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修神學-論經驗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著:布雷克   翻譯:王志勇



很少人曉得經驗是什麼,能夠利用經驗的人就更少了。但是,經驗確實是很有益處的。有句格言說:「經驗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想要雇傭一個人時,我們會問:「他有這方面的經驗嗎?」有經驗的醫生,船長,或者手藝人,都是最需要的人才。在屬靈領域中亦是如此。經驗可以使基督徒亨通,因此我們希望對經驗這一話題加以探討。

經驗是一種敬虔的操練,它包括收集大量的值得注意的事情,目的就在於為了我們自己或他人的益處而加以使用。

經驗是一種敬虔的操練。詩人在《詩篇》第92篇6節中說:「畜類人不曉得,愚頑人也不明白。」但是,經驗是敬虔之人的活動之一,他們注意收集這樣的珍寶。義人會明白它,為之喜樂,有智慧的人會觀察到這些事情,「他們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詩107:42—43)。他們在經驗方面以敬虔的方式操練自己:用敬虔的心,敬虔的動機,敬虔的目標。

這種操練包括收集各種值得注意的事情。上帝賜給祂子民的不僅僅是誡命和應許。對於上帝的誡命和應許,我們當留意察看,並以順服的心加以注意:「看哪!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我看重禰的一切命令,就不至於羞愧」(詩119:6)。但是,上帝也通過大量的工作來顯明祂自身。祂常常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拯救祂的選民或特定的子民。當他們最愁苦憂傷的時候,祂安慰他們;對於那些欺壓祂子民的人,祂向他們施行特別的審判。祂用方舟拯救了挪亞一家,用大能的手帶領祂的選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曠野用從天上降下的嗎哪養活他們四十年。祂救大衛脫離掃羅之手,救但以理離開獅子的洞穴,救他的同伴離開烈火的窯,救彼得出監牢。祂在紅海消滅了法老和他的軍隊,祂借天使之手在一夜之間殺死了十八萬五千名圍困耶路撒冷的士兵。是的,上帝拯救祂的子民並審判他們仇敵的事,在整本聖經中數不勝數。上帝的子民收集了所有這樣的事情,以及上帝類似的作為。他們仔細地尋求這些事,反覆默想,仔細分析,並銘記在心裡,可以說,在大腦中建立了一套檔案。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沙發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1 | 只看該作者
1.記念上帝之作為的目的(The Objective of Remembering God』s Dealings)

記念上帝的作為,目的不是出於好奇,而是想要曉得並且能夠談論這些事。毋寧說,記念上帝的作為,目的是為了在這樣的反思中使自己得益處,從而得安慰,得堅固。在需要時,教會通過與敬虔的人一起述說上帝的作為,來幫助和安慰其他的人;也藉此警告某些人,向這些罪人闡明上帝的常見作為,以此喚醒他們,帶領他們悔改。

首先,上帝願意祂的子民把這些經驗作為珍寶彙集在一起,在各樣的場合加以使用。「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申8:2);「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32:7);「你們要記念祂的奇妙作為和祂的奇事,並祂口中的判語」(詩105:5)。

第二,我們知道這曾經是聖徒們的操練,他們為我們留下了效法的榜樣。大衛曾經這樣做:「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禰的一切作為,默念禰手的工作」(詩143:5)。亞薩也做過類似的事:「我也要思想禰的經營,默念禰的作為」(詩77:12)。「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路2:19)。

第三,我們從上帝的作為可以看出上帝的旨意。上帝行了這些事,並讓人記錄下來,預定把這些事傳給別人,也就是說,讓以後的世代曉得這些事,從而阻止他們犯罪,勸戒他們過敬虔的生活,讓他們信靠上帝的幫助,從而得以堅固自身。「我要開口說比喻,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是我們所聽見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我們不要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祂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祂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好叫他們仰望上帝,不忘記上帝的作為;惟要守祂的命令」(詩78:2)。

既然是為了這個目的,上帝為祂的子民行了如此之多的神跡奇事,同時為此目的,使這些作為被記錄下來,那麼,我們的確有責任留心上帝的這些作為,仔細考察,存記在心,以便在現實中需要用到它們時,能夠得心應手地加以運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2 | 只看該作者
2.彙集經驗的渠道:聖經、教會史以及個人經歷(The Sources from Which Experiences May Be Gleaned:Scripture,Church History,and Personal Experience)

