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小說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1-4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昨天在浙江烏鎮頒獎,賈平凹的《秦腔》、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周大興的《湖光山色》、麥家的《暗算》成為最後贏家。而一個茅盾獎也引發了社會對中國文學尤其是長篇小說的關注。本報記者在烏鎮與幾位茅盾獎獲得者以及評委圍繞關注熱點進行了一次深聊。

  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四部獲獎作品中,為何農村題材佔了大半?對此,中國作協副主席、茅盾獎評委會副主任陳建功表示,決不能簡單以題材論英雄。

  「農村題材天生具有文學性。」這是茅盾獎評委胡平的觀點。他認為,日常生活中的農民話語,是幾千年農村智慧的積澱,非常生動。隨著全球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他也坦陳,「將來,都市文學會在中國文學中佔有相當比例與地位,這是肯定的。」《秦腔》是賈平凹最想寫的書。他筆下的喧囂藏著哀傷。他向記者表述了自己的一些擔憂,那就是:「農村現在沒有年輕人,新農村建設誰來建?」

  都市文學缺席茅盾文學獎?遲子建並不這麼認為。她表示,不能把文學中的生活場景符號化。「城市並不一定要有咖啡廳,所以不能把我與賈平凹當作農村作家。因為我們的作品,同樣真實地從農村映襯到城市,寫到了鄉村與城市間的碰撞。」

  「網路文學雖然很活躍,但目前尚未達到競爭角逐茅盾文學獎的實力。」陳建功針對網路文學為何不能摘得茅盾獎的質疑如是說。「中國文學呈現出向高雅純文學與大眾文學兩頭髮展的趨勢。這沒什麼不好的,就像當年的魯迅與張恨水,各有各的讀者群。而且,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網路文學具備了實力,也能參加評獎並能獲獎。」

  麥家的寫作對於當代中國文壇來說,無疑具有獨特性。「這些年來,中國文學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因而茅盾文學獎同樣也會更多融入新元素。不過真沒想到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麥家告訴記者,對於獲獎他自己也感到意外,「自從上世紀90年代后,宏大式敘事風格變得少見了,大家都紛紛以寫『我』為榮。但17年軍旅生涯讓我堅信,寫作要用溫暖人心的方式才能進行。」針對社會上的80后90后寫作群體,麥家表示,他們的存在是中國文學進步的表現。(記者 夏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