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婚姻經濟學---經典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8-8-7 1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季

  問:人為什麼要結婚?

  答:1+1>2。一是指1+1之後多出一個小孩,達到了婚姻的生育目的。二是指協同效應,原意是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如果重組得當,能夠使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從而產生更大的效益。兩個人結婚之後,也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比如以前是兩個

  人各自承擔住房成本,結婚後住房成本可以減半。另外,結婚還可以減少一方在追求另外一方時發生的高額費用,比如鮮花、衣物等等。如笑話所說,魚兒上鉤之後,自然就不用再餵魚餌了。當然,即使結婚後還會發生魚餌費用,也屬於內部關聯交易了。

  問:人為什麼要離婚?

  答:1+1≤2。一是沒能達到婚姻的生育目的,二是沒有達到協同效應,導致資產重組失敗。還有可能是內部關聯交易過多。

  如果離婚時間較早,大抵屬於信息披露不充分,因為婚前沒有做好盡職調查,你以為自己買了一隻藍籌股,結果成為股東之後,發現其實是一隻垃圾股,所以,一些投資高手就會在被套牢之前趕緊平倉。如果離婚時間比較晚,大概是一方淪為了不良資產,當初看上去或許是很般配的一對,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方成了大牛股,一方成了垃圾股,所以,最終難免被作為不良資產被剝離出去,如同陳世美拋棄秦香蓮,現代社會沒有了包公的狗頭鍘,婚姻市場的資產重組頻率肯定加快了。

  問:男人為什麼喜新厭舊?

  答: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戈森法則可以解釋同一享樂不斷重複,其帶來的滿足感會不斷遞減;同一享樂不斷重複,第一次和第二次所獲得的滿足感最大。

  問:女人要不要回家做全職太太?

  答:看你做全職太太的機會成本(也就是你做OL時的收入)是不是很高,權衡一下成本和收益。女人如果沒有經濟來源,很有可能淪為不良資產,最終被優良資產置換,在婚姻市場,只有"良幣驅逐劣幣"。同時要明確一點,女人的家務勞動應該視為家庭收入,因為同樣的家務,如果請家政工來做的話,是要算做支出的。

  問:如果我現在獨身,萬一我老了想結婚怎麼辦?

  答:你已經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成為夕陽產業之後,怕是不太好圈錢了。又或者如錢鍾書先生所說,老房子著火......

  第二季

  問:我面前有兩個男人,一個有錢但是很醜,一個很帥但是沒錢,我應該如何選擇?

  答:每個人的消費者偏好都是不同的,看你自己的偏好在金錢和美色之間如何移動了。從理論上來說,要達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最佳選擇是白天和有錢人逛街,晚上和帥哥睡覺。

  問:感情上,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女人?

  答:所謂受傷,應該就是投入太多,收穫太少,也就是產生了虧損。一個企業虧損,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沒有競爭力,如果絕對優勢不足的話,發掘一下自己的比較優勢。比如說,中國企業往歐美國家賣紡織品,自然是手到擒來,如果非要往歐美賣汽車,肯定要受傷了。

  如果一個人如果能夠不計虧損的話,應該就不會受傷了。當然,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實在困難,只有我們的某些國有企業可以做到。至於為什麼受傷的總是女人,竊以為受傷不分男女。

  問:做二奶好不好?

  答:借殼上市看似一條快速的途徑,最終很多都以失敗收場,為什麼不自己直接IPO上市呢?去不了納斯達克,就在國內上A股啊,雖然A股市場比較爛一點。

  問:為什麼不能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

  答:一夫一妻制已經形成了帕累托最優,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會打破市場的均衡。有些又帥又有錢的王老五可能會形成市場壟斷,從而像電信、鐵路一樣,成天被人罵娘。輕則引起內分泌失調,重則引起和諧社會失調。

  第三季

  問:為何美女總是配醜男?

  答:鮮花插在一坨牛糞上,經濟學上叫做逆向選擇。

  這是一門大學問,曾經有人靠這個理論拿了一個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阿克洛夫發現,在二手車市場,買車的人不了解車的真實狀況,所以對於每一輛車只願意出平均價,而有些車主的車比較好,明顯高於平均水平,就不願意在這個市場交易,所以就慢慢退出了市場,如此循環,二手車市場上的車就會越來越差,最後買家只能買到更差的車。

  阿克洛夫研究的是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次品市場,因此拿到了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理論也可以用來分析鮮花為何插在牛糞上。當然,從資源互補的角度看,鮮花牛糞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組合,因為這樣可以使得鮮花更鮮,牛糞更糞。

  以上考慮的是市場經濟下的自由選擇,還有一些鮮花牛糞的組合屬於行政力量干涉所致,比如潘金蓮委身武大郎,現代社會的"花糞配"大概也有一些屬於非市場行為。

  問:為什麼有些夫妻明明沒有感情了,卻還能繼續維持婚姻,而不是選擇離婚?

  答:這是典型的路徑依賴。簡單說就是你在一條路上走了太久,即使發現這條路走起來不舒服,也不願意退出來重新選一條路。走的越遠,退出來的成本越高,惰性越強,最後也就演變成了得過且過。路徑依賴告訴我們,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多麼重要,套用股市裡警示投資者的一句話圍城有風險,進城需謹慎。

  問:為什麼夫妻的互相猜疑能導致婚姻破滅?

  答: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告訴我們,如果你以為對方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選擇,於是你的選擇也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這樣,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友情提示:對於圍城裡的路徑依賴症患者,活學活用博弈論,是一條破解之道。

  問:怎麼理解丁克家庭?

  答:有個叫做彼得?鮑爾的經濟學家說,如果以平均財產作為衡量家庭幸福的標準,農場里一頭小動物的出生就是福音,一個小孩的降臨則意味著災禍。據說現在最時尚的丁克家庭就是對小動物的興趣明顯超過小孩,雖然不是以平均財產為出發點,不過和彼得?鮑爾倒是殊途同歸。

1

主題

191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leomio 發表於 2008-8-7 22:19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