這些由各種事件、審判、拯救和上帝的安慰所組成的珍寶,其最重要的來源就是上帝的聖言;聖經中記載了上帝大量的作為。我們人類只不過能記起昨天的事,我們的經驗所涉及的只是短時間內的事。但是,主是如此地美善,祂為我們所提供的歷史記載了祂的作為,這歷史發端於世界之始,持續到世界的末了。我們應該仔細研究上帝對其子民的作為,一件一件地詳細查考。這樣,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馬上找到例證,這對教導和鼓勵都會有益處。很多蘇格蘭牧師在這方面有非凡的操練,他們顯示出奇妙的能力,能夠從聖經中找出一段歷史,並加以運用。

第二,這個珍寶也可以來自教會的歷史,關於殉道者的書籍,敬虔之人的傳記。其中有亞當姆斯(Melchior Adamus) 用拉丁文寫的,克普特(Corput) 用荷蘭文寫的,還有克爾曼(Koelman )寫的,他在《基督徒的偉大興趣》一書中加上了若干個傳記作為附錄。有如此之多事迹記錄下來,並傳遞到我們的手中,我們從這一事實中可以看見上帝美善之手的運作。在我們的遭遇中,我們一次次地表現得象愚拙人;但是這些被記載下來的事件,立刻發出亮光,給我們勸告、安慰和勇氣。除此之外,還有與你交往的那些敬虔之人的經歷,也能幫助你。在上帝的眷顧之下,你有特權享受這樣的夥伴,使你能夠聽到,在他們的經歷中,上帝怎樣對待他們,以什麼方式拯救他們——這樣,你才會注意到這些事,並使自己從中獲益。

第三,你個人生活的歷史——假如你仔細注意的話——也會給你提供寶貴的經驗。我將向你說明如何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獲取經驗。請你自己回答以下的問題:

(1)你是誰的後代?誰是你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叔叔、阿姨、表兄弟姐妹?你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高還是低?你出生在哪個城市,哪個村莊或哪條街道?他們富有還是貧窮,尊貴還是卑賤,邪惡還是敬虔?你的祖先或你自己是在什麼情況下,來到這個國家、城市或村莊的?

(2)你是怎樣長大的——家境貧寒還是奢華?你的父母以何為生?你家中是和睦還是紛爭?他們的宗教信仰是什麼?你的家人閱讀過上帝的聖言嗎?他們教授你真理的知識嗎?在你父母的家中,你如何行事為人?

(3)你父母的家中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他們有什麼困難、疑惑、懼怕和擔憂?最終結果如何?

(4)你在哪裡上學、工作?你在那裡遇到了什麼事?你跟誰一起居住?你與誰為伴?你做過什麼生意?你在那裡遇到了什麼事,又是如何解決的?你遇到過什麼試煉或事故?最終結果如何?

(5)你兒童時期的生活如何?青少年時代呢?婚姻生活呢?你曾經被什麼罪困擾?上帝如何救你脫離困惑?

(6)如果你已經歸正,與以前相比,你是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沒有,你對自己的現狀和將來有什麼打算?你是以何種方式被帶入有效的服事的?你是在什麼情況下,進入到敬虔之人的團契的?你是怎樣來到真理的知識面前,又是怎樣歸正的?你最初是怎樣認識基督的?你曾經經歷過怎樣的掙扎和攻擊?上帝使用什麼方式救你脫離這一切?你曾經享受過什麼安慰、信心的堅固和確信?你曾經歷過怎樣的變遷興衰?你還記得一些遭遇嗎?你曾經面臨巨大的困難,促使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禱告,然後一切都變得非常順利了,你還記得嗎?你曾經有過怎樣的身體疾病?你是被以什麼方式在疾病中得到堅固的?上帝是怎樣救你脫離疾病的?祂是通過什麼方式拯救你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4 | 只看該作者
3.不反思上帝的作為,當受責備(Failure to Reflect upon God』s Dealings Rebuked)

如果你曾經仔細注意過這些事,記得這些事情,或者,如果你願意讓自己把所有的這些事記在心裡,並記錄下來,那麼,你現在會有一個多麼豐富的經驗寶庫啊!它們對你而言,將會是多麼有用啊!你會從中獲得多大的益處啊!

