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見報時,美國國會很可能已經批准了增加7000萬美元法定國債額度,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救援方案。從表面來看,該項巨額救援方案可令美國投資銀行大量倒閉的第一輪次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但更深層次地分析,則發現美國政府這一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對金融市場最大規模的介入措施,事實上很可能將全球捲入另一輪新的金融危機。
首先,增加法定國債的金融含義是什麼?就是美國政府擴大財政赤字、發行更大規模的債券,也就是美元基礎貨幣。其實質就是動用美元發行權在更大的範圍和更大的規模上,製造一個更大的泡沫來解救目前的泡沫危機。它給目前世界經濟帶來的後果,就是讓全世界共享美國金融危機的恐懼和混亂,並分攤損失。
美國國內民眾如是說:「政府現在是為華爾街大亨買單,卻對普通美國人的損失視而不見,這種忽視『道德風險』的行為將加劇市場的投機風險,為新的危機埋下隱患。」「此舉非但未幫助民眾,反而損及民眾權益。」「美國政府實際並沒有這7000億美元,是納稅人的,法案通過後,繼任者必然向人民課稅。」「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搶劫」。
其實,何止是搶劫美國納稅人。7000億美元的國債發行,不僅讓全世界納稅人為這些著名破產企業買單,而且更進一步地還可以兌現其美元貶值的長遠利益。7000億美元的國債發行在貨幣政策、金融創新工具的作用下,通過基礎貨幣的乘數槓桿效應,意味著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製造出十幾倍於美國新發國債或財政赤字的美元流動性,這些流動性會在推進美元繼續貶值的同時,也成為新一輪石油、糧食、黃金和大宗資源產品期貨價格大幅上漲的始作俑者,使世界性通貨膨脹的壓力陡增。其惡性破壞作用這幾天已在國際貨幣、資源、糧食、黃金和石油等等市場的激烈反應中表現出來。
最近幾天,美國政府正在徵詢說服德國、日本和英國,希望跟進其兩年內動用7000億美元救市,並尋求G7對這個自「大蕭條」以來最大手筆的援救方案的協調配合政策。什麼叫做政策協調?實質就是力促上述核心國共同解決在流動性放大過程中,如何保持美元匯率地位的問題。世界金融市場也將由美國政府提出的巨額救市計劃開始陷入新一輪的混亂和動蕩。而中國金融流動性也可能將再次遭遇流動性過剩威脅,短暫的通脹壓力可能增加,我們對此絕不可掉以輕心,應控制和利用國內一切媒體和輿論工具對國民的投資行為和財富保護提供明確的信息指導,防止經濟上的國際搶劫。
□王自力,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原央行廣州分行大區行常務副行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