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儒家和基督教的異同點

[複製鏈接]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19 08: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督教和儒家的異同點
1、正統儒家相信人性本善,沒有教育好才轉相惡,如果有了良好的教育就能保持這種善。基督教認為人本來有神的形象,但因著亞當的墮落不可避免的轉向惡,只有通過基督的寶血才能重新成為善(在神面前稱義)。
2、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與基督教的「愛鄰舍如同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
3、儒家的教導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吾一日三省吾身」「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都是教導人的行為,至於有什麼樣的動機和目的產生這種行為則不觸及,反而「敬鬼神而遠之」,所以儒生的行為不是陷於外寬內忌(如公孫弘)就陷於放浪形骸(如辜鴻銘),而很少有虔敬的。連漢武帝也被稱為「內多欲而外行仁義」,而這幾乎是每一個儒生的特點,故墨子譏之曰「執無鬼而言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也」。基督教則承認自己不管做什麼,只要不因著基督都不能在神面前稱義,基督是個小門窄路。基督徒固然不乏虛偽之徒,但大多數的基督徒能表現出愛心、虔誠和安寧。
4、如果把生命比作錢的話,儒家像個教人怎麼花錢的學說,當然他假定你有數不清的錢可以隨便花,他也不會在意你怎麼掙到的錢。達官貴人喜歡儒教,暴發戶和有錢的土匪也喜歡儒教,因為儒家可以滿足他們怎麼花錢的需要,並且給他們一種道德上的優越感,這些人就是「君子」;老百姓追逐名利,不會大方的花錢,當然就是「小人」。基督教雖然也有「十戒「八福」等條例,本質上更像一個教人怎麼掙錢的宗教,他不管你怎麼花錢,但告訴你你的錢總有花完的時候,只有基督是個永不枯竭的金礦。
5、儒家的理想是「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具體操作起來是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總體來說是一個懷疑的態度求知的過程。中國人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相信一切,在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打碎一切。例如中國人可以不相信基督而強制性的以基督紀年為唯一紀年方式,可以親手毀滅自己獨創的科舉制度和儒家思想。基督教則相反,不在人天然的是非觀念里爭高下,注重人的重生和信。基督教對未知的領域有強烈的求知慾,但強調以信求知」,為了更加了解神的旨意,而不是相反。可是在基督徒建立的受基督教倫理制約的科學大廈一旦建立起來,就混入了大量以懷疑求知的的所謂科學家,其暫時的目標就是把試圖把科學當成人生的目的以「繼天立極」保證自己的「先進性」。
6、基督教和儒家的相互誤解在於各自總是以自己的視角來評判對方。儒生把聖經當成讓人遵守的教條,以為那是人有了「錢」怎麼花的指南,而不了解聖經都是神的行為,人只要相信神作為,自然就有生命活出為人的生活;相反儒家則不注重要了解神的旨意,看中「知其不可而為之」,所以料事如神的曹操是個奸雄,一事無成的諸葛亮就成了聖人;基督徒把孔子想象成和基督競爭救世主地位的威脅而加以排斥,其實儒家往往注重面子重於實際,形勢重於內容,儒家思想可以被中國信奉原始宗教的蠻夷(如耶律楚材,康熙乾隆)吸收,被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吸收(如海瑞,李贄),自然也可以被基督徒吸收。儒生敬虔侍奉神就是新基督徒,基督徒掙了生命后按照儒家的標準花出去就是新儒生。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chico 發表於 2008-6-19 12:37 | 只看該作者
探討的精神可嘉。可題目太大了,非通曉儒,耶兩家的人不能談。不然的話,說來說去,還是落入盲人摸象的套路。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3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19 1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chico 的帖子

主樓每一點都可以展開討論。對手不需要通曉全部,只要有客觀的心態和求知的願望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4
618o382 發表於 2008-6-19 20:19 | 只看該作者
沒有可比性。基督教是未開化民族產生的宗教,儒家是文明社會的思想體系。
基督徒拿基督教和儒家比只能說明他們面對中華文化自卑的內心。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0068&highlight=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0075&highlight=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0097&highlight=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1090&highlight=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5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19 21: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8-6-19 12:37 發表
探討的精神可嘉。可題目太大了,非通曉儒,耶兩家的人不能談。不然的話,說來說去,還是落入盲人摸象的套路。


