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草——大麻簡史

大麻主要產自墨西哥、中南美、印度及非洲一些國家。
大麻,俗稱「火麻」。它原產於印度,后引種至各國。其學名為瑪利華納。南非人稱之為「達加」,墨西哥人稱之為「馬里尤阿納」。通常所說的可製造為毒品的大麻並非指所有的大麻,而是專指印度大麻中的較矮小,多分枝的變種。這種大麻的雌花枝上的頂端,葉、種子及莖中均含樹脂——大麻脂。今日主要產地在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另外牙買加、美國也不少。我國的新疆天山以南氣候乾燥炎熱,所產大麻亦為印度大麻,現在全國各地有栽培。
大麻樹脂中能提煉一種成分為「四氫大麻酚」的油狀,非水溶性液體,簡稱THC;它的含量越高,則毒品的勁頭越足;另一種是大麻的濃縮物,稱之為哈希什。其製作方法是把植物原料浸在溶劑中,隨後把植物內含物質過濾出,除去溶劑,得到一種樹脂般的膠狀物,它的毒性比大麻葉大。一般認為大麻含THC約0.5%~0.6%,而哈希什含THC量可高達25 %~60%。
大麻的使用,最早是與宗教活動有關,其次才是治療。淪為毒品濫用成癮則是後來的事。我國早在4000年前,《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大麻的描述,公元二世紀我國名醫華倫曾用大麻作為麻醉藥物,《本草綱目》中亦有大麻入葯的記載。
在印度,將大麻作為醫藥用及作為麻煙吸食,已有長久的歷史。在美國,自從英國頭一批來到美國落戶者那時起就有了瑪利華納。英國移民用它來織上布,當時叫做大麻。19世紀的醫生為了大麻的醫藥功能而大量種植。193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禁用瑪利華納法令后,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宣布瑪利華納在醫療上無用而撤出醫藥市場。隨後的25年中,瑪利華納主要是在城市的黑人居住區中被濫用,其餘的美國公眾多不用。到了60年代越南戰爭時期,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土兵、「嬉皮士」以及反戰積極分子開始抽吸大麻和蓄留長發,以此作為他們抗議其政府的不人道行徑和家長們崇尚物質享受的價值觀念的象徵。青年們往往把一根瑪利華納煙捲互相傳遞,輪流抽吸。吸大麻成了他們反對政府、社會、家長等的一種「儀式」。隨著反戰運動的發展,抽吸大麻的風氣愈演愈烈。後來,越南戰爭結束了,「嬉皮」運動也解體了,但吸大麻之風保持下來並繼續蔓延,幾乎滲透到了美國的整個社會,成為在美國濫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毒品。70年代,大麻的濫用擴展到歐洲、大洋洲,以至非洲的國家。近年來亞洲一些國家例如菲律賓、越南、南朝鮮、新加坡等國亦廣泛流行抽吸大麻。我國在新疆天山以南的大麻產地有人以大麻製作麻煙抽吸。解放后雖嚴加禁止但仍有人偷吸。
大麻的致畸、致癌、致突變實驗均為陽性。長期的大麻攝入可引起腦的退行性變腦病;誘發精神錯亂,偏執狂和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等中毒性精神病。大麻的精神依賴性是肯定的。但是對於大麻的身體依賴性和耐受性問題仍在爭論中。
大麻的生理效應主要表現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免疫反應及腦電圖的影響。其耐受性有一定的限度且是相對的,並與劑量有關。長期的大麻使用者在中止用藥 10小時后,可發生輕到中等程度的戒斷反應,在48小時達到頂點,此過程可維持 4~5天。這些反應和癥狀包括震顫、出汗、噁心、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厭食、睡眠障礙等。長期的大麻吸食者,會沉湎於大麻的吸食或設法獲得此類物質的行為中而不能自拔;可產生一種「無動機性綜合征」或「全盤淡漠感」,表現為冷漠、獃滯、做事乏味、懶散、情感枯燥、易怒、睡眠周期改變等。
