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析中日兩國為什麼願意被美國「綁架」?

[複製鏈接]

1

主題

107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李雨熹 發表於 2008-12-15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了喬良將軍在第五屆北大「中國經濟發展與經濟安全論壇」上的演講稿,對於他的觀點,小民持同意加懷疑的雙重態度。
  喬良將軍在文中提出,「很多專家在面對這次金融危機時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從金融大戰略的角度,從國家大戰略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分析很深刻,但是這個大角度他是站在美國的大角度上來看的,而不是站在中國的大角度來看的,美國憑藉其強大的國家實力建立了一個由自己主導的世界金融體系,綁架了全世界為自己服務,東亞地區的中國與日本恰好是其綁架程度的最高的,中美、日美貿易額巨大,中國與日本分別是美國外債的第一、第二號持有國,這都是事實。喬良將軍認為,因為美國炮製了廣場協議,日本被迫進入了二十年的經濟衰退期,接下來就輪到了中國被宰割了,看似有道理,但是,小民卻總覺得有些不妥的地方。
  中國為什麼寧願自己勒緊腰帶過苦日子,卻把錢借出去維持美國人的高消費,甚至還願意承擔借出的錢面臨貶值的風險?日本明知道廣場協議對自己極其不利,為什麼還願意接受?東亞人的智商被公認是全球最高的,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應該都沒有愚蠢到只知道付出不管收穫的地步,難道真的看不出美國人的圈套,為什麼要讓美國人的「陰謀」得逞呢?僅僅是因為美國太強大,中國與日本都不得不屈服,而沒有更多的考慮嗎?
  就此,小與想與大家交流一下,就目前而言,中國的專家們要麼喜歡從技術角度分析美國的金融策略,要麼喜歡從美國的角度分析美國的金融策略,小民換個角度,站在「被宰割者」的立場上來分析一下中日兩國為什麼願意被美國「綁架」,分析一下中國為什麼會採取這樣一種對美的金融策略。畢竟水平有限,與喬良將軍及國內的諸經濟學者有地下到天上的差別,膚淺之處大家多多理解。
  先說我們的鄰居日本。
  1985年日本簽下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的確結束了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局面,進入二十年的相對停滯期,但是如果把日本經濟停滯歸罪於廣場協議則有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廣場協議只是一個引子,即使沒有廣場協議,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几十年所積累的泡沫一樣要崩潰,日本經濟並非在廣場協議之後立即向下,而是繼續泡沫,土地股市的泡沫進一步加劇,當時的日本對於地產的瘋狂程度遠勝於今天的中國,你能相信日本東京23個區的土地價值總和超過全美土地總和這樣的事實嗎?所以日本的崩潰的本質是其自身的經濟問題不停積累的必然結果,美國只是在外部起到了推動作用,並非主因,如果把責任全推到美國身上,就有些偏頗了。我們還要考慮日本的政治現實,假如日本違背美國的意志,日本根本沒有有能力保障其全球第二大經濟大國地位,所以,日本人並不傻,他們當然能看出美國的動機,但是他們還是一種複雜的心態接受了,一方面他們不得不接受,因為日本沒有多少跟美國討價還價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們也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以為日本真的可能借升值來取得利益,而不只是承擔損失,當然,他們的算盤打錯了,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抗市場經濟規律成功,美國不行,日本也不行,當然中國也不例外。
  再說中國,中國在險惡的國際環境下要發展經濟,困難是可想而知的。1978年,中國反思歷史,準備將國家的重心轉到經濟建設方面,這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發展環境,那麼自然就要保證擁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如果我們繼續持續五十年代在朝鮮開戰,六十年代中印邊境開戰,七十年代在中越邊境開戰的態勢,根本就不可能把國家的重心真正投入到經濟建設上面,而要維持一個安定的國際環境,中國就必然要與四面圍堵中國的頭號大國美國保持良好關係,那麼,用什麼辦法讓美國願意給中國的這樣的一個環境?
  動硬的,不行,美國已經封鎖了我們幾十年,我們再動硬的只會使這種封鎖的局面繼續下去,這樣將使中國的現狀繼續維持,而維持現狀,早已經被證明是一條行不通的路,固然中國不被欺負,但是也不可能得到發展。