非常認同。這個論壇里顯然沒有飽學儒士,拿儒學來這裡當陪練顯武功,很像當初民兵樹一個木頭人練刺刀的情景。

隨便揀一個看看吧,
2、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與基督教的「愛鄰舍如同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解釋稱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愛鄰舍如同自己確實也是一個很通俗的好道理,是提倡無私大愛。但是這兩個概念顯然還是不一樣的。

3、儒家的教導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吾一日三省吾身」「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都是教導人的行為,至於有什麼樣的動機和目的產生這種行為則不觸及,反而「敬鬼神而遠之」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麼明確的宗旨還要說人家動機和目的不可觸及,豈非笑話。另外,這裡的「敬鬼神而遠之」中的神的概念是基督教的神的概念嗎?恐怕90%的華人基督徒自己都不會同意的。

文章作者的文化底蘊和修為實在是可想而知了。你發現嗎,知識越少話題越大,修養約低口氣越硬,想想看為什麼?

[ 本帖最後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6-19 21:0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6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19 2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樓 一說實相 的帖子

你已經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蘊或者修為"了,僅僅通過上面2點:
但是這兩個概念顯然還是不一樣的。
主樓說這個概念是一樣的了嗎?
==這裡的「敬鬼神而遠之」中的神的概念是基督教的神的概念嗎?恐怕90%的華人基督徒自己都不會同意的。

主樓說「敬鬼神而遠之」中的神就是基督教里的神的概念了嗎?
知識越少話題越大,修養約低口氣越硬

你這麼硬的口氣從哪裡來?

P.S.主樓的討論是提綱式的,開放的,任何一點都可以展開,而你需要的是簡單的評語。我雖然不會和你再探討什麼,也不會因你狹隘封閉的緣故歸罪於佛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7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19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樓 Crossing 的帖子

我的結論哪裡來?短短一千字的文章,兩邊都不懂卻大言不慚地要做比較,還真敢下斷論,看看吧:

2、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與基督教的「愛鄰舍如同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

這兩句話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也就是論壇里ID對著ID好意思這麼信口開河,生活中敢對著一群熟人這麼說嗎?你以為這類的帖子值得我花時間回?實在是不忍心傳統中華文化這麼被公開糟踐才忍不住指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8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19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一說實相 的帖子

你要是真什麼也不回我還真看不出你有多麼蠢,拉中華文化當大旗並不能表明你的「指出」有什麼底蘊。我說的話還真的不是ID對著ID如你一般「信口開河」,而且我能對每一句話做出證明,在生活中更是如此。關於第二點,我會在不遠的將來展開。
你如果一直展示這種半吊子作風,恕不奉陪。言已至此,各自保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08-6-19 23:06 | 只看該作者
既然摟主這樣講,就談談自己對中華文化基礎的粗淺的理解。
中華文化的基礎就一個字「孝」。老祖宗這個字造得有智慧,上邊是老的一部分,下面是子。子繼承老的一部分,沒有代溝,老子一體。
從自然的人倫關係來講,人的體膚、生命來自父母。沒來到世上之前,在母親的體內就生活了10個月,母子一體,血氣相通。出生以後,人同父母關係也最緊密。首先靠母乳存活、成長。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或爸爸。人當孝養給自己生命,養育自己長大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人倫天道。
我們歷代祖先教育兒童是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樣的教育是符合自然規律。同他人的關係裡面第一層是父母,然後是兄弟姐妹,再有親戚朋友。到了社會就有上下級, 同事等等。
如果一個人對給他生命,養育他長大的父母都不孝不敬的話。他不會用真誠心待人接物。同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利益或利害關係。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事他都會幹。這種關係發展的結果必然是,競爭、戰爭。
我理解,孝是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根。沒有這個根,仁義禮智信對自己不是行為準則,而是嘴裡裝裝樣子的飾物,是丈量別人行為的尺子。尋找別人毛病的顯微鏡。
西風漸進,民國以後,特別是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中國小學課本里就慢慢地見不到孝敬父母了。德育課本也不提這個事了。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6-19 23:29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10
sumw 發表於 2008-6-19 23: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618o382 於 2008-6-19 20:19 發表
沒有可比性。基督教是未開化民族產生的宗教,儒家是文明社會的思想體系。
基督徒拿基督教和儒家比只能說明他們面對中華文化自卑的內心。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0068&highlight=
...