大麻是當今世界上最廉價、最普及的毒品。大麻是地球上大部分溫帶和熱帶地區都能生長的一種強韌、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然而大多數大麻,都沒有任何有毒成分。通常所說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種較矮孝多分枝的變種。這種大麻的雌花枝上的頂端、葉、種子及莖中均有樹脂,叫大麻脂,這種大麻脂可提取大量的大麻毒品。科學家從大麻的樹脂中提取了400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種叫四氫大麻酚,是對神經系統起作用的主要成分。用作毒品的印度大麻可吸食、飲用、吞服,甚至加工后可注射。
吸食大麻油的方法主要是用扎洞法。事先在黃煙上用針扎許多洞,然後將紙浸在大麻油中,卷在煙外,外面再卷上兩至三層煙紙,以免大麻油失掉。以大麻油為原料,做成的大麻衍生物可供注射使用,這種溶液的作用特別危險,毒性特彆強烈。
小劑量的印度大麻,會產生洋洋自得的感受。獨自一人吸,表現為嗜睡,有鬆弛感。若有幾個人一起,則表現得莫名其妙地傻笑、愚蠢性歡樂唱歌等。這類人的記憶力受損害,難以做依靠智力的綜合活動的工作。對時間、空間發生錯覺,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原來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覺得有好幾小時。他們的平衡功能也發生障礙,久而久之由於肌肉張力鬆弛,變得站立不穩,雙手也會不由自主地震顫。
吸毒者如吸入大劑量大麻,會產生大麻中毒性精神玻出現幻覺、妄想和類偏執狀態,伴有思維紊亂,自我意識障礙,出現雙重人格。長期吸服大麻者,表現為獃滯、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判斷力損害。偶有無故攻擊性行為。隨著吸毒時間遷延,個人衛生不顧、飲食不佳、人格扭曲,對任何事物興趣缺乏,呈精神衰退狀態。長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體變化:情緒煩燥,判斷力和記憶力減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覺,對光反應遲鈍、言語不清和痴獃,免疫力與抵抗力下降,對時間、距離判斷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對駕車和複雜技術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大麻的葉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種叫做四氫大麻酚的化合物。含這種四氫大麻酚的大麻主要產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數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種植的。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後期(約公元前1500年)傳入埃及,公元初傳入印度,6、7世紀傳入中國。從很早時候開始,人們就把罌粟視為一種治療疾病的藥品,具有一定的麻醉、積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賴、病魔的作用,因而便有意識地進行少量的種植與生產。人們不僅種植、吸食鴉片,而且從仙人掌、天仙子、柳木、大麻、蘑菇中提取汁液,不過它們不是作為毒品,而是作為麻醉劑或宗教祭祀用品被奉為「快樂植物」。
