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大選:一場遊戲一場夢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11-13 2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sina.com.cn/w/2008-11-13/10371664645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0:37   南方新聞網
  11月4日,馬拉松式的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筆者在此前一月,和若干中國同行,以及若干其他國家的同行,行走於大選中的美國,以一個外國人的眼光,觀看大選。美國大選是一場假定總統候選人是「丑角」選民是智者的選秀遊戲,奧巴馬的當選未必是美國夢,卻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夢。

  選秀遊戲

  筆者眼中的總統大選不是一本正經的憲政活動,亦非國家名義的宏大敘事,它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遊戲,一場全民參與的「選秀」遊戲,彷彿選拔「超女」、「快男」。

  不同的是,這「選秀」遊戲中,沒有坐上一排發言點評的「評委老師」。投票那天,所有年滿18周歲的美國公民,都是「評委老師」。他們是大選遊戲中的裁判。哪個候選人才是最終的「超女」、「快男」,需要億萬裁判集體說了算。

  美國選民還是遊戲參與者。跌宕起伏的選秀遊戲中懸念叢生,億萬觀眾就那樣樂呵呵地,涉身其中,亦步亦趨地跟隨選秀程序,看「超男」「超女」的表演,等待大戲落幕後的王者歸來,進而讓遊戲變成爆棚的嘉年華。

  台灣媒體同行翁碧蓮說,總統大選中充滿著歡喜,不似在台灣,選舉中又是下跪,又是削髮,淚漣漣的,滿是悲情。

  此言不虛。筆者眼中的美國大選,人們總是在歡樂氛圍中,算是「咸與維新」。

  在明尼蘇達州,我們觀摩過兩場總統候選人拉票助選活動,活脫脫一個聯歡會,如果不是多了台上台下的互動,那架勢就趕上央視的春晚了。

  在華盛頓特區,我們去過若干可以觀看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的政治酒吧,男男女女端著啤酒杯,又是鼓掌,又是爆笑。

  在紐約曼哈頓,大選揭曉前幾日,幾個小夥子在時代廣場兜售避孕套,上面印著奧巴馬、麥肯恩、佩林的頭像,買的賣的都在笑。

  遊戲中的「丑角」

  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就是四年一次的宣洩。

  這個觀點是一位駐華盛頓的中國者所言。她說,美國社會和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一樣,政府和民眾之間總能積累一長串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大選給了人們集體宣洩的機會,讓人們在大選的程序中盡情發泄他們對政府的不滿。

  這觀點將筆者的「遊戲說」推進了一步,引發了「遊戲丑角」的聯想。

  如果我們將美國大選看作一場旨在選秀的遊戲,那麼遊戲中的「選手」就是遊戲中的「丑角」。每個總統候選人,雖然都被追隨者所崇拜,但在反對者眼中可能就是「小丑」,兩個陣營兩個總統兩個副總統候選人就是四個丑角。

  競選遊戲,不僅是競選綱領的比拼,還是互相揭短的比賽,每個陣營都憋足了勁,尋找對方的醜陋,從經濟方略到私生活,從宗教信仰到打嗝放屁,任何可以醜化對手的細節,都會被翻個底朝天。比如,希拉里在競選活動中放的一個屁,還被反對者放到YOUTUBE網站上反覆播放。

  在揭醜比賽中,美國媒體是個跑龍套的角色,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他們既向選民供應國計民生的議題暴露候選人的短處,又向候選人兜售「醜陋武器」,引得他們互相攻擊,腥臊滿天下。更有甚者,有的媒體還會赤膊上陣,醜化他們不喜歡的黨派和候選人。

  選秀遊戲中,候選人是「丑角」,只有選民才是勇敢的「生角」、正義的「旦角」。每個候選人都忽悠選民說,「你們才是決定美國歷史走向的智者」。奧巴馬的團隊誤以筆者是一個美國公民,就不停地以奧巴馬,以奧巴馬夫人的名義發來電子郵件,「世界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你才是美國歷史的決定者。」

  在候選人的拉票活動中,競選者不停地歌頌選民,令人想起書上的情節:多年以前,一位美國候選人在拉票活動中滿懷真情地向選民們鞠躬致意,多年之後,當他走下總統寶座回答記者當年鞠躬致意時有何感想的提問,他說,真想踢他們一腳。