但是,你是怎麼做的呢?你收集起經驗的珠寶了嗎?這樣做本是敬虔之人的責任,他們擁有一個廣闊的領域,可以從中收集大量的經驗之寶,當他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時,有多少人會為此感到羞愧啊!是的,你應該感到羞愧,因為:

第一,上帝為此嚴厲地責備你。「等不多時,他們就忘了祂的作為」(詩106:13)。這是門徒曾經犯過的罪,聖經是這樣描述的:「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可6:52)。

第二,它是一種罪,同時,又是源自於罪的,也就是:

(1)疏忽之罪。人任憑上帝做工、管教和祝福,卻沒有人留意到祂的作為。這是尚未歸正的人所犯的罪:「他們不顧念耶和華的作為」(賽5:12);「畜類人不曉得,愚頑人也不明白」(詩92:6)。

(2)不信之罪。當災禍臨到人時,他想到的是次要的原因。雖然他並沒有否認上帝之手在其中,但是他心中並沒有從信心的角度注意到這一點。如果上帝祝福一個人,滿足了他的心愿,然後,他卻覺得這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即使他沒有禱告,這一切也會發生——這樣,他就對上帝置之不顧。「我若呼籲,祂應允我(賜給我所求之物);我仍不信祂真聽我的聲音(也就是,不信上帝應允了我的禱告)」(伯9:16)。

(3)忘記之罪。我們仔細注意所發生的事情,但是卻不加以利用,並沒有牢牢地記在心裡。因此,在使用的時候,我們卻無法想起:「因你忘記救你的上帝,不記念你能力的磐石」(賽17:10)。

第三,這致使你處於很多不合理的屬靈狀況中,並使你長期滯留在裡面。你忽略了上帝對祂的兒女的作為,也包括對你自己的作為,所以你仍處在黑暗中。接下來,這就會導致你屬靈的波動,過度的內心騷亂、沮喪,還有很多其它不良的狀況和罪。你所積累的經驗是這樣少,這是多麼悲慘啊!你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堅定、穩固的基督徒,現在卻長期處於這種消沉的孩子般的狀態中,這是多麼不幸啊!哦,你如此忽視上帝的作為,這是何等令人悲哀的事啊!你使主的工作歸於徒然,對於上帝的作為,你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感激之情!謙卑在主的面前,求主饒恕你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5 | 只看該作者
4.對信徒的勸勉(Believers Exhorted)

因此,從我們所指示給你的這個廣闊的領域中,為你自己收集經驗的珍寶吧。

第一,經驗能夠教導我們認識並承認上帝的作為,為此感謝主,榮耀主。正是為了這一目的,上帝通過祂的奇妙作為,向你啟示祂自己;如此行,正是你的救恩、喜樂和福分之所在。請看一看在《詩篇》第18篇中,當大衛回想到耶和華以前施與他的慈愛時,他說到:「耶和華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禰,歌頌禰的名。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祂所立的王,施慈愛給祂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詩18:49—50)。他在《詩篇》第103篇2節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情感:「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第二,經驗能使你謙卑,一方面是當你想到你的祖先,你的卑微和罪惡的時候,另一方面是當你想到上帝對你的肉體和靈魂的奇妙帶領、保守和拯救時:「禰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但河,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創32:10);「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什麼?禰竟使我到這地步呢?」(撒下7:18)。這樣謙卑的心態是最蒙上帝悅納的,祂會多多地祝福這樣謙卑的人。「上帝……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5:5)。

第三,經驗能夠點燃信徒們心中強烈的渴慕,使他們渴望回到他們從前所處的甜蜜的光景中去。這還會伴隨著心靈的憂傷,思想到他們自己如今遠離了這種理想的光景,不再處在其中了。「惟願我的景況如從前的月份,如上帝保守我的日子。那時祂的燈照在我頭上;我藉著祂的光行過黑暗」(伯29:2-3);「主啊,禰從前的慈愛在哪裡呢?」(詩89:49);「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上帝的殿里,大家守節。我追想這些事,我的心極其悲傷」(詩42:4)。對教會來說,也是這樣:「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137:1)。啊,當我們追想從前的光景,把現今的光景與之比較時,我們流了多少眼淚啊!