麻醉品的歷史記載可追溯到古代。據記載,在公元前5世紀斯基泰部落就已經開始利用大麻種子,雖然我們不清楚斯基泰人當時到底是將大麻種子灑在燒熱的石片上還是直接灑到火堆上,但有一點是清楚的,部落成員是圍坐在火堆邊聞著大麻種子燃燒時產生的煙霧,慢慢進入迷幻狀態開始唱歌、跳舞。秘魯境內的古人大約在 4200年前就開始咀嚼古柯葉。古代的薩滿法師就用麻醉品「驅邪治病」。
住在兩河流域、距今5000年的蘇美爾人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號記載過罌粟,後來考古學家將其翻譯為「快樂植物」。而鴉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紀,地點在埃及的底比斯,在古希臘的文明和宗教中,鴉片也扮演過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被賦予神奇的魔力,擁有「神葯」的美稱。在荷馬史詩當中,罌粟被稱為「忘憂草」;羅馬人則把罌粟作為睡眠和死亡的象徵,維吉爾在《埃涅阿德紀》中稱鴉片為催眠葯。
1560年,方濟各會(由義大利傳教士方濟各創建,與多明我會一起主持宗教裁判所事務)的一名修士貝爾朗迪諾·德·薩哈通,以傳教士的身份遊歷新大陸歸來,寫下巨著《新西班牙通史》一書。在此書的第九卷,貝爾朗迪諾詳細敘述了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的生活風俗習慣。文中提到印第安人在作戰前總要服用一些神秘的藥草和藥水,這樣他們就能進入一種狂熱的戰鬥狀態,並且會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對饑渴和傷痛也更具有忍耐力。這種神秘的藥草就是仙人掌。從仙人掌中提取的汁液能夠改變人腦的神經機能,使人產生視聽上的幻覺,甚或達到癲狂的狀態。
在印第安人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早在遠古時期,每年印第安部落都要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成百上千的奴隸被屠殺。許多人被迫逃亡到沙漠地帶。太陽炙烤著大地,曬裂了行者的嘴唇和皮膚。他們跪倒在地上,伸出雙手向上帝祈求甘霖,但太陽依舊毒辣辣地俯視著地上的人們。正當他們奄奄待斃之時,他們發現不遠處有幾叢綠色的植物。他們興奮地撲上前去,拔去植物表皮的利刺,大嚼肥厚的莖塊。在墨西哥的沙漠地帶隨處可以見到這種綠色植物,這些行者也因此順利地逃脫了死亡的魔爪。看見「死而復活」的奴隸歸來,部落的首領十分驚異,因為沙漠在當時就是「死亡」的代名詞。幸運活下來的奴隸對他們的王說:「我們蒙上帝的恩賜,飲食了這些植物;我們還聽到了上帝的聲音,上帝囑咐我們人類要停止殺戮,而改用這些植物的根莖和花朵來祭祀他。」起初,部落首領不信,他切下幾塊根莖,食後果然聽到了上帝的聲音。於是,部落首領下令,每年都要採集大量的根莖和花朵來侍奉上帝。由於它的形狀非常像人的手掌,便美其名曰「仙人掌」。2000多年過去了,印第安人的這一風俗保持至今。今天,在馬德雷山深處居住的印第安人,每年都要長途跋涉,步行400多公里,到沙漠里採集仙人掌。時間大約定在一月份閑淡的季節。往返的行程需要20天,一路上他們只吃仙人掌。為了和上帝對話,他們不停地懺悔禱告,祈求上帝寬恕他們卑微的靈魂,讓他們獲得「真知」。品嘗完神秘的仙人掌后,精力充沛的人們歡聚在一起,載歌載舞,整整三天通宵達旦地狂歡。仙人掌所具有的神奇效力使它在印第安人的宗教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紮下根來,它伴隨著印第安人幾度艱難,被視為「神聖的上帝之手」。
15-16世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率先來到美洲。這些殖民強盜不僅掠奪印第安人的金銀財寶,屠戮成千上萬的無辜平民,還利用殘酷的宗教裁判刑法,禁止印第安人食用仙人掌,違者一律被處以極刑。但是,400多年以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仙人掌不僅沒有在殘忍的殺戮下滅絕,反而隨著印第安人遷移的足跡傳遍了整個北美。
