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集結號」重現 奉新發現陣亡無名將士合葬墓(圖)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9-25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山野中發現大型陣亡將士墓。

  去年的戰爭賀歲大片《集結號》結尾部分讓人唏噓,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獨2師139團3營9連47名烈士的遺骨,被安葬在他們犧牲的地方。於是,一座戰士合葬墓向人們講述了一段血與火的歷史,一場悲壯的戰鬥……

  

   9月初,在江西奉新縣的一座山林,一座類似的大型陣亡將士墓被發現。巨型的圓冢讓人讀出了一縷遠去的戰火硝煙。斑駁的墓誌記載:「眾將士雖在狂風暴雨敵機壓迫槍炮縱橫之下……諸公忠骨狼藉曠野,心殊不忍。將諸公忠骸集葬於此……」據當地老人稱,當年那場戰役抗日軍死傷十分慘重,找不到一具完整的陣亡官兵屍首。每逢清明,當地村民不忘在將士墓前灑淚祭掃。



墓碑上刻著「抗戰陣亡烈士之墓」字樣。  

  

  將士合葬墓不為外人所知

  

  這座陣亡將士墓位於奉新縣石溪鄉上安村山林中,四周樹木參天,除了當地村民外,從無外人知曉有數百名將士浴血奮戰後在這裡長眠不起。

  

  9月初,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相關人員聽到了這個消息。負責普查工作的奉新縣文化局副局長張旭東說,那是在一次與當地朋友聊天時得知的,於是立即帶隊找到了這座墓。

  

  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型圓冢,斑駁的墓碑上,墓誌模糊難辨,張旭東花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弄清了墓誌的大致內容。

  

  墓誌稱,「……倭寇不自量力,企圖吞併我地大物博之中國,於□□(□為湮滅的文字,下同)年七月七日向我盧溝橋進攻。我國為自保獨立自由及維持正義與和平,乃不惜與之一拼,我忠勇將士均捨生赴義,而全國亦精誠團結,故愈戰愈強。倭寇恨自拔不及,冒險再進,繼陷毗之九仙湯以作攻修水之據。幸我神勇之五一師到達此間,眾將士雖在狂風暴雨敵機壓迫槍炮縱橫之下,與敵相持三日之久,衝鋒陷陣,迭挫敵鋒,將敵驅之百里以外。」

  

  「是役,諸公光榮殉國,群眾無不敬仰,我地獲瓦全之域者即諸公之血肉所易來,舍己□□月。同人涕念諸公忠骨狼藉曠野,心殊不忍。□集貲將諸公忠骸集葬於此用慰。諸公忠貞之靈而伸。諸公節義之氣或□,諸公亦稍得冥目矣……」

  

  墓誌行文樸實,仍可讀出一股悲壯氣概,昭示著這裡曾經有過一場慘烈的戰役。

  

  村民自發埋忠骨祭掃將士

  

  記者的造訪喚醒了當地村民的記憶,他們雖然說不上這究竟是歷史上的哪一場戰爭,但關於戰爭慘烈搏殺的事迹,許多人都能說出一些。

  

  上安村大約有四五百名村民,大多為客家居民,平時說起話來語氣十分和善,但只要一提及那場戰役,話語間頓時會顯得十分憤慨。吳超平說,那一場戰役死傷無數,不僅地面上要遭受炮彈襲擊,空中還有飛機在轟炸,最終雖然將日軍擊潰,但中國抗日軍隊陣亡官兵也很多,大約有兩百餘名,血流成河,這些人的屍首都是不完整的,「後來埋葬的時候,大約有兩百餘具屍首,合在一起安葬。」他說。由於部隊匆忙撤離,村民自發埋葬陣亡將士的遺骨,所以這座合葬墓,只有簡單的墓碑,卻沒有將士的名字。

  

  墓誌最後落款「黃元謹志之偕諸樂捐人士及全□民眾敬禮」,說明合葬墓正是當地村民捐建。幾十年過去了,從將士墓的現狀來看,墓地並沒有完全被雜草荊棘掩蓋。出於對陣亡將士的追思,當地村民在清明時節到會來到將士墓祭掃,年復一年。

  

  與敵激戰三日

  

  「這實在是一段不能也無法被遺忘的歷史。」在完成對上安將士墓的現場調查后,張旭東查到了上安戰役的史實。

  

  他說,1939年10月,日本侵略軍中井師團數千人,企圖途徑奉新九仙湯與湘北日軍會合,參加長沙會戰。中國第九戰區十九集團軍第七十四軍51師、54師和58師奉命迎敵,在澡溪鄉九仙湯的磨盤堖、九雲嶺設伏。日軍自恃其裝備優勢,長驅猛進,孤軍深入。當日軍進入伏擊圈后,我守軍槍彈齊發,日軍亂成一團,雖組織了幾次突圍反擊,但都被守軍密集的火力壓了下去。

  

  兩天後,日軍增兵3000人,添加大炮10餘門,瘋狂反擊,但都未能得逞。張旭東說,這時,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日軍懼怕全軍覆滅,於黃昏前東竄潰退。這次戰鬥讓日本侵略者傷亡860餘名,繳槍200餘支,子彈12000餘發,但中國軍隊同樣死傷慘重。

  

  「從墓誌上看,這裡埋葬的是51師的陣亡將士忠骨。」張旭東說,這座墓的修繕和保護迫在眉睫,並希望能列入一定級別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對陣亡將士的最好致敬。

  

  還原那段歷史

  

  當年,百姓萬分敬仰陣亡官兵,收殮忠骨埋葬,因此有了將士合葬墓;同樣,幾十年以來,百姓因萬分敬仰而每年自發祭掃將士墓,這一習慣已成當地鄉俗。而至今,數百名將士靜靜地躺在這裡,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四周只有翠竹搖曳,小鳥歌唱。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