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國那些事兒:為何屢出「學術超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9-4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culture.ifeng.com/abroad/200809/0903_4088_760967.shtml
2008年09月03日 10:46

7月31日,一則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稱,該國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朴芬慶發現孫中山有韓國血統的新聞,讓中國網友大受刺激,加上幾天前又有韓國SBS電視台偷拍奧運會開幕式,於是,有網友就呼籲抵制韓國貨。

誰知,《朝鮮日報》8月1日闢謠,稱從未有過「孫中山有韓國血統」的報道,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也沒有朴芬慶其人,這是中國媒體造的假新聞。

有謠傳,也有狂言

在《朝鮮日報》的闢謠文章中,該報記者李明振從北京發回的報道還表示,有關韓國人主張越國美女西施和毛澤東等也是韓國人的說法,毫無根據。聯繫到此前韓國聯合通訊社就韓國要求為漢字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一事闢謠,可見韓國受「某某某歷史名人是韓國人」的這種謠言困擾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過,至少下面這些消息確實是從韓國傳來的:比如「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宣稱中國《山海經》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風伯等東夷系的神,均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出現,很多神話傳說都源自韓國」、「韓國是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國」、「2005年前後,韓國人將『江陵端午祭』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前不久的「韓醫針灸將成為國際標準」等等。所以,韓國的歷史學研究被中國網友「惡搞」,也不是無因之果。

韓國之所以出現這種「雄心勃勃」的「學術超人」,有時候是發展旅遊業的需要,有的時候是過分膨脹的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在當今激烈的國家競爭中,文化軟實力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國與國之間對文化所有權的爭奪也日趨激烈。

韓國一些「學術超人」的努力,似乎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讓世界相信,朝鮮半島是東亞文化的真正發祥地。

其實,朝鮮半島地處漢字文化圈的邊緣地帶,其文明與文化構成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在半島上發現一些文物並不奇怪,它們正構成漢字文化廣泛傳播的佐證。作為學術研究,認為這些文物是「韓國有某某某的發明」的證據,那自然是一家之言,只要有過硬的證據、紮實的論證,都是可以討論的。但要是論證的邏輯有明顯漏洞,論據牽強附會,卻貿然拋出結論,難免給人治學不嚴謹的感覺。

韓主流學者也痛恨「學術超人」

近些年,韓國的工業品衝出亞洲,韓劇在中國也成為潮流。這體現出一個國家的雄心:不僅要做工業大國,而且要做文化大國。為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韓國政府和各大財團大力扶植文化事業,設立各種研究機構,資助研究課題,推動對外文化宣傳。

應該承認,韓國政府的文化政策成效顯著,文物保護工作做得非常細心,文化發掘異常深入,比如一些古代書院、寺廟完整地保存下來,向遊人顯示著韓國文化的底蘊。韓劇則以其特有的細膩吸引了許多國家的觀眾。

但是,文化熱也催生著一些文化怪胎——「學術超人」,他們挖空心思找題材,在沒有科學論證時就匆忙將結論公之於眾,藉以欺世盜名,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這種現象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有體現,從事克隆研究的黃禹錫教授學術造假,就是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國際醜聞。而愛國熱情頗高的韓國普通民眾缺乏辨別能力,對這種「振奮人心」的「成果」自然喜聞樂見。

筆者今年曾在首爾大學做訪問學者,首爾大學的同行給筆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作為韓國名牌大學的研究者,他們都能以客觀、理性的角度來看韓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也非常嚴謹。在與筆者的交談中,他們也對韓國學術界目前這種不良的傾向深表擔心。

讓國人重視傳統

另外,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近來韓國的一系列文化「發現」,竟是要「奪走」國人認為不容置疑的「傳家寶」,自然引起不少國人的憤慨。這是壞事,但也是好事——它加強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讓很多國人主動接受了傳統文化教育。

正確的應對方法自然是以理服人,先以有力的科學論證說明問題,讓那些所謂「發明」、「發現」成為無稽之談。以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其次,我們還需進行反思。這些年來,我們特有的文化資源一再成為別人的「專利」,這其中有不少是我們的文化管理者不作為所造成的。當下,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實乃當務之急。

與韓國相比,我們文化保護和弘揚的力度顯然相差甚遠。比如,體現儒學文化的古代書院在韓國保存相當完整,而我國歷史更悠久、規模更宏大的文化書院,則在一個歷史時期里遭受嚴重破壞,有的甚至不能再現其歷史丰韻。

筆者在韓國期間,曾參觀過一次首爾的祭孔大典,其規模之盛大,在中國都很少見到,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中國剛剛設立的文化節假日韓國早已有之,每逢文化節日,韓國都舉行隆重的慶典,中國在這方面就顯得不足。

撰稿 郭春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首爾大學訪問學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14: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