618o382    真算是  子竹青青  的標凖知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1
618o382 發表於 2008-6-19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樓 sumw 的帖子

我是所有飛機的粉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2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19 23: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6-19 22:24 發表
你要是真什麼也不回我還真看不出你有多麼蠢,拉中華文化當大旗並不能表明你的「指出」有什麼底蘊。我說的話還真的不是ID對著ID如你一般「信口開河」,而且我能對每一句話做出證明,在生活中更是如此。關於第二點,我 ...


錯了有勇氣承認錯,還不失一個學者風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下面這句話是你的原話吧?請你證明一下為什麼孔子的這兩句話就構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罵人不算本事,我也不會與你一般見識。

2、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與基督教的「愛鄰舍如同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

華夏文明可以算著東方文明的重要一部分,卻也不能完全代表東方文明。儒釋道構成構成華夏文明的主體儘管不是全部,也基本可以得到認同,卻不能中華文明史儒學(法學呢?)。即使儒學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概括的,即使要用一兩句話來作為代表,卻也輪不到文章中的這兩句。得了,作者就有這麼夜郎自大無知無畏之勇氣,得出上面「各自構成東西方文明的基礎。」的論斷!我且不說西方文明了,基督教開始與什麼時候?沒有小學的歷史知識地理知識,一出口就是構成了東西方文明的基礎。正常人早就無地自容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13
sumw 發表於 2008-6-19 23: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一說實相 於 2008-6-19 21:03 發表  文章作者的文化底蘊和修為實在是可想而知了。你發現嗎,知識越少話題越大,修養約低口氣越硬,想想看為什麼?...


大多 基督徒們 認為只靠 讀讀那本  經  , 即可 縱橫 天下,  再加上 進 神學院 混一混, 內心更認為得到世間宇宙真理,那裡可能去欣賞 自己老祖宗的好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4
618o382 發表於 2008-6-19 2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樓 sumw 的帖子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老祖宗的文化,天天向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5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20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樓 chico 的帖子

所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中國人是很早就知道善惡的來源的。

《孝經》 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 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 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 君者也。」 《論語》中,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歷代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治服務;這二者的合力在民間的影響就是《二十四孝》的產生和流傳。「孝」被封建帝王利用來為他們的統治服務。這樣,「孝」就由道德範疇擴展到了政治範疇。但是一旦與政治結合,「孝」也從一種樸素的倫常感情發展成為一種統治工具,一些殘忍無理的行為也因此被冠上道德的制高點載入《二十四孝》而廣泛流傳。

「孝」和「慈」是互為表裡,缺一不可的。可是中國人往往走極端,偏重於「孝」而漠視家庭暴力的存在,把「孝」作為一個別人理所當然的義務而在倫理上拔苗助長,形成極強的宗法勢力和「家天下」的統治觀念。中國人很長時間內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國,現在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局面,和中國的「孝」文化應該是密不可分的。

「孝」是好東西,不光統治者需要,黑社會也需要,土匪也需要。這說明單獨的「孝」肯定不能構成文明的基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6
chico 發表於 2008-6-20 0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樓 Crossing 的帖子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這句話才是孝的本意。同統治階級的利益結合之後的孝,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孝了。特別是某種利益集團把「孝」當成謀取或維護他們利益的工具時,也就不是孝了。孝是人倫天道,沒有錯。錯的是把孝當成工具用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把「孝」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這是人最「聰明」的地方。