  那麼,中國只有一種選擇了,那就是向美國讓利,讓美國從中國的開放中持續受益。所以,中國過去三十年來的對外關係基本就是建立在維持一個對正常的中美關係的基石之上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我們的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當然可以不把巨額的外貿儲備購買美國國債,但是,我們有考慮過如果不這樣做的後果嗎?
  如果我們沒有擁有高額的美國國債,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用其它方式獲得更好的收益,而是意味著我們有可能面臨沒有外匯儲備的窘境,因為美國可以實現到這一點,一方面,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一方面,美國有能力製造出混亂的國際政治局勢,要麼直接干擾中國的發展,要麼直接讓中國的其它外匯儲備方式遭遇巨大損失,比如我們儲備石油,他可能會讓石油慘跌,我們如果增持黃金,他可能讓黃金變成破銅爛鐵價,所以,中國必然要被美國綁架,以此來維持中美之間相對平穩的政治局面。
  世界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都提示我們,有兩個環節無法繞過,一是擁有走向強大的正確方式,一是擁有保護強大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前者,改革開放是一個正確方式,問題是我們還不具備完全保護自己強大的能力,這方面俄羅斯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警示,儘管俄羅斯看似很強大,但是其命運是掌握在美國手裡的,美國如果把油價壓到40美元以下,俄羅斯會發現他們面臨的頭號問題將不是美國的壓力,而是國內的動蕩。
  在中國無法完全掌控國際局面的時候,中國適當做出了一些讓步,接受美國對中國的綁架,中美經濟結合越來越緊密,中國將更多的外匯儲備購買了國債,與其我們無法保障巨額外匯儲備的安全,可以讓美國先替我們看管,這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在這裡想起了喬良將軍的《末日之門》里李漢與漢斯玩對戰遊戲的情節,李漢把本方的大鼎抵押給了大國,獲得了兵器,從而獲得了與對手對抗的機會,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擊敗了對手。中國目前的選擇與這種情況何其相似。
  這個時候,中國是被美國綁架的,但是也構成了一種利益結合體的局面,中美之間之所以數次面臨巨大的衝突卻僵而不破的原因,就在於中美之間的利益捆綁,隨著中國的發展及實力的提高,隨著增持美國國債金額的提高,中國又現出了反綁架之勢,那就是美國更怕中國採取一些過激的動作,中美之間形成了一種「金融恐怖平衡」,雙方均沒有勇氣打破這種平衡局面,這就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持續發展空間。
  中國將大筆的美元借給美國,雖然也有一些風險,但是這種風險是可控的,中國可以承受美元貶值導致的損失,我們可以從發展中把這一部分損失彌補回來,可以用無形的收益彌補一部分有形的損失。即使到今天,在我們的改革開放了三十年之後,中國最需要的,還是要有足夠的時間用於發展,而不是與美國計較一時的高低。
  中國之所以逆市增持美國國債,也在於中國早已經看到了美國的底牌,美國讎恨中國,但是資本家的美國卻無法放棄對巨大的中國市場的貪婪與嚮往,這使得中美之間仍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保持著一種既競爭且合作的關係。
  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中國的立場已經越來越清晰,中國並不想立即打破美國主導的這個金融體系,除了在盡量爭取在這個體系里增加一些發言權之外,中國並沒有考慮過與歐洲合作搞一場革命美國拉下台來,中國不想冒著得罪美國成全歐洲自己卻可能一無所得的危險,與其和由幾十個成員國組成總是無法取得對華一致的歐盟談條件,還不如與邪惡的美國談條件,先穩定局勢,保證自己的金融安全,然後耐心等待時機。
  最後再比較一下中日對美策略的異同。相同之處是相同的,中日與美國相處,均處於下風位置,雙邊貿易額巨大,持有巨額的美元國債。不同之處在於,國土狹小的日本市場已經沒有多少可以進一步擴大的空間,而中國呢,在過去兩千多年時間裡,中國在一半多的時間裡領先世界,只要再給中國二十年的時間,中國還是可以做到這一點,中美貿易額遲早有一天會是美日貿易額的數倍,中國的經濟總量遲早有一天會超過美國,而日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那麼,誰會擁有最終的國際主導權呢?當然是老成謀國的中國,等到有一天中國全面超越美國的時候,恐怕就是中國與美國坐下來好好結算利息的時候了。(誰為誰狂於2008年12月15日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12-16 15:36 | 只看該作者
所以法國才跟中國翻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3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12-16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