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海共識中日和解 整個油田掌控在中國手中

[複製鏈接]

1

主題

49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909989 發表於 2008-6-20 1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張迎春分析報道)日前,中日兩國圍繞東海主權紛爭所展開的多輪談判和博弈,終於在雙方共同致力於構築新型中日關係的善意下,達成了「東海共識」。苦談三年未果的中日東海懸案,終於出現了破解的曙光。

  6月18日,中日雙方同時宣布,兩國一致同意在實現劃界前的過渡期間,在不損害雙方法律立場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幷在東海共同開發上「邁出第一步」。除宣布7個坐標點連線圍成的區域為共同開發區塊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還提到,「中國企業歡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國對外合作開採海洋石油資源的法律,參加對春曉現有油氣田的開發。」

  次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反覆強調,「春曉油氣田的合作開發和共同開發是兩回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春曉油氣田的開發必須要依照中國法律來進行合作,這也標誌著春曉油氣田的主權權利屬於中國。這點講清楚非常必要。」「春曉」,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再次引發中國人的高度關注。

  針對中日合作開發東海油氣田的前景,福天康夫首相說,「若一直爭執下去,油氣田的開發就永遠被耽擱」,中日要「把東海變成和平與合作的海洋」。從目前來看,這種大格局和務實的思維,是中日政治高層的基本共識。就中國國內民眾而言,要準確理解「東海共識」於推進「新型中日關係」的重大戰略價值——避免為非理性的「出賣國家主權」的錯誤言論所干擾——首先需要梳理中日東海主權之爭的歷史淵源。

在中日東海油氣田爭執中,最大分歧之一就是雙方以不同的標準來衡量領海範圍。中國以大陸架理論為依據,強調自己開發的油氣田位於自己領海之內,而日本則以東海中心線為標準,指出中方開採的油氣田位於日本海域。據國際媒體報道,中日達成的主要共識之一,就是暫時不談主權,只談共同投資,合作開發油氣田。在無法解決主權爭議的情況下,中日雙方為了現實利益,願意從分歧中尋找共識和合作的機會,這是難能可貴的務實態度。

  在中日之間,東海地區的領土和領海爭執是一個最具爆炸性的敏感問題,除了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之外,油氣田開發是近年來的最大爭執點。東海主權之爭性質上等同於世界範圍內瀕海國家之間普遍存在的海洋權益紛爭。「權」指國家主權,「益」指海洋主權所帶來的收益。自1968年聯合國能源署公布了東海海域蘊藏驚人油氣儲量后,東海主權紛爭日益凸顯,而中日兩國依賴外部輸入的巨大油氣需求,更加劇了這一紛爭,甚至在一個時期內,兩國海軍艦艇同時出沒於在這一海域,緊張的對峙氣氛顯而易見。中日雙方高層都意識到,若任由矛盾繼續積累和發展,雙方有可能釀出「肢體衝突」。

  顯然,東海爭議已成為中日雙方間的一顆「定時炸彈」。為「拆除炸彈」,2004年至2007年期間,中日就東海主權紛爭展開11輪磋商。2007年底福田首相來華訪問,與溫家寶總理就東海主權紛爭達成四點共識,雙方決心共同促進東海問題早日解決。今年5月,胡主席踏上「暖春之旅」,兩國化解東海問題取得重要進展……「東海共識」之達成,印證雙方的「拆彈」努力已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這是值得雙方為之慶祝的。

  所謂「東海共識」,其核心要旨就是雙方擱置主權爭議,先合作開發東海油氣資源。具體點說,就是在雙方找到都能接受的東海劃界方案前(這個過程也可能很漫長),先劃定約260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個上海的面積)東海爭議區塊,共同投資、勘探和採集油氣,實現資源共享。也就是說,這僅僅是一項經濟合作(共同投資),幷不損害中國對東海主權的訴求。

  表面上,中方允許日本資金進入到中間線中方一側,而將共同開發的區域劃定到遠離春曉油氣田的一個小海域,這樣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日雙方都不能在東海共同開發的小區域外單方面開採其他油氣田。這也就表明,在擁有77億噸儲量的春曉油氣田(按照日本主張的「中間線」原則,春曉油氣田有2/3以上的面積在日本一側)上只有中國已修建的鑽井平台,日本要想染指春曉只有通過中國,按照中國法律:中方在能源這樣的戰略行業必須完全控股。

  中日「東海共識」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中國是以空間換取時間。2020年以前,中國主要還是要創造和平環境抓緊發展,卻面臨多方挑戰,包括國際反華勢力的不斷挑釁。如果中國能夠理順中日關係,就算做些策略性讓步,也是值得的。而且中國在東海問題上一味強硬,幷不是最好辦法;所以五年前,中國先下手為強——先將春曉產業鏈做成既成事實,然後手握重要籌碼再與日方談判,這樣中國的利益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同時日方也向國內有個交待。通過談判,中國在海平面上讓日本進入中方一側;而在海平面下方,中國巧妙繞過日本堅持的「中間線」,將整個油田掌控在自己手中。

  人們往往只看到了中國做出妥協的地方,卻不看到對方做出妥協的地方,大國之間的談判本就是一個互相妥協的過程,如果一方要在所有的地方都獲利,那就稱不上談判了。期待國家在所有的點上都能獲利是不現實的,還要看到這些問題順利解決之後帶給國人無形利益。比如,一份幷不損害國家主權的共識就可以讓中國在整個東部的國際壓力驟然變緩,這樣的共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中日關係建立起互信機制既是對美國以日本遏制中國策略的一種突破,又使得中國的東亞戰略前景豁然開朗,建立在中日互信基礎上以中日韓+東盟十國為框架的東亞共同體有可能成型,中國以其自身的各種優勢將成為東亞共同體的主導方(在這一區域內幷沒有美、俄、印等對中國構成真正威脅的大國),從而為中國在國際上施展影響獲得了更大的戰略腹地。

  應該看到,中日這次在東海共同開發上邁出的第一步,只是一個「過渡性安排」,中方的立場幷沒有因此而發生變化,中日雙方還需要通過談判,不斷地積累共識,循序漸進,為最終解決東海爭議積極創造條件。

32

主題

668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沙發
紫衣飄逸 發表於 2008-6-20 1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