我自己的理解,行孝從父母開始。是以真誠、恭敬、感恩的心處理父子關係。「中於事君」。「君」按現在的話來講是領導,老闆。這是我們進入社會工作產生的另一種人和人的關係。當以對待父母的恭敬心對待這些人。他們為自己提供了一個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平台。「事君」是以孝心, 感恩的心在處理上下級關係。「終於立身」一個人能孝敬之心接人待物。無論他從事什麼職業,社會地位如何,他無愧於「人」這個稱號。這是立身的真實意義。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我對這句話理解得非常簡單。子夏經常給父母臉色看。好話也不好好說。到老師面前討教行孝。老師告訴他要對父母和顏悅色。這是孔老夫子針對子夏的毛病講的話。是有具體對象的。當然對後人也是一種警示。「色難」不是孔老夫子對孝的全部意義的解釋。

孝是對晚輩講的。慈是對長輩講的。一個人做子女時要學孝;當長輩要學慈。所以有「父慈子孝」的說法。

我的看法仍然是,人生從對父母行孝開始。孝養父母是做人的根基。從始以來,列祖列宗教育子女首先是如何做人,做人第一件事是學習孝敬父母。把孝敬運用到同父母以外的其他關係里就產生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和五常,仁、義、禮、智、信。孝是「五常」和「八德」的基礎。

皇家和士大夫們如何玩弄「孝」。怎樣把他當成工具欺騙世人,是他們的問題。同孝本身沒有關係。打個不確切的比方,電能利益人,也能害人。電本身沒錯,錯在用電的人。作為人子孝敬父母是人倫,自然形成的規律,天道。順者,天龍鬼神敬重;反之,鬼魅魍魎相隨。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6-20 01:57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08-6-20 01:51 | 只看該作者

對24孝的看法

http://www.dizigui.net/24x/24x.htm

二十四個極盡孝道的典型人物。集虞舜、漢文帝、曾參、閔損、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陸績、唐夫人、吳猛、王祥、郭巨、楊香、朱壽昌、庾黔婁、老萊子、蔡順、黃香、姜詩、王褒、丁蘭、孟宗,黃庭堅二十四人孝行,教育兒童。
現在看故事裡有些當事人的做法的確荒唐。什麼時代都有這種極端的例子。但閱讀任何文字都不能死於句下。只要能體會當事人對父母的摯愛之心就可以了。我想作者的本意,也不是讓人子去模仿其中的那個故事。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6-20 01:59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8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23 00:31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是文明的基礎?

什麼是文?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
什麼是明?、
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

一個人要達到文明,首先必須去除障目的一葉,就是私心。這種私心可以表現為野蠻,可以表現為迷信,也可以表現為類似於「孝」的擴大化的宗派主義。孔子的學說千千萬萬,但他總結為「一以貫之,忠恕而已」。這個原則,從消極方面可以解說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積極方面可以解說為「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人因此不迷信自己,不崇拜別人,這實在是我中國屢躓屢起的動力。公平自在人心,文明自然無敵。當然這也是我民族較少有侵略性的一個原因。反觀西方基督教世界,愛神和愛人如己是最大的誡命。愛人如己提供一個公平的人際關係,但這個公平是在愛神的基礎上的。西方人不承認公平是與天俱來的,必須相信基督為救贖主才能談論愛人如己,所以他們又很強的侵略性,傳教也不遺餘力。

所以文明的路線圖可以:
愛神(敬天)——公平(忠恕,愛人如己)——分工合作,脫離野蠻。

某些人以為科學或民主就是文明,其實是捨本逐末。
某些人認為物質或精神的極大豐富是文明,其實這些人自己愚昧妄談文明。

文明就是簡單,平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9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6-23 0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樓 一說實相 的帖子

你以正常人自居是你的自由,無地自容是你的本分,自稱不和別人一般見識是你的器量。
我不指望你知錯就改,也不指望和你切磋文明。你要有自知之明,就不要我的帖子里出現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20
伊蘇 發表於 2008-6-23 00: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618o382 於 2008-6-19 23:37 發表
我是所有飛機的粉絲


呵呵,別忘了那個教的教徒所膜拜的對象也是個非基,但我想你不是他的粉絲。
【凡轉載僅供參考,不代表已得到轉載者認可,請讀者注意分辨、查證、思考,請勿盲信、盲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