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調查顯示:理科生創業成功率遠高於文科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10-7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edu.people.com.cn/GB/8137379.html

2008年10月07日09:4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身邊創業的文科生真的不多,即使有創業想法也不敢做,因為他們對項目不是很有信心,多數文科生還是願意按部就班地就業。」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專業選擇休學創業的王澤宇表示。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小胡認為,理科生創業大多數是因為手中掌握了高新技術,他的一個師兄就是因為設計了一個軟體,在上學期間就辦起了一家公司。

  文科生與理科生的創業群體相比,哪個更多一些呢?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日前聯合開展的關於「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更容易創業成功」的調查顯示,3275名接受調查的網民中,有64.99%的人表示身邊理科生創業的居多,23.37%的網民表示文科生居多,而有11.64%的網民表示兩者數量差不多。

  「在高校里,創業的理科學生要遠遠超過文科學生,因為文科生創業的難度相對更大。文科創業項目一般是靠創意取勝,技術含量相對較少,但創意是很容易被複制的,所以文科生創業成功的幾率不是很大。」一位網友這樣認為。

  調查也顯示,54.25%的網民認為文科生的創業難度更大,23.84%的人認為文理科生創業的難度是一樣的,只有21.91%的網民認為理科生創業難度大。

  「文科與理科所關注的學科領域不同,因此造成了學生在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理科生可能更擅長邏輯思維,文科生往往比較感性,這些學科造成的差異就會導致學生在創業時產生差異,當然,他們也存在著各自的優勢。」中央民族大學KAB講師周其洪認為。

王峰大學時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在上海打拚了幾年,最終回到家鄉做起了移動信息增值服務,憑藉著在計算機信息領域的積累,他的公司很快上路,並且走在了地區同行的前面。談到創業的優勢,王峰非常謙虛地表示,「其實我就是比別人更早地關注了這個領域,然後組織了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發揮了這些年打工積累的經驗,最後取得了成功。」

  理科生創業很明顯地具備了一些文科生不具備的優勢。調查顯示,有67.04%的網民認為理科生思維理性、邏輯性強,58.94%的網民認為理科生涉及創業領域更容易專業對口,52.53%的人認為理科生務實、嚴謹,51.49%的人表示理科生創新能力比較強,50.95%的人認為社會更關注高新技術創業,有36.35%的人認為理科生在學校時就容易獲得科研成果或發明專利。

  在周其洪看來,理科生在邏輯思維和執行力上好,往往想做就做,這種特質與文科生不同,而這種特質是保證理科生創業成功的關鍵。他認為熊和珍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熊和珍是中央民族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大三學生,他通過在大學校園裡做英語培訓,挖到了第一桶金。

  「一個大二的理科生,做英語培訓能成功嗎?」周其洪曾經對熊和珍的能力表示了懷疑,但熊和珍憑著務實的作風,還是把英語培訓做了起來,「英語狂人李陽甚至還專門為熊和珍寫過一篇博客,稱他是新狂人」。

  雖然理科生熊和珍創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周其洪也指出了他的缺點。他認為,理工科的學生比較內斂,因為功課比較多,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相對就少,創業的成功與否,還是要看所選的技術是否有廣闊前景,他們選擇創業遇到的困難相對文科生來說就是人際溝通的困難。「像熊和珍,開始接觸我就知道他的問題。這個學生比較自負,我就告訴他,要有全局觀念,要善於整合資源,不能只是單打獨鬥,要把資源充分調動起來。」周其洪說。

  熊和珍為了創業,專門休學去了廣州,到李陽的公司打工,「李陽老師教給我兩點經驗,讓我終生難忘,一是學會謙虛,二是學會感恩。我覺得理科學生往往過於專註,而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我是一個文科生,創業時沒有高科技產品,但我善於觀察,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這些年我做過許許多多的項目。我知道要進學校賣東西,只有3種能賺錢:一是電腦,因為學生都需要;二是票務,包括學校周邊公園的月票、年票,雖然利潤不高,但銷路好;三是電話卡,包括手機卡和各類IC卡。現在在學校里賣襪子、帽子之類的,基本是沒有銷路的。」王澤宇介紹說,他在學校里曾經構建了一條非常發達的銷售網路。

  沒有技術優勢,文科生創業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人品和社會資源。這是王澤宇總結的創業經驗。他認為,只有人品好才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拓展社會資源,而社會資源的拓展才能夠帶來商機,「文科生創業的一個優勢就是思維靈活,可以很快地轉向,因為我們知道單靠個人強勢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所以要學會善於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為我所用。」

  王澤宇上大學后的第一次創業實踐就是向高中生推銷高考複習資料。「我上高中時就覺得北京一個出版商的輔導書不錯,後來發現出版社就在我們學校附近,於是我就去和書商談判,最終靠營銷策略打動了他們,我能夠以2折的價格拿到書,並以6折的價格批發出去。」王澤宇表示,他通過在校大學生以口碑營銷的模式去向高中生推廣這套輔導書,這樣在各個高校中間建起了一條網路,「由於各方面運作的經驗太少,我最後只賺了幾百元錢,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把我的網路建立了起來,也算是一大收穫。」

  文科生創業的優勢在哪裡?調查顯示,有77.42%的網民都認同文科生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是最大優勢,56.2%的人認為他們善於利用宣傳造勢,54.01%的人強調了文科生知識面廣,文字能力強,48.53%的人表示文科生感受力、洞察力比較強,有32.96%的人選擇文科生創業項目與社會生活聯繫緊密,32.34%的網民認為文科生的創業項目更注重創意。

  針對文科生王澤宇的創業道路,周其洪老師也有幾個忠告。他說:「文科生創業信譽和品牌是核心競爭力,因此一定要走專業化的道路,不能把領域拓得太寬,如果不走專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要去理科找技術,找人才。公司的大小無所謂,只要公司先正常運轉起來,保證資金鏈不斷,這樣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周老師認為,文科生可以避開技術上的劣勢,發揮文筆好、思維活躍、交往能力強的特長,與理工科畢業生共同創業,便能夠優勢互補,發揮獨特的作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