除仙人掌之外,鴉片、大麻、古柯樹、曼陀羅、柳木、天仙子等都具有類似的神奇功效。古書上曾記載過歐亞大陸和美洲的薩滿如何利用魔幻蘑菇為人招魂;古埃及人和古西徐亞人(公元前7世紀居住在黑海北岸的部落)如何用大麻作鎮靜劑來消除恐懼、痛苦和不愉快的記憶;印加人如何利用古柯樹來治療頭痛和中風;非洲的巫師們又是如何用曼陀羅、天仙子(莨菪)和一種名叫伊博哈的植物來占卜人的命運。連同現在的煙草和葡萄酒也都有它們各自神秘的宗教來歷。在俄語中,BNHO一詞象徵著基督耶穌的血,而在教堂領取的聖餐中必然包括麵包和酒(BNHO),這意味著對耶穌的感懷。
現代的醫學技術證明,像仙人掌、古柯樹、大麻、天仙子這類植物的內部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毒素。這些毒素一旦進入人的體內,就會使人產生視聽上的幻覺,它甚至能讓一個身處沙漠中心的旅行者聽見清泉流動,看見綠樹掩映、鮮花盛開。俄國著名心理學家斯坦尼斯拉夫·格羅夫認為,古人飲食這些植物並不是由於無知,而是在為他們自己的靈魂尋找歸宿,就像懺悔、祈禱、齋戒、沉思、靜默、打坐、隱居、禁慾一樣;他們遙望睡在黑夜羽翼上的星辰,凝視朝起夕落的太陽,他們想尋找一種新的熱情,托著他們上升;他們想尋找靈魂的超越,這些神奇的植物撥動了他們的心弦,讓他們顫慄在絢麗的歡樂之前。古人因受了魔力的支配,從容地面對死亡,讓生命的輕顫融入靜謐的夜晚和寂靜的天空。這樣,在月下的天庭,他們會感到萬千流星就像空中的燈盞,在他們的腳邊歡笑,伴他們離開人間。在臨死前,這些虔誠的人們依然會唱起天堂的頌歌,他們感到死亡像一片海,在溫暖的大地瀰漫,漸漸把他們攬入黑夜的懷抱。就像晚風很快就會把夜霧聚斂,歲月也會像殘秋樹木上的枯葉迅速飄飛,沒有人能挽留住春日的花朵和露珠,以及那嫵媚一笑的光彩。
人們從 19世紀70年代開始認識到人體對麻醉品會產生依賴性。推動麻醉劑狂、麻醉劑癮泛濫的原因之一是1853年沙爾勒·加布里埃勒·普拉瓦則發明了注射器。 1898年亨利希·德列津爾又合成了海洛因,其純度比鴉片高百倍。當時科學家為科學而創造的財富而為後世遺患無窮。需求必然產生供應。如果20世紀20年代黑手黨的首領還認為毒品交易是可恥的,但他們的繼承者敏銳的嗅覺聞出了大量金錢的「銅臭味」,在巨額利潤的引誘下開始「認真」起來,一本正經地從事起毒品買賣。第一個毒品交易公司應算是以地毯貿易為掩護往歐洲提供海洛因、可卡因的亞美尼亞人扎卡里揚的企業,而後是世界大戰前希臘人埃利奧普陸斯在美國和遠東設置的交易公司。後來就出現了「毒品黑手黨」、「毒品壟斷商」、「金三角」(緬甸、寮國、泰國)等等辭彙,緬甸、寮國、泰國很長時間一直是世界毒品生產量最大的國家。然而,阿富汗是後來者居上,取代上述3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基地。?
蘇聯解體后,哈薩克和其它中亞國家深深感到毒品貿易對本國的威脅,除了頻頻發生本國內部山地非法種植毒品等「頭痛」事件之外,目前最為棘手的問題是哈薩克已成為毒品從亞洲輸送到歐洲的「過境」國。中亞國家成為毒品「過境」通道的原因很多。當然,蘇聯的解體必然帶來了各加盟共和國的衰落,特別是對邊界控制的衰弱。同時,伊朗採取了嚴厲措施杜絕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毒品把伊朗作為毒品過境運輸的通道,毒品壟斷者只好找另外的通道將毒品輸送到歐洲。此外,塔利班在阿富汗又佔了上風,掌握了政權;對阿富汗農民而言,種植罌粟是最有利可圖的事;90年代中期阿富汗成為世界鴉片和海洛因的生產基地。阿富汗生產的毒品先輸送到塔吉克,然後通過各種手段把成噸的毒品經哈薩克運送到歐洲。當然,其中有一部分被查出,但是畢竟有不少毒品藏進汽車、飛機、火車、甚至人體胃部,輸送出了中亞各國。
[ 本帖最後由 無限還原 於 2008-11-19 11:2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