  假定選民是智者候選人是丑角的遊戲,有一個人是不折不扣的「丑角」,那就是現任總統布希。在奧巴馬拉票的現場,總能聽到這樣的問答:「你們還願意重溫布希政府的噩夢嗎?」下面齊聲回答:「NO。」而在麥凱恩拉票的活動里,布希這個字眼,是能躲就躲;及至選舉末期,麥凱恩也忍不住跳出來跟布希搞「切割」。

  國家的毛病就在這樣的聲討中被一一羅列,百姓的不滿就這樣得到了發泄。

  美國大選的宣洩功能類似於日本企業界的「忘年會」。每到年末,日本企業總要鼓勵員工在聚會中大罵老闆,出出惡氣,而後輕裝上陣,忘記過去一年的不快,滿懷憧憬地走向下一年。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同樣可以讓宣洩之後的選民,忘記過去的不快,滿懷憧憬地跟隨下一任總統走向新的四年。

  未必美國夢,必定世界夢

  奧巴馬的當選當真是美國夢的實現么?筆者不敢肯定。

  奧巴馬當選的確改變了美國歷史,佐證了自由、民主、博愛的價值觀,但是,奧巴馬當選總統並不意味著種族問題已經在美國消失,美國夢絕非奧巴馬走進白宮的全部真相。

  總統選舉畢竟不是我們選村長,類似美國夢這樣的國家敘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真正影響遊戲結果的絕非這些國家倫理的宏大敘事,多數選民對伊拉克人民是否呼吸自由民主的空氣,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說大實話,美國總統大選和我國村委會主任選舉本質上一樣,選民在乎的就是柴米油鹽,尤其是深陷金融危機泥沼的當下。奧巴馬能獲勝,一定程度上在於他許諾窮苦人,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

  奧巴馬的勝利,可能還與他善於利用互聯網、恰逢經濟危機的運氣息息相關。美國學界正在研究這些細節,但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不理會這些細節,他們只會簡單地發出從奴隸的小屋到總統的白宮的感慨。

  未來歷史的詮釋者也可能丟棄今日瑣碎的細節,從現實的需要解構奧巴馬當選的象徵意義,因為奧巴馬的當選未必是美國夢的實現,卻是世界夢的放大。如同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的確立,本來源自政黨和政客之間醜陋的爭鬥,只是卑劣的動機最終釀成了正義的結果,但是外人對美國政黨鬥爭的歷史真是毫無興趣,他們仰慕的只是違憲審查制度的偉大,因為這個制度迎合了渴望憲政的世界夢。

  為什麼大部分美國之外的外國公民會在虛擬選舉中投票奧巴馬?除了黑人登上總統寶座的戲劇性色彩還在於奧巴馬當選的象徵意義滿足了人類對於平等的渴望。奧巴馬的當選,象徵著起點的平等。年齡、資歷、種族和出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野心、才華、努力和運氣。

  同行外國記者中,有個東南亞國家的華人,她中學畢業的成績是學校第一名,可她卻不能像當地土著一樣讀大學。基於個人歷史,她特別在意奧巴馬當選中的平等意味。

  今天的世界,還在做著平等的夢,自然法意義上的平等權,迄今還是人類社會尚未完全實現的理想,不平等的事情每天都上演,世界需要一個奧巴馬,需要這樣一個象徵,所以,未來的歷史學家很可能會放棄歷史真相中的細枝末節,而從所謂的大歷史出發,演繹平等的世界夢。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文平)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1-14 0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69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3
pink8 發表於 2008-11-14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73

帖子

18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4
4
彈花機 發表於 2008-11-14 1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Hanxin 發表於 2008-11-15 09: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千世界 於 2008-11-13 23:29 發表 [美國大選:一場遊戲一場夢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http://news.sina.com.cn/w/2008-11-13/103716646459.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0:37   南方新聞網
  筆者眼中的總統大選不是一本正經的憲政活動,亦非國家名義的宏大敘事,它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遊戲,一場全民參與的「選秀」遊戲,彷彿選拔「超女」、「快男」。

 所以在中國選拔「超女」、「快男」,都要遭到打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