第四,在沮喪的時候,經驗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支撐我們,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復興。我們可以這樣推理:「上帝是永不改變的,祂既然已經在一個人身上動工,就必成全這工。事實上,從前上帝對我們是慈愛的。那時我曾是多麼熱切地尋求主,禱告時聖靈又曾是多麼豐盛地澆灌在我的身上啊!我還記得,我曾經怎樣帶著眼淚和忍耐,把自己的心交在主的面前。我也沒有忘記,我怎樣把耶穌當作我的依靠,我的心怎樣信靠祂;我怎樣得到救恩的確據;我曾是多麼地愛主耶穌;在享受與主的愛的關係中,我曾是怎樣歡喜快樂,我多麼艱難地避免犯罪。」因此,當我們的心遠離主之後,就會鼓勵自己。她會說:「主還是從前的主,祂的慈愛沒有改變,祂還會再來親近我的。」這樣,我們的心用她以前的經歷支持自己,鼓勵自己。從大衛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所以我的靈在我裡面發昏,我的心在我裡面凄慘。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禰的一切作為,默念禰手的工作。我向禰舉手,我的心渴想禰,如乾旱之地盼魚」(詩143:4-6);亞薩也是這樣:「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詩77:5—6)。

第五,經驗能使我們信靠主;當我們操練這種信靠時,我們會在履行責任的過程中得到鼓勵。保羅從他以前的經歷中得到了力量:「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林后1:10)。經驗也曾使大衛勇氣倍增:「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17:3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13 09:15 | 只看該作者
5.反思以往的經歷能夠產生屬靈的美德(Reflection upon Past Experience Engenders Spiritual Virtues)

第一,經驗能夠使這種反思的操練產生各種屬靈的美德,比如信心,盼望,愛心,禱告,忍耐,聖潔。

(1)經驗能夠引發敬虔的生活:「我可說什麼呢?祂應許我的,也給我成就了。我因心裡的苦楚,在一生的年日,必悄悄而行」(賽38:15)。他記得以前遇到過的試煉,這促使他抵擋罪,謹慎行事,以免再次陷入這樣的困境(詩116:8—9)。

(2)經驗能夠使人產生信心。門徒們曾經兩次親眼目睹主耶穌如何用稍許的餅餵飽了數千人,卻並沒有牢記住餅的神跡。因此,當他們下一次又忘了帶餅的時候,他們的信心沒有得到操練,反倒動搖了(可8:14,16)。但是,如果我們彙集了經驗的寶藏,這一習慣就會使我們的信心得以堅固。

(3)經驗使人產生盼望:「老練生盼望」(羅5:4)。

(4)經驗使人產生愛心:「我愛耶和華,因為祂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詩116:1)。

(5)經驗使人產生敬畏上帝的心。如果通過經驗的方式,我們積累了上帝審判這些罪的先例,那麼我們就會敬畏上帝,學會抵擋這些罪。為此,使徒不斷地談到這些罪和以色列人在曠野中遇到過的災難,他說:「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鑒戒,叫我們不要貪戀惡事」(林前10:6)。

(6)經驗使人產生禱告的熱心。通過追想上帝以往對我們的禱告的回應,我們會更自由地親近主,以更大的信心禱告,堅信上帝會回應我們的禱告。如果我們沒有留心主以前對我們的禱告的回應,不記得這些回應,我們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參考詩85:2—7)。在這些詩句中,詩人先向主訴說了主以前曾經賜予他的種種祝福,然後在此基礎上,他祈求:「禰不再將我們救活,使禰的百姓靠你歡喜嗎?」(詩85:6)。

(7)是的,經驗不僅使我們能夠安慰自己,也使我們能夠安慰別人。「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后1:4)。因此,仔細留意所有發生的事,記住每一件事,記錄下來,經常反思,告訴別人,每天都使用你以前的經歷——為了你自己的益處,也是為了別人的益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