲至寶,想以此為切入口,搞一場轟轟烈烈的吏治整治運動,召集大臣開現場會,讓韓一良當著眾人的面說出那兩個送銀子的官員名字。這下韓一良傻了,他再想討好皇帝,也不敢違反官場潛規則。他若是說出兩個官員的名字,就等於自絕於官僚集團,最後咬牙不說,被皇帝斥為前後矛盾而削職為民。


  明朝的皇帝也知道監察官不那麼值得放心,也需要監督。皇帝採取的辦法是另設一套監督體系,只向他個人負責。如東廠、西廠,由自己的私人秘書大太監管理。可誰來監督東、西廠呢?東、西廠的人由於只向皇帝負責,能繞開既有的法律制度,不經刑部獨自抓捕審訊,一下子權力膨脹,成為明朝政治一顆毒瘤。


  現代政治制度已經解決了如何監督監督者的問題,因為權力自下而上授予,有新聞媒體和司法保障。在明清時期,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所以黃宗羲先生在《原法》中總結道:「用一人焉則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則慮其可欺,而又設一事以防其欺。」如此何時才是盡頭?               

來源:南方都市報評論周刊      來源日期:2008-12-21
風和日麗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3 17: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